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篇(红星耀中华:8篇读后感)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篇》是一本以红色经典为主题的读后感合集。本书通过八篇精彩的读后感,深入探讨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历史背景、主要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与精神。这些读后感既展示了作者对红色经典的深刻理解,也为读者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机会。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篇1
这几天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读完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是一部很强的报道性文学作品。作者埃德加·斯诺,他是一位美国新闻作者,来到乱动的中国在报社工作,常年跟随红军共同生活,以一个公正客观的角度描述当时人民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状态。身处其中的经历的,触发了他当时写作的愿望。
这本书共12章节,语言平实,他没有添加过多的修饰性的词汇或者一些美化的文笔。即使朴实无华,但他笔下的人物却有血有肉,带着鲜明的特点。其开头一章节开始就用反问句强调着红色中国。此后他记录了一些革命领导者的事迹,如毛泽东、周恩来等,对主要的历史事件也进行了叙述,如苏区教育、人民抗日剧社、长征、西安事变等。但在这么多章节中,其中第4章节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一个共产党员的来历。主要讲述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人生经历,思想改变以及成为红军领导人的过程。他诞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其童年就倍受母亲的疼爱,与之恰成对比的是,父亲对他则格外严厉。自幼受父母双方的影响,毛泽东铸就了特殊的个人秉性。父母不仅给了毛泽东的生命,而且对他的一生影响深远。所以年少时就产生了让所有都中国人都吃上饭的朴素愿望,立志为大多数中国穷苦人名某得幸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毛泽东决定改造中国,打倒剥削和压迫人名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就算在那些压迫的环境下,他还是笔直前行,秉持着他内心的初衷,去实习内心抱负。他的着火一般的热情与铁一般的意志、百折不挠,自信乐观地坚持着自己心中那最崇高的革命理想。
这本书以讲故事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工农红军如何用智慧和斗志战胜蒋介石。勇猛战斗,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战胜敌人,在失败中不灰心,不气馁,在途中帮助过许多百姓,深受百姓的爱戴。
红军的精神,是一笔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国后来人。红军战士们为了崇高理想而百折不挠,奋勇拼搏的革命精神。从这里给我的启示是:我们不能辜负战士们对我们的期望,要勤奋学习,做一个祖国的栋梁,为祖国做更多的贡献。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篇2
1936年,正是中国社会风云激荡,剧烈变革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业红军刚刚结束了长征,在陕北站住脚,而国民党新的围剿紧锣密鼓的展开着。华北,日本侵略军不断蚕食并虎视眈眈地觊觎全中国。
一直以来,由于国民党对中国共共产党人和红色苏维埃的污蔑,歪曲,而新闻封锁又让外界对此充满歧视和偏见。
1936年6月至10月,经过对红色苏区4个月的实地考察和深入访探,斯诺不仅成了第一个深入红色苏区采访的西方记者,而且彻底改变了自己对苏维埃共和国,共产党和红军的观念。回到北京后,斯诺根据采访的第一手资料,创作完成了轰动世界的经典名作《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篇纪实文学作品,但它能几十年经久不衰,充满活力,重在其客观真实的记叙,生动而个性的人物刻画。《红星照耀中国》之所以经久不衰,取决于作品高度的客观真实性。斯诺不畏艰辛,甘冒风险,深入苏区4个月,采访了革命领袖。红军将领,普通战士、农民、知识分子等众多人物,考察了解了苏区党政机关,军队、经济、文化、教育、宣传等各方面情况,反复对比核实,掌握了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冷静地完成了全书的创作。正是由于作品客观公正的记叙使作品在80多年后的今天仍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对历史的真实记录,它客观公正的叙事立场,成为一座令今天的新闻人仰视的高山。
我们阅读书本书,尤其要仔细体味作者笔下的人物所散发出的积极、乐观和坚忍不拔的革命激情,这是斯诺在中国其他地方所看不到的而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所在。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篇3
那红星照耀中国,也必将照耀整个世界。
——斯诺
暑假我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这本书又名《西行漫记》,是由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创作的,作品真实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资料,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进行真实报道,让整个世界都了解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众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战斗和生活情况。
