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含反思优质6篇

创设情境的教案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我们需要在教案中设置适当的评估方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18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教案含反思优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案含反思优质6篇

创设情境的教案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我们需要在教案中设置适当的评估方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18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教案含反思优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案含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流畅旋律,学唱歌曲。

2.能辨别不同车子发出的声音。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与歌词相关的`车辆或玩具车各一辆。

2.《这是什么车》音乐cd。

活动过程

1.说说唱唱:《什么车开来了》。

(1)出示自行车或玩具自行车。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这是什么车?铃声是什么样的?教师根据歌曲旋律唱出铃声。

(2)依次出示小汽车、救护车,引导幼儿回答后,教师按旋律唱出小汽车的喇叭声和救护车呜叫声。

(3)教师引导幼儿按照旋律学唱三种车的声音。

2.幼儿学唱。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两遍,幼儿仔细倾听。

(2)幼儿跟唱歌曲第一段。

(3)幼儿学唱歌曲第二、三段。

(4)播放音乐,幼儿完整跟唱。在跟唱过程中,教师可用玩具车提示歌词。

3.游戏:我是小司机。

幼儿学做小司机,在行进中学唱,并自主表现动作。

活动反思:

?这是什么车》是一节比较有趣的音乐活动,其歌词内容以汽车的标志性声音构成。因此,对孩子而言歌词的记忆并不是很困难。在活动准备中,我就已经带领孩子听过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了,为开展本次活动做好经验准备。在整个活动中,我一直围绕目标展开活动,整个活动的设计能够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思路清晰,层层展开。在教具的准备上,我准备了图片,操作卡,目的是让幼儿更生动形象地感受歌词内容。

幼儿园教案含反思篇2

活动设计背景

新年即将来临小朋友们热情高涨。节日里孩子们会收到许多礼物,家长会给孩子们买新衣服、新玩具、买各种零售等;在孩子的眼里,节日里的大人们会给自己买许多的礼物,而孩子们不会去关心父母,更不会给父母送礼物。新年里让孩子们给父母送一份小小礼物,让孩子知道礼物是一份心意,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真诚的,关爱他人的心,那是送给别人的最好的礼物,最诚挚的祝福。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新年,新年是一月一日,是新的一年的开始。

2、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社会能力等。

3、教育幼儿要关爱他人,同时在活动中增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如何创造新颖的贺卡,并说出自己创造的贺卡代表的意义

2、难点:如何制造贺卡的花边和贺卡的挖空方法等。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好的贺卡若干张,颜色卡纸若干张,剪刀,胶水,碎布头,废旧物品上的亮晶晶(如巧克力包装纸等)彩色包装带,废旧的彩色包装盒等。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

新年到了,我们都会收到许多的礼物,小朋友们请你说一说你都收到什么礼物了?爸爸妈妈送除了送我们礼物还为我们做了些什么?那我们也给最亲爱的爸爸妈妈亲手做一份新年礼物吧。

2、活动过程:

(1) 教师出示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贺卡,各种形状的贺卡,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2) 请幼儿拿出自己准备的各种材料,可以提示幼儿做出各种形状,花纹,并设计好可以把对折的盒子一面掏空,另一面画上画等。也可以创造小动物,各种植物,或卡通形像等。开动小脑筋自己创造。

(3) 对制作好的贺卡进行装饰,可以用废旧的亮旧旧包装纸,也可以是碎布头剪成各种形状,贴到贺年卡上。

(4) 把包装带折成小蝴蝶结贴到贺卡上,在贺卡上写上新年快乐等。

3、展示活动:

请幼儿拿着自己制作好的小贺卡,说说制作的意义,为什么做这个贺卡送给爸爸妈妈等,

4、活动延伸:

请幼儿把自己的贺卡小作品送给爸爸妈妈,注意观察爸爸妈妈的表情,下节课画下爸爸妈妈收到贺卡的样子。

教学反思

这节课总体上是比较成功的,孩子们的兴趣很高,制作的贺卡非常有想像力,各种种样的非常的可爱,家长们评价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1、 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欠缺,比如一个孩子要做奥特曼的立体贺卡,但制作出的贺卡像机器人,缺乏生动。

2、 常规不是很好,贺卡制作到一半时,桌子上地下到处都是废纸片等垃圾。只有一多半的孩子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3、 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缺乏,感谢和祝福的话只是“新年快乐”“爸爸妈妈我爱你”“爸爸妈妈辛苦了”等等

幼儿园教案含反思篇3

活动意图:

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风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风是无形的,对风的认识只能凭感知觉来完成。开展此次活动《风来过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积极引导他们的自然科学兴趣和探索意识。

活动目标:

1、了解风,体验与风游戏的乐趣。

2、想象表现风来了的各种情景,仿编诗歌。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观察有风的各种情景用图画形式记录。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炎热的天气越是谁给大家带来凉快?

