猫观后感600字最新6篇
出色的观后感让我们有机会分析电影中的人物行为和动机,通过写观后感,我们能够记录下影片带给我们的情感冲击和启示,以下是18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猫观后感600字最新6篇,供大家参考。
出色的观后感让我们有机会分析电影中的人物行为和动机,通过写观后感,我们能够记录下影片带给我们的情感冲击和启示,以下是18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猫观后感600字最新6篇,供大家参考。
猫观后感600字篇1
抓着八月的尾声,我们迎来凉爽九月。作为学生,你准备好了吗?准备好融入新的校园生活了吗?还是你执着于这个欢快短暂的暑假呢?在这个九月开学的时候,我们将迎来新一年的《开学第一课》,同学们都期盼已久了吧。
?开学第一课》是中央电视台和教育部联合举办了大型教育课,对中小学生们有着独特的教育意义。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奋斗成就梦想,让我大受震撼,我们在新时代非常快乐,作为这个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积极向上,树立目标和理想,努力学习,不仅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我们的祖国。
观看开学第一课之后,我深刻的体会到祖国如今的繁荣昌盛是来之不易的,离不开伟大的党指引带领,离不开先辈的艰辛努力,离不开每个人民的团结互助,是每一代的呕心沥血的奉献,才今天的盛世景象,所以我们要继承先辈之意志,继续为祖国美好建设添砖加瓦。
看完《开学第一课》之后,我获益匪浅,尽管生活中总有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学生们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勇敢地面对它们,面对困难,相信自己,他们一定会收获成功的喜悦。因此我们怀揣着梦想,不断的努力学习,艰苦奋斗,才能更好的报效祖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对于先辈们的回应!
猫观后感600字篇2
大国崛起之美国篇分为了两集,新国新梦和危局新政。对于纪录片的具体情节已不必赘述,以下所写乃是观看该片后对于美国文化的些许片段的思考。
提到美国,我们会联想诸多,诸如美国梦、自由女神像、michaeljackson、hollywood、nba等等。如今,美国元素正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年轻人对美国更是推崇备至,无限向往。我们打小就知道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但我们同样疑惑于既然是如此年轻的国家,又怎么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变得这般强大,到现在我渐渐感觉年轻正是这个国家的优势,没有历史沉淀的同时更没有历史包袱,这给了美国人充分的发展空间,因为无论怎么做,他们终将创造历史。而我们自己却时常嘲笑别人是没有历史的民族,夸耀自己的民族有多么深厚的历史底蕴,殊不知历史给我们这个民族带来了多少的伤害,每一次王朝的更迭无不是建立在人民流血牺牲的基础上的,频发的战争使人民苦不堪言,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故事我们已不知听过多少次。而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更是禁锢了一代又一代人,甚至在辛亥革命之后都能发生袁世凯称帝以及张勋复辟这样的闹剧,而军阀(实际上的“土皇帝”)割据混战更是达到数十年之久,可见封建思想对民众毒害之深。如果一味追怀属于历史的荣耀,我们必将停止不前,这样的教训实在是太多,自明清开始我们的科技发明一直停滞不前,渐渐落后于西方,我们发明了指南针和火药,而西方列强却靠着指南针驾驶着军舰用火炮轰开了天朝的国门,此时的贵族们也许还在观看缤纷的烟火。
谈及美国无法回避众人皆知的美国梦,这在众多的电影中都有所体现。美国梦是一种理想,一种情愫,无数世界各地的人涌向美国,希望在这个机会众多的国度获得成功。事实上这些移民大都得以成功,因为他们足够勤奋。因此美国梦还包含着进取独立的精神。
