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跪着教书》读后感精选5篇(《教书不跪,心灵不屈》)

《不跪着教书》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作者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这本书以教育为主线,探讨了教师的角色与责任,以及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本文精选了5篇读后感,通过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展现了读者对于这本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精选5篇(《教书不跪,心灵不屈》)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篇1

学校开展了读书活动,给我们推荐了一些书来读。当我看到《不跪着教书》这本书时,它的题目吸引了我,这"跪着"的含义是什么?谁在跪着教书?为什么跪着?在我从教的这些日子中有没有"跪着"?

拿起书来仔细打量,原来书名旁边还有用小字写的一段话:"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能有#39;铸造#39;这样的词条。"反复将这段话读了几遍,每读一遍,心情就觉得愈沉重。怀着复杂的心情,我翻开了这本书。

一个个小故事慢慢读下去,可以说每一个故事都能打动我,都能触动我心中某一个柔软的地方,让我或感动,或同情,或愤怒......特别是作者对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腐败、堕落以及种种不人道所表达出的那种愤怒,让我感同身受。作者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祖国教育现状的担忧、以及对理想教育的向往和追求,不能不使我对他产生深深的敬意。

怀着对吴老师的敬意,我认真读完了这本书。对于本书封面上的'那段话,我不敢说完全理解了,但可以说有点理解了。我觉得用"语重心长"、"发自肺腑"或者说别的什么词都不能表达出作者在写这段话时的心情。回过头来再读这段话,我读到了一个字--爱。作为一个教师,怎样才算没有跪着教书。我的体会是:首先,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应该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精神,他的学生就很难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比如,面对一本教参,他不敢说"不";面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责,他立刻匍匐在地,这样怎么能去"立人"呢?如果教师是跪着的,那他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其次,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风格延续着教师的教学生命,因为它可能长久地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吴老师认为,一个老师如果能通过课堂让学生喜欢我们的学科,那他就是成功者。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第三,教师要有人格。特别是在平常与学生家长接触时,应该理智地保持适当的距离,也不要讨好权贵的子女,媚态百出,更不要在学生和家长面前随意释放你的粗鄙。第四,教师要有爱与敬重的阅读。不仅如此,作为一名教师还有责任和义务引导你的学生热爱阅读。一本好书往往就是一粒善良的种子,一粒诚信的种子,一粒爱的种子,一粒正直的种子,这些种子适时地播撒在孩子的心田,就有了真善美品格的萌芽,滋养感知,潜移默化,人的心灵就会变得充实,高贵,美丽,他就有可能始终站立着,像一个人一样的活着......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篇2

最近读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老师撰写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篇篇观点鲜明新颖,振聋发聩,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吴非老师在“序”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发人深省的思考引出一个话题:教师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

人们把教师比着辛勤的园丁、无私的春蚕、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的蜡烛等等等等……我觉得,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就应该是一朵美丽无比、赏心悦目的花,吸引着学生;教师也不仅仅是春蚕,他的生命在每一个季节,在奉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教师还不仅仅是工程师,人类的灵魂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再说,教师自己的灵魂又由谁来塑造呢;教师更不仅仅是蜡烛,他不应该用“燃烧”自己来“照亮”学生。

教师究竟是什么?其实,教师就是教师,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生活理想;教师也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而要做到这样,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而书中提出的“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的质问振聋发聩!

《不跪着教书》有一个标题是“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吴非老师列举了现实中的一些跪着教书的现象:“面对一本教参,他不敢说不;面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责,他会立刻匍匐在地;教师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精神,乃至丧失尊严,能靠他去立人吗?”事实上,我们身边乃至我们自己都不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算不上是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我们常常在教参与个人思想之间举棋不定:要是按照自己认为的来教,万一考试考到这个问题,而标准答案肯定是以教参为准,那岂不吃了亏?斗争的结果,往往是违心地将教参上的观点与标准答案传授给学生,宁可躲过学生怀疑的目光。读了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知道了,我们不只是“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我们还要“传道”,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而教师首先要是一个思想先进、厚重,不盲从、很自信的人,学生才能在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更懂得为人处世,更能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魄力、有高尚品格的人。如果一个教师自身都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很难想象他所教出的学生会是什么样子,真的就如吴老师说的“学校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顺服的思想奴隶”?

