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7篇(抗击传染病:7篇主题班会教案助你预防疾病)
本文为公文网站编辑的一篇简介,主题为“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文章将提供7篇教案,旨在帮助教师组织班会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提高健康意识。这些教案内容丰富、实用,适用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篇1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掌握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
呼吸道传染病和腮腺炎的预防。
教学难点:
了解传播途径。
教学用具:
《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课: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白喉、腮腺炎等。)
二、让学生说一说得了呼吸道传染病的感受。
三、怎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计划免疫。注意卫生。少去公共场所。会添减衣服。积极锻炼身体。
四、流行性腮腺炎是怎样传染的?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腮腺炎病毒存在与病人地唾液、鼻烟分泌物及被病人的唾液、鼻烟分泌物污染的衣物、手帕、食品、用具等,干燥后病毒可以进入空气引起感染。
五、怎样预防腮腺炎?
避免与腮腺炎病人接触;病好后才能上学。可煎服板兰根等草药预防。
六、观看影片《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并交流感受
七、作业: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有那些方法?
板书设计
冬季传染病的预防
计划免疫注意卫生
少去公共场所会添减衣服
积极锻炼身体
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咳嗽、打喷嚏会传播病毒和细菌。
2.学会在咳嗽、打喷嚏时的文明的做法。
3.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小狗手偶、ppt
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
教师手偶表演:小狗你为什么带着口罩呀?你生病了吗?,是的,感冒了,在流鼻涕和咳嗽,为了不传染别人,我才戴上口罩。
2.讨论:感冒来了怎么办?
(1)感冒的时候会有哪些症状?
(2)感冒的.时候我们需要做好哪些措施,让身体好起来?
小结:感冒的时候我们需要多喝水,吃清淡的食物,多休息。
(3)感冒的时候打喷嚏、咳嗽可以对着别人吗?为什么?
小结:咳嗽,打喷嚏,细菌也跟着鼻涕和唾沫飞出来,所以打喷嚏、咳嗽时一定要用手捂住口鼻并及时洗手,没有洗手的话,手摸过的用具上都会留下细菌。会传染给别人。
3.学习咳嗽、打喷嚏的文明卫生做法。
(1)出示图片,教师讲解咳嗽、打喷嚏的卫生做法。
(2)教师示范,幼儿练习。
小结:咳嗽、打喷嚏时,不能面对别人,应低头或转头用手帕或纸巾或手来掩住口鼻;而且若有鼻涕和唾沫溅在别人身上,应及时向别人道歉或拿出手帕、纸巾拭去;咳嗽有痰不能随地乱吐。
4.学习如何预防感冒、咳嗽。
小结:热爱运动,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接触生传染病的人群。
活动延伸
了解春季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不仅知道打喷嚏的时候鼻涕、唾沫到处乱飞,细菌也跟着鼻涕和唾沫飞出来了,会传染给别人很不卫生,还让幼儿学会了儿歌,。幼儿也都知道了正确的打喷嚏的方法,预设目标基本达成。当然,卫生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随时随地的提醒,以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了解常见传染病及其危害、种类、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掌握传染病预防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技能。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传染病的种类、传播三环节。
【教学难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传染病来了”
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巧妙导入
1、 多媒体展示“常见传染病的预防”,讲授: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健康和长寿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那么我们该如何健康幸福地生活呢?
2、展示人类历史上出现的部分因传染病致死人数以及部分传染病的案例。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传染病”。通过同学们已经对一些疾病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
4、(根据学生的反馈,适时点题)这些能够传染的疾病就是传染病。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传染病的危害和种类”以及“怎样预防常见传染病”。
(二)创设情景:“病痛的痛苦”
1、让学生分组探究传染病的危害,学生代表总结,后教师最后总结。
一、对个人的危害
二、对家庭的危害
损害健康,危及生命
传染家人并损害其健康
影响学习、生活
耗费精力、金钱,加重家庭负担,影响生长发育
三、对社会的危害
危害整个人类的健康
消耗社会财富,影响社会发展
导致社会恐慌
教师讲授,学生从中理解传染病的危害。
2、种类
(出示幻灯片)介绍传染病的种类,并简单分类
(三)创设情景:“让病魔现形”
提问:传染病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那它是怎样传播的呢?
