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秀活动方案8篇
通过合理的宣传策略,活动方案能够扩大参与范围,增加活动的曝光度,写活动方案时,活动结束后的总结与评估部分也应提前规划,以便及时反馈,以下是18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科学秀活动方案8篇,供大家参考。
通过合理的宣传策略,活动方案能够扩大参与范围,增加活动的曝光度,写活动方案时,活动结束后的总结与评估部分也应提前规划,以便及时反馈,以下是18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科学秀活动方案8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科学秀活动方案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有的东西在水中会被溶解。
2、愿意参加操作活动,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操作过程。
3、初步了解水与人类生活关系,激发幼儿保护水资源。
活动准备:
两个金鱼缸(一缸水内有苹果,一缸米内有桔子)。每组一份白糖、沙。
每组一条毛巾,人手半杯水。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课题
请幼儿猜一猜:水里、米里有什么东西?
师:小朋友看看老师前面有两个金鱼缸,一个缸里装着水,一个缸里装着米。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讲出水是透明的,能看见;米不透明,看不见)
二、让幼儿动手操作
1、请小朋友米米萝及有洞的塑料袋盛水。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米箩和有洞的塑料袋,请你们用它们来盛水,看看能不能把水盛起来?为什么?
(请幼儿讲出结果,使幼儿明白水是会流动的)
2、请幼儿把桌上的白糖放在自己的水杯中。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用小棍在杯子里搅一搅,看看会怎样?
3、请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师:现在老师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的杯子里还能看到东西吗?
(引导幼儿讲出白糖被水溶解了)
4、扩散性思维: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东西会被水溶解。
5、请幼儿把桌上的沙放在自己的水杯中。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小棍在杯子里搅一搅,看看会怎样?
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师:现在老师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的杯子里还能看到东西吗?
(引导幼儿讲出沙不会被水溶解)
7、请幼儿把杯中的水全倒入前面的金鱼缸里。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过几天,水会变得怎样?
(引导幼儿讲出水会变黑变臭)
三、教师总结
师:我们知道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有的东西遇到水就是溶解,有的则不会,刚才我们小朋友把自己做过实验的水倒到金鱼缸里,水立刻变浑了,过几天,水还会变臭,我们就说水被污染了。以后我们小朋友出去玩的时候就记住了,千万不要把东西扔进河里,不要污染我们的小河,我们要学会保护环境,好吗?
幼儿园科学秀活动方案篇2
资源收集及环境创设:
1、每人两个杯子(内装水和牛奶)、花片、塑料盆一个;
2、人手一块抹布。
3、各种器具:塑料玩具、小筐、漏斗等。
4、每组一个大的塑料盆(供幼儿玩水用)
5、教室周围粘贴有关水的各种图片。
活动流程:
一、 组织幼儿玩水,激发幼儿对水的兴趣。
幼儿可以自由地用各种器具玩水,启发幼儿说说水是什么样的。
二、幼儿尝试,找出水的特性。
1、 让幼儿观察牛奶和水,比一比,说出水是什么颜色的?牛奶是什么颜色的'?从中知道水是无色的。
2、 让幼儿分别品尝水和牛奶,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味道的?从中知道水是无味的。
3、 让幼儿分别在水和牛奶中放入花片,让幼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从中知道水是透明的。
4、 请幼儿将杯子里的水倒进盆子里,让幼儿观察水怎么样了?引导幼儿感知“流动”。
三、 小结水的特性,自由观察教室周围的图片或自由玩水。
预期目标: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幼儿对水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此活动中主要目标是让幼儿用各种感官去感知、了解水的特性,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
幼儿园科学秀活动方案篇3
预设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捉迷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师小结。
二、隐身妙招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
2、 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钻到草丛中。
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讲出一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
盔甲:乌龟;硬刺:刺猬;快跑:鹿;自切:壁虎;臭气:黄鼠狼;装死:狐狸
