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8篇(创意绽放:8篇美术教案助你成为艺术大师)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8篇精选的美术教案,涵盖了多个年级和主题。这些教案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艺术技能和创造力。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手工制作,这些教案都将为教师们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灵感,让学生们在美术课上获得更多的成长和乐趣。

美术教案8篇(

美术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马的资料,培养幼儿细心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2.激发学生对美 的整体感受,学习用体态、动作表现奔马的激昂情绪;

3.欣赏徐悲鸿用灰、浓、焦墨色和线条画出的奔马,感受奔马的气势和力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感悟徐悲鸿奔马作品的精神内涵。

三、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马的图片、图书及其他;

2.录像带《群马奔腾》;

3.徐悲鸿图片《奔马》、《群马》;

4.水墨、毛笔、纸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马,丰富知识。

1.看录像《群马奔腾》,激发兴趣 提问:①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这些马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马的外形特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的具体结构) 2.设置悬念,引起学生思考

①你们知道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千里识途的马吗?人们为什么这样叫马呢?

②你们知道吗,为什么马是善奔快跑的呢? ③你还在哪里看见过马?它是什么样的?

3.鼓励学生在成人的帮助下,从图书、图片、电视、广播、电脑网络中查找,收集马的各种资料,了解有关的知识与信息。

活动二:欣赏徐悲鸿的《奔马》,培养审美情趣。

组织幼儿将收集到的马的信息、知识进行交流(图片、图书等)

2 .提问:你喜欢马吗?为什么?

(不仅同学们喜欢马,有一位叫徐悲鸿的先生也爱马,他不但喜欢观察马,还喜欢画马。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讲讲他的故事)

3.以故事的形式简述徐悲鸿先生爱马,观察马,画马的故事:

4.出示作品:《奔马》 (1)提问:

①画面上的马在干什么?

②从什么地方看出马在奔跑呢(注意观察马的身体动作) ③你觉得这匹马的体魄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④这匹狂奔的马心情会是怎样呢?(引出激昂、奔放等心情)

⑤如果你是这匹狂奔的马,在大草原上奔驰,你的心情会是怎样呢? (2)配上《群马奔腾》音乐,整体感受作品的气势和力度。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看到画家徐悲鸿的《奔马》,这是一只非常欢快,

自由奔放的马儿,他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一股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在中国 人的心目中,把马儿始终作为人才的象征。 5.放录像,学生欢快的随乐表现奔马的激昂情绪。 活动三、绘画《奔马》,感受体验美

1.欣赏作品,徐悲鸿的《群马》《奔马》。 提问:

①徐悲鸿先生画的马好看吗?你喜欢吗?你觉得马的什么地方你最喜欢?为什么?(注意观察用灰墨画的身体,浓墨点的五官,焦墨扫的马尾) ②你们知道,徐悲鸿先生用什么样的笔墨来画马的吗?为什么能使我们感到马的气势和力度呢?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用大块灰墨摆出马的体态,刚柔并济的几笔写出四肢的主要肌骨,浓墨点五官,焦墨扫马尾。

3.教师小结:徐悲鸿先行画马时很认真,他翻来履去地画马,熟悉马的结构,肌肉,他运用中西方绘画技巧结合,大块的灰墨摆出马的体态,刚柔并济的几笔写出四肢的主要肌骨,浓墨点五官,焦墨扫马尾。徐悲鸿先生画的马很自然,很生动,就像活的一样,非常有气势和力度。

4.学生自由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5.作品展览

学生自由分析绘画产生的不同效果,让学生自己发现存在的问题 五、课后延伸:

1.用收集来的图片,图书,签到布置宣传窗。 2.鼓励学生控索多种画,进行创作。

第二课:戏曲人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2.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利用国画材料表现一幅京剧人物的作品。 3.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方法。 难点 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三、教学准备 有关京剧的图片资料、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京剧录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2.欣赏思考

A. 这是什么戏曲? B. 有哪些人物形象? C. 给你什么感受?

D. 跟着录像模仿一下动作表情。

3. 板书课题《戏曲人物》 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模仿人物动作。

(三)、讲授新课

1.介绍有关京剧的知识

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

C.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表演 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介绍。 旦角的行家。

2.欣赏京剧人物形象

A.分别出示该行当的人物形象。 B.展示优秀的戏剧人物绘画作品。

C.说说这些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刻画? 3.讲解绘画方法

A.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京剧人物形象,分析他的动作、表情、服装等方面的特征。

