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骆驼祥子有感300字7篇(《骆驼祥子》:勇气与命运的交锋)
《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由老舍先生创作而成。这部小说以骆驼祥子的命运为线索,展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社会的残酷与无奈。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出发,以300字的篇幅,共撰写七篇读后感,探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社会背景、情感描写等方面,希望能够为读者带来新的思考和感悟。
读骆驼祥子有感300字篇1
最近,我愉快地品味了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读完后,收获颇大!
以前的祥子,是那么体面、要强、健壮,身子骨是那么硬棒!可是后来,他结了婚,本来洋车夫的工作也丢了,再过了一阵子,妻子与孩子又双双去世,只留下了一个的祥子。他染上了烟瘾,岁月是不饶人的,祥子已不再活力十足。他小气、懒惰、斤斤计较。这还是原来那个正直的祥子吗?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啊,变成了一个又瘦又脏又邋遢无业游民。每天,他只是帮大户人家的红白喜事举举旗,混得几个铜子儿吃口饭罢了。
那么,又是谁导致了祥子落到了这种地步呢?
是虎妞?是的,是她逼近祥子与自己结婚,却又早早死去,使祥子不再有一分钱;是刘四爷吗?是的,是他当初不给这对年轻的夫妇一粒米来度日;是曹先生吗?是的,是他临时带着家人逃跑,让祥子一人面对特务与警察,最后用自己的全部积蓄才换来了一条命;是那些军阀吗?是的,是他们扣留了祥子的新车,才导致祥子遇上了后来一桩一桩的倒霉事——是祥子自己吗?当然,也是的,是他爱上了抽烟,是他不肯多拉一点路,是他不肯多费一点劲,是他遇上了困难却不肯面对——在万恶的社会里,最大的敌人不是上级,也不是官僚,而是自己。
读骆驼祥子有感300字篇2
在这本书里主要讲了主人公祥子为了有一辆自己的车子三起三落,为情节发展的中心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
这本书非常的概括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苦斗、再到精神崩溃、最后走向坠落的悲惨历程,这本书热情的截取了祥子原本具有的善良朴实、勤劳憨厚的美好品质,并且还愤怒的揭露和声讨把祥子逼近坠落深渊的黑暗社会。
在文中所描写的祥子身体结实健壮,没有什么模样,但是他这个人长得但是比较精神。他不怕吃苦,可能有的时候他的理想不是特别高,也就是: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自食其力,能娶到一个可以吃苦的女子过日子。但是事实改变了他,好不容易买来的新车,被抢还被迫娶了一个他不喜欢的女子虎妞、卖车安葬难产的虎妞,自己喜欢的小福子被卖到了白房子后自杀等一系列的事情让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失望,一点一点的自暴自弃,他变得懒惰狡猾、自私还耍无赖,让他彻底的成为了“刺儿头”。祥子的遭遇和命运不仅是一个人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和社会的悲剧。
读骆驼祥子有感300字篇3
内容为皇都北平人力车夫祥子奋斗、抗争和堕落的生活。那时街上已有小汽车和自行车,但是少。街上主要跑的还是人力车,拉散客,或者包月。上层家庭一般雇一个女仆做饭,再雇一个车夫方便出行。
祥子从农村到皇都,开始还带着农民的清纯和勤劳,想凭拉车成家立家。他喜欢上了故都,也喜欢上了拉车,拉车成了他的生活方式,他的梦幻建立在拥有自己的爱车上。但兵荒马乱,疾病遭殃,一次次他的梦幻落空,一次次更多普通人在这文化繁荣的故都中深陷困苦和悲惨。劳动者想通过劳动过不上好日子。
本书叙述平实,情节引人,故事逼真,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细腻生动,短句运用多,饱含了故都的韵味和苦难。作品已译成英、法等文,成为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
其实正如后记中所言,材料来自生活,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老舍当时主要靠当教师生活,但写作能给他带来更大快乐。他经过较长时间构思,研究车夫的类型,收集北平方言,积极尝试向职业作家过度,终于写成功了这部作品。
读骆驼祥子有感300字篇4
有这么一本书,它使我看到了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了解过去黑暗社会中底层劳动人民的命运。这本书就是《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一部写一位怀着梦想,年轻力壮的祥子在城市里经过买车卖车的过程,渐渐变得堕落的小说。