我觉得美国最值得推崇的是其科学技术与教育。人类工业史上的诸多发明均来自美国,有我们熟知的生产线、飞机、电灯、电话、计算机等等。在20世纪策划了著名的三大计划即曼哈顿原子能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在科学研究方面,美国学者获得了大量诺贝尔奖。我们国家已经是世界制造业中心,现在正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而这一过程无疑是漫长的,所以重视科学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在美国,教育制度尤为完善,教育发展水平,尤其是高等教育水平极高,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学,诸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这六所高校每次的世界大学排名都能进前10。美国的`其他许多院校也有很强的竞争力,在世界排名前500大学中,美国占168所,前20名中,美国占17所。每年都有许多世界各地的大学生慕名前来深造。而在中国,虽然教育体系比较完整,但关于教育制度弊端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教育制度的改革也已进行多次,却没能得到理想的结果。至于高等教育,中国的高校虽多,但真正有竞争力的却在少数,大学课程难以联系实际,使得学生面向社会时普遍面临众多困难,因为他们在大学根本学不到多少有用的东西。
美国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强调个人价值,追求民主自由,崇尚开拓和竞争,讲求理性和实用,其核心是通过个人奋斗、个人自我设计,追求个人价值的最终实现。美国公众注重成就,仰慕英雄,有深厚的成就崇拜和英雄崇拜的心理积淀。美国人有很强的成就意识。成功是所有美国人的追求,是诱人的前景,前进的动力。他们坚信,一个人的价值就等于他在事业上的成就。一些事业有成的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和各类明星,成了新时代的英雄。他们个人奋斗的过程和结果,成了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的参照系,父母教育子女的活教材。
如何成为大国,或者说大国之谜是什么,单一的因素肯定是错误的,应该有很多的因素,诸如要有凝聚力,重视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善于学习但决不简单模仿。
成为大国后,大国间的较量说到底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我不相信所谓的中国人的劣根性,那是对自己盲目的否定,是妄自菲薄,只能说我们的国民素质亟待提高,而途径是唯一的,那就是注重教育,培养真正的人才。
大国崛起是一部难得的好片,关于大国的讨论永远也不会停止,至少在国家这一概念消亡之前不会中断,而我所希望的唯有中国真正的崛起。
猫观后感600字篇3
我不懂爵士,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欣赏这片子。102分钟(107分钟版本没找到)不知不觉中过去,赏心悦目,节奏感极其紧密,师徒之间的对手戏刺激又不凡,我感觉这是2014年拍的最好看的片子。
以上都是废话,要是不好看我也懒得写这影评。看电影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享受,用八股文的手法从头到尾分析一遍没什么意思。
光头老师这个角色已经演神了,上一秒还在为人师表的关心男主的家庭、学业啥的“好好玩吧”;下一秒随手抄起件家伙就毫不留情地朝男主呼上去“拖了还是赶了”。上一秒还在温情含泪的回忆曾经教的学生;下一秒就直接恶魔附体把仨鼓手折腾到死去活来“内曼,你挣回核心了。替补们,给我吧鼓架上的血擦干净”。上一秒还在酒吧与男主闲谈人生谈理想,让观众以为他要洗白了,老师其实是一心为了男主;下一秒,回复本色,直接在表演中换曲子,要不是男主破釜沉舟,估计男主的艺术生涯也就断了。影片没有用传统的严师出高徒的手法,这已经不是严了,这秃子就是个变态。看到一颗好苗子,就忍不住踩几脚,看看是不是真的好苗子“因为下一个查理帕克永远不会气馁”,这种变态做法,估计已经到了毁人不倦的地步了,正确与否,不想多说。但是,正是这样一个变态一样的角色,把男主虐来虐去,把观众虐来虐去,却由衷的让我恨不起来,为什么?因为男主最终成功了。我们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达到某个目标,经过了很多自己觉得难以忍受、难以克服的事,但是,等到自己一但成功的到达目标,曾经的自虐一样的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呢?有很多影评说这是一部黑暗的电影,讲的是一个人的挣扎,我不这么认为。破茧才能成蝶,不过,要不要结茧是完全由自己掌握的,想成蝶就破茧,不想成蝶就安心的做自己的开心毛毛虫,路是自己选的,就应该自己走下去。除了自己,谁在乎过你的梦?
