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读后感6篇(《骆驼祥子》:深入人心的生命之旅)
《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由老舍创作。这部小说以骆驼祥子的命运为线索,展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挣扎。本文将为大家带来六篇读后感,通过不同角度的解读,深入探讨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
《骆驼祥子》读后感篇1
佩服老舍,发自内心的佩服,因为他用他的心去感受当时的旧社会,用混合着汗水的泪写下了《骆驼祥子》。
在旧社会,所有意气风发的少年都会被埋没在社会的最底层,祥子就是其中之一。无论祥子是虚构也好,真实也罢,但他的一切形象不就是当时社会底层一切青年的写照吗?只不过,他比那些青年多了些坚强,多了些自信。
不过,在那时的社会,他所拥有的最高品质,是会被磨灭的,从积极向上的青年到到处鬼混的'车夫,从从不懂事的孩子到懂得看清世界的成人……他到底是收获了还是遗失?他开始让人摆布,他就像行尸走肉般活着。
拥有了虎妞的爱情,他其实并不快乐,他不想听她的命令,可惜无可奈何!直至虎妞死后。原本已伤心欲绝的他,却意外收获了小福子的爱慕,当他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已经能接纳小福子的时候,小福子竟自杀了!从此,他开始混日子,他也不再珍惜他的车,他做到了能让警察头疼,也学会了抬车价……
他什么都学会了,就是少了颗心……
祥子,或许,不止是他一个人这样吧?那时候,青年都会被扼杀,老舍的《骆驼祥子》,就表明了这一点……
《骆驼祥子》读后感篇2
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反抗。——题记
《骆驼祥子》,老舍著。它讲述的是一位命运悲惨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
祥子是个农村孩子,十七八岁的他怀着无限的憧憬来到北平生活。他始终坚信着,能靠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力气,在这吃人的旧社会闯荡出一番天地。那时的'祥子,乐观、纯真、满腔热血,有着坚定的信念,似乎雷打不动。他不同于别的车夫——他做事勤快,没有坏习惯。终于,凭借着自己的力气,如愿以偿地买到了属于自己的车。但吃人的旧社会,哪会让他这般如意?他的车被抢,钱被偷,大大小小的疾病缠身,那样一位满腔热血的少年啊,在当时的社会中,终究是藏匿于黑暗了。
拿起《骆驼祥子》,体会的是不甘,是无奈,是那吃人的旧社会。老舍笔下的祥子生动形象,映射出的却是当时黑暗的社会状貌——一个摧残人肉体和灵魂的地狱时代。
祥子的心酸让人落泪,他在一次次痛苦的挣扎中越陷越深,成为行尸走肉。他败在旧社会的黑暗之下,“祥子”也消失了。
也许祥子的故事并不能激发对理想的追求——会不会像祥子那样,落入无尽黑暗?
不,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初一下半学期,我的成绩直线下滑,一道道简单的数学题变得格外困难。但接连两次的考试失利并没有使我挫败,反而越战越勇,因为我知道,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成绩稳定起来,名列前茅。
要用满腔热血,朝着理想奋斗,即使屡经挫折,仍不放弃对生活、对梦想的希望。眼前的挫折不算什么,不能因为一时的痛苦、失败而被麻痹,怨天尤人只会越陷越深。
纵然万般坚险,也要永往直前。要坚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骆驼祥子》读后感篇3
今天,我们学习了《骆驼祥子》这本书,其中祥子的经历和形象的转变让我感慨万千。
首先,在一个北洋军阀统治的背景下,我们知道了祥子的人生中的三起和三落。一起:买了辆属于自己的新车。一落:自己的'爱车被可恶的宪兵劫走了。二起:又努力赚钱准备重新买车。二落:积蓄被阴险狡诈的孙侦探给骗走了。三起,三落……祥子不仅仅遭遇的是这三起三落,还有他从性格上的改变:从年轻健壮变成自暴自弃,从勤劳朴实变成好占便宜,从忠厚善良变成了吃喝嫖赌。
祥子刚到北平时,他是一个身强力壮、肯吃苦的人,但是后来,在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国社会的影响下,祥子还是没有抵住剥削者的引诱,成为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的人。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祥子最后才变成了一个这样的人。
我比较喜欢的是祥子的第二个恋人——聪明贤惠的小福子,她虽然被父亲二强子所卖,可是她仍然热爱生活。她这种阳光、积极向上的品质让我佩服。
这本书虽然开头描写了一个活泼开朗、勤劳朴实的祥子,可是就是因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北洋军阀的统治,让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一个面目狰狞的“活死人”……
这就是“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读后感篇4
最近,我愉快地品味了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读完后,收获颇大!
以前的祥子,是那么体面、要强、健壮,身子骨是那么硬棒!可是后来,他结了婚,本来洋车夫的工作也丢了,再过了一阵子,妻子与孩子又双双去世,只留下了一个的祥子。他染上了烟瘾,岁月是不饶人的,祥子已不再活力十足。他小气、懒惰、斤斤计较。这还是原来那个正直的祥子吗?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啊,变成了一个又瘦又脏又邋遢无业游民。每天,他只是帮大户人家的红白喜事举举旗,混得几个铜子儿吃口饭罢了。
那么,又是谁导致了祥子落到了这种地步呢?
