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计划5篇(音乐教学计划精选五篇)
音乐教学计划是培养学生音乐才华和审美情感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将探讨五个精心设计的音乐教学计划,旨在提供教育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有关如何在不同年龄段和水平的学生中促进音乐素养的有益信息。无论您是一位音乐教育专业人员还是一个对音乐教学感兴趣的人,这些计划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灵感和指导。
音乐教学计划篇1
一、授课题目:
第一课 《田间歌谣》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演唱《花》和《牧羊女》两首歌曲,表达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由竹笛、唢呐演奏的乐曲,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农村生活情景。认识民族吹奏乐器唢呐、笛子,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3、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认识口琴或竖笛,并学会吹奏sol。
三、教材及学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难点:能较好的掌握倚音和mf、p的演唱,能够认真聆听乐曲,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农村生活情景。
五、教学手段运用及
教具的准备:手风琴、光盘
使用的意义:
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听琴学唱歌曲,学生对歌曲旋律掌握得会更好,利用光盘示范歌曲,学生也能更快更好的.熟悉并掌握歌曲特点及演唱,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方法的运用及
采用听唱法、教唱法及跟唱法,学生通过这些方法的学习,更能更快的掌握好歌曲。
七、重点教学环节设计
音乐教学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七个主题入手对学生进行音乐熏陶,内容贯穿抒情歌曲、竖笛学习、歌曲艺术处理、音乐剧、国内外名曲、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分单元、分板块地进行阶梯教学。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喜欢听流行音乐,正处在变声期的学生不喜欢自己演唱,这跟他们青春期心理与生理的变化有关,因此,我想多让他们聆听音乐也是一种学习,在聆听的基础上加强音乐知识的学习,扩大学生音乐视野。
四、教学任务要求:
1.强调正确的唱歌姿势,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2.加强民族与世界性的综合,追求思想与艺术的统一。
3.力求课堂“听、唱、认、动”相结合,提高音乐素质。
4.做到准确轻声的歌唱,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上好每一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结合新课标,关注课堂,关注学生。
2.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视听享受,尽可能补充延伸音乐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3.做好每堂课的检测工作,做到学一首歌会一首歌。
六、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表现要素:a对自然界和生活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b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c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
2、情绪与情感:a听辨不同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b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音乐教学计划篇3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课堂常规较差。学生年纪小,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进取性,乐于参加音乐课堂活动,乐于在活动和课堂上表现自己。可是部分学生比较羞涩,不敢上台展现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学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音乐学习,学前段主要以律动为主,因而进入小学系统学习后,学生没有正确的演唱习惯和技能。学生记忆力强,对歌曲、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有着强烈的喜爱,听唱了很多课外歌曲,但以流行歌曲居多,且有着唱音不准,节奏不稳定,不贴合学生心理年龄等诸多问题。总的来说,一年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他们进行音乐学习的动力和出发点,课堂常规和音乐课的相关知识技能需要从零开始。
二、教材分析
教材理念及特点:
1、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
2、认识到要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觉去研究问题,不仅仅是以学生为本,还要强调其个性发展。
3、本册教材强调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作,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三、教学目标