B.勾好大致轮廓,注意各部分比例。 C.自己刻画人物的细节部分。 D.勾线上色。

学生讨论人物的特征:如衣着、动作、头饰、脸谱等。 服饰、面部、动作、道具等。重点欣赏服饰及脸谱。 学生分析。

(四)、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参照戏曲人物图片,用色彩画表现一幅戏曲人物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服饰和表情、动作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学生作画。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第三课:水墨人物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基本知识及其艺术表现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2.引导学生在欣赏、分析、感受的基础上,研究与尝试用中国水墨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人物,初步掌握水墨人物画基本的表现方法与步骤,表现出人物的生动特点。

3.提高学生的水墨表现能力和对水墨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于水墨人物画特点的了解与表现方法的掌握。 难点:学生对水墨人物画造型的掌握及墨色关系的处理。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中国画工具。

(教师)教学的课件,水墨人物画的图片资料,教学演示的工具。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引言:中国画的类型常根据表现题材的不同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与人物画。人物画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宋代的梁楷到现代的蒋兆和、周昌谷、刘国辉等都擅长画水墨人物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水墨人物画——出示课题《水墨人物画》。

2.引导分析,了解特点。

(1)出示课本中梁楷、刘国辉、蒋兆和三位画家的三幅水墨人物画作品,教师简单说明三幅画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与分析:他们与一般人物画的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三张画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一样?分别给了你怎样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表现方法,为什么? 学生观察讨论,师生展开交流。

(2)教师出示一些其他的水墨人物画作品,学生进一步欣赏,增加感受。 3.表现方法与步骤的研究。

(1)出示一幅水墨人物画作品,也可以是课本中的范画,引导学生分析与思考:它运用了哪些水墨画的表现技法?作画的步骤是怎样安排的? 交流观察与思考的结果,教师要充分地肯定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同时进行必要的引导与补充。

(2)教师现场示范基本的表现技法与步骤,如勾写造型、变化墨色、着色方法、背景处理等。

(3)学生交流自己的一些见解,补充相关的问题:如“有其他更好的表现方法吗”、“画面中怎样安排人物形象才好看”等。 4.布置作业,鼓励创作。 欣赏一些学生的人物画作品,可以着重欣赏人物半身像的作品,引导学生有所借鉴。

要求学生根据一些人像的照片资料,创作一幅水墨人物画作品,也可以选择课本中的水墨人物画作品进行临摹。

美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在幼儿熟练朗诵古诗的基础上大胆表现鹅的不同动态。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会熟练念古诗《咏鹅》、黑色卡纸、白色、淡蓝色、深蓝色、红色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兴趣

师:“我们中国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国家,我们有很多外国人都没有的,谁来说说看?”

幼:长城、长江、黄河、京剧等

师:我们中国古诗也是很有名的,最近我们也学念了好几首,今天我们来念一首《咏鹅》给客人老师听听好吗?

师:这么好听的古诗我们把它画出来吧!

二、欣赏感知,理解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情景化语言,让幼儿感知鹅的表现方法,使技能学习融入到情景中。)

教师边用语言描述,边示范。

师:两个蛋宝宝在草地上很孤单,小蛋宝宝想跟大蛋宝宝做朋友,于是小蛋宝宝拿起电话跟大蛋宝宝说:“你好啊,我们做个朋友好吗?”

大蛋宝宝回答说:“好啊,朋友。”(添画鹅的脖子)小蛋宝宝听了很开心,它睁开眼睛,戴上了一顶红红的帽子,张开扁扁的嘴巴说:“你好,你好!”

师:你们猜猜看,两个蛋宝宝变成了什么?(大白鹅)

师:你们真棒!猜对了!大白鹅很开心,张开翅膀,(添画翅膀),跳起舞来了!

三、幼儿创作,大胆表现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用情景化的语言来指导,幼儿的创作,引发幼儿的创作兴趣,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出不同动态的'鹅。)

草地上还有许多蛋宝宝也想变成大白鹅呢,你们一起来帮帮它们好吗?

指导语:

1、提醒幼儿要找一大一小的蛋宝宝来变鹅宝宝。(引导幼儿画出不同大小的蛋,区分鹅的头与身体)

2、鹅宝宝可喜欢洗澡了,身上的羽毛都是白白的。(要求幼儿用白色油画棒均匀着色)

3、提醒幼儿要变出神气的大白鹅。(特征:细细长长的脖子)

4、鼓励幼儿表现不同动态的鹅,并添画背景。

四、展示交流,体验成功

找找谁的大白鹅最神气!我们一起来学学自己画的其中一只大白鹅的动作,边学动作边念古诗。(特征、动态方面)

活动反思:

在绘画材料的选择上我选用黑色卡纸和白色油画棒,这在颜色上形成了很强烈的黑白对比,给孩子一个视觉冲击/也为我下面的活动过程起到了铺垫。在教孩子们画鹅时我采用了情景化的比较童趣的语言让孩子比较有兴趣并且易于理解和接受。

但是孩子们在表现鹅的动态时比较有困难,从而让交流评价这一过程也比较的枯燥,主要原因是我对孩子们的前期经验的准备缺乏了考虑,孩子们 的前期经验对于一节活动是极其重要,因此我门老师在选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多去考虑。

美术教案篇3

课题:过去的日子

教学目标:学会关注生活,关爱自然环境,发现和感受真、善、美的事物,促进个性发展;有意图地运用美术语言,记录和表现过去的事情,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怀旧模式的照片美术作品,学生自己的生活照。

一、同忆、导入(初步了解艺术的表现方式)(课堂导入活动可根据实际灵活运用)

1.出示艺术节学生活动的精彩剪影照片。

2.教师:回忆艺术节中印象最深刻的事和片段,并谈谈它给你的最深感受。

3.学生同忆并谈感受。展示课题课件:展示艺术节照片若干。

二、交流与思考(引入到对美术创作的表现方式的学习)

1.让学生把准备好的照片,即-一张在记忆中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情的照片拿出来,相互欣赏交流。

2.请两位同学上二讲台将自己的照片展示并讲解,为后面的作品创作内容作铺垫。

3.小结:这些都是摄影给我们带来的美的回忆和感受。摄影一方面可以拍摄出图画式的照片,成为精美的艺术作品,另一方面它也是美术创作收集素材的一种手段。

4.什么是美术创作?美术创作一般指美术作品的创造,是艺术家根据一定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构思,选用特定的艺术媒介如颜料、笔、调色盘、画纸等制作表现出美术形象的创造活动过程。

5。摄影虽然能拍摄出美的艺术作品.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影响较大,往往也有不尽人意之处。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我们的创作构思,如绘厕、雕塑等。

6.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来表现主题。

三、作业:构思、创作(根据自己所带来的照片或同忆为内容,设计主题,进行表现)。

提示:过去的日子里,我们都有过欢乐和苦恼,都有过许多值得回昧的记忆。你是否可以尝试用绘画的表现形式来表现自己过去的日子?

美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自己喜欢的脸谱。

2、感受脸谱的艺术美,激发幼儿的创作力。

活动内容:

美工活动《我喜欢的脸谱》

活动准备:

1、了解京剧脸谱知识,知道脸谱名称,欣赏、绘画京剧脸谱。

2、环境准备:幼儿绘画的京剧脸谱作品布置成“一班脸谱展”。

3、废旧材料准

备:旧信封、纸盘、毛线、蛋壳、剪刀、画笔、画纸、抹布。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一班脸谱展”。老师与幼儿一起唱《脸谱歌》。

师:“小朋友的歌唱的真棒,你们不但会唱《脸谱歌》,还会画脸谱。你们看,咱们一班脸谱展中,有这么多小朋友的脸谱作品,老师觉得每一张都特别棒,谁能说说你画的脸谱在哪√乙?叫什么名字?脸谱的颜色代表什么?”

幼儿1:“这是我画的,红脸的后羿,红脸代表英勇。”

幼儿2:“这是我的白日武,他是白脸,白脸代表阴险。”

幼儿3:“我画了两个,黑脸的关公,蓝脸的窦尔敦。黑脸代表正直、公正,蓝脸的代表刚强。

师;“请小朋友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别人,介绍的时候要讲清楚,脸谱的`名称和代表的意义,同时也要认真倾听同伴的介绍。幼儿相互介绍、欣赏“一班脸谱展”中的脸谱作品。

二、讨论;

师:“脸谱展中的作品,都是画在纸上的,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制作脸谱?”

幼儿1:“在纸盘上画脸谱。”

幼儿2:“可以在鸡蛋壳上画脸谱。”

幼儿3:“可以用毛线贴脸谱的胡子。”

幼儿4:“我看见过剪纸的脸谱,可以用剪刀剪。”请幼儿分组讨论制做方法。

三、幼儿分组活动;

1、鼓励幼儿胆尝试,活动中助幼儿寻找材料。

2、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在幼儿遇到困难时给予助。

四、交流欣赏幼儿作品;幼儿戴上自制的脸谱玩脸谱游戏《抓白脸札》

自评:脸谱是中国传统艺术,它有着浓烈的色彩,鲜明的艺术风格,很容易吸引幼儿对它产生兴趣,并将受孩子们的喜欢。幼儿通过欣赏、绘画脸谱等一系列活动,了解脸谱艺术的知识,逐渐感受到脸谱艺术的魅力,本次活动旨在激发幼儿创造力及动手动脑的能力。活动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胆尝试,充当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观察者、助者,孩子们能胆使用废旧材料,使每名幼儿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较好地达到了预定目标。