我认为,骆驼祥子恰好反映了我国的旧社会的状况。那时的旧社会是一个动荡,黑暗,的社会。那时的祥子虽然贫穷,但是他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过上幸福生活。可是因为那时的社会,战乱和黑暗。让他们一次次失败,一次次的拥有梦想,但又很快被残酷的社会打会原形。使他们不得不屏弃他们原来的诚实,原来的勤劳,而变得好吃懒做。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生活在那样一个吃人的社会。让他们无法坚持自己的理想。
如果祥子生活在现在。我想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勤劳。能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因为现在是一个和平的年代。不会有大兵把他的车抢去,不回让算命的把钱给骗走,而使他不得已把车又给卖了。
与祥子作对比,我觉得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是生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只要我们好好学习,长大了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不会成为像祥子样的失败者。(王梓豫)
读骆驼祥子有感300字篇5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写的很有名的一部小说。它讲述了解放初期北京一个拉洋车的车夫祥子辛辛苦苦攒钱买了一辆车准备自己去拉,但在一次意外中被人抢走了,他只好偷了几头军队的骆驼卖掉得到钱维持生计,所以别人就叫他“骆驼祥子”。之后,他又赚了一点钱,但又因为被人敲诈使他再度陷入困境。最后,他的妻子虎妞也因为难产而死,而他也最终变成了一个行尸走肉。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感受到那时社会底层人物生活的悲惨。
在书中我还看到了那个时期北平的贫富差距十分巨大。比如刘四爷只需悠闲地在家里坐着,拿着车夫交给他的“份子钱”尽情地吃喝玩乐,而穷车夫们只能辛辛苦苦地拉车,赚一点点钱。不仅如此,车夫们还在互相抢客人,不然一家人就得挨饿,他们每一天的生活都充满了无奈与痛苦。
我觉得这是因为旧社会制度造成的,它不让好人有出路,个人再努力也没法成功,而我们现在处在最好的时代,有机会读书工作,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也希望以后贫富差距能越来越小,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读骆驼祥子有感300字篇6
这次《骆驼祥子》是我第二次看,和第一次相比,完全有不一样的感触。
第一次看的时候,替祥子不值。这么要强的人,最后怎么会是这样的结局?那个时候,我把原因归咎于老丑的虎妞,归咎于不肯妥协的刘四爷,归咎于这个社会。
后来,发现自己太狭隘。
不能否认的是,祥子的悲剧和当时的社会有关。拉车的永远是拉车的,血泪赚的钱还不如有钱人的一顿饭。
永远的循环……
被压迫的还是被压迫,吸人血的还是吸人血。
可怕的是,在第二次看书的时候。我发现害死祥子的还有他自己。
狭隘且强烈的个人主义,说不通的只要买了车,一切都会变好的。
只管当下,不计未来,寅吃卯粮。
衣食不足,空谈什么浪漫主义、理想主义?
朝不保夕,想什么爱情事业?
当虎妞不顾一切地向你伸手的时候,如果你是汉子,你可以拒绝,且说出口。唯唯诺诺,只敢在心里头嫌弃人家老丑是怎么回事?
他排斥虎妞,但后来却向白房子里更丑的女人妥协。他觉得赚钱就要靠真本事,但后来却卖了同伴,赚了60块。
祥子最终被他可怕的个人主义逼向了极端,这个极端里,只有恶才是真理。
读骆驼祥子有感300字篇7
放下《骆驼祥子》,祥子从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变成一个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一幕幕在我的脑海里像翻电影似的,不断地重播着。经过了三起三落,丢失到拥有,拥有又到丢失后,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拥有梦想、要强的祥子了。
他的三落又似乎是命运安排的。社会的黑暗是让箱子变得堕落的主要原因。但这些困难都是人生中必经的磨难。社会不会永远黑暗,只要经得起各种各样的考验,只要努力,总会有光明的一天,就像我们中国以前的历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刻的社会亦是如此。
蜘蛛织网,总要经过许多次的失败才能成功,网织了一半或者差不多织成了,不是下雨把网冲烂,就是被其他动物破坏了。难道它没付出努力,没付出心血吗?难道它不悲痛吗?它和祥子一样努力,也一样悲伤,它也继续织网,织了一次不行,两次不行,三次还是不行。经过了无数次,它最终成功了。可是不知什么时候又会被雨冲烂。
当遇到困难时,难道怨天怨地怨命不好吗?虽然“骆驼祥子”只是祥子的外号,但我还是期望看到那个像骆驼一样拥有梦想,顽强地应对困难的祥子。但愿祥子能走出那个悲伤的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