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教师事迹推荐5篇(教育光辉瞬间:五篇感人教师事迹)
教师是社会的灵魂工程师,他们默默耕耘,用爱心和智慧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为了表彰那些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特别推荐了五篇最美教师事迹,这些故事温暖人心,展现了教师们的伟大和无私。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些教师的奉献精神,为他们点赞!
最美教师事迹篇1
与学生共奋斗
自从高三以来,我几乎每天早晨5:18分起床,第一个到操场,只有我坚持早起,那么学生也很自觉地早起。我的目的有两点:第一:早晨是学生记忆力最强的时间段。最重要的一点,我就是培养学生:我能早起,我能行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无谓的精神。每天跟学生跑操,说实话,冬天早晨是我最怕的时候,我也喜欢睡懒觉,但是我时刻记得这是高三。
走进课堂
我的性格是比较浮躁,但是我到献县一中任教三年来,我的性格变了,变得比较稳重了,心静了。因为我面对的是学生,是孩子。只有我稳了,学生才能坐得住,才能塌下心来投入到学习当中去。自从高三以来,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的自习课,我都在教室里备课,批改作业。这样做,学生踏实了,我的知识层面也达到了一个台阶。
作为一个班级的班主任,作为一个毕业班的班主任,我敢说我是肩负着每个孩子的未来和每个家庭的希望,我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高三前几次考试,我班成绩一直不太理想,,但是我时刻记住我是这个家的顶梁柱,如果我倒下了,没有了斗志,我的学生就会泄气。这就是责任,是这个家的支柱。我积极找任课老师交流班内每个学生的情况,于是我走进了课堂,陪伴学生们一起听课。这样我能及时了解了每个学生上课情况,又学到了每个任课老师的教学风格,丰富了自己的教学。在这即将听完高三这一学年的课,说实话:回想着高三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我真的无怨无悔;面对着这一年来充实的生活,我真的无怨无悔!
善意的谎言
高三,使学生们最焦虑的时候,每次考试,有的学生成绩不太理想,我及时找他们座谈。因为他们最需要帮助。一句安慰、鼓励的话,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善意的谎言也可以鼓励一个学生。有时候心理素质差的学生,成绩下来以后,我暗自把分提高上去,暗地里关注他们的弱科,及时和任课老师沟通,给予他们无形的帮助。
爱是没有边界的
可能我们生物老师教的班级比较多,所认识的学生也比较多,只要是我认识的学生,我基本上碰到了问一下他们的学习情况以及其他事情,鼓励他们,当学生们说一声:“谢谢老师”,感觉心里特美,学生,没有了班级之分,没有了年级之分,都是我们一中的学生。
记得高一以来,我班的一个学生烫伤了,腿上全是泡。到了医院,用药水一洗,疼的趴在我身上哭了,此时我感觉到了作为一名老师是孩子的第二个父母,是孩子的支柱,是可以依靠的臂膀,我深深地记得那个学生没有了父母,医药费都是我出的。因为我感觉我值得,因为他是我的学生。自那一刻起,我下定决心要用“爱心”管理班级。我时常告诫自己别把工作当工作,而是当事业。
严格管理
我要求完美,什么事情都要完美,所以我在管理班级上比较严格。因为管人管不住心,只有让学生信服了,学生才死心塌地的听你的,所以我一向坚持的是学习上不要和我讨价还价,生活上我是他们的父母。
还有20天我的孩子们就要走进没有硝烟的高考考场,我坚信,在校领导的关心和带领下,我们高三420班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让我们自信坚毅地接受人生的第一次重要选择,用蛇年六月的骄人的答卷,来报答所有关心我们、支持我们、爱护我们的人,也为正在腾飞的献县一中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最美教师事迹篇2
每到开学,都是于贵勤最高兴的日子。因为又能看到这些孩子,和他们朝夕相伴了。眼前的孩子们,迟早要走出大山。可56岁的于贵勤却在北大山脚下的孤山小学守了22年。1990年,因为责任性强,教学成绩突出,于贵勤从县重点小学分配到这所入学率合格率都只有10%的孤山小学。那一年她34岁。来时,于贵勤看到学校这个样子,心里哇凉哇凉的。学校破破烂烂的连个院墙都没有,凳子三条腿,有的二条腿之后,看着孩子那个穿的破衣烂衫的,有的都露着屁股。北大山地势高寒,年平均气温只有5.9度。因为缺门烧窗,于贵勤把自己家作为课堂,没有黑板就用面板,没有板擦就用毛巾代替。第二年她所带的毕业班在全市考试中取得合格率升学率100%的优异成绩。也是这一年于贵勤被任命为孤山小学的校长。她下决心为孩子们建一座新校舍,于贵勤说:一是看着孩子们那么可怜,再看着学校这个样,又想到我妈小时候嘱咐我的话,我妈说:将来有一天当官了,一定要为人民做点事。孤山小学距离县城120公里,一天只有一趟班车。