美术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喜欢小动物,冬天不怕冷的意识。

2. 学习绘画企鹅的画法。

3. 掌握用毛笔、控制力度、立手腕勾画出企鹅。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用毛笔绘画的经验。

物质准备:地球仪白板 课件 水粉 笔洗 调色盘 毛笔 画纸 活动重点:能够准确的画出企鹅的形象。

活动难点:用毛笔勾画企鹅轮廓的时候能够掌握好力度。

活动形式:

集体

活动过程:

1. 出示地球仪引出南极和北极的名称,简单介绍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

2. 南极和北极居住的是谁?他们为什么不怕寒冷?

3. 观看关于企鹅的视频。(白板)

4. 看图片介绍企鹅的种类以及常识。企鹅有18种,是一种不能飞翔的鸟类。(白板)

5. 观看范画说说企鹅,观察身体的`外形的特点,幼儿尝试说出绘画的步骤,鼓励幼儿学企鹅走路。

6. 教师示范绘画的步骤(白板重现过程)

7. 我们都有爸爸、妈妈。企鹅也是喜欢群居的动物,也喜欢跟在爸爸、妈妈的身边出去锻炼身体。

8. 欣赏美术作品。

9. 幼儿绘画,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添画冰雪。

活动延伸:

美工区活动可以尝试用毛笔绘画其它形态的企鹅。

美术教案篇6

学习领域:想象与表现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人的脚印和动物的脚印,想象出各种形象。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重点:培养学生从具现到形象的再创造的能力。

难点:学生想象力的创新。

教具:水桶、水、录像、图片、彩纸、彩笔、剪刀等。

学具:彩笔、彩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课题以趣味性的实验导入课题:

1、让学生拖掉鞋子,脚底在水桶里沾上水,然后将脚低印在地板上。

2、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脚印,想象着自己的脚印象什么。师指生点名回答。表扬有丰富想象力的学生。

3、小组讨论,说出动物脚印的样子。比一比哪一组说出最多种动物脚印的样子。

4、出示课题——奇妙的脚印

三、 观察了解各种动物的脚印,师生讨论脚印的模样

1、师具体逐个播放动物的脚印,请同学欣赏观察并讨论它们的造型特征、以及你所想象的其他形象。

2、欣赏课本第十四页,让学生了解一些动物的脚印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其他的小朋友会有这样的想法。

四、 探究如何将各种脚印展开奇妙的想象

引导学生于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个学生将它对某种动物的脚印有什么样的想法说出来,然后经小组讨论。

先考虑你对哪种动物的脚印比较熟悉,可以先从它的形状打开思路。师提示学生展开思路,以脚印原来的形状,如圆形,半圆形,不规则形等去展开想象。师将各种脚印扩大挂在黑板上供学生观察。

五、想象与绘画

1、引导学生独立绘画自己最喜欢的脚印,并将普通的脚印通过你的大胆与丰富的想象将它变成一副精美的图画

2、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一组脚印的世界。

3、完成作业的手法可以多样,但以绘画和剪贴为主。

六、展示作业,总结评价

1、否有集体合作的精神。

2、是否能把自己想象脚印的造型与色彩,大胆的表现出来。

3、想象的脚印思路是否有创新,独特。

4、是否能在完成作业的方法上有所创新。

七、 课题拓展

1、赏图例,引导学生课后应用其他材料,如大的硬纸板来绘制你最喜欢的脚印。

2、教育学生平时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多动脑筋。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生活情趣。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与探究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师给予指导。鼓励学生要大胆创新。让学生通过交流,提高自主审美感知能力。

美术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用水粉颜料画点,用连点的方法画不规则图形,并均匀地涂上不同颜色,注意颜色的搭配。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大胆涂鸦,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圆点娃娃图,调色盆30,白色颜料及其他彩色颜料,画笔30支,水桶,擦手布。

2、幼儿分组活动。

3、录音机,圆舞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圆点娃娃图,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今天圆点娃娃们要来和我们做游戏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圆点老师”老师扮演圆点老师和小朋友打招呼。