是虎妞?是的,是她逼近祥子与自己结婚,却又早早死去,使祥子不再有一分钱;是刘四爷吗?是的,是他当初不给这对年轻的夫妇一粒米来度日;是曹先生吗?是的,是他临时带着家人逃跑,让祥子一人面对特务与警察,最后用自己的全部积蓄才换来了一条命;是那些军阀吗?是的,是他们扣留了祥子的新车,才导致祥子遇上了后来一桩一桩的倒霉事——是祥子自己吗?当然,也是的,是他爱上了抽烟,是他不肯多拉一点路,是他不肯多费一点劲,是他遇上了困难却不肯面对——在万恶的社会里,最大的敌人不是上级,也不是官僚,而是自己。
《骆驼祥子》读后感篇5
寒假,我阅读了一本文学价值很高的书籍——《骆驼祥子》,这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写的。
这本书通过对祥子悲惨生活的描述,写出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穷困潦倒和旧社会现实生活的无比黑暗。
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祥子的青年大汉,老舍先生紧紧围绕祥子的生活,写出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其中我认为最精彩的地方就是——“骆驼祥子”这个名字的来历。
一开始,作者就写了祥子父母的生活十分贫苦,因为父母双亡,祥子不得不从小外出打工,从而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伏笔,就这样开始了一系列关于祥子的故事。
刚来到北平的祥子,人生地不熟,就找了一个拉车的活干下来,为的是熟悉环境,也熟悉这里的风土民情,但是拉了几天之后,祥子不想再拉别人的车了,不想在别人下巴底下讨饭吃,而且自己拉车的一大半钱还得交车钱,自己剩下的也没几个了。所以他就在心中定下了下一个目标——他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自己拉!
定下这个目标之后,祥子每天非常努力,早出晚归,终于在三年之后买上了属于自己的新车,可是好景不长。因为车友的鼓逗和自己的爱财之心,在政治严管时期,他为了挣那两三块钱,却不料自己的车被街管收走了,自己也被抓去当奴仆,整天干着最苦的活,吃着最差的饭,日子每天过的十分清苦。但他依旧不死心,立志要从里面逃出来。
后来在一个月黑雁飞高的夜晚,祥子抓准时期趁官兵们都放松警惕时逃了出来。就在逃出来的途中,祥子看见了几只骆驼,他因为同情骆驼和他一样的遭遇,就把骆驼顺手牵了出来,想让骆驼们得到自由。
可他哪曾料到骆驼们的腿脚不便,走不了几步便要停一会,因此祥子和骆驼,在逃跑途中万分辛苦。经过了许多困难险阻,他们终于逃了出来,天也快亮了,祥子也朦朦胧胧看清楚了他手中牵着的几只骆驼。看到骆驼,心中就想到了他的车,那可是他辛辛苦苦干了三年换来的车啊!就这么没了!他非常不甘心!就突发奇想,想到了一个主意——他可以把骆驼卖了再买一辆车!他为自己有了新的主意高兴,突然感觉自己的`心情好了很多,幻想着后来的生活也不迷茫了。
他顺着自己的记忆往回走,走到半道上突然感觉很渴,想找口水喝,很幸运的看见了一个小村子,他就牵着骆驼去寻水喝。走着走着,最后停在了一个外表装修得很好的房子前面,进去讨水喝,发现主人的家里有骆驼店,他便想着自己可以把这四只骆驼卖给他。于是她就去问老人要不要买下自己的几只骆驼,但老人委婉的拒绝了祥子,说骆驼已经卖不出去了,而且祥子的这几只骆驼已经脱毛了,腿脚也不方便。但是经过祥子的努力劝说,老人最终还是买下了骆驼,只是给的价钱非常低,只有他当初买车前的四分之一。祥子没办法,只能将骆驼卖了。
卖了之后,祥子就继续往城里赶,等赶到城里,他卖骆驼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之后人们都叫他‘骆驼祥子’。
看了祥子的苦难人生之后,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们不能向困难低头,要正面和他对抗,对困难不屈服,不气馁,树立永不言败的信念。
《骆驼祥子》读后感篇6
这几天,我读完了老舍写的《骆驼祥子》,体会到了老舍笔下残忍的旧社会。
这本书讲的是一位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一生的故事。祥子有一个理想,有自己的车。于是他就开始勤劳及平常的省吃俭用,完成了他的梦想如愿以偿。然而,这好事没多长时间,车子被士兵给夺走。祥子并没有灰心,他继续攒钱,去买车,但这次他的积蓄被一劫皆而空。祥子认识了厂主刘四爷的女儿虎妞,与她成了亲,又用虎妞的钱买了车,不久,虎妞因难产死亡,他只好卖了车给虎妞办丧事。不久之后,他喜欢的小福子自杀,熄灭了他心中最后的一束火花,这样反复折磨,祥子无法再鼓起勇气,他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从此那个正直的祥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眼中只有钱的末路鬼,他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堕落为城市的行尸走肉。
这个故事的结局很悲惨,从前祥子正直诚实,对生活有骆驼般精神,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他宁愿去冒着危险,也要赚一点钱。他不断去追求幸福,即使这样,也没有改变它的结局,一个从朴实善良,努力搏斗的人成了社会的垃圾。穷苦的百姓,就是一群白白被剥削的.奴隶,他们也努力过,但腐朽的制度让他们的努力而白费,没有希望。他们的心死了,肉体也腐烂在沦丧的道德中。
有的人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但结局很悲惨,当我认为,如果我们去努力奋斗,坚持不懈,也能完成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