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粮食的教案8篇(精益求粮:8篇节约粮食的教案)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8篇关于节约粮食的教案。粮食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而节约粮食不仅能够保障食品安全,还能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通过这些教案,我们将了解到如何正确选择食材、合理安排饮食,以及如何利用剩余食物等方法来节约粮食。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推动粮食节约,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节约粮食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粮食,初步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2)了解本地区主要生产的粮食品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渠道、多学科的从“来之不易的粮食”为主题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粮食与生活的关系。采用社会调查、资料收集、网上查询、具体实践操作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珍惜粮食的教育,让学生理解粮食来之不易,认识到爱惜粮食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农作物生长过程,让学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激发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
(2)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爱惜粮食,爱惜农作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激发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的习惯
2.难点:在生活中做到珍惜粮食,不浪费每一粒粮食,培养节俭的良好品质。
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形式,如讲授法与谈话法、讨论法相结合等。
教学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孩子们,这节课来了个朋友,它和谁坐呢?下面我们来玩个游戏。——欢迎守护者(幻灯出示)。
看这是什么?(出示玩具)青蛙是吃害虫的,青蛙是粮食的守护神。
生:小青蛙玩具。
师:跟随音乐我们来传递小青蛙。大家先围成一个圈。
生:围圈。
师:开始(同时音乐响起)。
生:传递中……
师:音乐停,看看“守护者”和谁坐。
生:某某同学。
师:大家掌声祝贺。
生:鼓掌。
师:请同学们回座位。
师:我们再来玩个“猜谜语”的游戏,好吗?
生:好。
师:(幻灯出示分别猜谜语1、2、3)
生:甲:花生
乙:水稻
丙:玉米
师:孩子们,这些谜底都是“粮食”。
板书:来之不易的粮食(一起写课题)
粮食是怎么生产的?由谁生产的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了解了解。
二、讲授新课
师:(幻灯出示:学习目标)
生:齐读学习目标
师: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粮食?(幻灯出示:认识粮食)同学们,你们认识他们吗?这些都是粮食,粮食的种类有很多(像花生、番薯、土豆。)这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几种。
这些粮食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幻灯)
师:你们有没有参加过劳动?
看!这是谁?在干嘛?(展示学生劳动图片,让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关于种植粮食的过程与艰辛。)
生:说出照片的同学的名字。
师: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也一起来讨论粮食的小知识。(出示幻灯:小组讨论)
生: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讨论。
师:各小组完成的都很好,现在请各小组长逐一汇报。
生:小组长汇报。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看看稻谷的生长过程吧!
生:观看大米生产过程。(跟着读)
①犁田、耙地,②选种、育秧③插秧,④施肥、灌水,⑤除虫,
⑥收割、脱粒,⑦晒谷、扬净,⑧进仓。
师:孩子们我们刚观看了大米的种植过程,你有什么感觉?
生:辛苦。
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活动--“插秧游戏”,讲解活动要求:全体同学起立,跟着老师一起来模仿农民伯伯插秧的动作,把秧苗整齐、笔直、保持一定间距地插在土壤上,一束一束地插。
生:跟着老师完成插秧的动作,并喊口号:一束,两束,三束…)
师:完成10束的插秧动作,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好累。
师:你觉得种植大米的哪个环节最辛苦呢?
生:插秧。
师:插秧只不过是农民种植粮食作物中的一个过程、一个动作。想一想,从播种到收割,除了插秧,农民每天还要给水稻灌水施肥除虫,一天要顶着大太阳劳动那么久,要付出多么大的辛劳啊! 农民伯伯辛苦吗?
生:辛苦。
师:那你们觉得农民辛苦种出了我们每天都需要的粮食,我们是不是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生:是
师:(板书:劳动人民、辛苦、粮食)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出示《悯农》
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能浪费吗?