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四、表演防身术。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
幼儿园科学秀活动方案篇4
设计意图:
小班孩子对自己的五官还不是很了解,我们成人要给孩子们一个正确的概念,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五官,了解自己的五官。
一次看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准备了各种味道的水让一对夫妻喝,另一对看他们喝水后的表情猜出一种味道,通过此节目,我想到了以这种游戏的方法让孩子们用舌头来尝味道从而对小嘴巴的用途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设计了这节科学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说一说,尝一尝、学一学、看一看、猜一猜等多种方法对我们的嘴巴有更好的了解。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敢大胆品尝各种味道。
2、学会用甜甜的、酸酸的、苦苦的、辣辣的、咸咸的等词汇描述所品尝到的味道。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的`准备:
幼儿已会玩游戏《捏拢放开》。
2、物质材料的准备:
五种味道的水:甜、酸、咸、辣、苦各三份,吸管人手一根,小盘三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捏拢放开》,导出活动
评析:在此环节中,我以幼儿熟悉的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通过此活动让孩子们准确地知道自己五官的位置,如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孩子们对此游戏很感兴趣,能随老师说出的五官迅速地指出,并导出本节活动《能干的小嘴巴》。
二、探索了解:了解嘴巴的作用,探索嘴巴的结构。
评析:小朋友们自由地发言,对嘴巴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吃饭、唱歌、说话等,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强。在探索嘴巴结构这一环节,几乎能说出有舌头和牙齿,并演示了其作用,孩子们互相交流,互相看看,有一定的互动。
三、示范讲解幼儿操作:用舌头品尝各种味道,学会用甜甜的、酸酸的等词表达出所尝的味道。
评析:在示范讲解这一环节教师讲述很清楚,幼儿操作时都能正确地进行品尝。由于水的味道调得不是很浓,幼儿在品尝后能准确地说出所以尝水的味道,教师在正确地引导下,积极肯定孩子们所说出的味道。并给孩子们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所以孩子们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所尝的味道。
四、游戏:《看表情猜味道》,加深对味道的理解,并能说出是什么味道。
评析:此环节中,通过幼儿去品尝味道后作出相应的表情让其他孩子们说出味道,在此活动前应作垫,让孩子们先学会做这几种味道的表情,孩子们就懂得看表情辩别味道。
五、小结:我们的嘴巴很能干,不仅会说话,会唱歌,还会品尝各种味道。我们把这个小秘密告诉其他小朋友好吗?
活动延伸:
1、请其他班上的小朋友也来尝尝这些水的味道,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交流,让幼儿也当小老师进行知识的传授。
2、了解保护口腔卫生的方法如:饭后漱口、少吃糖、不吃手指头等。
活动反思:
在此活动中,孩子们兴趣浓厚,参与性强,都能通过说一说,尝一尝、学一学、看一看、猜一猜等多种方法对嘴巴的用途有进一步的了解。开始一环节设计非常好,孩子们开心地和老师一起游戏。孩子们能开动脑筋说出嘴巴里还有什么。在幼儿尝味道这一环境中,准备很充分,每个孩子都能动手操作,品尝味道,在请幼儿说说各种味道时,引导还不够,可以请孩子们互相说说,然后再集体或请个别代表说。在游戏——看表情猜味道这一环节,如在课前做适当的铺店,让孩子学做这几种味道的表情,效果会更好些。
通过此活动,可以看出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欲望强烈,教师要有目的性地进行引导,充分让孩子去说、去尝试,鼓励幼儿,调动幼儿主动学习探索的积极性,教师也应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以实现活动的化。
幼儿园科学秀活动方案篇5
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青蛙,初步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及生长过程。
2、使幼儿知道青蛙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准备:硬件方面:青蛙玩具或图片 青蛙的生长过程图 小蝌蚪
软件方面:事先饲养小蝌蚪
教学过程:
一、(出示幻灯:小蝌蚪)引出课题,激发幼儿观察青蛙的兴趣。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请你们看一看是谁呢?(小蝌蚪)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青蛙)
二、(出示幻灯:青蛙)让幼儿观察青蛙的外形特征。
“呱呱呱,呱呱呱”小朋友你们好!我是玩具厂的叔叔根据青蛙的'样子做成的青蛙玩具。
提问:1、青蛙长得怎么样的?
2、眼睛、嘴巴怎么样的?
3、肚皮、背是什么颜色的?
4、青蛙有几条腿?
5、青蛙有颈吗?头能转动吗?
6、青蛙生活在什么地方?
三、初步引导幼儿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现在,小朋友们都认识我了,但你们知道我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吗?