二、圆点娃娃在散步——画点

以圆点老师的口吻:“我的圆点娃娃们和我长得一模一样,都是圆圆的、白白的,它们现在隐身在涂鸦墙上了。有很多圆点娃娃,它们正在散步呢。我们来当当魔术师把它们变出来。注意,我的圆点娃娃身体比我小得多。幼儿人手一支画笔,蘸白色颜料在涂鸦墙上画点。

三、圆点娃娃跳舞——自由连线

圆点老师:“圆点娃娃听见这么好听的`音乐,多想跳舞啊,请小魔术师们帮助它们拉拉手,可以横着拉,可以竖着拉,也可以斜着拉,或者用其他方法把它们的小手一个个牵起来。”鼓励幼儿合作连线,线条不要太长。

四、变“地毯”——涂色圆点老师:“圆点娃娃在小魔术师们的帮助下拉好了手,可是它们不喜欢黑色的地毯,要是小魔术师们能变出彩色的地毯,它们就跳得更开心了。”

(指导幼儿大胆涂色,一个格子涂一种颜色,颜色少蘸一点,尽量不要流下来。)

五、欣赏、想象

圆点老师:“看,圆点娃娃跳着优美的舞蹈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是它们在考验我们小魔术师们。我们来猜猜看,这幅图画象什么?”

老师带幼儿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去欣赏、想象,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给予肯定和赞赏,激发他们对创造的兴趣。

美术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感受、梳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能把熟知的大自然某些事物,大胆的运用水粉画美术方式表现出来,进一步提高绘画兴趣和审美意识。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重难点:

1、感受、梳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热爱大自然。

2、能够大胆的运用水粉画方式表现大自然的美。

3、运用水粉方式表现大自然美的同时,能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并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材料:事先对大自然有大体的了解,部分动植物的图片、棉棒若干、水粉纸、调色盘、水粉颜料、小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答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引发作画兴趣。

我首先提出问题:“孩子们,你们了解的大自然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的回答是:“有许多的植物和动物……”我提议:我们一起把看到的、喜欢的大自然的事物用多彩的水粉画出来,好不好?”我的.提议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绘画的欲望立刻被调动了起来。

二、发放材料鼓励幼儿大胆用水粉进行绘画,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1、出示教师作品,引导幼儿观察水粉画简单的绘画方法。

2、讲述绘画的具体要求:姿势及卫生等等。

3、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在整个绘画创作过程中,我充当的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支持者的多重角色。幼儿依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来选择绘画内容,通过现场绘画让幼儿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大胆表现,从而幼儿想象力、观察力都有很大提高。幼儿亲身在感受和体验水粉绘画的过程中,水粉绘画的技巧同样有所提高。

三、交流欣赏作品

这个环节中,首先通过幼儿展示自己的画,自我讲述所画的内容,让幼儿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分享体验成功感。在幼儿交流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的选材、构图、线条、情感几方面进行评价,丰富幼儿的认识,提升经验。

活动延伸:

将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摆放在走廊里,供家长及幼儿参观欣赏,促进家园合作。

活动反思:

在本次艺术活动中,我充分尊重孩子的生活和活动,选取孩子熟悉的活动作为操作的内容,使活动自然拓展、延伸。充分调动幼儿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为每一名幼儿都提供了参与的机会。活动中,幼儿带着愉快的情感体验参与创作,作品生动鲜活。在活动中,我注重兼顾群体需要与个别差异,关注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并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及时给予鼓励与引导,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获得成功体验,并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活动整体效果很好。

★其他类似内容

1《拔萝卜》教案通用8篇

《拔萝卜》教案通用8篇

欢迎阅读本站最新推出的教育资源——《拔萝卜》教案通用8篇!这一系列教案精心设计,涵盖多个学科,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

查看剩余 74% 《拔萝卜》教案通用8篇

2用电安全教案8篇

用电安全教案8篇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8篇关于用电安全的教案。用电安全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通过这些教案...

查看剩余 82% 用电安全教案8篇

3垃圾处理教案8篇

垃圾处理教案8篇

当然可以,以下是你需要的文章开头: --- 欢迎来到我们的公文网站!本篇专题将为您呈现八份精心编排的垃圾处理教案。这些教案旨...

查看剩余 78% 垃圾处理教案8篇

4《拔萝卜》教案最新8篇

《拔萝卜》教案最新8篇

《拔萝卜》教案最新8篇,是我们网站精心整理的教学资源,涵盖了多个年级和学科。这些教案不仅贴近课程要求,还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

查看剩余 81% 《拔萝卜》教案最新8篇

5用电安全教育教案8篇

用电安全教育教案8篇

本文主题为“用电安全教育教案8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系列关于用电安全教育的教案。通过这些教案,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正确使用电...

查看剩余 74% 用电安全教育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