1、明确目标:患病无疑是痛苦的,同学们想不想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呢?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让我们首先弄清楚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让病魔现形”的方法。
2、引发探究欲望
你知道流行性感冒病毒是怎么样从一个人身上跑到另一个人身上去吗?
3、展示幻灯片“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4、引领理解“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概念;进一步理解、判断关于流感、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四)创设情境:“打败传染病”
1、提出探究问题:传染病对人类这么恐怖,我们要怎样预防传染病呢?你们有预防传染病的经历吗?(建议从常见的'传染病:手足口病、流感、红眼病、禽流感、狂犬病、手癣足癣等说明)
2、指导学生分析现象,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根据自己患感冒时的亲身经历等。
学生活动:自主合作探究,得出初步结论。
同组(或同桌)相互合作,必要时求得老师的帮助。
实事求是地整理分析探究资料,得出初步结论(或看法)。
3、学生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包括可能是错误的观点),相互交流、争辩,激起思维共鸣。
4、师生互动交流成果,自主完善结论(幻灯片展示),进行知识整合。
5、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出传染病预防措施
6、突破重点、难点:同学们,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我们是不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关注健康呀?
(五)评价、盘点收获
1、完成幻灯片上的习题。
对学生个人或小组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作中肯的表扬。
2、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出来和大家一块分享!
3、完成一份宣传作品。要求:
(1)内容:与传染病有关的基础知识、防治方法或心理指导。
(2)形式:文字、图画、诗歌均可。
(3)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
(4)作品中要注明学校、班级、制作人。
4、通过对传染病的了解,我们要怎样去关爱传染病人,和他们相处?
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2、认识各种传染病。
3、学习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难点:认识各种传染病及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三、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都得过流行性感冒,那么当我们患流行性感冒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呢?
生:难受。
师:如果动物得传染病,它又会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我们来看个视频,看看动物得了流行性感冒会怎么样?
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呢?
生:因为它会传染。
师:会传染的病,我们称它为传染病。它为什么会传染?
生:有病原体。
(二)、讲解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
师:好,下面我们给传染病下个准确的定义。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现在让我们看看一些病原体在电镜下的样子。(多媒体展示细菌、HIV病毒、香港脚真菌、蛔虫卵)这些小小的肉眼难以辩认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就是让我们害怕的原因。
师:这些传染病有什么特点?
生:传染性和流行性
(三)、认识传染病流行的途径
学生观看视频小品,《病毒来了》,并思考,在传染病的传染过程中必须具备哪几个环节?
学生观看后讨论,总结: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四)、认识各种传染病及有效的预防措施
1、学生小组讨论:你所知道的传染病,怎么有效预防?
2、小组长发言。
3、教师展示表格,各种不同传染病及其预防的措施。
(五)、回顾与思考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师:非常好,希望本节课的学习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七、 板书设计
1、 传染病的概念与特点。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一般措施。
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篇5
一、设计思路
“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常识”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防治”部分的重要教学内容,虽然学生对传染病并不陌生,但对传染病的理论认识还很欠缺,本课时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流行及其预防措施,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对传染病的理性认识。
知道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联系学生熟悉的流感病例进行讨论与分析,采用交流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传染病的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引导学生逐步建立预防传染病的正确观点。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几种常见的传染病。
2.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更好地进行传染病的预防。
3.具有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初步建立预防传染病的正确观点。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方法。
难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
四、教学准备
寻找有关禽流感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介绍传染病的历史
瘟疫、战争和饥荒,被称为人类历史悲剧的“三剑客”。他们不仅带给人类痛苦和恐慌,有的时候也导致整个社会的衰退,甚至于国家的`消亡。传染病带来的死亡和创伤,远远地超过战争的总和。
十四世纪,欧洲发生鼠疫,两千万人死亡,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十七、十八世纪,天花大流行,1.5亿人口死亡。
1918年流感大流行,2500万人死亡。(图片展示)
由于对病原体的认识、抗生素的使用和疫苗的应用,我们在与传染病的较量中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老的传染病将长期存在,而且新的传染病也不断出现,如疯牛病、艾滋病、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传染病的防治原则: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二)介绍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性疾病就是我们常说的传染病,是许多种疾病的总称,它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最常见的如流行性感冒、乙肝、细菌性痢疾、流脑、结核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等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
(三)介绍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的三个环节
1.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这是“三大环节”的基础。
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入侵其它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3.易感人群是指对传染病缺乏抵抗力的人群。在易感者较多的情况下,一旦有传染源引入即易引发流行。
现学现用:图片
1.图中谁是传染源?
