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事迹的作文8篇

撰写事迹可以梳理思绪、提升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事迹可以让人们了解一个人的品质和性格,以下是18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感动事迹的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感动事迹的作文8篇

撰写事迹可以梳理思绪、提升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事迹可以让人们了解一个人的品质和性格,以下是18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感动事迹的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感动事迹的作文篇1

那是一个星期五,倾盆大雨猛泄而下,而我中午不听爸爸妈妈的劝告,没有带伞。此刻老天跟我作对,偏偏这个时候下起了雨,“爸爸今日不回来,妈妈又要5点在下班,怎样办呀?”我小声嘀咕道,“可恶的老天,早不下,玩不下,偏偏这时候下,怎样办呀?”我有抱怨了一句。这时,一个和我一样没带伞的同学暗道倒霉,这下我可开心多了,用于有个伴了,我刚想去问她,家住哪,只听一声妈妈你来啦!”原先是这个同学的妈妈来了。“我晕,好不容易有个伴,又走了。”我一肚子的苦水只好再往肚子里咽。我只能带站在教室门口,期望看见妈妈的到来。“喂!你在干什么呀,呆站在这。”我寻声望去,原先是我的同桌,“要你管啊”我故意向远处望,不肖地说。“嘿嘿,没带伞吧”同桌一脸贼笑,“这也不用你管”我还在嘴硬。“我送你回家吧”同桌迟疑了一下,说。“你,送我回家?”我一脸不可置信。“yes”同桌微微点头。

在回家的'路上,我感觉好像没下雨了,往头上一看,一片深红,往同桌那边一看,仅有小小的地方罩住了她,我把伞往同桌那边推了推,可伞又往我这边让了让……雨还在尽情的下着,可我的心,却是那么温暖……

这件事真令我感动。

感动事迹的作文篇2

往事如烟,岁月如梭,许多事情大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烟消云散。但这件事却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是我久久难以忘记。每当想起这件事,我的眼前就会出现那个熟悉的身影,是她,一位普通的阿姨,却让我学会了宽容。

记得那是一个冬天,北风呼呼的刮着,寒风刺骨。我走在路上,忍不住把手抄进口袋里,又把脖子往领子里缩了缩,都恨不得钻到那暖和的被窝里呢!

这时,从远处走来了一位衣冠楚楚的.年轻人,他对着阿姨,粗声粗气的说道:“喂,来一包豆浆。”“好的,用不用再来个馒头或包子?”阿姨问道。“不用。”年轻人冷冷的说道。阿姨挑了一包热乎乎的豆浆,递给年轻人,说:“小伙子,拿好了。”可那位年轻人却心不在焉,豆浆刚到手,就听见“啪”的一声,豆浆掉到了地上。“你是怎么搞的?”年轻人吼道。阿姨见了,并没有生气,反而弯下腰,把豆浆袋捡起来,放进了旁边的垃圾桶里。又重新挑了一包,递给年轻人。小伙子付了钱,若无其事的走了。

等小伙子走远了,我跑过去问阿姨:“阿姨,刚才明明是他不对,您怎么又给了他一包?”阿姨笑着说:“自家做的,没关系。”说完,就去忙别的去了。

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善良的人啊!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他却给我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象。

我决定:长大也做个像他那样的的人。

感动事迹的作文篇3

小草感恩大地,因为大地滋补它营养;花儿感恩雨露,因为雨露让花儿更加娇艳;我感恩老师,因为老师毫不犹豫地把知识传授给我。老师总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让我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五年级时,我被老师选上了参加“六一”儿童节的歌唱演出,当时,我并不想去,可是,老师和蔼地说:“这是一次机会,一次不去就失去了一个登台亮相的机会,去吧!”说完又笑了笑,老师的和蔼与微笑打动了我,我去了……

可是,“天公不作美”,我在歌唱团的'嗓音不如人家,几个星期的试验,我选择放弃。

“你怎么可以放弃呢?难道你把我之前说过的话全忘记了吗?你不知道,那些著名人物都是才失败走向成功的吗?”当我说出放弃时,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这次老师的声音响亮,很显然,老师生气了,我想:这次老师生气了,还是不要讲好!可是,我还是勇敢而又坚定地说了出来:“我嗓音不好!大家嘲笑我!”老师声音稍微温和:“嗓音不好可以练啊!你有什么委屈就来跟我说,我帮你解决!”听了老师的话,我的眼睛湿润了。

除了办公室,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练好嗓音,为五(5)班争光!