再谈谈整部戏的高潮,结尾的solo。台下做的都是知名的音乐人,被他们看上立刻就能飞黄腾达,一有差错,则万劫不复。光头能拼着毁了自己的演出也要把男主“毁了”的精神,还真是毁人不倦啊。难得前面酒吧那场戏营造出的“严师”形象,彻底又变成“变态”了。临场换曲,不仅男主,估计很多观众也被震惊的无以复加。所以第一首曲子,男主很正常的演砸了。然后,重点是然后。solo!我非常喜欢男主此时的眼神,癫狂中极具挑衅的自信的眼神。舞台之上,唯我独尊。
很多人都在想,光头到底在演出临时换曲子,是拿准主角不会放弃,从而让主角突破呢?还是真心的想断了主角的艺术生涯呢?也有人在想,如果主角没有破釜沉舟上去solo,结局又会怎样?答案重要吗?不重要。
再说几句,这片子让我想起了《黑天鹅》,极致的付出,导致极致的精彩。但是,这种入魔一样的极致的付出又有几人愿意呢?片子没有解释,只是把问题扔给了观众:男主的付出值得吗?有意义吗?就算明知道路艰险,也要继续走吗?
猫观后感600字篇4
1.在最好的时候与好剧的相遇
一次偶然间在网上看到这部2015年的韩剧的简介和评论,评分也很高,正好,对于不知道看什么剧的我是雪中送炭,所以一次性全部下载到电脑里,每晚一集,每集诚意满满的100多分钟,陪我度过了感动满满的20来个孤独的夜晚。其实在我看过的影视剧里,韩剧占的比例不高,就那么几部,但是感觉这些韩剧中总有一种朴实中见光辉,平淡里显真情,“化腐朽为神奇”的特质,这部《请回答1988》更是如此,以至于让我有这种强烈的想写一篇观后感的冲动。
其实此时的我自己,也正好刚处在人生的一段低谷期,将满而未满三十的年纪,充满焦虑与迷茫的而立之年,又发生了一件改变人生轨迹的事情。回过头看看走过的来时路,我的青春没有任何青春小说和任何韩剧的那么丰富的故事,但是于我自己,仍然是我个人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值得回忆与总结的人生经历。而在我的青春中,我看过的所有的喜爱的影视作品给我的感动与启发,也成为了我人生经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非专业影评作者的普通人,大概每个人欣赏各类影视剧、小说这样的文学艺术作品的时候,最大的收获就是,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获得了精神的慰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启发,发现了普通人的生活中平常未注意到的细节和闪光点。《请回答1988》就是这样一部回忆青春的韩剧,讲的是五户住在双门洞的家庭从1988年到1994年六年间的点点滴滴以及那些亲情、爱情、友情的故事。
2.故事的开始与结??
影片的一开始,就从1988年的韩国社会情况以及第一人称的主人公成德善家庭情况说起:1988年的首尔运动会、首尔的大学生游行,家庭并不富裕但是很温暖,与现在相比看起来像石器时代的那个时候的收录机、蜂窝煤、自行车,年轻人喜欢的偶像王祖贤、苏菲玛索、汤姆克鲁斯、理查基尔,以及那个时候所有电影中每个年轻人都最喜欢的一部——张国荣周润发的《英雄本色2》!镜头从一部黑白电视机里面放映着的《英雄本色2》拉远、反转,五位青春时代的主人公正式登场,屏幕左下角打出时间地点:1988年9月首尔道峰区双门洞,故事便正式拉开序幕。这时,影片的背景音乐还是黑白电视机里《英雄本色2》的粤语背景音乐,镜头将孩子们看录影带的阿泽的房间环视一遍,最后在东龙拆零食袋的嘭的一声中又停在五位孩子前面,同时配上一部贯穿全剧所有笑点的——“咩”的一声羊叫,后面笑点比较强烈时,会加几声“咩”,这也算是这部韩剧的一个特色了。