读了《不跪着教书》这一本书,让我明白了: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就应该是一朵美丽无比、赏心悦目的花,吸引着学生;教师也不仅仅是春蚕,他的生命在每一个季节,在奉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教师还不仅仅是工程师,人类的灵魂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教师更不仅仅是蜡烛,他不应该用“燃烧”自己来“照亮”学生。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篇3

“不跪着教书”,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师德情操。

师德是为师之本,是教师的灵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所做的一切,都应当包含深刻的道德意义。”因此,高尚的师德情操应当成为教师追求的首要目标,而热爱教育,献身教育,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则是高尚师德情操的基石。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保持高尚的情操,这才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头顶天,脚踏实地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给与学生快乐与幸福的人,一个能够感染学生,给与学生良好品德的人……

“不跪着教书”,教师应该具备精湛的教研能力。

当一名教师容易,当一名具有精湛的教学能力的教师难,时代在呼唤师德的同时也在呼唤着师能。娴熟的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学效果的基础,这个教学能力有些是可以用语言来向别人表述的,有些只能意会。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逐步形成,这无疑要求我们要像对待绿叶上的露珠一样认真精细地善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平素的工作一板一眼,要精致每个环节,细雕每个问题,准确地传承文明,科学地启迪智慧,让受教育者真挚地感悟人生,教师在课堂上的人文意识、专业技能,包括他对学生的态度,和蔼可亲的面容、亲和的语言、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影响学生学习知识的信念。我们的教学任务不是单纯教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使他们终生受益,这才是我们每位老师的根本所在。更新知识,学会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力求创新,会用现代化手段教学,身心健康,这是师能的呼唤,这更是“站直”的教师的追求所在。

“不跪着教书”,教师还应与时俱进,永具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需要创造教育。未来教育的挑战,不仅是针对学生,更重要的是针对教师。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将是21世纪教育的宝贵财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创新的天地,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引导和启发学生发展、创新的同时,自身也要不断创造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价值,做到在继承的同时有所超越。

经验诚可贵,创新价更高。有专家说,以前的知识是50年更新一次,而今天每三年就要更新,甚至更短时间。可见多读书,不断学习是何等的重要啊!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常教常新,永远流淌着时代的春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开拓创新便是教学的源头活水。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不跪着教书”,意味着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的教育放在首位,人文为本,育人为先,重视道德教育,重视人文教育,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篇4

我是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过来的。把它从书架上抽下来,微黄的封面看起来特别素雅。上面还有几行蚊蝇小字:“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怎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年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姿态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才能有‘铸造’这样的词条。“

这本书总共分为六辑,每一辑都有自己的主题,记录的都是一些教育随便以及吴非老师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时而通过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发人深省,时而通过引经据典来针砭时弊。足见吴非老师的博览群书以及入骨的思考能力。

肯读书,会读书。我想这应该是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最基本的姿态。我很喜欢第二辑中的文章,这一辑的主题是《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在《做最出色的教师》一文中,吴老师提到:“要让自己的学生出色,教师必须出色,想让学生多读书,教师首先应当多读书,自觉地多读书。”但是,现今的'社会总是诱惑太多,各种信息通讯工具的介入,让人们越来越远离了书。就我自己而言,有的时候振振有词地给学生推荐某一本书,但是自己却还没有看过,然后就只能匆匆地将此书买来,临时抱佛脚,却不是真正地能够给学生一些推荐的理由。有的时候,读书变得是被逼上梁山的。比如为了参加某一次的科研比赛,才迫不得已得拿起书。比如学校要求写教师心得,才会很不情愿地去拿起书。现今社会,我真的很佩服还能够全心全意地去阅读、去钻研的老师。很有幸,在刚刚当教师的第一年,就有幸碰到了一位钻研型的老师李云吾老师,对于书的研究,着实让我敬佩,正是因为读书多,才会对于写任何一类文章他都能够信手拈来,很是让我感慨。

教师自己都不喜欢读书,怎能期盼自己的学生嗜书如命呢?如果教师自己能够在给学生推荐某本书时,自己都讲得如痴如醉,陶醉其中,我相信学生也会被感染的。当然,吴非也提到了,即使要读书,也不是盲目地读,而是“不要跪着读“,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尽信书,不能去膜拜书本的知识,要懂得去质疑。”读书也要站直了读,跪着读,和不读书差别不大“。

学会思考,这应是教师的另一个教育姿态。关于思考这个问题,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也是我很想多去说说的。“思考“这两个字遍及全书,足见吴非老师是多么的看重这一点。