就这样,我成功了。

感动事迹的作文篇4

有很多移动的东西,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不清。这次让我选一件这学期发生的事告诉你。

星期二早上,我来到学校。上完第一节课,淘气的钟不动了,我玩腻了。为什么?哦,它死了。这时老师想起了潘带来的电池,让他去铁柜把电池带给钟。铁柜里有两层。玉环打开上面的门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它。老师说:“电池在下面。”他去下面找。然后老师刚要关门,就把铁皮柜子顶上的东西拿完了。他嗖地一声站了起来。说时迟那时快,老师以闪电般的速度猛地把手一甩,却看到老师的手被铁皮柜子的头和铁皮柜子的门挤了一下。这是潘顶住的灾难,但正因为如此,老师看了看我们,又看了看他的手,严厉地说:“以后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了。我无事可做。要不是我挡着,我的头肯定开始舀了。以后大家都会走后门。”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的举动和刺耳的`声音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老师,你就像我们的父母;老师,你把自己烧成红烛照亮别人;老师,您就像一架学习的梯子,把我们引向知识的高峰。

感动事迹的作文篇5

1950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研究我国航空工业建设问题时提出,国家准备5年内拿出60亿斤小米用来支援发展航空工业。60亿斤小米,按当时的物价算大约是5.35亿元人民币。对百废待兴的中国来说,这绝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没有制空权的军队就要被动挨打,没有制空权的国家必然遭受侵略”,就算一穷二白,中国航空工业还是在抗美援朝的硝烟中艰难起步了。

1951年,刚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顾诵芬来到北京,加入刚刚组建的航空工业系统中。1956年,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沈阳飞机设计室成立,顾诵芬继续北上。在沈阳,他作为首批核心成员,在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等开拓者的领导下,开启了新中国自行设计飞机的新征程。

对年轻的顾诵芬来说,离家北上建设航空工业,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也是在践行他从小的理想。多少年过去,“七七事变”爆发后频繁出现的飞机轰炸声,总是在他的耳边回荡。“没有航空的话,我们国家将来还得受人欺负,我以后想造飞机。”顾诵芬坚定地说。从此,他在高考志愿上填报3所大学的航空系,是因为这份初心;大学毕业后,投身航空工业一线,也是因为这份初心。

到沈阳后,顾诵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设计一架亚音速喷气式中级教练机——歼教-1。在这之前,中国航空曾迎来一批苏联“老师”。可他们的“课程”里,只有如何制造飞机,并不教我国如何设计飞机。仿制而不自行设计,就等于命脉在人家手里,这怎么能行?但自行设计,就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

按照时任沈阳飞机设计室主任徐舜寿的方案,他们要设计的喷气式飞机需要从两侧进气,而不是用机头进气。这在国内根本没有先例。准确说,那时我国在气动力设计方法和手段上完全空白。而作为气动组组长,顾诵芬在大学时就没接触过喷气式飞机。因此,在听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图书馆有一份相关国外文献后,他立刻动身来到北京。为了不影响学生白天使用资料,他借了一辆旧自行车,天天晚上跑北航查找抄录资料,整整跑了一个星期,自行车前叉在土路上都颠裂了。就这样,靠着硬“啃”国外资料,顾诵芬最终提出了亚音速飞机气动参数设计准则和气动力特性工程计算方法,出色完成了歼教-1飞机的气动布局设计。

歼教-1首飞成功后,几乎是无缝衔接,顾诵芬又通过完成我国首型初级教练机——初教6飞机气动布局设计,建立了亚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随即又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实现了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计算、试验与试飞的闭环。他所创立的飞机气动力设计方法体系至今仍被国内飞机设计采用,为后续歼击机设计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但在1978年之前,顾诵芬的名字并不为人所知。虽然我国第一架自主设计的喷气式教练机歼教-1,早在1958年7月26日就在沈阳飞机厂机场首飞成功,但考虑到当时的国际环境,首飞成功的消息并没有公开。周恩来总理知道后还托人带话,“告诉这架飞机的设计人员,要他们做无名英雄”。