值得回味的是,编剧有心,五位孩子在第一集中在电视机前坐成一排看录影带的镜头,在全剧结束时最后一集的最后又用了一次:中年的女主角说还想回到那个时候,镜头闪回,她又变成了高中时候的她自己,推开阿泽房间的门,另外四个孩子坐成一排在等她,还是放《英雄本色2》,几个孩子还是相同的顺序在电视剧前坐成一排,而且还是穿着一样的衣服。唯一的不同是女主角成德善流下了眼泪,那是中年的成德善为回不去的青春流下的感伤的眼泪。
同样在开始结尾都用了的一个镜头就是:各家的妈妈在做好了饭之后,在门口对着胡同里喊自家孩子回家吃饭的场景。这样的场景,也足以令我们这样的80后孩子动容,因为同样的情形是多么相似地曾经发生在小时候的我们身上,回忆起来都充满了儿时的乡土气息和深深的母爱,回忆起来就好像儿时母亲的呼唤、村子里的炊烟和饭菜的香味都又在耳鼻间重新浮现出来。
这种首尾呼应的将人物闪回到过去的场景的方式,很多影视剧中都用到了。周星驰的《功夫》的结尾也是如此:经历过涅槃的男主角在自己开的糖果店门口,重新遇见女主角,镜头拉高、旋转,等镜头转完一圈,呈现给观众的是:男女主角又变成了当年的那对小男孩和小女孩。
在永远不可逆的、可怕的时间力量面前,人类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就是它永远改变不了的永恒的元素——爱。就像诺兰的《星际穿越》里面表现的,唯有爱是宇宙间能穿越时间与空间维度的神秘力量。
是的,在人类面对无尽的时间与空间产生深深的无助感时,能令心灵得到慰藉的,最终只有人与人之间那些真挚的、不曾随时间流逝而改变的深深的爱了。
3.故事的过程
还是像第一集的形式,每集的开头都会在屏幕上左下角打出对应年月以及从始至终没有改变的故事发生地点:首尔道峰区双门洞,以及每集的小主题。故事的每一集几乎都以几位孩子的上学、放学、为考大学做准备为叙事轴线,中间不时穿插“咩”的羊叫声——各种笑料,慢慢描述所有角色的性格、经历及成长过程,将人物描述得立体和丰满,再通过某些细节和事件将感人至深的亲情、爱情、友情、邻里之情展现出来,在每一集故事的小高潮时,旁白的总结也是点睛之笔,作为孩子的主角们无法体会到的道理,旁白以成年的主人公的视角总结出那些“只是当时已惘然”的人生道理。就像用一根金线穿起一颗颗珍珠,最后形成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
编剧在每一集将近100分钟的剧情里,细节都表现得很丰富,随便点开哪一集,随便从哪一秒开始播放,你总能发现与自己生活中相似的场景:闹哄哄的高中教室、偷偷看言情小说、漫画书的学生,几个小伙伴在一起玩耍、兄弟姐妹间的打打闹闹、早起的家长在大门口外扫地、忙碌的家长偶尔空闲在一起打牌喝酒。这就像每一个男孩女孩正经历或曾经历过的日常生活。
当然,也少不了那些或好或坏的人生重要时刻。
比如经历亲人的离去。
作为高中生的女主角成德善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前一秒还担心在教室看言情小说是不是被班主任发现了,下一秒,接到姐姐打来的被告知奶奶去世的电话,被震惊到的高中生成德善泣不成声在电话里伤心的喊“姐姐”。这时候,平常在弟弟妹妹前面一副凶凶的样子的大姐,也变得温柔平和,承担起安慰弟弟妹妹,带弟弟妹妹坐末班车回老家的责任。
