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上的记忆作文6篇(黑板上的记忆:6篇文辑)
本文主题为“黑板上的记忆作文6篇”。黑板是学生们学习的重要工具,也是他们成长中的见证者。本文将介绍六篇关于黑板上的记忆的作文,通过这些作文,读者可以回忆起自己在黑板前的点滴成长,感受到黑板背后蕴含的教育力量。
黑板上的记忆作文篇1
作为一个学生,黑板在我的脑海里已有了上万幅,有语文老师写的课文中心,有英语老师写的一种种句型,还有美术老师画的美丽的图画……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一节数学课上的黑板。
那是一次其中考试后,听说这次考试我们考得都很好,平时几个数学很难及格的的同学都考了90多分。我想,这次老师可要好好表扬一下我们了!
好容易等到老师来了,她走上讲台,表情严肃,毫无半点喜悦之情。我吓了一跳,不敢作声。老师沉默着,我也沉默着,所有人都沉默着,只有墙壁上的挂钟还在“滴答,滴答”地响着,老师用犀利的目光扫射着我们。过了好一会儿,老师突然说到:“做人——要诚实,成绩和它比是次要的.。你们为什么要去办公室偷试卷呢?”我又一惊,什么?这次大家考这么好难道是因为去偷了试卷的吗?
“你们这次的成绩是全年级第一,但是这是你们的真实成绩吗?”老师又说到,“我这次可以原谅你们,但是你们要勇于承认,我现在给你们一个承认错误的机会,请去办公室偷了试卷的同学上来把名字写在黑板上。”又是一阵寂静后,一个同学上来了,写了名字,回去,接着是两个,三个,四个……许多人都上来留了名,我数了一下,有20多人,刚才漆黑的黑板现在顿时变得五颜六色。老师也数了数,严肃的表情慢慢消失了,平时的微笑又回来了。她说:“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说着就拿起黑板擦一下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这20多个同学听着,考试要考出自己的真实成绩,做人要讲诚信。”老师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用红粉笔写了四个大字:“诚信是金”。“你们一定要记住这四个字!下课。”
我凝视着黑板上的四个大字,似乎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就是要讲诚信。这黑板上的四个字我会一直铭记在心,对这块黑板的记忆我会一直保存。
黑板上的记忆作文篇2
斑驳的黑板上残留着老师的美丽的字体,手摸黑板只感到一些凹凸不平,这许许多多的坑洼里都藏着老师与学生们之间的点点滴滴。
从上学开始,教室前总有一方黑板。如果用快进的镜头来回顾学校里的日子,那一定就是黑板前人来人往,黑板上内容满了又空,空了又满。在这样的过程中,一直不变的`似乎只有黑板左上角写的值日生名单了。总是有人工工整整地写下值日生三个字,后面又跟着几个名字,这几个名字的主人心情如何又不得而知了。
最后一次擦小学的黑板,记忆止不住地在脑海中肆意浮现,一桩桩,一件件都是那么温馨……
不知道为什么五年级的我突然爱上了擦黑板这一工作,或许是因为新奇,或许是因为好玩。
“刷——刷”我站在板凳上擦着黑板。我正在“奋斗”着呢,谁知张老师走了进来,我丝毫没察觉到,只听见温柔的声音传进了我的耳朵:“孙鑫雨,你擦的时候,捂着点嘴和鼻子,这粉笔灰对身体不好。”张老师随手拿起黑板擦和我一起擦了起来。她的关心使我的心里照进了一片阳光,是那样温暖,是那样的贴心。张老师一袭灰色长衣的样子,和那温柔如水的声音一起成为了我记忆里抹不去的一部分。
你可曾爱过一块黑板,可曾有个黑板上的记忆,可曾有过一位时刻关心你的,疼爱你的师长?我幸福,因为我可以回答这三个问题—————我有。说我爱过一块黑板,还不如说我爱上的是那因为黑板而与我发生温馨故事的老师。这种只在黑板上的记忆,将是我内心记忆里最美,最温暖的记忆。
黑板上的记忆作文篇3
墙角散落的粉笔灰,无人打扫,所有的人都因炎热而无心管闲了。人去楼空,空旷的教室里只有他默默地伫立在寥寂的黑板前,黑板上写了一行触目的字儿距离中考还有一天,“一天”两个字写得格外的大、格外的粗,以至于深深地烙刻在了他的心中,永远无法忘记。
