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兵的事迹通用7篇
事迹材料的内容应该基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事迹的分享可以激发他人的勇气和斗志,以下是18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消防兵的事迹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
事迹材料的内容应该基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事迹的分享可以激发他人的勇气和斗志,以下是18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消防兵的事迹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
消防兵的事迹篇1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救护消防中心成立于2009年,下设5个救护消防中队,现有队员388人,消防车辆70余辆。作为一支立足煤矿抢险为主的专业救援队伍,积极参与周边城区火灾扑救和危险化学品泄漏、地震、泥石流等各类灾害事故的救援。成立以来,共接警出动970余起,出动人员2.4万人次,出动车辆2000余辆次,抢救遇险和被困人员 100余人,抢救财产价值9000余万元,为保卫一方平安作出了积极贡献。
救护消防中心坚持“练为战”的指导思想,狠抓“机关、中队、小队”三级责任,每年修订消防综合预案和各类专项预案,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队伍业务水平不断提升。
2014年3月1日,晋济高速公路晋城段岩后隧道发生交通事故,导致甲醇泄漏起火燃烧,两辆危化品运输车、30余辆煤炭运输车被引燃。接到政府指令后,该救护消防中心迅速派出22辆救援车、235名指战员,赶赴一线,经过70个小时的连续奋战,配合消防部门成功将大火扑灭,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救护消防中心成立以来,先后参与港华煤层气特大火灾事故、王莽岭风景区森林火灾、高平森林火灾等事故的处置。被评为山西省“先进单位”“抢险救援先进集体”,荣获山西省专职消防队伍职业技能大赛团体第一名、山西省首届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技术竞赛团体第一名。2017年承办山西省煤层气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展示了过硬的救援能力。
消防兵的事迹篇2
他们不是不害怕,但是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前,所有人都可以后退、躲避,但医者使命和责任感让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逆行向前;他们不是不想家,但为了万家安宁,他们必须守在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他们不是不喜欢自由,但在全民抗“疫”的路上,只有他们的坚守才能离胜利更近一步……疫情面前,他们不一样,不能做曾经寻常的小事,但又都一样,都身在抗“疫”战场!
他们不再是17年前的他们,他们依然是逆行奋战的他们。17年前,非典爆发,67岁的钟南山站出来说:“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17年后,已经84岁高龄的他重新披甲上阵;17年前,7个昼夜建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级传染病医院小汤山,17年后,10个昼夜“火神山”正式交付,24小时,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变身“方舱医院”;17年前因为sars,高考选择了临床医学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何德全,17年后,他代替前辈们迎战新型冠状病毒;17年前,曾倾尽全力奋战在全国抗击“非典”一线的战士,在17年后的今天再次毅然请战……17年前和17年后,不变的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薪火相传。17年前的那些坚毅的身影又再一次显现,他们在抗“疫”战场挺身而出,逆行奋战,在危难中坚守,用行动彰显抗击新冠肺炎的必胜决心。
他们不再是父母、儿女,他们依然是守护万家安宁的他们。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没有誓师会,没有请战书,只因一声呼吁,一纸通知就到岗到位。他们告诫所有人不要外出,也有亲人牵挂,但却义无反顾走到疫情防控一线,去排查、去宣传。他们就是广大的乡村基层干部和志愿者,是群众和组织的联络人,也是默默无闻的“战疫人”。他们没有警服、救援服、隔离衣,只有一支最普通的口罩和一张村民都熟悉的面孔,每天走街串户排查信息,变身“代购”“送菜员”“大喇叭”,将“为人民服务”做到细致入微。他们顾不上照顾家里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子,他们把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折不扣执行各项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废寝忘食,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守好社区第一道“防波堤”。
他们不再是出入自由的他们,他们依然是热爱生活的他们。这一段时间,是全国人民经历过的一个最难熬的春节假期,对武汉人来说更是如此。在武汉“封城”后,武汉人民并没有自暴自弃,他们选择了从全国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环境最复杂、挑战最严峻的地区唱响国歌,为武汉加油,为自己打气。“方舱医院”的患者们在空闲时间,拼魔方、做操、读书、打拳、和医护人员一起跳广场舞……他们的生活比我们想象中更丰富。这些都传递出武汉人民的乐观和誓将战胜疫情的坚强决心,他们勇敢面对严峻的疫情,面带笑容,迈向春暖花开。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如今各路英雄相聚,力量相汇,相信他们完全有能力以最快速度、最小代价来夺取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
抗“疫”战场上,有人剪去长发,有人收拾行装,有人立下铮铮誓言……他们都不一样,又都一样,在这场全民战“疫”中,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凝聚起全民战“疫”的磅礴力量!