生:不能。
师:(板书:我们、珍惜、尊重)
师:我们再来看浪费粮食的图片。
生:我们的粮食是那么的来之不易,看到了这些,同学们肯定有很多感慨,现你请你们谈谈自己的想法。
生:我们要珍惜粮食。
教师小结: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爱惜粮食、避免浪费,因为有人需要我们节约的粮食。
你们对粮食有一定的了解,我们来进行知识竞赛,第1-6题是必答题,7-10是抢答题。(幻灯出示)
师生共同逐题进行。
师:那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哪些小细节,小事做起,做到珍惜粮食不浪费呢?请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给大家总结了一些节约粮食的小窍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生:跟读。
小结:
任何一种粮食作物都像小小一粒米那样来之不易,需要经过许多人、许多时间的辛苦劳动才能获得。所以不止是我们学生,爱惜粮食,人人有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担任一名小小监督员,提醒我们的家庭成员也能做到爱惜粮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担任一名小小监督员,提醒我们的家庭成员也能做到爱惜粮食。
三、实践作业(幻灯出示)
板书设计:
来之不易的粮食
劳动人命 辛苦 粮食
尊重 珍惜
我们
节约粮食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体会粮食来的不容易,能感受到农民种地的辛苦,要以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2、学习一些节约粮食的好做法,能在生活中初步产生节约粮食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学习一些节约粮食的好做法,能在生活应用这些方法,初步产生节约粮食的行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PPT、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及班级爱粮公约的贴纸。
学生准备:装好书本的书包一个
教学流程:
一、图片导入板书课题
师:(课件出示:农民在烈日下锄地的图片)同学们,看到这张图片,你们想到了哪首古诗?
师:诗的最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什么意思?
师:是呀,粮食来得不容易啊(板书:粮食来得不容易)!
二、展示生产过程体会农民辛苦
师:为了让大家能够清楚的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老师特地从粮食家族中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小麦宝宝(课件出示小麦宝宝卡通形象)。你们瞧,它来了!初次见面,我们也快和它打个招呼吧!
师:这么可爱的小麦宝宝,它是从哪来的,你们想知道吗?
师:在小麦宝宝给我们做自我介绍之前,王老师想和同学们做个小游戏,现在请同学们把书包背到自己肩上,全体起立,像王老师这样保持立正姿势,咱们现在看看哪个同学的站姿最标准,一会我们就用这个姿势来听小麦宝宝的成长故事,比一比谁听的最认真,看的最仔细,老师有奖励哦!下面请听小麦宝宝的成长故事,大家掌声欢迎(播放小麦宝宝的成长故事)!
师:故事听完了,同学们可以先把肩上的书包放下了,全体坐下,表扬这位同学,因为他坐得又快又安静。王老师采访一下你:刚才你背着书包听故事时,肩膀有什么感觉?
师:刚才我们只背了两分钟书包就觉得很累了,请你想想农民收割的场景,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师:是呀,这上百斤的玉米的确很重,可这位叔叔还要走很长的山路才能把粮食运回家,他们的肩膀、背会有什么感觉呢?
师:你有过起泡的经历吗?
师:我们的手起泡了,还有爸爸妈妈心疼着,可农民伯伯起了血泡能不能休息几天呀?
师:是呀,那可是全家人一年的心血呀!所以即便肩上起了泡,他们也顾不上休息,还得继续劳作。同学们,光是收割庄稼已经很累很苦了,可要想收割到成熟的麦子,农民伯伯还要在小麦宝宝的生长过程中,做哪些工作?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工作轻松吗?
师:喷洒农药时,农民伯伯得背着很重的药水,你给家里提过水吗?
师:你给大家比划一下,你提水的桶有多大?
师:那农民伯伯喷药水时那个罐有多大?
师:背上那么重的罐,他们还得走在田间地头,一喷就是几个小时呀!我们再来想想,农民伯伯是怎么锄地的?
师:你想想那土地是什么样的?
师:所以锄地时候可得使劲呀,这样一下、两下三下地锄,锄上一个小时、几个小时、甚至一天下来,他们会有什么感觉?
师:耕地、播种、锄草、浇水、施肥、喷洒农药、收割、晾晒,这么多工作,哪一件工作不是一干就是一整天,哪一样活不累的人腰酸背疼、筋疲力尽呀!人们都说: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真不知道,农民们究竟吃了多少苦,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才有了我们餐桌上一碗看似平常的饭哪!同学们,看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师:因为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来得真不容易(点题)
三、对比生活 升华情感
师:粮食来得这么不容易,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随处可见被倒掉的饭菜,小区的垃圾桶里、学生食堂里、饭店的餐桌上(播放图片)。
(出示资料卡一:据统计,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可折合粮食约1000,0000,0000斤(一千亿斤)。请同学们先环顾四周看看我们的教室,感觉一下它的大小,如果我们把现在坐的教室当成仓库来放浪费的`粮食的话,就在我们刚才说话的两分钟时间里,浪费的粮食已堆满这一整间教室了。)
师:多么可怕的浪费,难道是我们国家的粮食多到吃不完,可以毫无顾忌的浪费吗?(出示资料卡二:中国面临严峻的粮食短缺危机,每年需向美国、阿根廷等国家进口3000万到5000万吨粮食。)
一面是国人毫无顾忌的浪费粮食,另一面却是国家花费巨资向国外进口粮食,看了这些资料,你又想说什么?