顾诵芬和他的同事们从不畏惧做无名英雄。“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是他们共同的追求。到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因国家、军方、航空工业系统、地方政府多次的奖励、表彰,顾诵芬的名字才逐渐进入世人的视野。他却总是说:“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多、很高的荣誉。这些荣誉应归功于那些振兴中国航空工业的领导和默默无闻、顽强奋斗的工人、技术人员。”

感动事迹的作文篇6

95岁的张富清是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离休干部,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他英勇善战、舍生忘死,荣获大军区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和团一等功一次。退伍后,他自愿申请转业到当时条件坚苦的来凤县工作。他艰苦朴素,淡泊名利,深藏功名64载。在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工作人员发现老人一张泛黄的“立功登记表”,才知道他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战斗英雄。

“共产党处处都是为人民办事的,为国家昌盛办事的。只有跟着共产党,进一步受党的教育,使自己为党、为人民做点工作。”

今年95岁的老革命、老党员、老干部张富清,这样讲述着自己的入党初心。

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张富清舍生忘死,只要部队一有突击任务,就报名参加。翻城墙、缴机枪、炸碉堡……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敌人的子弹和弹片,掀起过他的头皮,灼烧过他的腋下,撞碎过他的牙齿,但击不穿他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什么都不说,祖国知道我。

在看不见硝烟的建设和改革年代,张富清公忠体国,响应组织号召,脱下军装,收起奖章,直奔当时湖北最艰苦、最边远的恩施来凤,一干就是三十年。

时局艰难时,他以身垂范,动员妻子下岗;忠孝两难全时,他坚守岗位,没奔母丧成为毕生遗憾;改革开放时,他殚精竭虑,破除陈规桎梏……在同事眼里,他勤劳肯干,任劳任怨,不矜不伐。

或许在一般人看来,为国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干部,应该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离休了的张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没有离休。他时刻铭记着自己老党员的身份。

当他认为自己不能再为国家贡献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岁截肢的他,拒绝在轮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条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来;白内障手术期间,明明可以给自己安一个好的晶体,他却选了的一款;明明没人会动他的药,但他每次都将药瓶锁上,生怕别人挪用他全额报销的一粒药。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张富清的伟岸,不止在少年从戎时屡立战功,也在中年转业后恪尽职守,还在晚年离休间奋进不息。

张富清曾说,战场上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

的确,在人生的征途上,因为信仰,他也一往无前。

71年党龄,见证“绝对忠诚”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一位党龄71年的老战士、老党员,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对党“绝对忠诚”。

在张富清老人眼里,在战场上,共产党员应做到“党指到哪儿,就打到哪儿”,敢于冲锋在前、敢于牺牲生命,那才是对党“绝对忠诚”;在祖国建设时期,共产党员应做到“党让我去哪就去哪,哪里最艰苦就去哪儿”,不讲条件、不计得失,那才是对党“绝对忠诚”。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认为,做这些,只是共产党员的本分,根本不值得夸耀和“显摆”。军功章,他压进了箱底,就连对至亲好友都不曾提及;干工作,遇到困难和委屈,想想牺牲的老战友,他什么都释然了。

新中国走过了70年的风风雨雨,张富清老人的岗位、身份也一再改变;不变的,是他对党的“绝对忠诚”。从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不改初心”,什么是“淡泊名利”,什么是“克己奉公”,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

70年前,理想信念之火熊熊燃烧的共产党人,克服了千难万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缔造了新中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需要共产党人以同样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同样不畏任何艰险的豪情,去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感动事迹的作文篇7

深秋,清晨。丹东市光荣院里,孙景坤坐在床前,打量着挂在墙上的一件挂满军功章的旧军装。阳光照进屋里,军功章上泛起金光。

“这是在辽沈战役中立的三等功,这是在平津战役、海南岛战役中分别立的二等功,这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的一等功……”不久前刚做过一次手术,老人身体有些虚弱,但谈到战场上的过往,却历历如昨。

1924年,孙景坤出生在安东(现丹东市)山城村。1948年1月,结婚后不到一周,他就参军入伍,成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战士。临走前,他留给妻子一句话:“只有打了胜仗,咱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解放海南岛战役……在一次次浴血奋战中,孙景坤快速成长起来,并火线入党。

“最险的一次,子弹贴着我后脑勺过去了,用手一摸,全是血。”正是一次次和敌人的生死较量,让他养成了胆大心细、机智灵活的作战风格。

1950年,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40军119师357团3营7连战士孙景坤随部队从海南战场撤回后集结在安东,待命过江。老家山城村就在眼前,战友们劝他回家看看,他却总是拒绝:“在外边打了三年仗,咋能不想家?但别人都不回家,就我特殊?”

