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春秋读后感800字优质5篇(《家春秋》:800字读后感,5篇优质文章)

《家春秋》是一部由著名作家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以家庭为主线,展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和家族命运的沉浮。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而广受读者喜爱。本文将为大家推荐五篇优质的《家春秋》读后感,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部经典之作。

家春秋读后感800字优质5篇(《家春秋》:800字读后感,5篇优质文章)

家春秋读后感800字篇1

很喜欢巴金这位作家,读过他的《激流三部曲》,他在写作《家春秋》时还不满30岁,让我对她的敬佩之情有增添不少。最近,我刚刚读完这部作品,心理起伏跌宕,书中很多的故事情节让我印象比较深刻:

语言描述平中出奇。在日常生活对话中,巴金笔下人物的语言中规中矩,和人物的身份,性格比较合拍,而发生冲突时的语言刻画,令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那可恶的觉英和淑华的对话,觉民和克安的对骂,让读者为正面人物的命运牵挂,恼恨反面人物的语言,写活了。但是我觉得,对于觉民的心理活动,语言描述,特别在平常的叙述中,有些理想化,少了生活的积淀,不是微笑就是冷笑,略显脱离生活,和觉慧比较起来,差异性不大,看完《秋》,差不多就会把觉慧忘掉,让觉民弄混了,语言的描述不够鲜明。

文笔很干净。看《家》,虽然仅仅看了几页,但是一个简洁、明快、大气的笔触已经跃然纸上了,景物的'描述,对于月光的注释,令我耳目一新。没有家长里短的叙述,有一种大家庭子弟的眼光,比较脱俗,当然,老舍的“俗”也不是不好。

中心人物的描述牵动着我的眼光。你可能不喜欢觉新,但是你不能漠视觉新。巴金在觉新身上投入弄笔重墨,不管是他处理事务也好,还是他的感情生活,觉新的身影总在读者的眼前挥之不去,而且有时候搞得读者胸口发闷,对于自己一个不喜欢的人这样牵挂,简直是一种折磨,巴金的觉新,自然成为文学人物里面一个经典形象。之后孙道临演绎得也比较成功,我有一个天真的想法,陈道明演能够不能够?王志文呢?

景物描述。一件事情,只要提上一千遍,那人们肯定记住。高家的大花园,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不厌其烦。人是怀旧的,巴金的笔,景物描述也没有脱离开这个令他感伤的地方,好像我们此刻的“忆童年”,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写法,巴金的年轻的眼睛,到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的关于月光的描述,想起来老舍的《月牙》,不断的点到月光,每次有不一样。

家春秋读后感800字篇2

《家》、《春》、《秋》這是巴金的代表作,我看了以后,心底不禁为祂人感叹!

這三本书都是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的写出了高家這茖很侑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从表面尙看,高家“一家人读书知礼,事事如意”,家庭内部尊卑侑序,礼法森严。但事实尙這茖大家庭里处处充满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真是茖虚伪的大家庭!

因为在這茖大家庭里,我也认识了许多人物:怯弱而背贞压力的觉新;充满正义感的进步青年觉民、觉慧与张蕴华;敢于抗击命运的淑英、鸣凤;花天酒地的克明、冯乐山、克定,还侑高老太爷……這些性格与行为就决定了祂們的命运。

勇于进取、勇于抗争的觉民、觉慧、蕴华……祂們都会侑美好的未來。就像蕴华所说的,這是一条路,一条充满了危险与挑战的路,這路尙处横着青年們的尸体。如果不搏一搏,坚持着,怎么会拥侑自由、美好的青春呢?這条路,淑英、觉慧自由走过了,走了尙海……

觉民与蕴华携手走着,要幸福的明天。而大哥觉新泽经过了這条路,祂在长辈的一手包办下,远远的绕开了這条路,但祂却在心中留下了痛苦,也在這条路留下了自己的“尸体”——祂在长辈的一手包办下,祂失去了很多珍贵的东西,祂失魂落魄,就像行尸走肉一般,祂已失去了生活的斗志,這就是一种死亡……

该走的走了,该留下的留下了,残存下來的高家哀嚎着,侑的为旧时代的终结的害怕;也侑为新时代的來的惶恐。最终高公馆散了,可那茖时代人再继续,挣扎着祂們的命运,失去的已经是永远的消逝,活着的仍在挣扎。

家春秋读后感800字篇3

忙里偷闲,趁着空余时间,读完了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整部小说诉说了一个封建家庭的四分五裂,比较终衰落的故事。整个阅读过程使我哀叹,感触很深!