消防兵的事迹篇3
xx,男,汉族,河南省潢川县人,2015年6月入职,现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科宣传文员。
入职消防救援队伍以来,该同志先后任职于支队防火监督处、新闻宣传科,无论就职于哪个岗位,该名同志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以高度敬业的精神投身于日常消防工作。
入职宣传科以来,该名同志坚持消防宣传是提升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火灾逃生自救能力的重要举措,不间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消防宣传活动,联络各级媒体,最大限度的拓展消防宣传影响力。三年以来,该名同志共组织单位消防培训300余场次,组织实施各种消防宣传活动100余场次,拟写新闻稿件500余篇,各类媒体上稿120篇,为全区消防宣传工作的的开展做出了自应有的奉献。
消防兵的事迹篇4
xx,男,汉族,1990年5月生,中共党员。2014年入职,现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科消防文员。
该同志先后从事审核验收、防火监督工作,工作上兢兢业业,认真仔细,善于思考,不断改进工作方法,高效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2017年该同志因身体原因先后进行两次手术后在家休养,而此时正值十九大安保期间,所有同事均加班加点奋战在一线,该同志随后立即提前结束病假,于国庆期间返回队伍迅速投入工作。
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而来,很多同志在家进行隔离,后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时,该同志虽未正式归建上班,但已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以家为单位,在外协助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消防督导员工作机制开展以来,不论刮风下雨,烈日酷暑,该同志坚持开展检查,不论位置远近,不论店铺大小,始终做到所有出口通道、所有设施器材检查到,认真耐心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培训器材使用,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消防兵的事迹篇5
到了冬天,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电热毯,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如果我们使用不当,就会给我们生命造成伤害,财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我姐姐的好朋友和我们邻居,她是租的隔壁王叔叔家的房子。她因为怕冷,所以一到冬季,经常白天晚上都把电热毯开着。一天下午,她正睡着午觉,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接完电话,便匆匆忙忙地出了门。
到了晚上8点左右,突然停电了。我们都跑出了家门。这时,邻居王叔叔发现姐姐朋友的房间里直往外冒浓烟,还有一股布烧糊的味道。王叔叔见状不妙,赶紧上去敲门,但无人回应,王叔叔急忙掏出手机打给姐的朋友,这才知道姐的朋友下午就出门了,现在还在汉中。王叔在电话里把情况简要说了一下,叫她赶紧回来。王叔摞下电话,在阳台上大叫起来:“着火了,快来人救火呀――!”这喊声如同晴空霹雳,在夜空中震得人心里一颤一颤的。周围的人听到叫喊,便纷纷跑了过来,我也跟在人群后边。我一看,心就提到了嗓子眼了,只见从那二楼一间的房子窗户里浓烟伴着火苗真往外窜。
“快!快!关掉电闸!”
“已关啦!”
“快!拨打119,快!拨打119”。
一时间,整个院子,人声嘈杂,奔跑声,救火声、呼呼的风声,咧咧的火苗声、泼水声,人们楼上楼下搬东西的吵闹声响成一片。
眼见火势越来越猛,人们忙得团团转时,消防队的叔叔们开着消防车赶来了,人群立即闪出一个通道。消防车把几名全副武装的消防员叔叔迅速升到了空中,接近了着火房间的窗口,消防员叔叔端起灭火器,朝着火苗一阵猛喷,不一会儿,火就被扑灭了。
姐姐的朋友打的赶回来时,人们正在帮忙清理现场。她见状呆住了,她的房间被火烧得一塌糊涂――床上的单子、褥子和被子全烧了,床架子也烧得漆黑,床头的桌子也烧得不成样子,窗帘早被烧得无影无踪了,就连塑钢窗框也被烧得变了型,墙角的衣柜也被烧着了,里面的衣物几乎无一完好,整个房间一片狼藉。
邻居王叔叔和一名消防员叔叔走了过来,向她讲了现场查看后得出的着火的原因。原来,着火的原因是她床上的电热毯着火引起的。姐姐的朋友得知是由于自己疏忽和平时不注意用电安全造成的,后悔 不已,悔不当初那样大意,漠视安全隐患,如今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啊!
