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孝与德的演讲稿优质7篇
为了确保演讲的专业性,提前准备的演讲稿应经过多次审核和修改,演讲稿的准备过程能够帮助我们在演讲中展示自我,提升个人品牌形象,18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传统文化孝与德的演讲稿优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为了确保演讲的专业性,提前准备的演讲稿应经过多次审核和修改,演讲稿的准备过程能够帮助我们在演讲中展示自我,提升个人品牌形象,18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传统文化孝与德的演讲稿优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传统文化孝与德的演讲稿篇1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是宋代大词人苏轼一首写海棠的诗。但今天我演讲的主题不是这首旖旎的诗词,而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我认为对于现代人而言传统文化就是那一树将要在夜幕中沉沉睡去、静静凋谢的海棠花,而我们就应该像东坡一样,有一颗爱花、惜花、解花之心,并能真的秉烛夜照海棠花。不然,等待那一树海棠的只有随逝水飘零的命运。
你们可能会说了,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我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成长,我怎么会不懂中国传统文化呢?怎么可能让传统文化之花凋谢而去呢?那么让我们看一下这些内容。举个例子,诸子百家,你可能会说我从小学到初中到现在听这个听得耳朵都长茧子了,他们的思想我也都记得烂熟了。什么儒家的“仁义”,法家的“君主集权”,道家的“无为”“逍遥”,墨家“兼爱非攻”,兵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你知道吗?诸子百家里除了儒法道墨兵等大家还有杂家、名家、小说家、阴阳家、纵横家、药家等等流派,而他们的思想呢,你又知道多少?还有,再举个例子,琴棋书画,大家每天都挂在嘴边,那这琴棋书画到底指什么,在场有人能全面系统的解释一下吗?不仅仅是这些,还有中国的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国的戏剧,中国的建筑,中国的武术,人们的吃穿用度,甚至是人们拿在手里挂在身上摆在家里的小小装饰品都一样,无不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而这些,我们真正注意到的,在意过的又有多少?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五千年的文明,三千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与文化。当欧洲还处于中世纪的时候,中国的唐代就已经迎来了自由歌唱的历史时期,唐代的多元繁荣是中国文化史上最辉煌的记忆。这些都是我们应该骄傲的。而同时早期西方的传教士、汉学家,都把中国说成是一个“谜”,所谓“谜一样的国家”。所以真正了解中国,并不容易。中国以外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容易,中国人自己也不一定对自己的国家文化有真正的了解。因为了解,特别是真了解,是很难的。所以,我演讲开头的说法并不是夸张,如果我们再意识不到我们认识的偏差,意识不到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忽略。那么,我开头的言论在某一天真的会成为事实。
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有许多断带,战争、天灾、疾病等等,都足以湮灭一段文明。但大的趋势上,我国的文化没有断过。然而,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随着社会体制的改革,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在经济上迅速发展的同时文化上、精神上却在迅速的空虚。不要埋怨中国拍不出功夫熊猫,也不要再气愤日本漫画拿中国的.名著篡改加恶搞。因为当人家拿着我们的文化在研究创新时,我们早就选择了把他们丢到了尘埃里,并且忘记。
可能又同学会问了,那我们应该怎么办?要不赶紧恢复古代建筑去过古代生活吧!显而易见,这是不现实的。一部分文明随时间的流逝而湮灭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不能说文化会湮灭,它只会被传承与发展,这是它的特质。而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就要向东坡先生学习了。首先要有一颗爱花,爱传统文化的心,然后才能发现传统文化的危险之境地,才能惜花,从而发自内心的了解它,做到解花。最后要用实际行动去保护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想只要我做到这些那我身边的人就会感受够到,如果人人都意识到这些,那么何愁传统文化不兴?
所以,执起你床头的红烛,去照亮那美丽的红妆吧!盈盈一水的距离,却能保护一个民族的灵魂之所在。何乐而不为呢!
传统文化孝与德的演讲稿篇2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十八大报告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加以强调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发展,也是对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应该从大小环境做起,大小年龄进行普及教育。大的环境,国家应该倡导,鼓励这种精神,使国民具备这种精神,并使其变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动力。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应该在各类教育中渗透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养。
当前,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与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清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的民族精神,不落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今天的伟大变革和新的伟大实践,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反复提炼,不断总结,为民族精神的宝库增光添彩,这既是民族精神发展的攻坚战,又是民族精神前进的光辉点。
仰望中华世纪的圣火我们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而且,正是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祖国后代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同先辈们一样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这不但是每个中华儿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根本途径,更是祖国对我们的要求。
让我们一起为中华传统文化这颗长寿树浇水、施肥吧!
