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太阳》7篇(《太阳》: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点亮孩子的知识之光!)

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太阳》的7篇内容。这些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太阳的特点和作用,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教案旨在激发学生对太阳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和科学素养。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太阳》7篇(《太阳》: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点亮孩子的知识之光!)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太阳》篇1

【目标导航】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实践支点】

一、我会读拼音写汉字

shūjià jūn liáo  shì

()菜庄()杀()治()摄()度

二、我会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吸收──()()生存──()()

密切──()()温暖──()()

黑暗──()()美丽──()()

三、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使原句的意思不变

1、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跳板】

一、我会填空

1、太阳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第4自然段开头的“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句话是______句,起___________作用。

3、课文开头引用了神话故事,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会填表

(说明方法: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文中介绍有关太阳知识的句子

所用的说明方法

好处

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创新台阶】

读课文语段,做题:

地球上的()和(),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到处是(),没有()○()○()○(),没有()○()○()○(),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世界。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词语。

2、在文中○中打上标点。

3、找出文中的两组反义词:

()──()()──()

4、这一段是总起来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的。一共有三句话:第一句和第二句分别从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说的,第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

5、用“如果没有……就没有……也就没有……”说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太阳》篇2

教学设计:

(一) 激趣、导入

1、 谈话: 同学们,你们是否还记得就在20xx年的10月,我国发生的一件震惊国内外的事吗?多么让人骄傲、多么让人自豪的一件事啊!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早已不再满足在地球上生存,想在宇宙太空开辟一个新的生存空间,我国在这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神舟6号”的发射成功,预示着我国在航天技术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吧!

2、 播放“神舟6号”发射情景,学生观看。

3、 谈话: 同学们,当你又一次看到那让你久久难忘的场面,此刻的你想说些什么呢?

4、 谈话: 同学们,你们向往神秘的宇宙太空吗?你们想探索神奇的宇宙奥秘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上宇宙飞船飞上太空,一起来探索宇宙的无穷奥秘,好吗?那就请同学们做好“升空”的准备吧同学们,我们就要升空啦,准备好了吗?现在进入升空倒计时——5、4、3、2、1,发射!

【设计意图】

首先抓住目前的热门话题“神舟6号”展开教学,当学生再次回顾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学生一定会有很多话想说,有许多问题要问,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天文的爱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还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由“神舟6号”的上天,引发学生到宇宙中去看一看神奇宇宙的欲望,于是教师带领学生驾驶虚拟的“宇宙飞船”“升空”,学生可以用鼠标点击各种按钮,观察各种仪表的显示情况。当学生“起动”发动机,操纵“宇宙飞船”“起飞”,计算机会模拟出“宇宙飞船”的各种姿态,并且显示宇宙太空的情景,同学们可以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太阳系。如此可以产生壮观的立体感觉,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感官,同时也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了学生探索无穷宇宙奥秘的欲望和兴趣,这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对提高学习效果非常重要。

(二)认识太阳系的教学课例

1、 谈话: 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太阳系(板书: 太阳系),请同学们“乘着宇宙飞船”仔细地观察太阳系,看看你能发现些什么?

2、 学生“驾驶着宇宙飞船”观察太阳系。

3、 (教师带领学生将宇宙飞船靠近地球)谈话: 费俊龙、聂海胜就是乘着“神舟6号”飞船,围绕地球飞行了76圈后,成功返回了地球。

4、 交流观察到的天体的情况,如行星、彗星、流星体等。

5、 复习上一节课对九大行星的初步了解,概括九大行星的特征。教师随机出示板书:

最名不副实的——水星

自东向西倒着行的——金星

人类的家园——地球

太空中的小地球——火星

行星中的“老大哥”——木星

戴着“项链”的——土星

躺着打滚的——天王星

用笔尖计算出来的——海王星

最小最远最冷最神秘的——冥王星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太阳》篇3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的作者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了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

从课文中我们体会到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

本篇课文,语言优美,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适合背诵。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团"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什么心愿。

三、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和识记生字。

四、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

五、教学准备:

四季的图片头饰音乐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师:(戴太阳公公的头饰):我是太阳公公,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我都高高地挂在天上,给大家带来光明和温暖。