师:我们的确不该浪费粮食,因为在我们如此奢侈浪费粮食的时候,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孩子因为贫穷和饥饿,只能从地上捡剩饭剩菜来填饱肚子,他们饿得皮包骨头,有的甚至被活活饿死(播放非洲儿童图片),即便在我们国家贫困地区的孩子也常常吃不饱饭。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数五个数,一、二、三、四、五,这五秒钟的时间长吗(动画)?
师:是呀,不长,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可是你知道吗?据联合国的统计,世界上每五秒钟就会有一个像我们一样的孩子因饥饿而死亡。同学们,当我们听到、看到这些时,你还会去浪费粮食吗?我们该怎么做呢?
师:对,因为节约粮食不但是正确的,而且是光荣的。而不该——
师:浪费粮食不仅是不对的,更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师出示贴纸:节约光荣 浪费 可耻)
四、总结方法,拓展导行
师:那当生活中出现了这样一幕时,你会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制定“班级爱粮公约”吧!
1、(音频)妈妈——开饭了,小红,妈妈给你盛满满一大碗,让我的宝贝多吃点。小红吃不下满满一大碗饭,如果你是她,你会怎么做呢?
2、(图片)怎么又是这些菜,不好吃,我不爱吃,不吃了!生活中,你有挑食的习惯吗?
师:对,不挑食不偏食就是在节约粮食。可如果你就是图上的小朋友,面对自己确实不喜欢吃的食物,只能委屈强忍着往下咽吗?有没有既不委屈自己的肚子,又节约粮食的好做法呢?如果妈妈提前知道了你要吃什么,她还会给你做出你不喜欢吃的东西吗?
师:是呀,肯定不会。所以可以在吃饭之前和家长沟通,告诉他们我们要吃什么,让父母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尽量做出我们喜欢吃的饭菜,提前向家长说要吃什么,也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方法呀!
3、师:(视频)我们来看央视的一条公益广告
就是这条《我光盘 我光荣》的广告,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光盘”行动。同学们,你觉得外出就餐时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光盘、不浪费呢?
师:外出点餐要适量,吃剩饭菜要打包!也是节约粮食的新风尚!刚才我们大家一起动脑经,总结出了“ 班级爱粮公约”,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同学们,说到还要做到,你们能在生活真正做到“班级爱粮公约”的这些行为吗?
师:下课后王老师就把这张“爱粮公约”交给我们的班主任张老师,请她贴到我们的教室里,让这张“爱粮公约”时刻提醒我们节约每一米、每一口做起,做一个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好孩子!
节约粮食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爱惜粮食,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核心要素:自己吃不用喂吃干净不浪费爱粮食惜食物粒粒米皆辛苦活动准备:PPT,提前熟悉音乐《我爱吃》
活动过程:
一、通过古诗导入活动
教师通过观看课件唐诗《悯农》引出爱惜粮食的主题。
二、初步了解粮食的来历,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
1、认识水稻和麦子。
教师:今天,老师从农民伯伯那里请来了两位客人,猜猜他们是谁?出示图片教师: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小朋友,你们好!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吗?”——粮食。
2、出示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粮食的来历,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
教师:粮食有许多话想对你们说,你们想听吗?请水稻先来说一说吧!
(1)“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
(2)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3)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养护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说我来的容易吗?为什么不容易?
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我才能诞生!”
教师: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幼儿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3、教师小结: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一粒粒的粮食都来之不易,都需要农民伯伯付出很多的汗水,所以,我们要加倍的爱惜粮食,请小朋友说一说我们怎样做,才能爱惜粮食?