在到达奶奶家门口,又劝妹妹不要哭了,“你比爸爸更伤心吗”,劝弟弟,“当儿子的总要安慰爸爸吧”。一开始,德善看着爸爸不断地招呼着亲戚吃吃喝喝、聊天、向叔伯介绍自己的子女有多优秀,十分不理解,觉得奶奶好可怜,爸爸和姑妈们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伤心。但事实上,当父亲和姑妈们的大哥从美国赶回来出现在门口的时候,长辈们抱头痛哭,真实感情流露出来的时候,旁白总结道:“其实大人们只是在忍着,只是作为大人有很多事情要做,只是把年龄的沉重感用强装镇定去硬扛下来。其实大人们也很痛。”
还有一些时刻,让孩子们一瞬间长大,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作为二女儿的德善,在三姐弟中总是处于最不被“偏爱”的的地位。家里经济紧张,冰箱里只剩两个鸡蛋时,母亲煎好鸡蛋也只能给大女儿和儿子一人一个,与大姐生日只隔几天的二女儿德善也被要求在大姐生日时一起过,大姐吹完蜡烛后,然后拿掉三只,重新点燃后又给二女儿唱生日歌。提前给爸妈打过招呼这一次不跟大姐一起过生日的德善感觉十分委屈,终于忍不住爆发了,细数了自己经历的各种委屈之后冲出家门伤心的哭了一场,内心独白说其实家人并不明白自己的牺牲精神。
过了几天真正到德善生日的那天,没想到下班回来的父亲在巷子口等着德善,并带她来到超市门口。坐在超市门口略显尴尬的几秒钟的沉默之后,还是德善率先破冰,开心地跟父亲介绍起当举牌女郎的自己在当奥运会上的收获:墨镜、扇子、雨伞和她准备要特地埋掉的两只死掉的和平鸽。
看,在乖巧懂事的孩子与木讷呆板的父母之间,孩子往往也会带给父母很多感动与安慰,这样的类似剧情在后面正峰为更年期的妈妈过生日的剧情中也有重要体现。
向父亲展示完这些有意义的物品的德善,也收到了父亲郑重要给她的礼物:单独买给她一个人的18岁的生日蛋糕!随后父亲对她说到:“爸爸妈妈对不起你,因为不太懂,第一个女儿该怎么教,第二个该怎么养,老幺呢应该怎么让他好好做人,我们不懂。爸爸也不是出生就是爸爸啊。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所以,我的女儿你多理解我吧。我的女儿长得真漂亮,真好,现在都成这么漂亮的姑娘了,还上了电视,化妆也化的漂亮亮的,话说,我们德善要是出嫁了,爸爸要多伤心啊。”
最后旁白补充道:“可能家人是最不懂的,但是又何必都懂呢,最后能让你翻过困难的高墙的可能不是清醒的头脑,而是手拉手一起走到最后的心,最后还是家人,不仅是英雄,还有英雄的爷爷,最后的归宿都是家人。面对大门外的世界的伤痛,面对人生的伤痕,甚至家人带来的委屈的时候,最后安慰我站在我这一边的还是家人。”
还有大女儿成宝拉参加大学生游行之后,跟父亲大吵一架,被父亲关在房间,然后又趁机偷跑出去,宝拉妈妈发现又焦急地出去寻找。在远处发现两个便衣警察站在女儿面前的时候,大雨中的宝拉妈妈隔着十几米远,喊了一声女儿的名字,丢下雨伞就冲过去,挡在女儿与警察之间,激动地向警察解释自己的女儿有多优秀,绝不可能是参加了非法游行的人,因为妈妈害怕女儿的人生因为游行事件而产生污点影响前程。大雨中,妈妈的脸上混合着泪水与雨水,宝拉在妈妈身后低着头,突然发现穿着拖鞋的妈妈的脚趾头磨破出血了也全然不知,这深深震动了她,妈妈的护犊之情让她真正开始懊悔,也给了她重新面对一切的勇气。她连续说了四次“我错了”,向警察说“我去警局”。
旁白总结:“偶尔会有觉得妈妈丢人的时候,妈妈为什么没有最低的体面和自尊心,有时候会很生气,那是因为比起自己妈妈还有更想守护的珍贵的东西,就是因为我,那时候我没能明白。让人真正变强大的,不是守护自尊心,而是连自尊心都抛弃的时候,所以妈妈很强大。”