师:你们知道太阳是什么颜色的吗?(生答)

师:有一个小朋友,他画了绿绿的太阳、红红的太阳、金黄色的太阳,还有一个彩色的太阳。(边说边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示意)他想把这四个太阳分别送给春、夏、秋、冬。(板书课题:四个太阳,并读题)这是为什么呢?大家认真读了课文,就会明白了。

(二)尝试学习,整体感知

1、师(出示四季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每个季节的主要特点以用及小朋友们的感觉和需要。

(如:夏天特别炎热,小朋友穿得特别少,还想吃冰淇淋和西瓜。)

2、学生分小组尝试学习:学生边讨论以上问题,找一找书中的'四季图,然后想一想:假如让你为四季画太阳,你会为春、夏、秋、冬各画什么颜色的太阳呢。(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为四季画太阳,不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用语言来描述。)

3、小组交流,师评议。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使学生整体感知作者分别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

2、自由读课文,请小朋友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间,读通句子。

3、在文中画出生字,读一读生字,同桌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4、检查初读效果,生字是否读得正确。

5、指导学生体会朗读要领。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2)感悟句子意境:

绿色的太阳,挂在天空,高山、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生感受回答:夏天天气特别热,绿色的太阳,挂在天空,太阳光不那么强烈,而且绿色让人想到绿色的树阴,我们感到特别舒服)

(3)指导读:你能把你感受到的,用朗读告诉大家吗?

(4)学生自由练读,小组评议。

6、你读明白了哪一段,最喜欢哪一段,读给大家听,让学生感悟作者画不同颜色的太阳想表达什么心愿。

(1)读第二自然段。

①理解"金黄色的落叶"与"邀请"。

师:老师想邀请小朋友一起来唱歌。(师生共同唱歌来理解"邀请"的意思。)

②"金黄色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让学生即兴表演。扮演"落叶"的同学,去寻找小伙伴。他找到"蚂蚁"、"小鱼"、"小白兔"、"小朋友"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体会秋天的乐趣。(如:"小鱼、小鱼,你好啊!我可以当你的小雨伞,你们快来吧!""真好,真好,这顶小伞真漂亮,以后下雨我再也不愁了。")

③指导读:能把你感受到的情景用朗读的方法告诉大家吗?(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2)朗读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话。

7、齐读课文。

8、合作交流,把你最喜欢的词句画出来,读一读,记一记。

9、用引导背诵法背诵课文。(边背诵课文边出示四季的图片,可自由背,也可以配乐集体背。)

师:我画了个什么颜色的太阳?挂在哪里?

生:(背)"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

师:都有哪些地方?怎么样?

生:

师:我画了个怎样的太阳送给秋天?果园里怎么样?金黄色的落叶在忙什么?

生:

师:我画了个什么颜色的太阳照亮哪个季节?阳光温暖着谁?

生:

师:春天,春天的太阳该画什么颜色呢?

生:

(四)总结全文,朗读全文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四个美丽的太阳吗?让我们再读一读课文吧!

(让学生听音乐、看图画、做动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识写训练

写字指导:(略)

(六)扩展思维,培养创新

1、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太阳,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季节。

2、小组合作,选一个最喜欢的季节画下来。

3、展示小组作品,师生评议。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用形象的太阳公公出场,亲切又简单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形象性,使学生产生好奇感,为学习下文做铺垫。]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尝试学习,让学生感受太阳的颜色,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并通过小组同学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倾听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运用创造性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动脑思考,思维得到发展,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体现了语文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太阳》篇4

一、课前问候:

师:同学们好!生:(学生的声音很小,参差不齐)

师:该怎么称呼,怎么问候?生:

师:听说你们都很聪明,喜欢帮助别人,帮张老师一个忙。一日,我去郊游,一虫子飞进老师的耳朵,怎么办?

生:往里捅(这个办法哪儿不好?讨论)

生:引出来(怎么引起来)

师:用灯往里照,不伤害小虫,让老师感动。

二、出示课题:

《番茄太阳》

1、这个课题什么意思?

2、老师写的课题与书上写的有什么不同?