这部著作共有十二个篇章,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四篇章: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在这一篇章斯诺主要记述了他采访毛泽东的情况。他与毛泽东通过几个晚上的谈话,了解到了关于毛泽东的一些情况。毛泽东小时候在学堂上读了一些当时禁止读的进步书籍,从此,在他的心中就有了改造社会的念头。当他长大后,他走遍湖南各地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发动革命,由此逐步走上了革命道路。在这一章中我读出了毛泽东主席的坚韧,他遇到困难时不放弃,不妥协,勇往直前,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并传承下去。
在这部著作中,我认识了英雄博学的毛泽东主席,温和文雅的周恩来总理,勇敢无畏的贺龙元帅,爱护部下、平易近人的彭德怀,勇于反抗的徐海东,做事负责、诚实可靠的朱德等革命先辈人物。这些共产党人就是一个传奇,在幽深的历史隧道中熠熠闪光。
感谢这部名著,教会了我以天下为己任,为人民谋幸福。现在,历史的接力棒传入我们新一代人手中,历史给了我们足够的选择。我们应把这交付于我们手中的祖国,带向更昌盛富强的时代,让我们用行动来创造历史的另一个辉煌!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篇4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阅读完整本书,让我感触颇多,红军战士们的刚毅坚韧,勇敢顽强,坚定如一使人感动、敬佩;毛泽东这类认真负责,与民为友,吃苦耐劳的领导人令人心生敬佩、感激。红军精神令我印象最深。
他们过着艰难的日子却有着一颗坚持的心。
我们如今的生活应该是十分美满并且富有的,基本上的物质需求都能被满足。但我们总会喊苦喊累。
记得当时小学升初中时,面临的第一次数学考试就使我泄了气,对生活、学习好到没兴趣。因为小学数学就不是我的强项,在升初中的那个暑假拿到数学题,我是真的做不出,急的哭出来后,我问母亲:“如果初中我数学学不好,不能像在小学一样优秀了怎么办?”母亲愣了一秒,在她心中,我一直是一个乐观向上的孩子,不喊苦不喊累,报喜不报忧,甚至有时连喜也不报,今天突然跟她说这些,有点反应不过来。她说:“不要紧,万事开头难,你回看历史,有哪一段是未经历人员伤亡后,或者其他特殊情况后,才获得胜利的?你知道当年红军战士们是打了多久的仗,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何况你这点小烦恼,就把你给击倒了?这可不是我认识的你哦!”对啊,我什么时候因一个小烦恼如此气馁过?始终保持乐观,坚持不懈,克服一切困难才是我的心态。
在母亲的大力鼓励下,我重振旗鼓,找到了信心,并且坚定了自己的意志,遇到困难,不能气馁,坚持下去才会胜利!
就如同红军们的坚持及所有平民们的支持与坚持下,长征才能胜利。最终,让中华人民共和国这颗星星冉冉升起!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篇5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红军长征辞典,是一部中国现代革命百科全书,是一部记载着毛泽东时代中国革命共产党人光辉历程的历史文献。它的作者埃德加斯诺采访了众多长征英雄,他把最真实、最传奇的故事和人介绍给全世界的读者。
20世纪初,硝烟四起,烽火连天,各处都是战争的痕迹。人民被地主阶级和军阀剥削到极致,苦不堪言。在这样的背景下,红军诞生了。它纪律严明、关心群众,它为了农民阶级拼搏,它的战士们前仆后继、视死如归。革命军队领导人,与战士、百姓们同甘共苦,不为功名利禄,只为当时中国的老百姓们能够过上幸福又安康的生活。
这本书中有一位“异于常人”的统导者——毛泽东,他有一股刻在骨子里的救国救民的意识。斯诺访问了毛泽东,记录了他的过往。他原本因母亲信佛,随着各种思想的涌入,他的思想不断变化着。后来他入学湖南师范大学,了解到了同盟会的活动和纲领。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后,他加入红军,之后,他也组织了两万八千里长征,那个被誉为世界奇迹的战略转移。
红军在长征中屡创奇迹:敌人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面对湍急的金沙江时,红军巧渡金沙江;在敌人撤掉桥上木板,离凶猛的江水几十米高的锁链的时候,红军不畏生死,英勇无畏的向前冲锋,最终到达对岸;在无边无际、人迹罕至且粮食稀少的大草原上,红军艰难前行,伤员在这里与病痛作斗争。
合上书本,远看天边,一颗熠熠生辉的红星,正照耀着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篇6
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来时,红色的扉页被悄悄翻开,白纸黑字,字字分明,屏息凝神,倾听它的絮语。“那红星照耀中国,也必照耀整个世界。”这是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所提出在这本书中,共产党的艰辛,努力及奋斗,深深触动他的内心。
《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斯诺自一九三六年六月至十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当时红色根据地的情况,介绍了中国革命、红军,也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信念与成长。这部经典作品多方位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他们乐观向上又甘于奉献,在艰苦卓绝的困境中奋力拼搏,勇敢地探寻着中国前进的方向。书中所记均为斯诺所见所闻,取材于事实,也表现出作者的立场和态度。