传统文化孝与德的演讲稿篇3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前不久,有两件事引起了格外的关注,先是孔子后是老子被穿上了西装,打上了领带,作为代言人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另一件事就是一些韩国人说孔子、西施和李时珍是韩国的。这两件事也许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然而我们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的身份证明;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中华儿女携手发展的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
然而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似乎不太客气。发生于上个世纪的“ ”使文化倒退,“破四旧”等等更使中国传统文化元气大伤。传统文化虽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和漏洞但这始终都是中华民族的根,有缺陷我们可以慢慢地弥补而且哪个国家的文化又是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呢?又有哪个国家对本国的传统文化鞭挞、摧残得如此彻底呢?相反每个国家都在保护以前祖先遗留下来的建筑:一道城墙、一间屋舍、一座宫殿。无一不体现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之情,这些建筑还留给人们一片精神领域,给予人们无尽的提示。
我们一贯的主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表明缺点不是不能批评,我们一直强调推陈出新,表明传统文化不是不能变,只是我们在做这些的时候应当非常谨慎,致力于发掘其永不磨灭的精神力量,弘扬其高贵的品质。可是就是有那么一些急功近利的人。一味的追求西方文化忘记了传统,不顾一切地推陈出新,打着“发展”的`旗号去打古建筑的主意。古代建筑凝聚了古代的精神文化,然而现在的我们却因“发展”而背弃传统,这合理吗?回答当然是不合理,我们可以从古建筑中探究其当时的文化风貌。古建筑也是一种文化遗产!但是在这个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时代不发展必然会导致消亡。所以我们应该将新文化和一些先进的西方文化提炼再注入传统文化中使其焕发新生,激发出传统文化的活力,我们还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提炼一些优质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梁启超曾经说过:我希望我们可爱的青年,第一步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第二步要用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新文化系统;第四步把这个系统往外扩充。
传统文化是灿烂的同时也是脆弱的,他必须要我们心怀敬畏。他需要我们精心照顾,传统文化须敬畏,不要让传统文化凐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传统文化孝与德的演讲稿篇4
尊敬的老师,叔叔阿姨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xx》。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载体。 “武术可以说是源于流长、穷其内容,是博大精深!它不仅是一种健身技艺,而且是一种优秀传统文化。”
武术这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其运动内容丰富, 武术这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其运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应男女老少锻炼,不受场地、设备、季节、气候等限制,是强筋健骨、陶冶情操、自 卫防身的良好手段。广大人们通过武打小说或电影、电视,对武术十分钟情,尤其是在家长对幼 影、电视,对武术十分钟情。近年来武术这项古老的体育运动已经走入了幼儿园。从幼儿发展武术方面会有利于打下坚实的基 园。从幼儿发展武术方面会有利于打下坚实的基础,更有利于武术的发扬。
鸡独立,白蛇吐信……,这些招式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讲究内外兼修,修身养性,非常练习。我们的想法,就是要让武术走进平常人的生活。而只要学生们从小有了武术的基础,这对他们的一生受益。
武术跟篮球、足球等运动项目相比,学生们从小就学习武术,更容易操作些,也能够强身健体,受益一生。
也许我们的家长都会担心小孩会用武术打架,其实,我们学习中华武术,不仅是强身健体,而且对进一步传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件大好事,“太极八卦连环掌,中华有神功。”
在我们的中华武术中需要一代代传承,有助于增强我们的阳刚之气,这种阳刚之气是一种底气,是一种勇气,是一种民族的力量,凝聚阳刚之气,是民族的希望力量。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习武,经得住考验,不怕苦。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武术。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它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它从一开始,就被中国人赋予灵魂,注定有中国心。
中华武术的魂是显明的,丰润的,它在和平年代,是养生的,儒雅的,而在风雨年代它又是奋起的,抗争的,在一次又一次的抗争中,它保证了中国人一次又一次的启蒙的进步,它富有救国救民的爱国精神,挽救中国于屈辱中,并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中国人民在不断地胜利,从来就没有缺少国中华武术的身影。
一首《中国功夫》不仅唱出了中华武术最为核心的功夫名,还唱出了中国人心中对中华武术最真切的体会,跟唱出了中华武术最朴质的内涵。
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入钟,走路一阵风,南拳和北腿,少林武当功,太极八卦连环掌,中华有神功。
时间在流逝,历史在向前,传承了中华武术魂的中国人,把“中国功夫”这一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载体,带到国际舞台上,演绎了一代又一代的精彩。中华武术大放异彩。
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中华武术会永生固存,也没有理由不去呐喊,中华民族酱永远年轻——因为:武术魂,中国心,永远在一起。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传统文化孝与德的演讲稿篇5
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赏中秋明月,扬中华文化。
?周易》有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成就了民族的崛起。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每个节日都是文化的载体。两天后,我们将迎来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同学们,可如今,中秋节对于我们的意义又到底是什么呢?是忙碌喧嚣中一个难得的法定假日以供消遣娱乐?是应接不暇的宴席与觥筹交错的应酬交际?抑或仅仅只是一年之中月亮最大最圆的农历八月十五?高中作文
现实一次次向我们证明:我们过着历史悠久的中秋节,却不一定了解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我们坐在庭院里赏月,却未必能再联想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或“玉兔捣药”的古老传说;我们尝尽了美味的月饼,却往往没听说过“朱元璋与月饼起义”。象征团圆与幸福的中秋节似乎在渐渐淡化它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历史是逝去的无法改变的昨天,传统文化是生于人类之始并可进化永生的。”同学们,作为附中人我们更应该走在这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队伍的前列,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抓住契机,认真学习中华文化知识,过好每一个传统节日,挖掘其背后的传统文化,深入理解并取其精华,主动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大放异彩。
最后,祝愿大家在中秋赏月之际,不忘中华传统节日传统文化之本源,过一个幸福快乐的中秋节。
谢谢大家!
