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童年作文通用5篇(童年记忆:五篇独特而精彩的作文)
童年是每个人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也是最值得回忆的阶段。每个人的童年都有着独特的故事和经历,而这些故事正是构成我们个性的重要元素。本文将为大家带来五篇关于不一样的童年的作文,让我们一起回忆那些充满趣味和回忆的时光。
不一样的童年作文篇1
我们坐上从青岛回往淄博的火车,一路上说说笑笑,就在这时一个小姐姐背着一个三岁的小弟弟上车了。我们正在吃东西,小姐姐眼巴巴的瞅着妈妈手中的桃子,妈妈赶紧给了她一个,小姐姐接过后咽了一口口水,便把桃子给小弟弟了,弟弟狼吞虎咽吃了起来,姐姐望着弟弟手中的桃子,那种眼神给人一种极大地渴望感。等他弟弟吃够了,她才迅速的啃了起来,啃了一会突然想起了什么,把桃子递给了他爸爸并问道:“这是什么呀?……”
妈妈对我说:“你看他连桃子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可乐,汉堡,米线什么的,如果你现在给他一本书,她绝对会像宝贝一样捧着,走到那带到那,走到那看到那。”我顿时无话可说。
多么不一样的童年呀!我要珍惜爸爸妈妈创造的条件,一定好好学习。
不一样的童年作文篇2
每逢节日,奶奶拉着我坐在沙发上,回忆她年幼时的苦难生活,奶奶总是告诉我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是啊!无论从吃、喝、住住哪方面比较,我都要比童年的奶奶优越得多,也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奶奶兄妹四个都相隔二、三岁,年幼的她要照顾比她小三岁的两个妹妹。快乐的我四岁就上幼儿园,我上幼儿园,家里四、五个人轮流接送。
苦命的奶奶七岁就帮家里洗衣服、烧饭、放牛打猪草,起早摸黑,干得十分辛苦。幸福的我七岁就走进宽敞明亮的洛社实验小学,十岁时,就转到我市最好的爱德小学,我还参加了跆拳道,现在我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即将准备考六年级呢。
奶奶的童年吃的是猪羊食,干的是牛、马活,穿的是补丁重叠的衣裤,住的是茅草屋,每逢下雨,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简直是地狱般的生活。但我的童年吃的、用的东西应有尽有,穿名牌衣服,住着宽敞的新房,周围的环境美得像公园似的。
奶奶的童年经历,我们无法想象的磨难,但她也应此具备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现在这些孩子不正缺少这一种精神吗?有这样的榜样在身边陪着,还有什么理由赖在爸爸妈妈的“糖罐”里?春天到了,正是播种的好季节,我们是否播种自己吃苦耐劳的种子,努力而刻苦的学习。相信,不久的将来,聪明的我们一定会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学生、好公民,用自己独特的才干报答祖国、老师和长辈。
不一样的童年作文篇3
童年的歌,七彩的歌,童年的舞,美丽的舞,童年的脚印一串串,童年的浪花一朵朵……不同的时代,拥有不同的童年;不同的童年,带给我们不同的想法……
爷爷的童年
爷爷的童年吃不饱,穿不暖,衣服总是补丁摞补丁。爷爷的兄弟姐妹多,都没有自己合身的衣服,常常是大的穿小了给小的穿,小的缝缝补补又穿几年,一件一总是穿七八年。有句顺口溜恰当的形容了当时的情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足可以见当时生活的贫困。
妈妈的童年
妈妈的童年比起爷爷的童年已经好多了。当时虽然没有白米细面,但是杂粮还可以吃饱。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白米细面。妈妈还告诉我平时没有新衣服,大人小孩都盼着过年,因为只有过年人们才舍得做件新衣服。