2.谁属于易感人群?
3.该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四)如何预防传染病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如果缺少或阻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流行就不会发生或者中断。
引导学生从三个环节入手:
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同学思考如果传染源是动物呢?)
2.切断传播途径:注意个人卫生,多通风,勤洗手
3.保护易感人群:不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加强锻炼,接种疫苗。
4.消除病菌生存条件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示范:六步洗手法
介绍洗手的好处和注意的地方。
(五)如何预防禽流感
1.介绍目前禽流感的流行状况。
2.通过上面关于传染病的预防的介绍我们到底该如何预防呢?(学生讨论)
3.观看预防禽流感的视频。
(六)布置任务
查阅资料如何预防水痘等我们常见的传染病。
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篇6
一、活动目的:
1、冬季是各种传染病多发季节,避免传染病在校内发生。
2、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进行预防教育。
3、增长学生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己保健意识。
二、活动过程:
班主任讲话:
同学们,冬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尤其是结核病,表现为咳嗽、发烧。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开展本次主题队会,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了解有关传染病的知识。
(一)、通过看视频资料了解传染病
(二)、向学生进行传染病的宣传教育。
1、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长期以来因为没有有效药物治疗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故人们对结核病产生了很强的恐惧心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科学工作者自50年代以来,已经研制出十数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只要早期发现,正规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结核杆菌可以侵入人体任何器官,也就是说人体的各种器官都可以发生结核病。
2、有哪位同学知道结核病是怎样传播的吗?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空气中的结核杆菌,通过人的呼吸进入人的肺部,在那里繁殖、生长,这样人就会被传染上肺结核。另一种是血液传播。就是说原发肺结核病灶迅速发展,结核性脑膜炎等等疾病。
3、肺结核有那些症状?
(1)指名说一说
学生1:肺结核早期或轻度肺结核,可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忽视,若病变处于活动进展阶段时,可出现以下症状:
1、发热:表现为午后低热,多在下午4-8时体温升高,一般为37-38℃之间。这时病人常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
2、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但也最易使患者或医生误以为是“感冒”,北宗小学六二班黄杏然或“气管炎’而导致误诊。
3、痰中带血: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大多数痰内带血是由结核引起的。学生2:是啊!得了结核病的人不仅十分痛苦,同时也会严重地影响工作和学习。为了给病人加强营养,还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学生3:吃了病人污染过的东西,就会得结核病。
学生4:你讲的是对的,但还不完全,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空气中的结核杆菌,通过人的呼吸进入人的肺部,在那里繁殖、生长,这样人就会被传染上肺结核。另一种是血液传播。就是说原发肺结核病灶迅速发展,结核性脑膜炎等等疾病。
学生5:还有咳嗽,咯血,天天下午发低烧。
学生6: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咳嗽,浑身没有劲,软绵绵的,人渐渐消瘦,晚上睡觉常常盗汗,面部潮红,下午发低烧,胸口发闷,严重的时候还会咯血。这时病的传染性很强,因为病人咳嗽的时候,空气中会有许多结核菌。
(2)、小组讨论:如何从身边做起,如何搞好卫生,如何预防肺结核病?