小说中每一个人物角色都代表着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同的人物思想代表着不同的命运。小说在语言描写中平中出奇,但却以作者笔下那人物迥然不同的性格,牵住了作者的心。而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他们截然不同的命运,一本书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社会鲜明的代表。

果真是人物的性格决定人物的命运。高家是一个封建的大家庭,腐烂溃败,各房的人表面亲和友善,嘘长问短,可心里却勾心斗角,处心积虑,各个高家兄弟看似知书达理,礼法森严,可心中却满心厌恶,尔虞我诈,真是个虚伪的大家庭!

所谓巴金在人物上笔墨下得比较浓的,莫过于高家长子——高觉新,他是老人眼中的“宁馨儿”。乖巧,懂事,处处为他人着想,听长辈的话放弃了梦寐以求的学业选择继承家业,放弃了青梅竹马的爱情,选择了长辈安排的婚姻,虽然婚后的.一段时间的确幸福美满,儿子海臣的出生更让他充满希望,可幸福没有眷顾他,之后,爷爷的死亡,妻子的临盆,血光之灾的迷信,让他痛不欲生,绝望又袭击了他,妻子的死亡,二孩子的出生,让他再次陷入绝境,幸亏还有海臣的陪伴,他才能看到一丝光明,可是命运的捉弄,让他逐步走向黑暗,海臣的离去,所有人都替他伤心,他再也受不了这个腐朽的大家庭,梅的去世,惠的死亡,梅表弟的死亡让他的心在滴血,商场的失火,院子的转让让他和这个家彻底分开了,他终于离开了痛苦的旧思想。

每次一读到觉新的情节总感觉不太喜欢他性格的隐忍,窝囊,逆来顺受,为之都要哀叹,可一次次又被作者笔下觉新的变化所牵动着想了解他的更多!

老二觉民,是一个坚强刚毅的不想被旧势力屈服的人,他从反对爷爷安排的婚事起,再至对克安克定破口大骂,他反对封建礼教,他不愿再待在高家,他与琴相知相爱,在琴的支持下,踏上了自由平等的一条路,参加了报社工作,他的加入使报社重燃生机,虽然第一个报社夭折了,但随着觉慧,琴的加入,第二个报社成功立足,他们的新思想成功了,觉民和琴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看到故事中每一个不该与死亡扯上关系的人物而比较终走向生命的尽头,让我在哀伤中感到人生命的脆弱,人们的无知,社会的腐朽是多么的可怕!

《家,春,秋》故事中在那个封建时代的每一个不同性格人物的内心苦苦挣扎也许是无耐,也许是麻痹,也是就是封建思想的毒素!但努力抗争也许就能迎来美好的期望中的幸福!

那时,现代科技逐步发展,各国争相,工业革命改进了生产力,资本的急需与产品的倾销让列强看中了中国的地大物博,但工业落后,列强入侵中国,新思想爆发了,觉慧是一个当时社会的典型的新青年,他参加了革命事业,勇敢捍卫祖国,在这里他感受到了旧社会一定会结束,新社会的到来一定会有美好的明天。

三个不同性格的兄弟,也注定走着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科学冲破了腐朽的旧思想,科学的进步,让我们也不断进步,我们要担起振兴中华的责任,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更新旧思想,绝不落后于科学的步伐,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美好的末来,科学为我们打开大门,让我们走进科学享受科学的无限风采!相对比我生活在这个光明的社会是多么的幸福呀!