(从细节着眼,帮助学生理解课题)

三、检查预习

1、围绕明明、阿姨展开故事,你再读课文时带着什么心情?

(1)感动。教师注意听学生的回答,里面一个关联词用得好因为所以接下来用这样的句式因为所以说一说。

(此处既是句式的训练,又训练学生读出文章的多种感受)

(2)心酸。

(3)可怜。

(4)师:你有什么高兴的吗?(教师帮助学生拓展)

(5)同情。

(6)心痛。

2、真不简单,读了几遍课文就有这么多的感受。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看一看我们有没有新的感受体验。

四、新授:

1、老师来自河南洛阳,花中之王牡丹的故乡。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牡丹图,牡丹,是中国的国花,老师想把它送给书中的人物,你觉得我会送给谁?为什么?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老师没主意,你们帮帮我,先不忙,打开课文,我们来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书,然后说送给谁。在文中找出根据,等会说得有理有据。老师送你们八个字: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2、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应该送给阿姨

学生发言,教师评价:你体会到她心情的变化了!

1)文中有一段写到她看到明明后,她什么心情?

2)再读这一段

3)明明见过自己的样子吗?现在明明就在你面前,你告诉她长得什么样子?学生读

4)对于一个五岁,双目失明的孩子,你应该怎么告诉她?再来

(指导学生读出真实的感受,走进文本)

(2)应该送给白衣天使。

(3)应该送给爸爸。

1)文章几处写爸爸的?

2)出现了两次,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在做一个相同的一件事情,什么事情?

3)爸爸仅仅是在叫女儿认识事物吗?除了认识物体还有什么?比如明明坐在饭桌前,碗,怎么教孩子?比如拿起筷子,爸爸会怎么说?比如看到桌子,爸爸又会怎么说?明明认识事物都要靠别的器官来认识,她一次就认识了吗?

4)我想说一句话,爸爸是明明的的(眼睛)

5)你觉得这位父亲怎样?

6)读文章的第三自然段,自读。

7)有一个词语必须注意到,才能把这节读好。

来回耐心

8)读爸爸的`话。学语文重要的方法是读书。把心放进去,爸爸怎么和一个五岁的小女孩说话。

(指导学生朗读)你爱你的女儿吗?再来读一读。

谁能做这个父亲,对着一个盲童,我们说的时候要怎样?柔、慢

当我们读课文时,是不是都要响亮?不是。

(4)应给送给捐献角膜的人

(5)应该送给明明

1)在书上找根据

2)读。明明献腿的部分

3)把你的感动读出来。同学们,把心放进去才能读好。

4)当他俯在你耳边说话时,当他说把自己的双腿给阿姨时,你会怎么想?

一个从未见过光明的孩子,在自己有了一点儿健全的机会时,又要把双腿送给别人,这是一般的爱心吗?

教师范读:老师读明明的话,你们读旁白,体会。

(6)应该送给妈妈

如果你概括妈妈每次出现的表现,用一个字概括一下笑

什么样的笑

老师在读这篇文章时,想到,五年前,爸爸妈妈肯定有一个约定,你知道什么吗?

爸爸妈妈要的是一个不仅眼睛健全,心灵更要健全的孩子。

五、总结

全文用一个字总结爱

只要心中有的人,才能体会到别人的爱。希望你们向明明那样,做一个番茄太阳!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太阳》篇5

教学要求:

1、能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清楚文章的写作思路。

3、向别人介绍太阳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清楚文章的写作思路,能向别人介绍太阳城。

教学过程:

一、听记:

(句子)太阳城,沐浴在太阳光下的城市,没有噪音,没有废气,这是多么美好哇!

师读一遍,学生听记,再修改

二、谈话导入:

1、齐读听记的一句话。

2、读了这句话,你想知道什么?

(这句表达了人们对对太阳城的向往之情,与现实的环境进行的对比,更让人觉得太阳城是多么的美好)

3、(板书,课题)

三、自学课文:

同学们,你想象中的太阳城会是什么样的?让我们畅游太阳城。

1、读通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画出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四、交流自学情况:

1、以小组为单位,读通课文,师随机指导

2、说说你了解的太阳城是什么样的?文章从哪几方面介绍了未来的太阳城?