整整一天里,他的脑袋空空如也,木讷呆滞的坐在那里。而其他同学都抓住最后的时间,拼命地读着写着,所有人的眼睛如同一台老式的打字机,机械般徘徊在黑板和笔记本之间,久久地……兀然间,黑板上跳跃滑动的粉笔字模糊了,伴随显现的是三年初中学习生活的追思。
刚刚跨进校门时,面对严厉却不乏温和的老师,面对陌生却不失亲切的同学,面对肃目却不掩青春的高年级师兄,他显得是那么的“乳臭未干”。声音还是那样涩涩甜甜的,笑容还是那般轻轻盈盈的。课堂上,那一份中规中矩的专注;下课后,那一阵没头没脑的疯闹;一脸的委屈,一眼的陶醉;一丝黯然,一抹得意。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自然然
此时,蓝蓝的天空,和煦的阳光,柔柔的清风,还有他那无比甜美的笑容竞相写意在黑板上,永远定格在他的心里。
初二学年,花一样的年纪,迷梦一般的时光。纯真烂漫的画音被沉寂烦躁所代替。不是什么都能令他开怀,不是什么都能让他夺目,不是什么都能使他悻然。甜美的笑容也渐渐掩映在唇角边茸茸的胡须里,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执拗和叛逆。渐渐地,对人不再那么彬彬友善了,再不会黏黏地依偎在妈妈身边了,遇到老师不会再因为说“老师您好”而脸红了,不再向朋友娓娓诉说自己的烦恼,将所有事情都深深地藏在心底……。
此刻,窗外的天空仍旧是那么的蔚蓝,嘴角淡去的笑容和眉宇间茫然的神情,瞬间凝固在了黑板上,死死地纠结在了他的心绪里,挥之不去。
转眼间,他带着一茬儿莫名的无奈,带着一肚子宣泄不完的“烦!别惹我”,迎来了紧张枯燥沉闷的初三学年。书包越来越重,课桌上的书本越堆越高,但凡与学习无关的事物离他越来越远,“苛刻”的老师留给他们喘息的时间越来越少,他们心中的怨气愈来愈重。周而复始,黑板上,老师们好像永远不知道疲惫地卷书着抖擞的文字,密密麻麻一版一版的,真真当当的演绎着一幕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悲壮!唉,不知道是习惯了,还是感悟了,随之而来的是努力安静地学习,没有了太多的埋怨和不懈,只是偶尔还会有一种茫然:自己这么拼命地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找一份好的工作?是为了将来很有钱?人生其实不应该这样的乏味、无趣!
走出教室,一阵微风拂面而过。侧目间,黑板上随风扬起的粉笔灰,簌簌而落,宛如记忆的繁花散落了一地,随手而拾,溢满了一心。
黑板上的记忆作文篇4
每每回想起过去,心中都不禁会有一些酸楚。特别是小学的日子,说没就没了,人,说散就散,那块黑板,写了组名人名和那些讲义的黑板,却依然印在我的脑海中,不能忘怀,也无法忘怀。
黄昏,接近地平线的太阳正将光亮一点点地收回,天变成了黄色,地变成了黄色,教室和桌椅以及那一摞书,也变成了黄色。天还是那么闷热,空气还是那么潮湿。吊扇不停地运转着,竭力把那一丝的凉意带来。最后一张卷子,最后一节课。老师在黑板上写着楷体字,还是那么地规范、漂亮。黑板周围同学的装饰,点缀着那已经写不下的小组得分。同学们无精打采,一个个打着呵欠,都无心复习。晚六点二十了,黑板上写满了字,漂亮的楷体已被零乱的草书代替,灰飞烟灭。
下课了,同学们收拾好书,一个个走出了教室。黑板,已被值日生擦得一干二净,只留下几朵花,孤独地附在黑板上。
我不禁开始喜欢上这块黑板了。六年以来,老师们写了好多字啊,他们把知识写到了黑板上,我们也把童年交给了它。黑板那凹凸不平的板面,见证了多少欢笑泪水,见证了多少无知走向少年!似乎六年的生命都交给了它,我不禁有一些失落与悲伤了。
淅淅沥沥的小雨打在脸上,我不禁打了寒战。这是真正的最后一天了,小学的最后一天,毕业考试的一天。乌云遮住了太阳,风灌进了衣服,我加快了脚步。
到了教室,坐下来。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复习,没有人讲话,也没有人想到讲话。黑板上的字由作业已变成了考试用具提示,还是班主任那漂亮的楷体字。它们附在那里,静静地看着我们。
我随便翻了一下书,心早已不在复习上了。八点半,一个恐怖的时间,同学们收拾好学习用具,走出教室,走向考场。我依依不舍地看了一下那块黑板,仍坚定地立在那里,似乎在鼓励我。
雨还在下,滴滴答答,不知怎的,我又想起了那块黑板和老师留下的楷体字。