本年龄段的学生以培养兴趣为主,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体验,强调参与性、进取性和成就性。经过课堂进行的各种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学会聆听欣赏音乐,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经过平时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己表现意识,激发学生的自己表现欲望,在学生的`心里种下“我最棒!我能行!”的自己肯定感,增强学生自信心,锻炼学生在舞台上的表现力;经过一系列的小组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意识,使学生学会正确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方法;在活动中,改变学生过于主观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表扬他人;在保证质量完成教材的教学资料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在音乐中的感知和体验,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表演本事等各方面的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1、了解音乐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2、学会聆听、感知、体验、理解音乐作品,并尝试进行简单的创造。
3、培养学生的自己表现欲望和本事。
4、培养学生大胆表演、自己肯定、欣赏他人、乐于参加活动等学习过程性行为。
5、掌握正确的歌曲演唱方式
6、能在歌唱表演中,溶入、表现自己的感情。
7、养成良好的音乐课堂常规。
8、学会小组间的分工、合作、交流、探究,增进学生的友谊。
音乐教学计划篇4
做好音乐特长生的辅导教学计划,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尽管高三音乐特长学生不多,也都以声乐为主项,但只要认真做好辅导计划,落实好每个教学计划的实施,我想我们的.音乐特长生一定能取得较好成绩。
一、教学用书
教学大纲: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音乐专业考试大纲;
声乐卷:高考音乐强化训练,湖南文艺出版社
视唱练耳卷:高考音乐强化训练,湖南文艺出版社
基本乐理倦:高考音乐强化训练,湖南文艺出版社
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
其它:河北省音乐统考历年高考试卷;人教版高中音乐课本鉴赏。
二、联考分析
我省20xx年音乐高考分值做了调整,专业满分为200分,其中主项150分、视唱20分、听音15分、乐理15分。预计20xx年我省音乐专业录取控制线,本科声乐150——160分以上、专科声乐120分以上。
前几年我省的音乐考生文化课控制线,本科基本控制在301分以上,专科基本控制在240分以上。
音乐高考录取方法是以专业排名,文化成绩达线即可。
20xx年我省的音乐高考大约仍在1月份进行,要想考上理想的音乐大学,既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勤奋努力,又和老师的教学方法、家长的关心支持分不开。
三、教学实施:
以声乐教学为主,以乐理、听音、视唱为辅,全面开展系统训练。
1、声乐教学:
学生分析:民族唱法学生1位,美声唱法学生4位,通俗唱法学生2位
声乐教师:本学期声乐教师公开课两次。
总课时计划180节,其中歌唱技巧发声训练课40节,新歌练习50节,一对一声乐辅导课一人一周一节。
发声练习15条,要求每生从中选5条适合自己的发声练习。
每位学生学会10首新歌曲。前3个月每生一周一歌,一周一查。后两个月重点训练1—2首歌曲,以备高考之用。
重点重视:重视学生咬字、吐字、节奏节拍、音准、呼吸支点、情绪表达等。
10月下旬进入高考备战,每生准备好p3,下载适合自己演唱的歌曲伴奏。11月份开始跟音响伴奏练习,师生共同敲定高考曲目。12月份模拟声乐高考训练,启示引导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因人而异,张扬个性。
2、乐理教学:
乐理卷:总课时计划60节。
要系统地讲课,作业尽可能当堂完成,使学生当堂弄明白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自觉学习音乐理论,多做练习。有系统地做实战练习,有难题随即启示引导。8月9月份讲授、复习基本乐理。10月份《乐理卷》试题分析。11月份历年音乐高考试卷分析。12月份精读李重光编著的《音乐理论基础》和复读高中课本《音乐鉴赏》艺术常识。
侧重点:将习题答在试卷上,对照标准答案做认真细致地分析。
音乐教学计划篇5
学生知识现状的分析
进入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1~6年级学生有明显变化。但由于各个学校的音乐学习不同,有的学习五线谱;有的'学习的是简谱;有的甚至没有系统的学习过音乐。而且进入初中,学生正值变声期,应该注意保护嗓音,并且要进行系统的音乐学习。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本学期音乐教学的主题是:音乐与爱。要求通过演唱、演奏、欣赏活动与创造及相关文化等模块的学习、感受和体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老师同学等的真挚感情。了解音乐基本常识,能够识读乐谱。学会用恰当的情绪、声音来表现音乐作品,并能够感知音乐作品的基本结构;了解并练习指挥的基本动作,能随指挥有感情地歌唱,并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了解变声期嗓音保护知识,懂得保护的方法。要求能积极参与即兴创造活动,尝试用音乐、语言或其他方式来表达、抒发对音乐的感受。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重点:每单元的歌曲、欣赏、综合艺术表现活动。
教材难点:即兴创作
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 每一单元的歌曲都给学生留有自由创作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欣赏过后写出欣赏感受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 开展课堂评价活动,通过寻找个人表现的优点来加强同学之间的友谊;
4、 开展班级音乐会,使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5、 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参与学校及社会的文艺活动,提高学生的活合作与交往的能力;
6、 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