1、幼儿先借助已有的经验讲述青蛙的生长过程。
2、(出示幻灯:青蛙的生长过程图)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青蛙爸爸和妈妈身下宝宝的时候是怎么样的?慢慢长大后又变成怎么样了?最后又变成怎么样了?
3、游戏《蝌蚪宝宝变青蛙》,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青蛙的生长过程。
① 假如你是一只蝌蚪宝宝,圆溜溜的,用身体的动作怎么做?
②变成小蝌蚪了怎么做呢
③长出后退怎么做?
④长出后退怎么做?
⑤脱掉尾巴怎么做?
最后,教师做青蛙妈妈,幼儿做宝宝一起游戏,将青蛙的生长过程用身体动作来表现。
四、知道青蛙与人类的关系。
1、青蛙有什么本领?
2、青蛙对我们人类有这么大的用处,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青蛙呢?
幼儿园科学秀活动方案篇6
设计思路:
今天我的这个活动是围绕我们的课题《大班幼儿乡土游戏创造性玩法的研究》来设计的,《课程指南》指出:“大班幼儿由于小肌肉运动技能的发展,儿童的双手很灵巧,操作物体的能力大大加强,在体育活动中常常会别出心裁,想出独特的'玩法。”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投放了一些能激发幼儿创造性的材料,引发孩子创造性地玩。同时我们在平时的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关注自己的较多,不太善于与同伴合作游戏,因此今天我设计这一活动,鼓励孩子们创造性的玩,并有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 积极探索玩弹珠的各种方法,学习与同伴合作游戏。
2、 能将游戏结果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提高记录的能力。
活动准备:
弹珠若干、有洞的板3块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
看看今天我们要和谁来玩游戏?
二、 自由玩弹珠:
积极探索弹珠的各种玩法,提高合作能力
1、 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
分别观察各种材料,想想可以怎么玩?
请小朋友自己选择活动材料,并自由分组。
2、幼儿自由玩弹珠,教师指导。
集体交流:你们小组是怎么玩的?
幼儿演示游戏玩法,并介绍怎样玩算赢。
三、 玩弹珠比赛:学习记录的方法
1、你们想不想来一次玩弹珠比赛?把你们比赛的情况记录下来,在比赛时请大家遵守游戏规则。
2、幼儿再次游戏,教师指导
3、幼儿介绍记录表
教师为获胜的幼儿发小奖品。
幼儿园科学秀活动方案篇7
一、目标:
1、让幼儿知道蝴蝶、蜻蜓、蜜蜂的基本特征和习性,知道它们都是昆虫。
2、使幼儿了解这些昆虫和人们的关系,教育幼儿爱护益虫,消灭害虫。
二、准备:
1、各种昆虫的挂图一张。
2、操作卡片“各种昆虫”。
三、过程:
1、组织幼儿去野外观察并捕捉树上、花上、地上的昆虫。你捉到了什么?怎样捉到的?
2、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主要特征及习性。
(1)(出示挂图)图上有什么?它们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
蜜蜂、蜻蜒、七星瓢虫等,它们生活在不同的场所:花上、地上、树上,吃花蜜、蔬菜等。
(2)它们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共同名称叫什么?
有头、胸、腹二部分,二对翅膀、三对足等。都叫昆虫。
(3)你还知道哪些昆虫?为什么是昆虫?
螳螂、蚊子、蟑螂、蟋蟀、知了等。
3、帮助幼儿分辨益虫、害虫。
(1)你喜欢哪些昆虫,不喜欢哪些昆虫?为什么?
(2)昆虫里哪些是害虫?哪些是害虫?为什么?
(3)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
教师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蝴蝶,蝴蝶在幼虫时嫩菜叶等有害处,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可观赏等益处。
(4)幼儿操作:
每人一张画有各种昆虫的图片,红笔一支,请儿用“o”划出益虫,“x”划出害虫来。
(5)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昆虫?