小结:用餐时我们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掉饭,不倒饭。
4、通过动画故事和幼儿一起探讨如何爱惜粮食。
教师:让我们看看小动物们是怎么对待粮食的。观看故事
教师:小兔一家是怎么做的?小老鼠一家是怎么做的?谁做的对呢?为什么?如果我们像小老鼠那样不爱惜粮食会有什么后果?
每个问题幼儿回答完后,通过视频验证小结。四、游戏《我爱吃》加深幼儿对各种主食的熟悉和了解,激发幼儿的食欲,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幼儿围成一个圆圈,请3—4个幼儿在圈里边唱边表演。唱到最后一句时,走到一个朋友面前,边拍手边说:“嘿嘿,猜猜我想吃什么?要求对方说出一种主食名称。依次交换游戏人,游戏重新开始。
开展“小小检查员”活动
邀请班上的值日生轮流当“小小检查员”。每餐之后检查幼儿的餐具是否还有剩饭剩菜?督促幼儿爱惜粮食。
活动延伸:
家园互动:
1、不论在家进餐还是外出就餐,家长给孩子的饭菜要适量。也可以在尊重孩子意见的前提下,给孩子适量的饭菜。
2、家长可利用假期,带孩子郊游。并给孩子介绍农作物的种植知识,使孩子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注意事项:如果幼儿因为身体不适或饭量小,吃不下那么多饭菜时,幼儿可以提前跟老师说明情况,使老师在进餐前就能将多出的饭菜放回,以免造成浪费。
活动反思:
我们经常发现:每天,幼儿园都要倒掉一些剩菜剩饭。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引导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那粮食是从哪里来的呢?小朋友们都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那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样爱惜粮食呢?小朋友们的回答丰富多彩——“把老师盛饭菜都吃光”、“要吃的干净,不浪费”、“看到别的小朋友没有吃光,要提醒他们吃光”等等。最后大家一起朗诵了古诗《悯农》来告知自己“粮食来之不易,要从小爱惜粮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节约粮食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大米的来之不易,萌发爱惜粮食的情感。
2、初步认识袁隆平爷爷,知道要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米饭”图片;“旧中国饥荒”组图;“袁爷爷”组图;《我不浪费粮食》动画视频;“我不浪费粮食”组图;“种水稻”组图;“珍惜粮食”组图。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米饭”,引导幼儿讨论米饭的由来。
——看看这是什么?
——你们知道香喷喷的大米是怎么来的吗?
出示组图“旧中国饥荒”、“袁爷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袁隆平爷爷。
1、出示组图“旧中国饥荒”,引导幼儿感知当下生活的幸福。
——看看图片上的人们有大米吃吗?
小结:以前,因为水稻产量很低,很多人没有米饭吃,常常挨饿。
2、出示组图“袁爷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袁隆平爷爷。
——后来,有位厉害的老爷爷让水稻结出了很多籽粒,让人们天天都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他是谁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这就是袁隆平爷爷。为了让人们都能够吃上米饭、吃饱米饭,他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小结:袁隆平爷爷常常顶着太阳在稻田里观察水稻、研究水稻,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水稻。在一次次的失败和改进后,袁隆平爷爷终于研究出了“杂交水稻”,让水稻结出了很多籽粒,让人们都能够吃上米饭、吃饱米饭。
播放动画视频及组图《我不浪费粮食》、组图“种水稻”,引导幼儿了解大米的.来之不易,萌发爱惜粮食的情感。
1、播放动画视频,引导幼儿感知大米的来之不易。
——不仅研究水稻很不容易,种植水稻、收获大米也非常辛苦。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了解一下吧。
2、出示组图“我不浪费粮食”,引导幼儿了解大米的由来。
——种植水稻要做哪些事情呢?
——水稻成熟后是怎么变成大米的呢?
小结:农民要经过翻地、插秧、除虫、除草、施肥等过程,等待水稻成熟;水稻成熟后,还要进行收割、干燥、去壳才会变成白花花的大米。
3、出示组图“种水稻”,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农民的辛苦,萌发爱惜粮食的情感。
——看看图片上农民们正在做什么?
