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套圈教案5篇
教案的撰写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的体现,能够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教师在写教案时,需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促进全面发展,以下是18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体育套圈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教案的撰写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的体现,能够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教师在写教案时,需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促进全面发展,以下是18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体育套圈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体育套圈教案篇1
学生分析:
学生刚刚学完10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的运算,再学习100以内数的连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算困难。但本课时出现了用表格来呈现信息的形式,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取表格信息有一定的挑战性,所以在教学时需要适时地加以引导。数学中的算法多样化、估算意识的培养在这节课中也要让学生经历和体验。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初步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3、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多样化,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经历估算和计算的过程,了解估算的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经历估算
1、假期里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进行了一次套圈比赛,游戏的规则是每人只能套三次,每次套不同的动物。让我们做他俩的啦啦队,猜一猜谁会赢。(教师出示课件,将笑笑和淘气玩套圈游戏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看完画面后教师接着出示情况统计表。这是淘气和笑笑每一次的分数。你能读懂吗?
学生自由发言,分别说出自己看懂的信息。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呈现套圈游戏情境图,让学生经历从熟悉情境到读懂统计表的过程,而让学生猜测“谁会赢”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
2、同学们知道了他们每一次的分数,那你们能根据这些数据估计淘气和笑笑谁会赢吗?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可能出现的估计方法有:
1、根据他们各自的得分估计:笑笑有两次分数都比淘气多,所以是笑笑赢了。
2、按照淘气和笑笑赢的次数来估计。笑笑赢了两次,可淘气只赢了一次。
3、可以根据每一次两人的得分做比较,第一次笑笑落后淘气一分,第二次淘气落后笑笑一分,这样他俩就平了,可第三次是笑笑多,所以是笑笑赢。
4、不会估计可能在计算(用算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渗透估算的策略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认真倾听能力。]
二、验证猜测,探索算法
1、计算淘气的成绩。
(1)除了估算,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呢?
预设:可以先将笑笑三次比赛的分数加在一起,算算共得多少分;再算淘气三次得的分数,就知道谁赢了。
谁能帮助笑笑和淘气列算式呢?
淘气24+29+44=笑笑23+30+41=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有三个数相加、有两个加号)揭示课题——连加的计算。
(3)鼓励学生独立尝试解决24+29+44=。(每个学生一张作业纸写上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试一试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连加。
预设:
方法一:20+20+40=80,4+9+4=17,80+17=97。
方法二:24+29=53,53+44=97。
方法三:24+44=68,68+29=97。
方法四:还有的学生可能会用竖式方法来计算。(肯定这些学生的做法,并作出针对性评价。)
(4)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准确计算时,竖式也是我们经常用的方法。你们现在愿意用竖式来尝试一下吗?
学生先独立用竖式计算,再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全班投影展示不同的算法。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比较三种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对不同的竖式写法同时展示,让学生先来讲自己的做法,比较各种写法的优势,找出正确、简便的写法,以引导学生掌握简便、合理的计算方法。]教师引导:竖式计算时,你认为有没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呢?(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教师强调:无论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都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哪位满十哪位向前一位进一。
(5)为什么很多同学都喜欢用竖式计算呢?他有什么特点呢?
竖式记录简便,容易计算。
2.计算笑笑的成绩。
你愿意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帮助笑笑算一算共得多少分吗?
学生独立计算再集体订正。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淘气和笑笑谁赢了。
预设学生可能的回答:因为97>94,所以我认为是淘气赢了。
教师小结:大家刚才通过准确计算验证了是淘气赢了。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通过尝试计算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使学生在运用准确计算来检验猜想的过程中,培养自信心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1.小丽看到淘气、笑笑和我们玩得这么开心,她也来参加了,她前两次共得了70分,她可能套中了哪两种动物?
①学生独立思考,并算一算。
②学生汇报结果:小鹿和小象,23+47=70;企鹅和白鹅,29+41=70。
③检验算得对吗?先看个位相加,末位是不是0,还得看十位相加是不是得7。
2.小丽三次套了不同的动物,最少可得多少分?最多呢?(能力强的同学可做第二个问题)
学生先口答最少(最多)分要套到什么动物,然后用喜欢的竖式方法笔算,完成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这道题对学生来说,不单纯就是一道简单的计算题,这里学生要想进行计算,必须先要考虑什么动物的分最少,什么动物的分最多,然后才能计算,从而培养学生收集、筛选数学信息的能力。
四、实践应用,深化体验
全班同学玩套圈游戏。
我们也来玩一次套圈游戏怎么样?(学生打开教材第76页)规则:在书中圈下你喜欢的小动物并算一算你得多少分。(选择的动物只数不限)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新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体育套圈教案篇2
【游戏目的】
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准备材料】
大小不同的圈个、底柱个。
【游戏步骤】
成人先将个圈按大小顺序放在底柱旁,引导幼儿把圈套在柱子上,大的在上面,小的在下面,依次套。
将圈任意混放在桌上,引导幼儿依次套在柱子上,从大到小、从小到大均可。
也可将圈依次叠高。
【游戏提示】
底柱应稳定地放在桌上。开始游戏时,可用上下有粗细的柱子,以便让幼儿知道是否放得对,以后改用上下一样粗细的柱子。
游戏中成人可适当提示。
教学反思:
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选择孩子喜欢的内容,让孩子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是一个活动成功的基础。给孩子展示的机会和舞台,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在集体面前表演,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是这个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一开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慢慢减少,取而代之是同伴之间的互相协调和合作。孩子出现了问题,不是教师指出的,是同伴指出的;不是恶意指出的,而是善意指出的,这对于孩子来说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一种同伴之间的资源利用,一种同伴间的互动。通过互相的提醒,孩子们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很多。
体育套圈教案篇3
设计背景
刚开学,幼儿还没完全进入幼儿园生活,假期里鲜少参加体育活动。班上几个新来的插班生都不怎么喜欢活动,不喜欢与他人一起玩耍。为了让孩子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在快乐中学习,健康成长,我设计了一节体育活动。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3、让幼儿感受套圈的快乐。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重点难点
重点:练习投准的技能。
难点:指导幼儿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套圈工具若干(朔料套圈、投准柱)、录音机,挂图。
活动过程:
1、伴随轻快的音乐,神秘地“变出”套圈工具,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一位神秘的好朋友,你们猜猜是谁?
