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承受的作文5篇
作文中运用生动的比喻能够让抽象的概念更易于理解,作文中运用生动的对话,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情节更加生动,下面是18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关于承受的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作文中运用生动的比喻能够让抽象的概念更易于理解,作文中运用生动的对话,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情节更加生动,下面是18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关于承受的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关于承受的作文篇1
依稀还记得从前家中的那棵生机勃勃的罗汉松。初次相识父亲将相貌不奇的它带回家时,我很是吃了一惊——只见那细嫩的枝干上,枯藤般缠绕着粗粗的铁线,紧紧地禁锢了原本瘦弱的身躯,像是把一个生命蓬勃向上的梦想扼杀在摇篮里。它细嫩的枝条上零零散散的处生着几簇扁长的松针,丝毫没有什么生气。从那之后我便没有再注意过它了,只有在为其他花草浇水时,才会捎带着给它几滴。我的视线都被那些肆意伸展着枝条,不受拘束和负担而生机勃勃的杜鹃吸引去了。直到有一天,杜鹃没有什么征兆,褪去一身翠绿的叶儿,便孤零零的枯黄死去了。我挽惜的抚摸着它光秃秃的枝干,光滑的枝干的触感却使我回忆起罗汉松那沟壑纵横的枝条了,我转眼再去看“他”时,已是一身戎装,枝繁叶茂。健壮结实的枝干被粗粗的铁线裹了大半,颇有些将它融于骨血之中的势头,土的表面几乎看不见根须——怕是已经深入泥土深处了吧。
这时我才有些明白,生命总是要承受些什么的。这就像是受规则约束的人们,也许在一开始这是不容易的,它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自由,但它同时也使我们节约养分,向着该去的地方发展,不致于误入歧途或因为内心的枯竭而死亡。我们要学习罗汉松淡然承受冷漠,在无人问津的角落和身受束缚的逆境中,努力生长,自力更生,没有受到外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自己成长的步伐。
后来那棵罗汉松去哪了,好像也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知道,即使没有我的帮助,他也能够生长的很好,他已经历过了磨难,成为内心的强者。
生命啊,总是要承受些什么的,因为承受得以绚烂。
关于承受的作文篇2
子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地不仁,风霜雪雨寒人筋骨,流言蜚语扰人心志,悲欢离合乱人精神,如何应对?惟有承受。
承受苦难,以坚忍之心立世间。
文章憎命达,一枝健笔飞横走捺,欲为世间鸣不平、欲佐君王致尧舜,“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多少文人行笔之愿。然而现实总以嘲弄的目光向他们施加苦难。“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里裂”。颠沛流离的生活是不堪重负了,“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一场秋风便将人作弄得如此狼狈。夜晚注定是焦灼难眠的,辗转反侧,是在现实的打击下惶恐难安了么?是决定向黑暗的未来低头匍匐了么?不,他求的,是广厦千万间;念的,是天下寒士。至于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矣。坚忍,他苍老却挺立的身躯不惧任何风暴。
承受坎坷,以奉献之心敬天下。
“以,岂因祸福避之?”将军怒目圆睁,干了这碗热酒。“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文人走笔龙蛇,镌刻山河。忆当年,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铁笔批尽天下走狗毒瘤,在文字的战场上狠辣无情。而对于青年读者来信、频频各界人士来访不断,因为认定他们便是祖国的未来,长江后浪定要高过前浪。即使拖着病体也一丝不苟地为他们修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文稿。这世道混乱不堪如何,这人民麻木无知又如何,他们选择承受,以奉献之心,敬天下。
承受风雨,以容忍之心纳四方。
万物皆归于本,无论坚忍抑或奉献,承受的本意只是容忍——简单却沉重。有人曾评道,忍,是中国人最大的劣根性。女子被弃,“静言思之,躬自悼食”“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忍吧。与世不容,“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忍吧,真正的容忍并非如此,它是“让他三尺又如何”的洒脱,是“圣人与世推移”的豁达。中国人如水,以天下至柔而延存至今,他也会有“卷起干谁雪”的惊涛骇浪,亦不乏“奔流到海不复返”的'震天豪气。然而更多时候,只是细水长流,以一颗容忍之心,纳四方风雨。
人事几多磨,动如参与商。承受现实的重担,托举的,是生命的荣光。
关于承受的作文篇3
一生总是在坎坷、困苦中挣扎。生活可能是平平淡淡、幽幽暗暗,也可能是轰轰烈烈,一鸣惊人。要得到后者,必须勇于承受、挑战困难,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但不付出一定没有收获。
要成功就要承受许多困难,敢于承受困苦的人总是活得精彩,活得轰轰烈烈,他们心甘情愿不计报酬的付出,他们坚持,他们执著,面对困难,昂首挺胸;面对漫漫长路,义无反顾。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庸庸碌碌,所以才有了他们的成就:周文王被拘而推演《周易》,仲尼贫困潦倒却作出《春秋》,屈原被流放了才赋《离骚》,左丘失明而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兵法》修列,吕不讳被贬蜀地而《吕览》问世。他们承受的痛苦比快乐多,他们选择了痛苦,便得到了成功,因为在他们的心中痛苦是伴随着快乐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回顾了过去,再看看一个辉煌的女子——居里夫人,她曾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能说不伟大吗?可谁又真正了解到她悲惨的家庭背景和心里的痛楚呢?