同样还是这一集,善宇的妈妈为了不让来看望他们的外婆担心自己过的紧巴巴,找街坊邻居借了一切能借的柴米油盐和化妆品精心准备和打扮,然而还是被发现晾晒在院子里的破旧衣服,外婆悄悄在卫生间给善宇妈妈留下装有钱的信封让女儿添置衣裳。年迈的老人,哪有能力攒什么钱,但是还是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的是,母爱绝不会缺席。
旁白总结:“据传是因为神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哪怕到了妈妈的年纪,妈妈的妈妈依然是妈妈的守护神,妈妈依然是叫一下都想哽咽的名字,妈妈依然很强大。”
除了父母与子女间的亲情、亲密无间的朋友间的友情、青春期少男少女的甜蜜懵懂的爱情,这部剧也描述了几位家长的老一辈的感情。
宝拉爸爸在宝拉奶奶去世后,一度精神不振难以自拔,总是在下班的路上或者在大排档喝闷酒时买一些他们并不需要的老奶奶推销的小商品来帮助老人,后来又发展成帮助各种各样可怜的人。每次买了大堆莫名其妙的东西回去,都只有傻笑着面对老婆的埋怨与怒气。可怜的宝拉妈妈也是气不打一出来,一心着急家庭开支、着急德善马上要去参加旅行实习需要用钱却还没着落,连基本的护肤品用完了都没钱买,拿老公却又没办法。跟邻居家家庭主妇聚在一起的时候,看到别人家的老公对老婆百依百顺的样子的时候,又觉得羡慕不已。
后来,有一天两口子去德善的学校见了老师回来路上,大雨中进了一家面馆,宝拉妈妈看到别桌的年轻情侣男帮女撩头发的亲昵动作,心中又是感慨万千。宝拉爸爸先吃完,站到面馆外面去等,宝拉妈妈吃完来门口找自己雨伞,却发现不见了,叹气道:“不能换老公就换把雨伞吧!”说着翻看了一圈,找了一把看起来很漂亮的伞,安慰自己:“没错,一定是这把伞的主人拿错了。”走到门口,撑开伞来,才发现是一把破伞,又深深叹一口气:“就是没有那个享福的命啊。”这时,宝拉爸爸走过来,扔掉老婆手里的破伞,拉着老婆的手挽在自己胳膊弯,说道:“觉得别人的好,那都是虚的,这人啊。”宝拉妈妈也突然豁然开朗,镜头一转,宝拉妈妈做了一桌丰盛的菜,还将宝拉爸爸爱吃的菜喂到他嘴里。
同样类似的剧情在正峰爸爸金成钧和正峰妈妈罗美兰——双门洞的猎豹女士身上,也有很多有趣的细节。
其中有两个事件让我感触很深,一件事是每到正峰爸爸的生日那天,他就会突然变得很沮丧,连他自己都说不清为什么,正峰妈妈问他是不是想过世的妈妈了,他却否认了,说都过了这么多年了。
我看到这里时,原本以为是因为人上了年纪就害怕岁月的流逝,过一次生日就更老一岁的感觉令人沮丧。后面编剧编排的剧情是,因为正峰爸爸想起了过世的母亲。
正峰妈妈其实也并不确定到底是为什么,但是为了帮助正峰爸爸“断舍离”、走出怀旧的沮丧,好几次悄悄准备扔掉正峰爸爸的旧物箱,但却被发现。最后一次,正峰爸爸没有发现,正峰妈妈在扔旧物箱里的东西时,一件一件看了才扔,无意间却发现一盘旧磁带——正峰正焕还很小的时候,全家人包括正峰正焕的奶奶,一起给正峰爸爸过生日的时候录的音。然后,罗美兰女士就陪正峰爸爸通过这盘录音带回忆美好的过去,当在录音带中听到自己母亲的声音的时候,正峰爸爸沉默良久,正峰妈妈发现不对劲,问他:“是因为又听到孩子们小时候的声音,心里感到酸涩吗?”正峰爸爸说:“妈妈的声音。”后面正峰爸爸一个人走到门外对着雨夜,唱起那首录音带里在妈妈面前唱过的歌并流下一行清泪的时候,特别打动人。
另外一件触动我的猎豹女士罗美兰和金社长间的故事,就是罗美兰女士在深夜里坐起来睡不着。那还是在罗美兰女士的“二女儿”金正换为她精心策划了生日惊喜,罗美兰女士说“我的更年期完全好了”之后的一个夜晚,原本观众和正峰爸爸都会以为她真的没有更年期症状了,正峰爸爸却在那一夜突然发现她还是失眠未睡。正峰爸爸温柔地说:“美兰啊,我们出去溜达一圈好不好?出去透透风吧?”