于贵勤顶风冒雪,寒来暑往,一趟趟,一回回,跑遍了市县乡的20多个部门和企业,筹集到资金物资共计200多万元。孩子们有了一座两层的新教学楼,接通了自来水,建起了图书室。那一年于贵勤46岁。为了解决山区孩子道远上学难的问题,于贵勤在学校设立了寄宿制,用锅炉为教学楼和宿舍楼烧起了“土暖气”。24小时 里每隔40分钟就得添一次煤。村民说:我说你顾个人,她说:不行,她省点钱是点钱。省钱干什么呢?于贵勤说:都留给学生。于贵勤每天深夜入睡。临晨四点钟起床。而她的学生们可以踏踏实实的睡上一整夜。过去了,孤山小学的锅炉工还是于贵勤。今年她56岁。学生们说:于老师就那样弯着腰在那里烧锅炉。而且在我们面前从来没表示出那种疲劳的感觉,都是非常精神,我感觉那不是真的,我感觉她真的非常累。22年,孤山小学从一个只有12间破旧教室,几十名学生的落后乡村小学,发展成为占地1.3万平方米能容纳200多名学生,硬件优良的小学,从教学成绩全县倒数第一,变成闻名全县的优秀小学。于贵勤说起这所小学的'孩子们时动情地说:舍不得我这个家。于贵勤希望无论孩子们走的有多远,都会记得这样一个家,曾经给过他们温暖和力量。
最美教师事迹篇3
我不是诗人,无法用漂亮的诗句来赞美教师;也不是歌手,没有动听的歌喉来讴歌教师。然而,我要无比骄傲、无比自豪地喊出——我是教师。
记得填报高考志愿时,班里同学报师范的寥寥无几,而我,三个志愿全是师范院校。是的,我喜欢这个职业。我选择做一名普通教师。没有别的原因,因为热爱,所以选择;我选择,我热爱。
2004年8月,我来到鄢陵二高,做了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才切实体会到了做教师的艰辛和不易。至今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被学生当众顶撞时的委屈、第一次遇到学生打架时的慌乱、第一次把得急病的学生匆忙送往医院时的紧张;还清楚地记得,怀着八个月身孕登上讲台的笨重;还清楚得记得,把无人看管、年仅三岁的儿子撇在教室外的寒风中,一站九十分钟的心痛。这十几年,每当遇到困难,想要退缩的时候,我都会问自己:当初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职业?如果说选择是因为热爱,那么坚守更需要爱。十二年,四千多个日日夜夜,我快乐着学生的快乐,悲伤着学生的悲伤。我和他们的故事,一件件,一桩桩,历历在目……
那是2007年,生完孩子刚刚四十天,我就返回了讲台,把嗷嗷待哺的儿子撇在老家。此时的我体态臃肿,刨宫产留下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但我顾不上病痛折磨和思儿心切,毅然决然地接手了两个快班的英语课。为看一眼孩子,我时常在下班后,骑自行车,抹黑赶回三四十里外的老家。第二天早上,天不亮就赶回来,给学生上早自习。冬天,赶回学校时,全身冰凉,手冻得拿不起粉笔。每逢这时,学生总会递过来一杯热水,关切地说:“老师,您暖暖手吧”。
2010年,我带复习班的英语课,自感责任重大,容不得丝毫马虎和半点懈怠。也是在这一年,儿子开始上幼儿园,但是婆婆要在老家照顾老人,不能来看孩子。为了扮演好妈妈和教师的角色,我每天起早贪黑,忙里忙外,没请过一天假,没耽误过一节课。每周末的联排是我最难熬的时候,两个班,两个联排,一上就是一上午。为了不耽误上课,我常常把年仅三岁的儿子关在教室外面,让他独自玩耍。一天,天气特别冷,我像往常一样上完第一个联排课,出去找他时,却发现儿子卷缩在教室外的墙角里,睡着了,小脸和小手冻得通红。我伸手一摸,孩子全身发烫,怎么叫都叫不醒。我吓得失声痛哭,不知所措。学生们看到后,提醒我打120。孩子爸赶到医院,二话没说,上去狠狠地甩了我一个耳光。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可我一句话都没说,返回了学校,接着上第二个联排课。我很想做个好妈妈,但我也想当一个好老师。这节课,学生们是含着眼泪听得,气氛热烈,没有一个学生捣蛋,连那几个经常睡觉的学生也抢着回答问题。从此,每逢英语课,没一个学生迟到,他们一个个变得乖巧懂事,刻苦努力。这年高考,班级英语及格率达到90%以上。
2013年,我遇到了人生中最困苦的时期,孩子爸到外地工作,把年幼的儿子、刚满三个月的女儿和年迈多病的婆婆撇给我一个人。从此,我便独自一人带着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负重前行,一边要照顾好老人和孩子,一边还要搞好教学,带好学生。我几乎每天都是五点起床,做好早饭,送完儿子,再匆忙赶往学校,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下了班,又匆忙去接孩子,做家务……忙的时候,就在孩子脖子上挂个钥匙,让他自己回家。遇到孩子或老人生病,想方设法把课上完,再去照顾他们。恰逢这年,我接了一个特快班,但是学生英语特别差,差到只能考三四十分、五六十分的程度。为带好这帮学生,我倾我所有,付出了全部的热情、耐心、时间和精力。每节课,都提前十分钟进教室,检查学生的默写和背诵。下了班,晚几十分钟回家,批改当天的默写和笔记,遇到需要额外辅导的学生,还要再延迟几十分钟,为其讲解疑难。实在批改不完的作业,备不完的课,带回家,等孩子睡着了,再批,再备。就这样,一做就是两年多,班里每个学生用过的默写本,都有厚厚的一摞。