考试结束,雨过天晴,太阳已从云层中爬了出来,似乎在庆祝。我的心,在那一刻,已向着更高更远的天空,在飞扬。
黑板上的记忆作文篇5
我家住了半个多世纪的老房子刚刚被出租了,房客匆匆的搬进去,我没能再去看一眼也不知道挂在厨房门口的那块小黑板还在不在那里。我想别人家里一般是不会有黑板的,不知是不是因为我的亲人全是老师的缘故,在我很小的时候,那块小黑板就挂在墙上了。祖父和姑母常常把字端端正正的写在小黑板上叫我认,我也喜欢在那上面留下我稚嫩的笔迹。自己学完了,我便让我的娃娃和狗熊端坐在小板凳上,指着黑板上刚刚学会的`字有模有样的教它们。大人们站在一旁笑着,谁也没想到,在我小小的心里,那时候就开始藏着长大后要当老师的心愿。上学后,家里的这块小黑板上常常出现我不会做的难题。那时候,我题目不会做我就去问祖父,没有什么能难倒祖父。祖父看了题,总会走到黑板前一边在上面验算,一边讲给我听。有的时候我并没有明白,过不了多久又要问同类的题。祖父并不恼火,还是很耐心的给我讲解,只是讲完后送给我四个字---“举一反三”。祖父把这四个字写在黑板上,又告诉我:读书不可死记硬背,要举一反三。如今,我每次给小堂妹将这个词时,都会想起祖父写在小黑板上的字和他当时说话的样子。
小堂妹遇到我当年的问题时,我也学着祖父的样子对她说:你要学会举一反三!刚上初一的时候,我的脾气渐渐大了起来,回想起来,应该是到了逆判期吧。那时真是看什么都不顺眼,常常随口嘟囔几句“触气”。祖父说我几次,我都不该。有一回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我又火了,大叫道“触气,触气!”这回祖父也火了,大声呵止了我,快步走到黑板前,用力写下了四个大字:“反‘触气’论”!我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发牢骚会引起这种后果,心里虽还不服气,嘴上道是停下了。那是记忆中祖父朝我发的最大一次火,那黑板上的四个触目惊心的字好几天没被擦掉。那些日子,每走过厨房门口,我都低着头,怕见的那几个字,就像害怕看到祖父皱着的眉头和雪亮的眼睛。那以后,哪怕要抱怨什么,我也会在心里想想,尽量不要说“触气”二字。我渐渐长大了,小黑板始终挂在我熟悉的地方,而我用太多次说渐渐少了。如今老房子出租了,小堂妹没有问起过黑板,但我想,他会记得那块黑板吧,就像我一样。
黑板上的记忆作文篇6
关于黑板上是记忆,好像有很多。老师或潇洒或大气或端正的粉笔字;小时上去板书拙劣僵硬的粉笔字;六年级时奋笔疾书抄写黑板上密密麻麻的课后题答案;小升初时聚精会神看老师唾沫横飞在黑板上分析一道又一道难题。可黑板的记忆还不光是学习,还有刚学会办黑板报像模像样地勾勒板块;在值日时在黑板上用五彩缤纷的边框圈出明天的课程;放学闲暇在黑板上无所顾忌地乱涂乱画……黑板上的记忆,那么多,那么地亲切。
说实在,对黑板的第一次真正的“亲密接触”是相当大的时候——四年级。那时老师任命我带几个同学负责班里的黑板报。那是我第一次办,其实我只管分工、审阅劳动成果,但当时我依然怀着很大的热情去干这件事。我们每天晚上留到六点钟。我在边上很活跃地给他们出这个点子出那个点子,新奇地用粉笔勾勒出大致的轮廓排版,乐此不疲。还跑到其他班去借鉴别人的黑板报,在黑板报的图册上翻找别人的版面,然后把各种综合到一起。那时候,感到的是一种由衷地快乐。而且板报获得荣誉后,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这是我对黑板的第一次记忆。后来的记忆,大多都是学习。那时候的快乐,不是由于荣誉,更多的是学会了新知识、攻克了一道道难题的快乐。黑板上的记忆,是任何东西都赶不上的。它是那么熟悉,充满着学生时代的快乐与辛酸。现在的黑板,大多被幻灯片所取代,而幻灯片永远都无法带来亲切的回忆。冷冰冰的,没有老师的.粉笔摩擦的温度,没有同学们灼热目光的温暖,没有我们面对黑板,遥想往事的回忆。
黑板这个东西,伴随着许多人直到结束学生生涯。上学的每一天,什么时候不是面对着黑板聚精会神?黑板上的记忆,是不可取代的。它代表着我们的学生时代,是不可缺少的回忆。也许等我们年逾花甲的那一天,想起关于黑板的种种,还是会禁不住莞尔一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