家春秋读后感800字篇4

《家春秋》,早就有所耳闻,就是一向没能把它看完,近日看到室友带了一套,延续着原先的激情,我一口气把它看完了,此刻和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的一些见解。

高家是封建守旧的大家族,高老太爷、姨太与五个儿子媳妇及孙辈们共处一堂,各房时常为了利益搬弄是非、争吵不休。觉新、觉民和觉慧三兄弟是高家长房之孙,皆为崇尚新思想之有为青年,却受到封建家庭的戕害。觉新身为长孙,被迫承担振兴家业的重任,放弃出国留学的理想,更因长辈阻挠,无法与青梅竹马的表妹梅芬结合,又被长辈逼迫娶了瑞珏,终日郁郁寡欢。觉民曾逃婚抗拒长辈安排的婚姻,觉慧则与婢女鸣凤相恋,高家将鸣凤嫁给冯乐山做妾,鸣凤投湖自尽,觉慧悲痛离家追求自己的志业,觉民与觉新一起应对家族纠纷的考验。

梅芬另嫁后病故,瑞珏也因怀孕待产,被迷信的高家视为不吉,驱离高家导致难产死亡,只余一子海臣与觉新相伴。海臣患病,死于高家坚持不请西医的`固执之下。一连发生厄运使觉新心灰意冷,一味顺从长辈而无力振作,更拒绝周蕙表妹的爱意,周蕙另嫁后忧抑病死,婢女翠环对觉新由同情关怀而生爱慕,最后觉新为了三爸的遗愿娶了翠环,重获崭新的生活。他们最后起来反抗长辈们种种不合理的压迫,高家走上分家一途,觉民与挚爱的琴表妹共谐连理。

矛盾的觉新,他经过了‘五四’运动的洗礼,新的思想在他心中留下了必须的烙印,但是他又同时受到封建孝道的束缚。所以他的一生就注定是杯具。从小就是长辈眼中的“宁馨儿”,事事为别人着想,逆来顺受,默默地承受着命运安排给他的一切。每次读到觉新的时候都感觉心里发闷,为他的逆来顺受和不反抗感到难过。值得高兴的是最后他最后在父辈面前反抗了。也许很多人和事造就了他的性格,而这种性格则让人觉得既可怜又可恨,而在我的眼里他只可怜不可恨。

不屈服的觉民,毕竟是个新时代的人物,比较反对旧礼教,从反对爷爷安排的婚礼到结束时痛骂克定、克安等,他是一个不为旧势力屈服的青年。自助者,然后天助之。他与琴有情人终成眷属,是爷爷蒸蒸日上。

敢作敢为的觉慧,他是一个典型的新青年,他是一个对前途未来充满信心,坚定不移的相信旧社会必须会过去,旧制度必须会被舍弃的有志青年也就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使他和老大觉新的性格刚好背道而驰。老大和他的两个兄弟就像是两条平行线不可能有任何交叉点一样,也就注定着他们走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

这部小说控诉了封建礼教的吃人制度,展示青年们被制度残害白白牺牲的杯具,以及觉醒了的新青年的迷芒,挣扎,愤怒,控诉,反抗,斗争。小说中的每一个突出的人物都是那个时代一类人的鲜明的典型。《家春秋》控诉了封建家庭,批判旧的社会制度,期望青年一代争取自由向往光明。我貌似没有太多的苦恼,我的生活平静安逸,不同的时代,总有不同的苦恼,但愿每个人都能把问题最好的解决,平凡的生活。

家春秋读后感800字篇5

今年5月,我终于读完了巴金的巨著——《家春秋》。

这本巨著我花了两年半时间才断断续续读完。当我合上那厚厚的、沉沉的书时,我发现,我的眼泪早像是那止不住的洪水,汹涌地冲破眼眶,一道又一道的泪珠滑落了我的脸颊。

《家春秋》讲述了高宅有兴起至极盛而终于子孙分家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书中的人物各个个性鲜明,每一个人物都代表着一中不同性格的人。