两人手牵手溜达完,罗美兰女士的情绪显然好多了,开始唠起家常,对正峰爸爸说:“老公,正峰好像放弃司法考试了”。
正峰爸爸说:“我压根没期待过。那也是,考了七次,能考上大学就不错了,我没有任何期待,一点也没有。我想啊,正峰只是比别人晚了一点,早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路的。”
正峰妈妈:“我也那么想,但是这也太晚了。”
坐下来之后,正峰妈妈又笑了:“那也是,咱们孩子都很善良。你还记得吗,以前你送外卖的时候,你看到正峰和正焕在路上跟朋友们玩,怕他们因为你丢人,你想逃跑,正峰拉着正焕的手,喊着爸爸跑过来投进你怀里。”
正峰爸爸笑道:“嗯,想起来了。”
正峰妈妈补充道:“那天你回家又哭又笑的,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的,跟我说了一晚上。那时候,你那么高兴吗?”
正峰爸爸幸福地回答:“当然了,我现在想起来也很激动。爸爸拿着炸酱面桶,应该觉得丢人的。喊着爸爸过来投进我怀里,怎么会不开心呢。那是我这辈子最开心的时候。”
正峰妈妈说:“哪有嫌父母丢人的子女啊,那样的都不能算子女。”
正峰爸爸欣慰地说:“是吧,但是现在看来,也不是那样的。是我们有福气。”
罗美兰女士又开始忆苦思甜:“住在刘老师隔壁单间的时候,正峰生病,哭了一整夜,也没有第二天吃的大米了,真想烧着煤把全家人一起毒死,满脑子坏想法。那也是因为有我们善良的孩子们,我们才能熬过来的吧。现在看来为了孩子们活的,不是我养了他们,好像是他们让我长大了。”
正峰爸爸吃醋到:“是我让你长大了。”
罗美兰女士回嘴:“是我让你长大了。”
金社长总结:“那我们是互相让对方长大了。做得好,做的好。”
两人互相鼓励,连续说了四次“做得好”。
最后双门洞的猎豹女士罗美兰总结:“所以,你是我的老头。”
这一段把父母与子女,少来夫妻老来伴这两个传统家庭话题演绎的淋漓尽致,让人感慨万千。就像中国俗话说的“家和万事兴”、“夫妻齐心其利断金”,放到每个具体的、积极向上的家庭里,便是这些朴实的、值得人怀念的家庭奋斗史。
就是这样一部韩剧,涵盖了六年时间五个家庭的喜怒哀乐,单看每一集都有很多幽默的笑料和打动人心的情节,既有年轻人之间的故事,也有上一辈的家长间邻里情的故事,也有每个家庭内的温馨故事,让人不知不觉跟着这群角色开心地笑、感动地哭。
就像最后一集最后的最后中年女主人公说的:“我想回到那个时候,因为回到那个时候有我想见的人——年轻又像泰山一样的父母,想见年轻又像泰山一样的父母。”“怀念那个时期,怀念那个小巷,不只是想见比现在年轻的我,因为那边有爸爸的青春,妈妈的青春,朋友们的青春,我爱的所有人的青春,因为遗憾没能跟不能再次放到一起的那年轻的风景做最后的问候,现在对已经消失的那些东西,不能倒流的那些时间,做一次迟来的告别:再见,我的青春;goodbye,双门洞。”
4.给我的启发与所想
父母也并不是无所不能,在我都已经到了而立之年的时候,老去的父母也许反过来更需要子女们的关心与陪伴。
无论什么时候,父母永远是无条件支持我们的最后的港湾。
还有一周就是国庆小长假了,之前的每年都对父母说因为要准备造价师考试,时间很紧张,都没有回去看父母。今年,我已经订好了火车票,我还会把这部《情回答1988》用硬盘拷回去给妈妈看,或许她会喜欢。公司发的月饼、米和橄榄油还有进口羊腿,要送回去给生活向来节俭朴素的妈妈。可惜爸爸因为工作的问题,月底就要去别的地方,小长假期间也不能陪他过生日了。不知道爸爸会不会生日那天沮丧,也不知道到时候该怎么祝福他最恰当。好在爸爸所要去的城市离老家近了很多,平时有机会可以去老家看仍然健在的爷爷奶奶。
好故事有结束的时候,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我的青春,你还在吗?请回答,我的青春。
猫观后感600字篇5
今天,我们一家人看了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流浪地球》。影片讲述的是2100年,由于太阳老化,地表温度达到零下80度,人类在地面上已无法居住,搬入地下城生活,并在地球表面安装了一万台行星发动机,从而驱动地球,带领地球一起冒险,逃离太阳系,重建家园的`故事。
我对影片印象最深的是,离我们最近的上海整座城市都被冰封了,就像一座没有生命的大冰窖,人们必须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上专业头盔,否则三秒内冻死,太可怕了!杭州更惨,被火山吞没,所有人都死了。地球很危险,人们却没有抛弃地球,而是要带着它一起流浪到更适合生存的空间。他们经历了重重磨难,到达了最近的发射中心,时间非常紧迫,地球马上就要撞上木星了。男主角联合在太空卫星站上的爸爸,向全球发布救援信号,希望附近的人能够加入,一起拯救地球脱离木星磁场。
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也要让地球存活下来。我觉得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英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家拼尽了全力,终于险险地保卫住了地球,但在太空卫星站的爸爸,却在撞击木星,助燃氢气的行动中,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祖国和亲人,看到这,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整部电影,既有冰冷的绝望,更多的是充满了永不放弃的希望。我问妈妈:“以后我们的地球真的会变成这样吗?”妈妈说:“未来地球怎样,要靠科技的力量,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爱护地球,珍惜现在!”