——他们是怎么插秧/打农药/收麦子的呢?(双脚泡在冷水中,弯着腰;背着重重的农药箱;顶着太阳弯腰割麦子)
小结:水稻从种植到收割再到变成白花花的大米,要花上农民们一百多天的辛苦劳动。大米来之不易,每一粒都是农民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我们要爱惜粮食。
出示组图“珍惜粮食”,引导幼儿了解珍惜粮食的方法。
1、鼓励幼儿讨论纪念袁爷爷的方法。
——20__年5月22日,袁隆平爷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们要怎样珍惜他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呢?
2、出示组图“珍惜粮食”,讨论图中的现象。
——这些行为对不对?应该怎么做?
小结:我们要懂得珍惜粮食,吃饭的时候双手扶好碗,不掉米粒,吃多少盛多少,不随意丢弃;去饭店用餐时点菜要适量,吃不完的菜可以打包,不能浪费粮食。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
1、教师在用餐环节提醒幼儿不随意倒饭菜,珍惜食物。
2、在过渡环节可适当播放“宝宝巴士APP”中的“古诗国学”第一集《悯农》供幼儿欣赏,引导幼儿进一步萌发爱惜粮食的情感。
节约粮食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学习中增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意识。
2、培养学生物尽其用,不浪费粮食,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品质。
教材分析
重点: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反思自己对待粮食的态度,从中培养“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情操。
难点:培养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揭示班会主题
老师:同学们,你们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春天,自强自立,奋勇向前是你们前进的方向。但在我们的校园里,在我们的身边却滋生出一种阻碍我们前进的不良现象,请看图片:(课件出示学生浪费食物的图片)
老师:这种浪费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学们的身上,甚至整个社会浪费粮食的现象都很严重。看到这被遗弃的盘中餐,你们想说些什么?
学生谈体会。
二、展开班会活动
主持人: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但仍然不能丢掉这种美德。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没有经历过那饥肠辘辘的年代,也没有真切的体味过从播种到收获的艰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在田里劳作的吧。
播放课件:课件内容(农民伯伯春播、选种、浸种、耙地、保水、施肥、除草……烈日炎炎,汗水浸湿了衣背,太阳晒黑了皮肤,他们全然不顾,依然劳作不已。)
主持人:看到了农民伯伯辛勤劳作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主持人:大家说得真好,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真可谓是“粒粒皆辛苦”呀。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就是丢弃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历史上有很多德高望众的人,时刻用自己的言行告诫我们要爱惜粮食。现在,有请同学为大家讲一讲伟大领袖毛主席勤俭节约的事例,让我们在聆听中互勉互励吧。
学生讲毛泽东勤俭节约的事例:
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毛泽东的女儿有一次上学吃窝窝头时,只把里面的枣掏出来吃,其余的都扔掉。老师把这件事告诉了毛主席,毛泽东严厉地批评了他的女儿。从此,毛泽东的女儿再也不浪费食物了。
主持人:毛主席勤俭节约的言行,让我们受益匪浅。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浪费粮食的现象在我们身边也越来越多。
主持人:这几位同学的表演很精彩,也让我们受到了要爱惜粮食的教育。我想采访一下我们班上的同学,你们以前有没有浪费过粮食呢?以后会怎么做?
通过刚才的采访,我知道我们班上的同学以前也有浪费粮食的不良行为,不过大家都表示以后改正,我听了很高兴!现在,大家一起来齐读几句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来警戒自己吧。
(课件出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伯儒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每一食,便念稼樯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吴兢)
三、总结主题班会
老师:同学们,老师现在很高兴,因为我们师生共同经历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同学们在愉悦的氛围中,真正体会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了“爱惜粮食”的意义,更学会了如何去节约粮食。相信每位同学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同学们,请珍惜粮食吧!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做一名爱惜粮食的小卫士!
节约粮食的教案篇6
一、活动名称:
《节约粮食》(礼仪)
二、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爱惜粮食。
三、活动准备:
1、水稻、麦子、农民种田图片。
2、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四、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拿出水稻、麦子的图片,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两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2、粮食来之不易
(1)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A、"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
B、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C、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2)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学生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3)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所学的古诗《悯农》讲的那样,谁会背诵请举手。
3、怎样爱惜粮食
(1)请小朋友讲一讲你们是怎样对待粮食的。
(2)那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对待粮食呢?