由于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几乎每节课,都要从头讲到尾,没有休息的机会。碰到重点,难点或学生不理解的知识,还要找时间、挤时间给学生反复讲,直到他们弄明白。两年前,由于过度用嗓,我的声带出了问题,长了很多小结。医生建议手术,还要禁声半年。我怕耽误上课,拖到现在,只能靠药片和扩音器维持。朋友和同事都说,我是个女汉子。其实,只有我清楚,自己偷偷哭过多少回。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大部分学生都能考及格了,有些学生能考一百多分。此刻,我觉得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没有辜负自己当初的选择,对得起自己对英语教学的那份热爱和执着。
泰戈尔说:“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大爱如酒,醇香醉人;酒如生活,苦辣自知!有多少教师,把散发着生命芳香的大爱,献给了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却将苦涩的生活一口吞下。我想他们的无私和奉献,执着和坚守也都有着和我同样的原因吧——因为热爱,所以选择;因为有爱,才能坚守。
最美教师事迹篇4
____,1980年毕业,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了整整三十七个春秋,一直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视教书育人为己任,忘我工作着。
一、爱岗敬业、任劳任怨
在班主任岗位上,把自已的全部的热情和精力都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每天都早早到校,给学困生辅导功课,与学生谈心,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实施帮助;课余时间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授课之道,让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经过努力,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非常强,总体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所执教的班级在统考中的成绩都是优秀。
二、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接送脚伤同学上下学、发明 “迂回跑步”训练法帮助学在运动会取得好成绩、在勤工俭学活动中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采集花籽……这点点滴滴凝聚了老师的爱。在任教导主任工作期间,发现学校的水泵坏了,为了不影响第二天师生的正常用水,我和几个同事及师傅加班加点地修理水泵,想到的都是工作。
三、恪尽职守、亲历亲为
2010年主抓学校的环境建设中,坚持每日早到校,做好巡视检查的同时,还和值日生们一起忙碌,深入校园环境建设第一线,努力抓好校园卫生这块管理上的“死穴”。如今的双小校园成了一座“花团锦簇,绿树环绕,留香溢美”的乡村名校。
四、发扬团队精神,协助部门领导抓好校内的常规工作。
我在主抓校园卫生和环境建设工作的同时,还注重做好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工作,促进了学生卫生、文明、学习等综合习惯的养成。
五、潜心耕耘、硕果累累
多年来,在各类教学大赛中,所指导参赛的课目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参评的论文荣获佳奖,负责编写、执教的教材课目多次评优。先后获得“____市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____市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
最美教师事迹篇5
刘永国,男,汉族、1961年出生,中专学历,1981年参加工作,至今已有34个春秋,现任小学数学高级教师。
刘老师扎根农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已经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工作了34个春秋。他34年如一日,以校为家,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长期担任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他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34年来,刘老师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师德高尚、身正为范。