生1:不吃肺结核病人吃剩下的东西,不到他屋里去玩。
生2:平时要多吃好的`,增强自己身体的抵抗能力。
生3:及时发现结核病人,积极治疗结核病人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我们知道结核病人,尤其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是结核病的传染源,因此对结核病人及早给予有规律的彻底治疗,使之不在排菌,从源头上控制结核菌的传播,是至关重要的。
生4:切断结核菌的传播途径也不容忽视,提倡注意个人卫生,做好消毒隔离,避免结核菌的扩散。
生5:病人最好单独住一间房间,如果没有条件,也该与别人分床睡。房间要经常开窗透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生6: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预防感染。
生7:给已感染结核菌的病人服用抗结核药物,可以防止结核病发病。
4、学生谈收获。
(三)发出倡议
同学们,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大家讲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一定就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四)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传染病的防治”主题班会,我们了解了更多的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希望大家要爱护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并回家向家人做宣传,发动家人讲好卫生,预防各种疾病发季节,避免传染病在校内发生
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篇7
一、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让学生知道传染病都有哪些。
2、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进行预防流行性感冒、腮腺炎、尤其是H7N9禽流感的预防教育。
3、增长学生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己保健意识。
二、活动背景:
针对全国部分地区和学校容易出现人传染病,为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所以通过本周主题班会认真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师生身体健康。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最近全国部分地区和学校容易出现人传染病,为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初春、秋季的气候乍暖还寒,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从比较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到比较少见但更致命的流脑、出血热等,都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加强个人卫生和防护十分关键。
历史上传染病的流行:1348年,欧洲出现了鼠疫大爆发,短短 5年间,欧洲人口减少了近1/2。传染病的大流行是人类的灾难。
1918年全球爆发流感,死亡人数达2000万,其中美国死亡50万,比因战争死亡的人数还要多。
调查:从小到大你患过那些病?
(二)学生讨论并掌握有关知识。
1、传染病与非传染病有什么不同?
近视眼:由于患者自身的眼部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不能传染。
结膜炎:由于外来的致病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传染性、流行性
2、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要经过哪些环节?
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传染病流传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播途径
传染源 易感人群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可以是患者也可是携带者)。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可为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少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资料分析
1、分析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说一说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易患流感?
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空气传播。因此咳嗽或打喷嚏的时候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老人和小孩体质差,抵抗力弱,所以容易患感冒。
2、资料2所说的做法有什么科学道理?谈谈你的认识。
将甲肝患者用的碗筷和家人分开,目的是将甲肝患者遗留在碗筷等餐具上的甲肝病毒与健康人隔离开,这样可以避免健康人感染甲肝。饭店的餐具要严格消毒,这样做可以 将餐具上的细菌和病毒杀死,避免顾客感染上传染病。
常见的传染病种类
类 型 常见的'传染病 引发疾病的主要途径
呼吸道 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等 飞沫、空气
消化道 蛔虫病、蛲虫病、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 饮水、食物
血液 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等 注射器、吸血昆虫
体表 血吸虫病、沙眼、狂犬病、破伤风、淋病等 接 触
分组讨论:如何从身边做起,如何讲好卫生,如何预防各种传染病。
1、教室必须要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最近可能是由于气温下降的原因,我们发现班级开窗通风做的不是很好,希望教室的窗户只要天气条件允许,上课时尽可能打开,无论天气怎么样,下课时都应该打开所有的门窗。
2、接种疫苗。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如果同学们家庭条件允许,不防建议你到就近的接种单位接种相关的疫苗。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能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体质增强。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己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5、生活有规律。 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应少于8个小时。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无论学习或其他活动使身体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6、衣、食细节要注意。秋季气候多变,早晚温差较大,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同学们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7、切莫讳疾忌医。由于秋季呼吸道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告诉父母亲带你看医生,特别是有发热、皮疹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刻隔离、绝对不可到带病坚持上课。采取隔离措施,以免范围扩大。
食品安全教育。
总结:
1、传染病的概念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3、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传染病及其预防”主题班会,我们了解了更多的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希望大家要爱护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并回家向家人做宣传,发动家人讲好卫生,预防各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