保护益虫,不随便捕捉、弄死。看到蚊子、苍蝇把它们打死,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积聚等等。
幼儿园科学秀活动方案篇8
设计意图:
在贯彻《规程》、《纲要》的过程中,我们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改革从常识教育逐渐过渡到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改变了以往一味地灌输、传授的方式,让科学教育赋予孩子们以操作和探索,让科学活动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但是科学探究并不是盲无目的,而是要适当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以引发幼儿既动手又动脑,通过自己探究去解决问题。
本次设计的活动就是遵循这样一种教育方向。活动前让幼儿初步感知球体、圆柱体能滚动的现象,然后在本次活动中抛出一个需要幼儿去解决的问题,就是让不能滚动的东西,也能滚动起来,这就需要幼儿将已有的.形体认识运用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将已有的动手能力发挥出来。而在探究的过程中,也将会生成出新的问题,这个新问题也就是下一阶段孩子们可以探究的内容了。如此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解决不断的生成新问题,就可以不断地引导幼儿深入地探究学习。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运用各种方法,使长方形的牙膏盒和纸张滚动起来。
2、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幼儿的探索欲望。
准备:
1、教具:
易拉罐、皮球、牙膏盒、纸张、记录表
2、操作材料:
牙膏盒、纸张、vcd光盘、圆形玩具、彩色卡纸、小球、铅笔、剪刀、胶带座、
过程:
一、引题
1、老师依次出示易拉罐、皮球,复习滚动的概念。
2、 2、出示牙膏盒、纸张,引导思考皮球和易拉罐为什么会滚动?
二、提出问题:
请小朋友将不会滚动的牙膏盒和纸张变得也能滚动起来。
提示:可以改变它们的形状,也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卡纸、小球、vcd光盘、圆形玩具、铅笔帮忙,让它们滚动起来。
要求:可以先帮助牙膏盒,也可以先帮助纸张变一变,做好一个后要放在地上滚一下,如果成功了,就放到自己的椅子前面,然后再去拿另外一个。看谁今天想出来的办法最多。
三、幼儿操作,师巡视指导。
四、集中分享:
1、依次请有代表性的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成果,根据他们出示的作品记录。
2、同样作品的幼儿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大班环保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小猫搬家的原因,树立保护水质等环境意识.。
2.培养幼儿爬,走平衡木等动作的灵敏性。
3.对幼儿进行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
二、活动准备:
1.小猫头饰若干,自制钓鱼杆,与幼儿人数相等。
2.木马(代表小山),平衡木(代表小桥)体育器材。
3.电话机(玩具)、录音机
4.“保护河水,此处严禁堆放垃圾”牌子一块。
三、活动过程:
(一)引导入题:
1.师问:小朋友,小猫最喜欢吃什么(小鱼)
师:小鱼生长在哪里(水里)
2.师问:老师带小朋友到××河和×河边看到什么
(幼儿答:河水清,有小鱼,树木,居民住房,×河边堆放垃圾,河水混浊,没有小鱼……)
3.总结幼儿回答情况,问幼儿,小朋友,×条河边被居民倒垃圾,水变脏了,小鱼没了,小猫钓不到鱼吃怎么办?谁能替小猫想办法(加以总结)(幼儿讨论:给小猫搬家,买小鱼给小猫吃,爬到树上去让爸爸开大卡车把垃圾运走,找环保叔叔……不让倒垃圾……)
(二)进入游戏活动
1.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知道××河里没有垃圾污染,那里的鱼多,我们先帮小猫把家搬到那条河边去住,好让小猫能钓到鱼吃,小朋友扮演小猫,把钓竿子带上好不好(好)待小朋友的爸爸把×条河边的垃圾运走后再搬回来。
2.向幼儿讲清游戏规则玩法:全班分成6队,每队人数相等,每队第一个幼儿头戴小猫头饰,手拿钓鱼竿,要翻过小山,走过小桥(注意安全)鱼竿和头饰不准丢,到小猫新家后站好(每队前一个幼儿到“家”后,后一个幼儿才能“搬家”。看哪队幼儿搬得快,先结束的一队是优胜者,选出前三名)
3.老师作示范表演后,幼儿开始游戏,不该“跑”的幼儿喊“加油”。
4.第一次搬完后总结发奖,这时电话铃声响起,教者接电话:
内容:小猫原来的家小河的垃圾运走了,居民们不再倒垃圾,河水清了,小鱼又游回来了(表扬小朋友环保意识强)
5.把消息告诉幼儿后,再把“家”用同样方法搬回去(放音乐,增加幼儿高兴的气氛)
6.总结游戏情况,出示“保护河水人人有责,严禁乱倒垃圾”的牌子,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