1981年1月,刘老师踏上了农村小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从那时起,他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他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怎样制作课件、怎样熟练操作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做一名高品位的合格的人民教师。他深知没有坚实、厚重的业务功底,没有准确的知识结构,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无法胜任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教师这一职业。他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耐心寻味的启发,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示范课。
二、细心关爱,耐心帮助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却盛于母爱。因为老师对学
生的这种细心的爱,是一种理性的爱,它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刘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及时纠正、教育、培养,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在刘老师所在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比如,班里有个女孩叫丁路禅。他学习很好,可就是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是班里有名的“胆小生”。为了帮助他练习胆量,刘老师课上经常提问他一些很容易的问题,并且课下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当发现他的数学很好时,就在学校每周一次的数学朗读学习中,让他带着大家朗读。渐渐地,数学课上的一分钟演讲,他也能够大胆地走上台来。后来丁路禅同学的学习更是突飞猛进,还当上了刘老师精挑细选的课代表。看着孩子们的成长,他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刘老师的细心关爱就像水一样载歌载舞,使班内的“鹅卵石”们日臻完美。
这样的例子在刘老师身上很多很多,他时刻把德育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既教书又育人,使班上的孩子都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教学无小事,育人需精心”。
三、恪尽职守、任劳任怨
任教36年来,刘老师始终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他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不求回报、只讲奉献。
历年来,他所担任的学科在全县组织的统考中总是名列前茅,他辅导的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多次获奖。
刘老师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托起学生攀登新的高峰;甘愿化春蚕,用才能让知识与智慧延伸;甘愿当园丁,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默默耕耘的无悔人生,他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自己的完美人生,他是教育战线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好榜样,是完美的乡村教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刘老师知道教师吃的是一碗良心饭,教师任重而道远。勤教学、苦钻研,不图名利,脚踏实地继续默默无闻地工作。就如澳大利亚沙漠中的一种无名花,无需肥沃的土地,也无需充足的水分,做到吸收得比别人少,开出花儿比别人美,更可贵的是奉献出的比别人多。从初登讲坛的青涩,到今天的成稳娴熟,在这小小的三尺讲台上,刘老师用真情和汗水演绎自己的精彩人生。他凭借自己丰富深厚的学识基础、创新求真的教学风格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感动并带动着身边的莘莘学子学,共同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在我们眼中,他就是最美的乡村教师。我们相信,刘老师一定会在教育这片热土上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