再看今天,看看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们,暂且不说什么寒窗苦读,却也在教室坐了十多年,仔细想想,他们真的很不容易,毕竟这么长的时间。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落榜了还要再考,为什么有人为了高考拼命地努力,整天埋头苦学,我们是学生,我们已经选择了这条路,只有无怨无悔地走下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面对那个黑色的七月,走过了高三的人都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如果你认为白色是漂亮的,那么高三可以是一个白花花的苦瓜;如果你认为黑色很忧郁,那么高三就是一块黑色的巧克力。如果要你选,你是去吃苦瓜,还是巧克力呢?两者都需要付出代价的,就看你愿不愿意承受。
有人说,承受是一种真诚,要用心浸透;有人说,承受是一种涵养,是一种排泄流俗,弘扬正气的凸现和舒展。我说承受更似一支乡间俚曲,粗朴而浑厚。事物是不断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只有承受过了痛,斩掉了荆棘才能走出这曲折的道。
我喜欢有一个不同的世界,喜欢有一个精彩的人生,我敢于承受生活中的无数千难万险,所以现在我又欢乐地坐在了高三的教室里。
关于承受的作文篇4
我出外上学还不到半年,家中就传来了噩耗,姥姥重病,速归。于是向老师请了假,便上了回家的客车,在车上我哭得一塌糊涂,因为我不知道姥姥是否还在坚持。
一下车我就看到两眼红肿的妈妈,无助地站在那儿,望着车来的方向,两双通红的眼睛对视了片刻,不知道是谁先伸出了手,只觉得我被一双手臂紧紧地裹在怀里。所有的路人都看着一对母女抱在一起痛哭失声,此时我绝望了,因为从妈妈的眼神中我知道姥姥一定不在了。
妈妈说:“你姥姥走的时候很不安,一直伸着手朝门边看,不肯闭上眼睛。”“她在等你,她这辈子最疼的就是你了。”舅舅补充说。此时姥姥已经换好了衣服,静静地躺在那儿,我俯在姥姥身上,心痛得不能自抑。抱着姥姥已经冰冷的身体,哭声又引来家人的眼泪。
不觉的.饿,也不觉得累,就那样守着姥姥最后一夜。在这一夜里,我思绪万千……
蓦然回首姥姥的面孔,姥姥的身影,姥姥的话语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忘不了,忘不了小时候依偎在姥姥的怀里熟睡;忘不了小时侯紧握着姥姥的手指走路;忘不了小时侯紧跟在姥姥的后面,生怕姥姥不见了;忘不了……小时侯不知道为什么我三天两天的往姥姥家跑,姥姥便成了我最亲的人。可现在姥姥却只能成为我记忆中的幻影,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对我来说莫过于这生离死别的痛苦。第二天姥姥在亲人的目送下乘车踏上了通往天堂的路,而我也回到了学校,继续走我“脚下的路。”
转眼间姥姥已经去世两年了。在这两年里我成长了许多,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死离别的痛苦是每个人都必须承受的。但是不要在痛苦中沉沦,而要在痛苦中奋发,将痛苦化作一种动力,让远在天堂的“亲人”也能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骄傲。
关于承受的作文篇5
穿过一条美得像画一样的林荫小路,和煦的阳光透过嫩绿的法国梧桐叶子,斑驳地洒在路面上。蔷薇开满了小花,形成两面花墙,给中间的小街送来一路花香。
我一边骑车优哉游哉地欣赏着美景,一边想着找个合适的角度,用手机拍下这美丽的画面。突然“嘭”的一声巨响,自行车前轮一下子撞到了路边的一辆红色轿车上,吓我一跳,人也差点摔倒。瞥了一眼汽车被撞的部位,还好,没有损伤,再四下瞅瞅,没人注意,我像做贼一样,迅速骑上车,头也不回地飞奔而去。
一路上心都在忐忑,以前骑车曾经撞过树,但撞车还是第一次,幸好车里没人,万一把车漆蹭掉可怎么办?我也太不小心了,好险!虽然没有造成大的过错,心里却一直默默承受着来自另一个我的谴责。
那天的晚间新闻,播出了一条“中学生骑车刮擦路边宝马,苦等车主前来,车主并未要求赔偿”的新闻。回想起白天发生的事,大同小异,可我却像偷车贼似的匆忙跑掉了,竟一时无语。说实话,我打心里敬佩新闻里的`那位同学,有责任、有担当,大胆承受自己的过失;我也赞叹宝马车主的宽容大度,坦然接受同学无心的伤害。
纠结,挣扎,两个我不断地轮番轰炸。终于,我主动把撞车的过程和感受告诉了妈妈。妈妈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竖起了大拇指对我说:“俺家儿子怎么突然长大了?男子汉就应当敢作敢当,承受生活中所有的风雨和馈赠。”
第二天放学后,妈妈陪着我来到了昨天撞车的那条小街。春光依然如画,花香依然如风,只是那辆红色轿车已经不在了。有遗憾,更多的是坦然。
生活处处是课堂,承认自己的错误,承担自己的义务,承受自己的责任,虽不轻松,却心安踏实。因为每一次承受,都是一次成熟;每一次承受,都会迈出成长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