(1)太阳能转换器

(2)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3)一切地方都用上太阳能

(4)不再有废气

(5)对未来的展望

五、小组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文内容,介绍太阳城。

六、小练笔

学生想象作文:明天的太阳城

要求:

1、大胆想象

2、按一定的条理写一写

板书设计17、明天的太阳城

能源:如燃料、水力、风力等

储存

释放

七、布置作业:构想了未来的生活情景,写一篇习作。

教学后记:

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那种需要所谓的“精雕细琢”的'课也应该借鉴这类课的教法。我常常为自己总是把握不好教学时间而苦恼,上讲读课时常常嫌时间不够,有时甚至会因此耽误学生休息和活动的时间。我知道这是完全违背教学常规的,违背学生意愿的,但是我有什么办法呢?教参上提出的那些知识点还没讲到或讲透,我怎么能在这里“刹车”呢?但是,这节课带给我的成就感,给了我改变自己的勇气。我何必为没有讲透而苦恼?学生的能力完全可以解决我们要求他们理解的东西,有些东西虽然他们不能像我们那么去理解,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又何必难为他们呢?也许我们在讲读课上要求他们掌握的东西太多、太杂,或者说是我们教师自己没有对教材参透,强加了许多不必要的知识点在里面,这样要教,那样要讲,那时间自然不够了。这节独立阅读课就做得很好,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自己去解决,老师在某些方面再补充一些问题,给予学生15~20分钟的自学时间,结果证明,课堂的教学时间完全足够,甚至还留出了让学生“遐想”的时间。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太阳》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第四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有感情地读好课文中的人物语言。

4.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用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做个开朗乐观、热爱生活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走近明明,知道她是一个漂亮、聪明和富有爱心的小女孩,感悟三个“番茄太阳”的含义。

预习作业:

1.将课文分成三段,归纳段意,并能说出分段的理由。

2.课题上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3.课文种几次提到“番茄太阳”,它们各有怎样的意思?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激疑导入

1.出示课题:番茄太阳。

这篇文章的题目很有意思,能引起读者的强烈的好奇心。见了课题,你想问什么?

2.学生自由提问。

3.大家读了课题,一定会惊讶,大家见过番茄,也见过太阳,但番茄太阳是什么样子呢?这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呢?课文为什么要用“番茄太阳”做题目呢?学了这篇课文以后,大家一定会明白。

二、初读课文,理清线索

1.检查预习情况

(1)交流对生字词的学习情况。重点正音:亲戚(第一声);字形:盲(理解:无目就是盲人)、蔬与疏、慌区别;献

(2)抽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带些感情。

(3)再读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按时间顺序理清线索)

(1.生活的艰难,让“我”的心情很灰暗,但是每当我看到菜场上一位爱笑的盲童的被父亲拉着手,通过触摸认识各种蔬菜的情景,“我”便感到温暖起来。

2.明明问“我”太阳是怎样的,爸爸告诉她太阳像番茄一样,明明称太阳为番茄太阳。

3.明明要去做角膜移植,临别时她说要把她的脚给“我”,“我”被她善良的心感动了。)

2.练习用几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探究,初步理解“番茄太阳”

1.番茄,太阳这是一个怎样的奇妙组合呢?自由朗读课文,找找“番茄太阳”这个奇妙的组合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哪里?找出句子,用线画出。

2.组织交流。

(1)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句子。

①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

②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③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2)自读出示的三句话,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三个“番茄太阳”的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第一句话中的“番茄太阳”指明明心中的太阳,第二句话指明明的笑脸。第三句话的理解有一定难度。

3.过渡:第三句话中的“番茄太阳”似乎不明白,下节课,让我们走近明明与作者,看看这一直挂在我心中的“番茄太阳”到底是什么?

四、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课文中三次出现过“番茄太阳”,前两次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二、精读感悟。

1.上堂课,看看这一直挂在我心中的“番茄太阳”到底是什么?