《红星照耀中国》第一次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瓦解了当时外界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并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他们乐观向上又甘于奉献,在艰苦卓绝的困境中奋力拼搏,努力探寻中国前进的方向。
一本书毕,今日之中国,已经成为自力更生,独立强大的国家了,而遭人凌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这不就是红军心之所向吗?他们身上的韧劲会一直在我们心中,我们生于和平年代,自然没感受过战场的残酷,但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遗忘无数革命先躯曾在狼烟四起中横刀立马,在民哀国殇之时挺起民族的脊梁。反之,我们更应该抓紧时间一心一意,一丝不苟,更应该追求坚持不懈的精神,顽强不屈的品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红色的天际映衬在红色的扉页上,显得更加耀眼闪亮,我仿佛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无比光明。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篇7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在这一百年里,一颗颗红星始终照耀着我们,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这闪烁的红星就是——中国共产党!
在《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讲述了埃德加·斯诺于一九三六年六月之一九三六年十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即后来的陕甘宁地区。通过采访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在这本书中,作者以亲切的语言,对外报道了中国红军的真实情况,成功驳回恶意扭曲中国毁坏中国名声的人。
斯诺先生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抗日前线,打破了九年以来一直封锁的新闻,成功瓦解外部势力对中国的歪曲和丑化的谣言。
在这之前,一直有一些人蓄意谋害中国,但斯诺先生的报道,让中国共产党上的污垢洗除,重新散发出耀眼的红光,照耀着中国,使中国发扬光大。
这本书还讲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伟大领袖的言行举止,正是这些伟人让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成为了中国人民头上闪烁不息的红星,成为了永远照耀中国的红星。
在西安谈判后,中华人民团结起来,统一抗日,在先辈的不懈奋斗下,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及国际共产主义的帮助下,成功赶走日本,化作一颗颗红星照耀着中国。
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哪里还会有今天繁荣富强、强大的中国?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我仿佛看到了一颗又一颗的红星在天空中闪烁,时时刻刻照耀着美丽的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篇8
最近我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这本书以斯诺的第一视角,生动丰富地描述了红色根据地大大小小的人物与事件,他通过搜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与革命领导人进行谈话,运用文字的力量将这段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岁月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他记录了一些革命领导者的事迹,如毛泽东、周恩来、贺龙、彭德怀、徐海东等,对主要的历史事件也进行了叙述,如苏区教育(比如红军大学)、人民抗日剧社、长征、西安事变等。正是通过他的文字,我们对国民党政府的暴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横亘在漫漫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有了更具象的把握,对立志救民于水火、避免我亡国之祸的革命先驱更加心生敬畏。
书中对根据地老百姓的生活也进行了适量的描述,对比当时的人民他们思想觉悟是很高的,他们中的许多人也会进行批评和抱怨,但是大部分农民团结一致,并且看好“苏维埃”和“红军”,有共同的追求,有目标,并且坚定不移的支持着自己的信念,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根本体现。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农民才会主动组织起来保卫自己的红色政权;也正是由于秉承了这样的理念,中国共产党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始终得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不断推动革命事业向前发展,今天的中国亦是如此。
今天的我们还在为各自的人生纠结忙碌着,也许没有意识到,我们正过着充满阳光与安定的美好生活。《红星照耀中国》提醒着我们,即使身处和平年代,不要忘记无数革命先驱曾在狼烟四起中横刀立马,在民哀国殇之时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冲锋陷阵、赴汤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