节约粮食的教案篇7
设计意图: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爱惜粮食,文明就餐”这一主题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活动目标:
1、 理解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 爱惜粮食,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核心要素:
自己吃, 不用喂, 吃干净, 不浪费, 爱粮食 ,惜食物, 粒粒米 ,皆辛苦
活动准备:
PPT,提前熟悉音乐《我爱吃》
活动过程:
一、通过古诗导入活动
教师通过观看课件唐诗《悯农》引出爱惜粮食的主题。
二、 初步了解粮食的来历,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
1、认识水稻和麦子。
教师:今天,老师从农民伯伯那里请来了两位客人,猜猜他们是谁? 出示图片 教师: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小朋友,你们好!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吗?”——粮食。
2、出示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粮食的来历,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
教师:粮食有许多话想对你们说,你们想听吗?请水稻先来说一说吧!
(1)“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
(2)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3)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养护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说我来的容易吗?为什么不容易?
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我才能诞生!”
教师: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幼儿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3、 教师小结: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一粒粒的粮食都来之不易,都需要农民伯伯付出很多的汗水,所以,我们要加倍的爱惜粮食,请小朋友说一说我们怎样做,才能爱惜粮食?
小结:用餐时我们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掉饭,不倒饭。
4、通过动画故事和幼儿一起探讨如何爱惜粮食。
教师:让我们看看小动物们是怎么对待粮食的。观看故事
教师:小兔一家是怎么做的?小老鼠一家是怎么做的?谁做的对呢?为什么?如果我们像小老鼠那样不爱惜粮食会有什么后果?
每个问题幼儿回答完后,通过视频验证小结。
三、游戏 《我爱吃》
加深幼儿对各种主食的熟悉和了解,激发幼儿的食欲,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幼儿围成一个圆圈,请3—4个幼儿在圈里边唱边表演。唱到最后一句时,走到一个朋友面前,边拍手边说:“嘿嘿,猜猜我想吃什么?要求对方说出一种主食名称。依次交换游戏人,游戏重新开始。
开展“小小检查员”活动
邀请班上的值日生轮流当“小小检查员”。每餐之后检查幼儿的餐具是否还有剩饭剩菜?督促幼儿爱惜粮食。
活动延伸:
家园互动:
1、 不论在家进餐还是外出就餐,家长给孩子的饭菜要适量。也可以在尊重孩子意见的前提下,给孩子适量的饭菜。
2、 家长可利用假期,带孩子郊游。并给孩子介绍农作物的种植知识,使孩子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注意事项:如果幼儿因为身体不适或饭量小,吃不下那么多饭菜时,幼儿可以提前跟老师说明情况,使老师在进餐前就能将多出的饭菜放回,以免造成浪费。
节约粮食的教案篇8
一、活动方式:
召开主题班会
二、活动目的:
1。知道水、电、粮食与人民生活、国家建设有密切关系,用处很大。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3。懂得节约水电,要爱惜粮食。
三、活动准备:
学生观察哪些地方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怎样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地球只有一个,保护自然资源,人人有责。
二、认识水、电的重要性。
人类的生存需要水,我们的生活和经济社会系统运转都离不开水这一基本的物质。地球上的水是不断循环和变化的。但它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是最为宝贵和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我国许多地方面临着“有水皆干、有水皆污”以及“湿地退化、河道断流、地下水超采、入海水量减少”等严峻水问题的挑战。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当我们每天接受水的洗礼时,当我们享受水给人类带来的福利的同时,请不要忘记真诚地说声“谢谢”。每个人都应怀有一份爱与感谢之心,要怀有对水的敬畏之心,从点滴做起,节水、爱水,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我们生活的美好世界。
伸出你的双手,从你我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好好珍惜每一滴水!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电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日常生活用水、用电中不知道珍惜。正是有了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水电浪费惊人。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应该从身边做起。
三、粮食来之不易
1。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课件出示自制粮食拟人动画,同时播放课文第一小节录音)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1)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同学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做一趟旅行吧!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板书:粮食来得不容易
(2)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板书:粮食与我们最亲密。
四、怎样节水、节电、节粮。
倡议书:
一:节约用水、用电,养成良好的节水、节电习惯。
二、见到有浪费水资源现象,请及时制止。
三、发现水管有漏水,电器开关损坏的现象,请马上向老师反映。
四、光线充足时,不开灯。
五、节约粮食,不挑食。
最后,我们发自内心地再次呼吁大家:珍惜水、电资源,节约水、电资源,爱惜粮食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