战场上,对敌人的勇猛痛击,就是对家人、对祖国最大的爱与告慰。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孙景坤印象最深的是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中守卫161高地的战斗。

10月27日,已担任副排长的孙景坤接到命令,带领9名战士增援已连续驻守161高地12个小时的战友。彼时,161高地三面处于敌人的火力控制之下,天上飞机轰炸,地上众炮齐发,增援部队很难登上高地。

“当战士的哪能讨价还价?让上咱就必须得上!”以敌军飞机轰炸升腾起的烟雾做掩护,孙景坤带领战士们扛起弹药箱冲上161高地。当时,高地上只剩几名战士活着。

副连长支全胜在爆破筒里装满炸药,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孙景坤等人到来,令他精神为之一振:“一定要守住阵地!”孙景坤带领战士们立即投入战斗,从中午到深夜,他们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

阵地守住了,但伤亡惨重。“阵地上算上我,只剩下4个战士,其他人都牺牲了。”老人回忆着,两行清泪无声滑落。

这次战役中,孙景坤毙敌多人,荣立一等功。后来,他被朝鲜授予一级战士荣誉勋章,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报告团回国,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连年征战,孙景坤身上留下20多处伤疤,“现在腿上还有一颗子弹没取出来。”他指着腿上一块已经变黑的皮肤说,“有一次战斗,我中了两枪,一枪打在手上,一枪打在腿上。子弹有毒,后来腿上、连带脚上的肉都烂了。”

这些伤疤,成为刻在老人身体里永远的军功章。

感动事迹的作文篇8

1930年2月4日,顾诵芬出生于江苏苏州。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那时的飞机轰炸声成了顾诵芬儿时印象最深刻的声音。日本飞机频繁在头顶上空盘旋,炸弹爆炸震得家里的玻璃窗都发颤。经历过这样的日子,顾诵芬说:“没有航空的话,我们国家将来还得受人欺负,我以后想造飞机。”就这样,报国的种子在他心里埋下了。

顾诵芬10岁生日时,叔叔顾廷鹏买了架航模飞机送他,他视若珍宝。父亲见他这样喜欢航模,便也买了一架给他。最初的航空梦想,便从小小的航模上诞生。此后,他先后求学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

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沈阳飞机设计室于1956年成立,顾诵芬作为首批核心成员,担任气动组组长,在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等开拓者的领导下,开启了新中国自行设计飞机的征程。

★其他类似内容

1一个让我最感动的人作文推荐7篇

一个让我最感动的人作文推荐7篇

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在语文考试中获得高分,从而提高成绩,一个有明确主题和深刻内容的作文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从而达到...

查看剩余 73% 一个让我最感动的人作文推荐7篇

2感动作文800字范文8篇

感动作文800字范文8篇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8篇感动作文800字范文,这些作文涵盖了各个领域的感人故事,从家庭、友情到社会公益,每篇作文都能让读者深受触...

查看剩余 90% 感动作文800字范文8篇

32024年感动人物事迹优质6篇

2024年感动人物事迹优质6篇

通过事迹的记录,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与变化,事迹的记录可以为后人提供宝贵的历史资料,下面是18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

查看剩余 71% 2024年感动人物事迹优质6篇

42024年感动人物事迹6篇

2024年感动人物事迹6篇

事迹如同一条河流,流淌着我们的经历与情感,滋养着我们的心灵,通过事迹的记录,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与变化,以下是18...

查看剩余 77% 2024年感动人物事迹6篇

5感动中国优秀教师事迹最新5篇

感动中国优秀教师事迹最新5篇

近年来,中国优秀教师事迹不断涌现,这些故事温暖人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本文将为您呈现最新5篇感动中国的优秀教师...

查看剩余 82% 感动中国优秀教师事迹最新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