2.让我们先去了解一下明明吧!相信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文中的主人公明明一定给你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说说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词句,感受到她的这些特点的。

3.学生自读,做批注。

4.学生交流

(1)虽然失明,却是个漂亮的女孩。

出示: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笑起来像个天使。

(2)活泼开朗:尽管小女孩的命运坎坷,生下来就没有看到过色彩斑斓的世界,但是她从不哀怨,依然那么爱笑。

出示:每次从菜场经过都能特别爱笑。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太阳。明明咯咯的笑声追着人走。看着她的笑脸“番茄太阳”。那个正午我坐天使般的笑脸。

重点理解并体会这句比喻句的好处: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明明爱笑,笑声特别感人。)

读好每一句话,感悟明明乐观开朗,向往光明的生活态度。

(3)机灵聪明1.能通过触摸认识许多蔬菜;

2.通过拐杖的声音认识了我;

3.喜欢提各种问题。

出示:有一次,走路的吗?明明好奇地问她问我许多奇怪的问题

读好每一句话,感悟明明热爱生活的态度。

(4)善良,有爱心的孩子:虽然她自己是个盲童,但是她还愿意帮助“我”,愿意把她的脚给我。

出示:我弯下腰给你,好不好?

读好这句话,感悟明明的关爱他人。

5.就是这样一位可爱的盲童,深深地影响着“我”,使“我”的心境发生了变化。再细读课文,看看作者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灰暗——自己是个残疾人,生活很困难。

温暖——尽管盲童一家生活并不富裕,而且家中还有一位残疾的孩童,但是他们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情景,让我感动温暖。

心疼——小女孩那么漂亮,那么可爱,可是命运对她却是那么不公,双眼什么也看不见,所以作者觉得心疼。

快乐——明明的开朗,对生活的乐观感染着我,让我也变得快乐起来。

重点体会这句比喻句的好处:明明像小屋里的光线,带给了我许多快乐。(原先我的心房是灰暗无比的,是明明的`笑声给我带来了快乐,使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喜欢——明明的聪明、明明的可爱,让我喜爱上了她。

感动——明明的善良深深打动了我,虽然她并不知道把腿给别人意味着什么,但她是诚心诚意的,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她将好心人的关爱毫不做作地传给了我,让我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让我觉得红红的“番茄太阳”挂在了我的心中。

重点感悟细节描写:她的小嘴呼出的温热气息拂过我的面颊,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

6.小练笔:读到这儿,你知道作者的心声吗?请你帮她尽情地倾吐吧!

补写:她的小嘴呼出的温热气息拂过我的面颊,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

7.文章学到这儿,你觉得第三个“番茄太阳”是什么?

(是明明真诚的爱心,美好的心灵。)

这颗爱心中包含着什么?(热爱生活,关爱他人)

8.相机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明明虽然离开了我,但是她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她那美好的心灵,就像灿烂的太阳一样,温暖着我的心。

9.通读全文,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番茄太阳”为题?

三、作业

读一读《飞吧,断翅的小鸟》,互相谈谈感受。

板书设计:

明明心境番茄太阳

开朗灰暗红红的太阳

美丽温暖姑娘的笑脸

聪明心疼美好的心灵

善良喜欢感动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太阳》篇7

教学目标

1.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每个自然段,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学习本课生字词。初步体会数字说明和比较说明的作用和方法。学会使用“如果……就……”造句。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太阳。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读解生字词,并把不理解的词语划下来,再指名按段读课文,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并纠正读音

1.读准本课生字读音,特别注意翘舌音:氏、兽、殖、蔬;

平舌音:存的发音。

2.防止读错以下多音字读音:

传chuán(传说、传递)都dōu(都有、都是)

zhuàn(自传、水浒传)dū(首都、都市)

差chà(差不多)漂piào(漂亮)

chā(差错、差数)piāo(漂浮)

chāi(出差)

3.正字:

(1)“抵”字的右半部分下面有一点,“氏”的下面没有一点,要强调记忆。

(2)“繁”字结构比较复杂,要引导学生分析记忆,注意下面部分不是一个“系”。

(3)“殖”字的右半部“直”中间不要少一横。

(4)“蔬”字下面的笔画要让学生注意,不要少一点。

(三)按自然段轻声读课文,出示以下句子:

1.太阳离我们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2.太阳大的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的上一个太阳。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4.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5.有了太阳才有云、雨、雪。

6.有了太阳才有风。

7.太阳光有杀菌能力。

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四)引导学生发现以上句子与段落之间的关系,这是每个段的中心句。

(五)指名自由读报课文,要求读报得正确,自然段之间和结构段之间要掌握适当的停顿。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指出课文引用了后羿(上古夏代有个穷国的君主,善于社射箭)射日的传说做开头,后羿射日的'传说是真实可信的吗?