有的时候,我们发现自己的学生不敢质疑,当一堂课结束,留了几分钟给学生就这篇课文提问时,教室里总会出现鸦雀无声的尴尬局面,要么也是一些无厘头的问题。这个时候,当我们抱怨自己的学生没有灵性时,我们的内心有没有掠过一丝惶恐和不安?你是如何备这堂课的,你有用心思考过了么?你的预设是不是足够了?我们应当如是扪心自问。

关于思考,真的太值得我们去好好想想应该怎么做了。再这样下去,也许正如吴非所说的,中国“千百年下跪“的历史还会继续,甚至会更加严重。可是我所说的,或者说我看见的,又能改变多少?只是纸上谈兵罢了。

会读书,会思考,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教育姿态。“不愿跪着教书“,愿这一切不仅仅只是成为一种口号!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篇5

暑假里在读吴非的《不跪着教书》,其实一开始是了解是同事推荐的一篇来自他的博客文章,孙女考了三个一百分他所产生的担忧——给人印象深刻。看过了文章后,到图书馆借书正好看到作者写的书,顺手借来了。在难得的暑假闲暇中读着,渐渐被作者睿智的思考、犀利的笔锋所吸引,同时作为教师也产生了共鸣。

读完“我不喜欢你的世故”,我的脑海中立刻就浮现出了一个孩子的话:我家有两个psp,你有吗?你家就住隔壁那个破小区,你这个穷光蛋!同作者一样,我同样也不能忍受这个孩子这样的炫耀、市侩,虽然与教学无关,但是在课堂中就是会出现这样不和谐的音符,仗着家里条件不错,把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不放在眼里,挖苦讽刺,不懂得尊重别人,缺乏平等意识。其实,他班级的同学中有条件更好的,家里大别墅、开宝马,但是却从来不炫耀,为人低调,学习踏实勤奋,从不把“钱”挂在嘴上,但在爱心节或捐款时会慷慨解囊。作为教师,除了教书,还要育人。虽然这样的孩子没法让人喜欢,但是我还是希望能从潜移默化的教学中让他感受到他的言行是错误的,只是不知道对于生活在社会、家庭大环境中的他有没有效果。

如果说作为教师看了吴非的书会有共鸣,同样对作为家长的我也有启发。作者开家长会时遇到了一位和孩子一起写作的家长,虽然这位家长没有很深的文学功底,但是她愿意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是一个合格的母亲。我们白天是教师,回家还要成为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结束了一天的辛苦工作,做完了家务之后,是否还应该反思一下,如何和孩子一起成长。

最后,就作者的一段话来勉励自己:“一个合格的学生,他的成长不仅注入了教师的智慧,更倾注着父母的心血。如果教师都能成为合格的教师,家长都能成为合格的父母,中国的教育还会有那么的的困难吗?”

★其他类似内容

1《水浒传》读后感精选5篇

《水浒传》读后感精选5篇

在千年传世之作《水浒传》中,英雄豪杰的激情澎湃、忠义情怀的深沉表达令人陶醉。本文精选了五篇读者的深刻读后感,探讨了小说中...

查看剩余 70% 《水浒传》读后感精选5篇

2威尼斯商人读后感400字作文精选5篇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400字作文精选5篇

以下是关于威尼斯商人读后感的精选作文,每篇作文约400字。这些作文涵盖了对剧中人物、情节和主题的深入思考和分析。通过阅读这些...

查看剩余 82%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400字作文精选5篇

3《昆虫记》读后感精选5篇

《昆虫记》读后感精选5篇

《昆虫记》是法国作家让·亨利·法布尔所著的一部文学作品,以昆虫的视角展现了人类社会的种种荒诞与残酷。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叙...

查看剩余 88% 《昆虫记》读后感精选5篇

4《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作文精选5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作文精选5篇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由路遥所著的长篇小说,以中国农村改革开放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故事。这部小说以其真实、...

查看剩余 82%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作文精选5篇

5《吹牛大王历险记》读后感精选5篇

《吹牛大王历险记》读后感精选5篇

《吹牛大王历险记》是一本富有想象力和幽默的儿童文学作品。它讲述了吹牛大王在他的奇幻冒险中遇到的各种有趣的人和事。这本书不...

查看剩余 82% 《吹牛大王历险记》读后感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