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是幸福的,整天吃的好穿的暖。穿小的衣服就当垃圾一样仍掉。吃的呢,不是没有吃,而是品种太多,不知道该吃什么,大人常常怕我不吃,总是想方设法做我最爱吃的菜,平时的零食就没有断过。现在过年如果不是烟花、爆竹吸引我,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
爷爷的童年是艰辛的为一日三餐而奔播,妈妈的头脑是艰苦的,为吃的好而犯愁,而我的头脑则是幸福的,整日为逃避家长的逼餐而苦恼。
通过和爸爸妈妈比童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岁月。我们的生活虽然一天好似一天,但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不忘过去,艰苦朴素,发奋图强。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我们美好的未来。
不一样的童年作文篇4
“奶奶,别离开我,别离开我……”我猛地一下醒过来,原来竟是一场梦,真是虚惊一场。
这要从两个月前放暑假的那一天说起,老师布置了阅读任务,让我们利用暑假期间认真阅读一本叫《小兵张嘎》的书。昨天晚上我正好读到了这样的情节:嘎子的奶奶为了掩护老钟叔,被鬼子刺死在刀下。这一幕正好被窗外赶到家的小嘎子看见,他看见奶奶的脖子上有一道血印,头发上还坠着两个血饼子。嘎子悲痛万分,他又伤心又愤怒,他伤心,相依为命的奶奶永远地离开了他,他愤怒,可恶的日本鬼子如此凶残,连年迈的老奶奶也不放过。
迷迷糊糊中我睁开了眼,两行泪珠还挂在我的脸上。我用手轻轻抹去脸上的泪,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梦醒了,我再一次捧起《小兵张嘎》这本书。此时,眼前密密麻麻的字好像都在指引我继续把它读下去。
嘎子,我多想走进这本书,多想走近你。我要亲口告诉你:小嘎子,别伤心,就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抗战胜利了,我们打败了敌人,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不一样的童年作文篇5
不一样的童年 一样的快乐 ——听爸爸讲那过去的故事
今天,我缠着爸爸讲讲他过去的故事。
爸爸说:“那我从读书给你讲起吧!”
在很久很久以前,爸爸小的时候,不像今天的我们,可以拥有这麽多自己喜欢的书,那时,爸爸手里只有几本“小人书”,看了很多遍之后,为了能够看到新书,只能和同学交换着看,或是借着看。爸爸那时最爱看《三国演义》的“小人书”,那套书有六十本,但是爸爸从来都没看全过,借着看,也不可能一集一集的按着顺序看,所以,在爸爸的印象里,三国时期是非常非常混乱的!可以有书看,可以看我们现在看的.这种单行本的名著,已经是爸爸初中、高中时候的事情了。所以,爸爸说,他很羡慕我们,可以有那麽多书,可以有鼓励大家读书的老师,可以写博客......
爸爸小时候都是自己去上学,那时马路上基本没有汽车,有很多马车,社会治安也比较好,所以可以和同学们一起走着上学、放学。上学也是要走一段很长的路,一年四季,在路上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色,有不同的乐趣。
那个时侯,学校的条件不好,教室里没有电扇,也没有暖气。在冬天最冷的时候,每个小组都要负责“和煤”,早晨要帮着老师生炉子,有时候炉子生得不好,教室里就会烟雾腾腾的。爸爸背的书包也不是现在这样双肩的,而是普普通通的单肩书包。
爸爸小时候的游戏也和我们的不一样,他们玩打包、打翘、磕拐、滚铁环、扔炮楼。说说打翘吧,把一块小木头的两端削尖,这样就成一个“翘”了,玩的时候,把翘放在地面上或是砖头上,用一块木板打一下翘前面的尖端,这样翘不就跳起来了吗?不过,让它跳起来并不是目的,必须在翘跳起来的一瞬间,用木板使劲把它打得很远。最后,谁打得最远,谁就胜利了。
爸爸还讲了很多,我感觉和爸爸的童年有那麽多的不一样。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童年的故事,只不过,玩儿的不一样,生活得也不一样。反正不管怎么说,我觉得我和爸爸的童年都是这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