(不可信,这是神话传说。)

3.既然不可信,课文为什么引用它做文章的开头呢?看看不用它做开头,一上来就说“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可以不可以?(可以)

既然可以,课文用后羿射日的传说做开头,你觉得有什么作用?

4.这一小段后羿射日的传说和“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之间用“其实”过渡,“其实”是什么意思?不用这个词可以吗?

5.接着课文写了太阳离我们很远,用什么写法说明太阳很远呢?(用数字)

(用数字说明问题,给读者的印象是具体的、确切的,有较强的说服力。)

(二)学习第2.3自然段。

1.指名读第2.3自然段。

提问:看看这两个自然段用什么写法说明太阳很大、很热的?写太阳很大时,把太阳和什么作比较?写太阳很远时,为什么用钢铁作比较?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这一段是写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从哪些事实说明这种密切的关系呢?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归纳了这段的意思,把它找出来。

这一小段第二句的意思和第三句的意思一致不一致?

第二句用了哪个词?(如果……就……)

2.你能用”如果……就……”造句吗?

3.课堂造句练习:教师提出假设的事实,学生补充可能的结果。

如果明天下雪,

星期六如果爸爸妈妈都休息,

村前这条小河如果架起一座桥梁,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根据前面概括,这一段告诉我们:因为有了太阳,才有云、雨和雪,为什么?根据下面的问题,画出段中的答案:

雨和雪是什么生成的?(云)

云是什么生成的?(无数小水滴)

水蒸气是哪里来的?(从地面上的水)

地面上的水怎么变成水蒸气?(吸收了太阳的热变成的)

(六)学习第六自然段。

1.6自然段。提问:这一小段是写有了太阳才产生了风,谁能用一句话归纳:风是什么?(风是流动的空气)空气为什么会流动?(空气有的地方冷有的地方热的缘故)空气为什么会有冷,有的热?(有些地区吸收太阳的热量多空气就热,有些地区吸收太阳热量少,空气就冷)

教师可以适当补充: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受热胀变轻就会上升、移动,随着冷空气就会补充,这就形成了流动,也就是形成了风。

(七)读第7、8自然段,简要地说说太阳有杀菌能力,可以利用它防病、治病的实例(师生共举例)

(八)通读课文,结合板书总结。

学习了《太阳》这篇课文,我们获得了有关太阳的特征的知识,明确了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正因为太阳很大,很热,距离我们又很远,才能给我们送来光明和温暖,也才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21太阳教学设计一,太阳,希望对你有帮助!

★其他类似内容

1小学四年级语文工作计划7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工作计划7篇

本次工作计划系列文章将为小学四年级语文教育提供丰富的内容与指导。通过七篇文章,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

查看剩余 70% 小学四年级语文工作计划7篇

2小学一年级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7篇

小学一年级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7篇

在小学一年级阶段,防溺水安全教育至关重要。本文精选了七篇主题班会教案,旨在引导教师们有效传授防溺水知识,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查看剩余 71% 小学一年级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7篇

3小学一年级语文《对韵歌》教案5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对韵歌》教案5篇

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中的《对韵歌》教案,共包括5篇。这些教案旨在帮助学生通过歌曲的形式学习对韵的技巧,提高他们...

查看剩余 76% 小学一年级语文《对韵歌》教案5篇

4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毛虫》教案4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毛虫》教案4篇

本文为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系列的一部分,主题为《小毛虫》。通过四篇教案的介绍,我们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篇经典的小学语文课文...

查看剩余 73%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毛虫》教案4篇

5小学一年级语文《对韵歌》教案8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对韵歌》教案8篇

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中的《对韵歌》教案共计8篇。这些教案旨在帮助学生通过歌曲的形式学习对韵的技巧,提高他们的语...

查看剩余 84% 小学一年级语文《对韵歌》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