不要眨眼哦,噔噔,变魔术咯……
2、观看挂图,说说如何玩套圈。(手拿朔料套圈站在横线上,双脚不能超出横线,对准前面距离1—3米的投准柱投扔,朔料套圈套住投准柱为好。)
3、教师示范套圈的方法,讲解套圈的动作要领。(投扔的力度要适中,眼睛看着“投准柱”。)
4、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的练习,玩耍,并参与其中。(积极地引导每一个幼儿参加,刚开始时,可以把投准的距离放近一些多练几次,熟练了,可以稍微把距离拉远些。)
5、游戏比赛“谁是套圈王”
在轻快的音乐中游戏,幼儿个人比赛或分成小组比赛,每人五个套圈,看谁或哪个小组套的圈多为赢,是套圈王。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于这个活动比较喜欢,都参与其中,玩得很开心。课后有个小朋友对我说“老师,我瞄得好准,我长大了当警察叔叔……”活动目标基本达到,个别幼儿的投扔不够协调,也许是我的讲解不够“幼儿化”。
体育套圈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幼儿能协调、灵活地跳圈。
2、幼儿能很好地分辨颜色。
活动准备:
1、小呼啦圈若干个、大纸箱一个、雪花积木玩具若干、篮子四个。
2、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1、幼儿随音乐做热身运动。
2、请幼儿做跳跃的动作练习。
3、游戏:跳圈圈寻颜色宝贝。
将幼儿分x数相等的四组,分别站在各自的起跑线上。将玩具放入大纸箱,纸箱放在离起跑线十米的终点处。将呼啦圈分成四部分, 不规则的摆在四队起点到终点之间(间距不要过大)。
老师说“开始!红色!”四组的第一名幼儿手里拿着篮子开始跳圈跳向终点(可以单腿跳也可以双腿跳),然后在纸箱里选择带有老师指定颜色的玩具放到篮子里,带着篮子跑回起跑线。最先回来并且带回指定玩具多的小组获胜。
第一名小朋友把篮子交给第二名小朋友,然后老师喊“开始!绿色!”第二名小朋友跳向终点后,把篮子里的玩具先倒进大纸箱,然后选择带有老师指定颜色的玩具放进篮子,重复上述过程。
活动规则:
1、老师要注意幼儿可能会抢同一件玩具。
2、幼儿必须每一圈都要跳到。
结束部分:
听音乐做放松动作。
活动反思
我在实践中亲身体会到游戏活动是一门很生动的课。小朋友特别喜欢,在游戏中小朋友特别快乐,通过游戏能学到很多知识,而且不会枯燥无味,能学到讲卫生,有礼貌,互相团结,人多力量大,等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让小朋友在游戏中快乐成长。天天快乐。
老师不要认为日常教学就可以忽视或不引起重视,其实不然,日常的课堂教学正是为孩子创造快乐和树立自信的良好时机,当孩子们进步时,他们的.脸上真是写满了快乐,高兴的心情无以言表;当课堂上听到小伙伴为他鼓掌时,老师都会从他们的脸上找到一份自信的笑容。
体育套圈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2、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3、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多个各色小圈、多个小玩具
活动过程:
1、今天,小朋友们从家中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大家想不想和它们一起玩?(幼儿回答)
教师提前让宝宝从家中带来一些自己的玩具,如小熊、小汽车、小喇叭等,然后收集在一个大圈内。
2、既然小朋友很想和这些玩具一起玩,那么小朋友就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努力用圈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套住。(出示各色圈)
3、游戏开始,教师给每位宝宝发放5个圈。
在游戏进行过程中,家长必须抱着宝宝站在圈外,让幼儿自己完成,爸爸、妈妈可以对幼儿进行指导。
4、宝宝和自己套住的玩具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选择孩子喜欢的内容,让孩子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是一个活动成功的基础。给孩子展示的机会和舞台,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在集体面前表演,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是这个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一开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慢慢减少,取而代之是同伴之间的互相协调和合作。孩子出现了问题,不是教师指出的,是同伴指出的;不是恶意指出的,而是善意指出的,这对于孩子来说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一种同伴之间的资源利用,一种同伴间的互动。通过互相的提醒,孩子们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