猫观后感600字篇6
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你记住我
——观《寻梦环游记》有感
今天,老师在课上给我们放了《寻梦环游记》这部影片,令我感触颇深。
该片是由迪士尼和皮克斯联合出品的动画长篇,荣获了第90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和第75届金球奖最佳动画片长片。它主要讲述了热爱音乐的小男孩米格和落魄乐手埃克托在五彩斑斓的神秘世界开启了一段奇妙冒险旅程的故事。影片真实的结合了墨西哥的传统节日:亡灵节,墨西哥人认为人死了之后只是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比现实世界更加美好的世界,继续生活,在亡灵节那天就可以重新回到人间,和活着的家人团聚。但是如果现实中的人不再记得你,那么这个人将会彻底地消失。这也是为什么我想说:如果记忆会遗忘,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你记住我。很多时候,死亡不是永别,遗忘才是。
影片中的小男孩米格从小就热爱音乐,他对音乐表现出一种近乎痴迷的状态,他想追梦,然而却遭到了家庭成员的反对和阻止。禁地的大提琴,就像他心中那个始终无法触及的梦想,于是他毅然决然的踏上了他的“追梦之旅”。
这部影片成功之处在于,它不仅用最纯粹的爱来打动观众,更将人性的美丑展现的淋漓尽致。在影片中,你可以看到一往无前、勇敢追梦的小米格;为了事业远离家庭,后又因为家庭放弃事业的埃克托;为了成名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杀害伙伴的德拉库斯;以防悲剧重演而严厉阻止米格的一家老小,你也可以看到即便嘴上不说,心里却一直想念父亲的coco祖母。就我而言,这部影片真正打动我的在于两个点:
尽管不被任何人理解,米格对于追梦的脚步从未停止。影片中,米格家族世代做鞋,按理说,他应该按部就班地和家族一起学习做鞋的手艺,但他的梦想却是音乐,这对一个鞋铺家庭来说是违和又奇怪的。甚至在他进入到了亡灵世界,第一次遇到埃克托讲述自己对于音乐的热爱时,埃克托的回答也是一副“嘿,你脑子没病吗”的表情。可以说,米格的梦想是不被任何人理解的,但是他却始终没有放弃,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的“诗和远方”,但最终坚持下来的少之又少,因此,片中米格对于音乐的那份纯粹而又热烈的爱深深的打动了我。
锁在抽屉里的残缺照片,是我对你尘封的思念。影片的结尾处,米格不顾一切的对coco祖母唱出了那首当初埃克托写给她的歌——《请记住我》,当旋律响起的那一刻,祖母也轻轻的开始哼唱。尽管她已经太老太老了,但是刻在骨子里的亲情是不会变的,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稚嫩的年纪,她坐在床头,父亲就站在他面前,一只手就能够到的距离,他对她轻轻的唱着“remember me”,当旋律结束的那一刻,我潸然泪下。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人记得你,因为遗忘意味着真正的死亡。所以,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你记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