2、风看不见,摸不到,你发现风来过的秘密了吗?

二、诗歌《风》

1、展示交流幼儿观察风的图画记录。

说说自己从哪些地方发现的秘密。

2、让我们听听诗歌里的风是怎样的?

3、师幼共同讨论风来过了的影响。

三、仿编诗歌

1、结合生活经验,尝试仿编诗歌。

活动延伸:

回忆风对物体的影响,如街上飞舞的报纸,吹落的帽子,飘落树叶等。

附:《风》

你没见过风,我也没见过风,你听树叶沙沙沙,那是树儿和风在谈话。

你没见过风,我也没见过风,你看树叶在点头,那是风儿在树林里走。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欣赏了诗歌《风》,知道了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从其他事物的变化上发现风的存在。让小朋友知道,怎样知道风来了,有什么方!法是可以知道。风来了又有哪些东西在动了。通过对诗歌的创编,扩大了孩子思维的角度,他们发现我们不仅可以用眼睛,还能用耳朵、鼻子、皮肤等等去发现风来过了。

幼儿园教案含反思篇4

?活动意图】

跳绳是幼儿常玩的,也是幼儿锻炼身体所用的。为了调动孩子们跳绳的兴趣,增强孩子们的体质,探索出绳子更多的玩法,促进孩子与妈妈之间情感的交流。在孩子与妈妈一起跳绳的过程中使家长重温童年的快乐,有效增进亲子感情。因此结合大班主题特色活动,决定开展“妈妈和我一起来”亲子活动。

?活动目标】

1.能探索出绳子的各种玩法,掌握玩绳的基本技能,发展幼儿的身体动作。

2.引导妈妈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体验创造性玩绳的乐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

3.在孩子与妈妈一起跳绳的过程中,增加亲子感情,体验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妈妈每人一跟绳子;

2、幼儿花样跳绳的经验;

3、提前进行家园沟通,妈妈在家进行跳绳练习

?活动时间】

20__年12月21日

?活动地点】

幼儿园操场组织人:丁婕

参加人员:大班全体教师、全体幼儿及妈妈

组织家长与孩子人员:臧雅楠、丁婕、刘晓、李英杰摄像:管风燕

音乐:王明月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跟随音乐,练习跳跃及上肢动作。

师:跳、跳、跳,跟着老师跳一跳,绕绕臂,绕绕臂,跟着老师绕绕臂。提问:“还可以怎么跳?还可以怎样绕臂?”

引导幼儿向前跳,向后跳,向上跳,蹲跳,向左跳,向右跳,单、双脚跳;向前饶,向后绕,单、双手绕,举起手臂绕等。

二、游戏:与我说的相反

玩法:师说向上跳,妈妈和宝宝蹲跳,师说向前跳,妈妈和宝宝则后跳,练习动作的灵敏性。

三、我和妈妈一起跳绳比赛

1、幼儿1分钟跳绳比赛

2、幼儿花样跳绳展示,妈妈花样跳绳

3、妈妈带宝宝跳绳1分钟跳绳比赛

4、妈妈和宝宝探索“合作跳绳”玩法四、放松活动

妈妈和宝宝自愿组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拉伸等放松活动。五、请妈妈们就活动写出感想或建议。

幼儿园教案含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菠萝的外形特征,巩固粘贴的技能。

2、大胆的用线条进行装饰,体验创造的快乐。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彩纸、勾线笔、以剪好的椭圆形彩纸和绿色的纸(菠萝冠芽)人手一份、固体胶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的形式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来猜一猜。"披着鱼鳞铠甲,长着公鸡尾巴,动物家族无名,水果店里有它"(菠萝)

(二)观察菠萝,了解菠萝的主要特征。

1、教师:菠萝外表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回答)

2 、老师请幼儿上来摸一摸菠萝,菠萝的表皮是怎样的?(感知菠萝突起的表皮、很粗糙。)

3、教师小结;对菠萝有椭圆形的身体和长长地冠芽,今天我们也来画画菠萝。

(三)教师讲解

1、教师将菠萝的身体和冠芽贴在事先准备好的彩纸上。小朋友我们的菠萝已经贴好了,接下来我们就用折线线条来装饰菠萝的身体。"(认真画出菠萝上的花纹)