传统文化孝与德的演讲稿篇6
xx:
今天下午,在新校区的阶b202,听了历史学院院长丁教授的讲座《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在上个星期四,也是在这个教室里,听了工商管理学院赵博士的讲座《如何推销你自己--营销学角度》,作为一名理科生,去听听文科院系的老师的讲座,感觉真的不错,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同时也对文科的一些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不仅仅在科技和人文上给后人以深远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使国人获益良多。曾国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曾国藩建立的曾家军里,以中国传统的家族宗法管理军队,形成严格的封建隶属关系,从而大大提高了曾家军的整体战斗力,成为镇压太平军维护清王朝统治的主要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也大有体现,如当代人喜爱历史剧;喜欢听历史学家点评历史;喜欢由中国的传统爱情故事而来的歌曲等等,都体现了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国人的.深刻影响。“无处不在风和雨,和风细雨也化人。”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如同和风细雨一样,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既然是“漫谈”,首先就要对中国文化有个正确的定位和评价,丁教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位和评价是“积淀深厚,影响巨大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不仅仅影响着我们中国人,同时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是中国人的骄傲。但是,面对荣誉,我们更应该客观的去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由于时间和地点的不同,同一件事情就会有不同的平价和结果。”,“没有觉对的好与坏,只有判断标准的a与b。”,“从积淀的深和浅,影响的多和少来评价。”正确的看待历史,正确的看待我们自己,是正确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一些国人看到其他国家先进的文化发达的文明,便翻箱倒柜的查找历史,最后的出个结论,“某某东西是我们中国人早在xx年前就发明(发现)了的!”,盲目自大,可笑可笑,这是一种自卑,在极度自卑的情况下,人才会盲目自大。我们应该知道,只有理性客观的看待事实,该是谁的就是谁的,这样中国才会有发展,万万不可活在前人的荣誉光环之中。
世界需要中国,世界需要多样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不死,融合永远!
传统文化孝与德的演讲稿篇7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文明有超过5000年的历史了。在5000的发展历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一名中国的小学生我深切的爱着我的祖国,我爱祖国土地,爱祖国的人民,更爱祖先留给我们的辉煌的民族文化,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高尚的传统美德。
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文明美德,随时可见,随处可见。大致国家领导,小致小学生。一碗米饭、一碗菜汤,这就是20xx年6月1日在甘肃地震灾区时的午餐。当时,战士们的午餐是相对丰盛的。看到这些,在场的许多人眼睛湿润了,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温总理的一件羽绒服一穿就是10年。这件事让我感到总理在守候着一种优秀的传统美德。大爱无疆的副市长吴天祥,他为了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把老房子卖掉了;他自己掏腰包几十万元救助困难群众;他4次跳入长江救人,34次献血,汶川、玉树、舟曲灾区的现场都能看到他救人的身影;像这样具有高尚美德的人还有很多,像行万里山路的邮递员王顺友,22年来,他每年都有330天以上独自行走在马班邮路上,从未延误过一个班期;无偿为乡亲们摆渡50年的黑龙江老大爷赵永禄;坚持践行承诺的河北农业大学的学生们,资助因病去世同学的父母至今;我们小学生,虽然力量小,但是我们也有一颗闪光的心,传承美德,践行美德。看见垃圾旁的垃圾我们会主动捡起,看见老人我们会主动让座,看见别人有困难我们会主动助……生活中的小事,只要你发现,处处是文明。
我和妈妈每年都坐火车去北京一次,每次我都会看见车上有一位70多岁的老爷爷在做同一件事——捡垃圾,我不明白他在干什么?便去问他,老爷爷说:“哎!我老了,我想捡些垃圾也是为社会做事,为后代造福,受些苦也没什么!”他笑了笑。到站下车了,可老爷爷的话我忘不了!
我们从小接受传统道德教育,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社会上,校园里也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我希望同学们真正行动起来传承文明,践行文明。只有这样我们中华民族才能振翅高飞翱翔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