高家的三个孙子——觉新、觉民、觉慧,代表着三种不同的性格:觉新是长孙,是一个被传统礼教所束缚的'人,是一个做事让人三分的人;觉民是一个有着一腔热血的有识青年;觉慧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勇敢好胜,敢于冲破传统礼教的束缚。正是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所以他们每个人的人生结局不同。

在《家春秋》一书中,我看到了中国旧社会礼教的可怕。觉新曾是一个有理想的青年,他曾想要出国留学,专攻化学,这一切都因为他是“高家的长孙”这一身份而破灭了,长辈们让他娶妻生子。天生温顺于长辈的觉新只好娶了瑞玉为妻。高太爷去世时,瑞玉怀有身孕,长辈们因为“血光之灾”这个封建迷信说法,而逼瑞玉出城生产。瑞玉最后在城外难产而死……

诸如此类的惨剧时有发生,蕙、梅表姐、枚表弟、淑贞……哪一个不是被活活逼死的!我为那些年轻的灵魂流过一些泪,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被那些“长辈”顽固不化的“传统礼教”思想所害的!他们都是“牺牲品”!

我庆幸,我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因为在那样的旧社会里,我会闷得透不过气来。

记得我曾厌过学,当我读了《家春秋》中淑华想尽办法想要读书那一段后,我深深地自责,我没有好好地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更没有尽到一个做学生应尽的义务——好好学习!在那之后,我明白了很多——我们应该要好好学习,珍惜身边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我庆幸,我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因为在那样的旧社会里,我会闷得透不过气来。我们不用去于旧礼教、旧社会作斗争,那么,就应该趁自己年轻之时多学一些知识,早日成为对全社会有用的人。

虽说巴金的《家春秋》揭示了中国旧社会的黑暗一面,让我看到了、感受到了旧中国旧家庭中人们身不由己的生活,让我觉得生活有时是一场悲剧。但是,我转念一想,这生活好比激流,这激流永远动荡着,并不曾停止过,没有什么可以将它阻止,只有自己将自己吓退,我们要做的就是战胜困难。

所以说,生活不是悲剧,它应该是一场“搏斗”,一场自己与自己,自己与困难的搏斗。

在生命的激流流淌途中,那激流必定也曾溅起过浪花,那浪花不是单一的,这里有爱、有恨,有欢乐,当然也有悲伤……要问那动荡不息的激流流动的信念是什么?我想,一定是“战胜困境,汇入海洋”!

我们还年轻,我们要好好生活,好好读书,我们还应该征服生活。就像巴金爷爷说的:“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会停止的,且看它们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

★其他类似内容

1最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800字优质7篇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800字优质7篇

本文将为您呈现七篇精选的最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每篇都是典型的感人故事,展现了家庭的温馨和亲情的伟大。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将...

查看剩余 88%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800字优质7篇

2共青团入团申请书范文800字优质7篇

共青团入团申请书范文800字优质7篇

本文为公文网站编辑的一篇文章,主题为“共青团入团申请书范文800字优质7篇”。文章将提供7篇优质的共青团入团申请书范文,帮助读...

查看剩余 76% 共青团入团申请书范文800字优质7篇

3岗前培训心得体会800字优质6篇

岗前培训心得体会800字优质6篇

岗前培训,是每位新员工融入工作环境的第一步,也是提升工作效能的关键一环。在这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过程中,员工们通过学习、成长...

查看剩余 90% 岗前培训心得体会800字优质6篇

4高三百日誓师演讲发言稿800字优质4篇

高三百日誓师演讲发言稿800字优质4篇

本文主题为“高三百日誓师演讲发言稿800字优质4篇”。在高三阶段,百日誓师演讲是一项重要的活动,旨在激励学生们为高考奋斗。本...

查看剩余 79% 高三百日誓师演讲发言稿800字优质4篇

5入团申请书范文800字优质8篇

入团申请书范文800字优质8篇

本文主题为“入团申请书范文800字优质8篇”,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系列入团申请书范文,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撰写入团申请书。这些范...

查看剩余 73% 入团申请书范文800字优质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