消防兵的事迹篇6
吴秋野,男,1983年7月出生,2009年6月入伍,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现任鹤岗市公安消防支队政治处纪保督察科科长,武警少校警衔。
十九大安保工作开展以来,吴秋野同志克服家庭困难,坚决执行上级命令,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思想上统一到安保层面,认识上与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
作为常态化督察组成员之一,协调配合警务部门开展常态督察20余次,进行视频点名5次,起草下发督察通报2期,督促整改各类问题30余项。督察过程中,根据支队实际研究制定《十九大消防安保期间部队管理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0余份,推进部队管理正规有序。作为支队纪委委员,严格按照上级纪委要求开展工作,认真准备省厅纪检督察迎检工作、开展部队涉酒问题突击检查、组织签订《十九大安保战时纪律责任状》、下发《关于做好国庆中秋节期间党风廉洁工作的通知》,为十九大安保提供有力纪律保障。作为纪保督察科科长,扎实推进业务工作,在安保期间协调完成后勤财经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按时上报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总结,撰写新闻稿件及工作简报,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时,认真核对校正各类文史档案20余份,着力推进支队队史馆建设进入收尾阶段。
消防兵的事迹篇7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鲁史政府专职消防队于2021年4月份建立,从建队以来,在县应急管理局、县消防救援大队以及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体队员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坚持以“五最”:即用最快速度赶赴现场、用最快速度救人、用最快速度消灭火灾、用最快速度抢救物资设备、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为目标,闻险而动、闻警出动,多次圆满完成以灭火和抢险救援为中心的各类急、难、险重任务,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赞同和认可。
一、因地制宜,高标准组建专职队伍
鲁史古镇是云南西部茶马古道第一镇,有文物保护单位14处,其中:国家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一般文物2处,有保存完好的古旧院落386处,2012年12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中国传统村落”;2013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评为“aaa”国家级旅游景区。古镇周边传统民居传承“石头房”建筑风貌,有塘房石头寨、金马街子、金鸡先锋自然村等“青石板、红墙、白腰带”式连片传统村落建筑群。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执勤灭火和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势在必行,鲁史古镇政府专职消防队按照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应急值守的要求,招录5名业务素质强的专职队员,担负起执勤灭火和应急抢险救援的重大责任,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消防队伍由此应运而生。
二、明确责任,合理化建立网格防区
鲁史古镇的消防工作,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把消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镇成立由书记、镇长任双组长,分管综治工作和安全生产的领导为双副组长,其他班子领导、公安,应急、村规、文旅、水务、市场监督和鲁史村等有关单位为成员的消防安全工作领导组,实施“665211”工作模式,即:领导组下设6个工作专班,划定6个责任防区,组建6人组成的政府专职消防队、20人的义务消防队、30人的民兵应急队、60人的群众自救队、15人的文艺宣传队5支队伍;每年2次应急演练;每天排查1次隐患;统一1个指挥体系。政府专职消防队由镇应急办主任担任队长,负责统筹5支队伍,落实了办公住房和办公用品,配置了消防车、灭火服、机动泵等消防装备器材的基础上,用群众“看得见、容易懂、记得住”的形式,悬挂公示栏、发放明白卡、签订承诺书,专人负责,专班推进。严格落实领导包片、队伍下沉机制,动中备勤,动态布警,广泛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在古镇范围内全力构筑6个责任网格、每个网格有2名责任领导挂片负责,配套有消防员、义务消防队、民兵应急救援队人员、群众自救队员等12人组成的战斗小组,配套有消防栓、消防扳手、水带、水枪等消防装备、形成“网格化”的消防防控体系,工作责任明确,真正构筑了“栅栏型、铁桶式”防控模式,一旦发生火警,迅速出动,真正做到打得早、打得小、灭得了。
三、科学实训,实战化打造“消防铁军”
担负任务的特殊性,决定了这支队伍必须“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为了练就精湛的消防业务技能和良好的体质,应对各种高难度火灾和突发情况,在日常执勤训练中,深入开展体能、队列、《条令条例》、消防器材使用等应用性训练和灭火实战演练。特别针对辖区内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强化日常监管巡查。
自鲁史古镇专职消防队成立一年以来,处理火情17次,为群众抗旱送水25次,保护和抢救群众财产近百万元。每到节假日,由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联合组成一支巡逻队伍,在古镇辖区内进行执勤巡逻工作,为人民群众点亮“平安灯”、做好群众“守夜人”。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好辖区内重点文物安全,让老百姓过上一个又一个平安、祥和、愉快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