2、画出菠萝的五官及表情。

3、菠萝宝宝也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是我们来看看它还少了什么?(对,眉毛、眼睛、鼻子、嘴巴)

4、那我们就给菠萝宝宝贴上它们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

5、画出菠萝的叶脉。(用直线来装饰冠芽)

(四)幼儿操作

1、教师引导幼儿大胆贴画,并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喜好自由进行装饰。

2、教师表扬画的好的幼儿,并鼓励指导能力弱的幼儿。

(五)幼儿欣赏作品小朋友我们来看看谁的菠萝宝宝最漂亮。(幼儿相互欣赏,评价)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孩子们熟悉的菠萝为主题,鼓励孩子继续通过团圆、搓长、捏拉等技能自由塑造各种菠萝的外形特征,感受泥工制作活动的快乐和满足。活动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以欣赏菠萝图片,让幼儿对菠萝外形特征有深刻印象。随后与幼儿讨论菠萝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巩固幼儿捏泥的方法可以有捏、搓、团等多种方法制作菠萝。利用辅助材料牙签或小刀按压出菠萝身上的方格格与小疙瘩时,对于小班孩子有一定的难度。

幼儿园教案含反思篇6

活动目标

1. 学习比较物体的粗和细,能从粗到细给三个物体排序。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

3.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4. 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重点难点

1. 重点:发现物体的粗细差异并按排序。

2. 难点:感知物体的粗细,知道粗细的基本概念

活动准备

1. 准备粗细不同的纸筒娃娃(三个)、毛线、棍子。

2. 装有几种粗细不同物体的“奇妙的口袋”。

活动过程

1. 导入课题:手指游戏《会变的小手》“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客人,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2. 老师出示粗和细两个纸筒娃娃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认识谁粗,谁细。

3. 出示粗细不同的两种毛线,让幼儿观察后说说哪根是粗的,哪根是细的,并让他们摸一摸,说说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粗的,怎么知道它是细的,启发幼儿是通过比较而知道的。

4. 游戏《奇妙的口袋》让幼儿从中摸出粗或细的物体,让他们知道粗和细是相对的。

5. 出示三根不同粗细的棍子,让幼儿找出最粗的和最细的,并排序。

6. 分组操作

(1)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2)按粗和细把物品分成两类。

(3)让幼儿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和细的物体并给他们排序。

活动延伸:

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做记录。

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在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对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过多地组织集体活动有了一些思考,并尝试着减少对孩子的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上这节课里,孩子们学习的兴趣都非常高,好奇性很强,他们也能顺利的达到了教育教学目标。我没有按照往常的做法让孩子们集体行动,我尝试把自主权还给孩子,给孩子们自己支配自己的权利和机会。有的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观察,谈论着什么;有的在拿手中的物体在玩;有的干脆走到老师桌前,观察触摸老师带来的纸筒娃娃。我没有打扰他们,因为我觉得孩子们都在做着有意义的事情,说着感兴趣的话题。幼儿园生活要有纪律,同时要让孩子生活得轻松,给他们支配自己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决定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这对他们今后主动适应社会生活,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一定的时间观念,有着更深远的意义。虽然这节课看起来课堂纪律有点乱,有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在到处看,到处走,但我觉得他们是很开心的。我决定在以后的日子里,要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让他们在学习生活学得更轻松些!

★其他类似内容

1大班语言教案反思5篇

大班语言教案反思5篇

本文主要反思了大班语言教案的设计与实施,共包括五篇内容。通过对教案的分析和评价,我们探讨了教案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

查看剩余 90% 大班语言教案反思5篇

2颠倒歌教案反思5篇

颠倒歌教案反思5篇

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教案的编写,教师能够事先规划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

查看剩余 89% 颠倒歌教案反思5篇

3大班语言教案反思优秀5篇

大班语言教案反思优秀5篇

本文将为大家推荐五篇优秀的大班语言教案反思,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这些教案反思涵盖了不同主题和教...

查看剩余 76% 大班语言教案反思优秀5篇

4大班母与子教案反思5篇

大班母与子教案反思5篇

教案的编写过程可以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水平,有创意的教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下面是18范文网小编为您...

查看剩余 82% 大班母与子教案反思5篇

5大班语言教案反思参考5篇

大班语言教案反思参考5篇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5篇关于大班语言教案反思的参考文章。这些文章涵盖了不同教学场景下的教案反思,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教案设...

查看剩余 78% 大班语言教案反思参考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