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读后感7篇(奇人俗世:7篇读后感)
本文主题为“俗世奇人读后感7篇”,将介绍七位具有非凡才华和独特人生经历的俗世奇人。通过阅读他们的故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他们在平凡世界中的不凡存在,感受他们的智慧和勇气,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启示和力量。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七个令人惊叹的人物,感受他们的魅力和智慧。
俗世奇人读后感篇1
最近,我拜读了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都说在外闯荡得靠看家本领,而《俗世奇人》这本书就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
书中,一百个“奇人”,就有一百种“奇招”。就拿苏七块来说吧,找他治病,定收七块银两,不论男女老少,不论大病小病,七块银两,手到病除,还不等你发痛哩,病就好了。收七块银两不是他小气,而是自己定的规矩不能改,这不正是应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吗?我真是佩服苏七块。
还有黑白漆刷墙的刷子李,身上只要一沾白漆,就不收刷墙费。
我的身边也有这样的`“奇人”,我的奶奶—一名裁缝,她在小区开了一个裁缝店,一开张便受到了许多人追捧。废布变成小帽子送给小男孩,变成洋娃娃送给小女孩。一次,一个小姑娘的白雪公主裙破了一个洞,奶奶不由分说,用粉线绣了一朵莲花补在裙子上,小姑娘穿上莲花裙,看到裙子上栩栩如生的莲花开心地跳起舞来。光顾奶奶裁缝店的人日渐增多,她也没有因此提高收费。这样一想,好像奶奶也可以算一位活在“俗世”中的“奇人”呢!
“奇人千千万,个个都厉害!”看了《俗世奇人》后,我不禁感叹:只要肯努力锻炼,总能炼出“奇招”来。
俗世奇人读后感篇2
“如果没有这些人物,就不知道嘛是天津卫!”哪些人物?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是作家冯骥才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各篇文字短小精简,书中所讲,都是以清末明初天津卫的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一个传奇人物,我是从课本上学到《刷子李》后,又找《俗世奇人》全本来读,发现这本书真是生动有趣,故事集中的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令人忍俊不禁,或惊叹不已。
除了刷子李,书中还提到了酒婆、苏七块、一阵风……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四十八样》。作者对他的描写细致入微,比如在写主人公俞六卖药糖时,将药糖的外观、口味全都列出,这让我看得垂涎三尺,就仿佛是作者在用文字作画。在描述俞六的桶柜时,更是具体形象,将桶柜上的两条龙刻画得就像真的在眼前一样。这对我们学习细节描写是很好的范例。同时在精彩的描写背后,故事还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学习中、生活里,我们要善于钻研,虚心请教别人、能够听取别人的善言,勤于思考,才能在行业中脱颖而出、高人一筹。
《俗世奇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活色生香、充满生活气息的`天津卫,也让我们通过故事了解到了那时天津的风土人情,看到了社会百态,也懂得了学艺要精、为人要善。我也很喜欢本书的语言风格,有种独特的天津味,像是听相声一般的诙谐幽默。
《俗世奇人》我已经反复读了好几遍。读一遍,就能收获新知;读一遍,就能感受到手艺人的匠心;读一遍就能体会到浓浓的天津卫风味;读一遍,内心就愈加充实有力!
俗世奇人读后感篇3
大千世界之中,有这么一群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高超的技艺,书写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传奇故事。有一本书用最真诚的笔触记录下了这群人,这就是冯骥才的《俗世奇人》。
书中的故事都选自清末民初时代的天津,文中半文半白,多采用民间传说故事,书中文字极富“津调”,读着读着,仿佛自己已经成为天津人了。
书中描绘了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技艺高超的刷子李:匠心独具的草人郭:以理服人的泥人张。一个个老天津人的故事,无不叫人拍案叫绝,心悦诚服。
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看似平凡却并不平凡的手艺人。我的.老师张老师就是一位特别的“手艺人”。张老师不知疲倦地教育我们,用自己的勤劳浇灌着祖国的花朵。每当张老师走过我身旁,我总能感觉到一股清凉的风吹进我的心田。张老师就是用爱,用温暖,把人世间的美好教给了我们这些小小的幼苗。张老师总是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解知识,有时甚至讲得嗓子沙哑,但张老师总是说:“只要你们长大了有出息,我觉得我再苦再累也值得。”啊,张老师是一位平凡的“手艺人”,但在我眼中她却是不平凡的。这些千千万万的手艺人,每一个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都有属于自己的精神,或是无私奉献,或是勤学苦练,或是以仁待人,每一个手艺人都是一个传奇!
啊,不平凡的手艺人呀!他们在大千世界的各个角落中,散发着微光,当这些微光汇聚在一起时,就会变成耀眼的光束!
《俗世奇人》,大千世界众生相,字里行间你我他!
俗世奇人读后感篇4
《俗世奇人》是由冯骥才以清末天津市井生活为背景而创作的短篇小说。素材均是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故事生动有趣,惟妙惟肖,吸引了大部分读者的喜爱。
故事中写了很多清末天津的民间人物,他们各有各自的特点,各有各自的本领。比如苏七块、刷子李、泥人张、酒婆等等等等的`传奇人物。
在我脑海中印象最深的还是要数刷子李和泥人张了。
刷子李是一位粉刷匠,还荣登了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刷子李的技艺可是天津城里的人们有目共睹的,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活得利索,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人家就是这么任性就是这么厉害。当然了这本领也不是天生就会的,是他一天一天练出来的,手艺不是吹出来的,要从一撇一那开始,好好学本事。
泥人张原名张明山。他的彩塑是一种深得百姓厚爱的传统民间艺术品。他只要和人对民座谈,搏土于手,不动声色,瞬息而成,栩栩如生。他的故事那可是有趣的很。
有天,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面喝酒,这时走进来一个阔绰、大脑袋、架势挺牛的人横冲直撞往里走,那人就是海张五。泥人张并没有理会这位张五爷,只是自管自吃饭。但不一会儿,海张五那边就开始议论起了泥人张,海张五用他那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欢笑,纯属在找泥人张的乐子。可泥人张也不是好欺负的,第二天就摆出一个摊子,摆的都是海张五的泥像,还贴个白条上面写着:贱卖海张五。最后还是海张五派人花大价钱买下了这些泥人。
当然了,还有很多好看、有趣的故事都蕴藏在这本书中。
俗世奇人读后感篇5
一本好书可以把人带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一本好书可以使我开开心心的.度过每一天,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俗世奇人》的作者是冯翼才,浙江宁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中国当代作家和画家。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然燕赵故地,血气方刚;水咸土碱,风习强悍。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即在显要上层,更在市井民间。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故事就是《酒婆》了,讲述了酒婆很爱喝酒,她常常上酒馆喝酒,一走到路口时酒就醒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酒馆的老板每次都在浓酒里掺一些水,使酒变多,沾一些便宜,老板没儿没女,给佛爷口头时,动了良心,不再往酒里掺水了。这天,酒婆又来吃酒,喝了几大杯酒后,到了路口酒也没醒,结果呢?却被一辆马车给撞了!哎,你说这老板大发慈悲,不再往酒里掺水,反倒害死了人,还不如继续作假呢。
我喜欢冯翼才的文章。幽默,搞笑,给人说不出的欢乐,每当看到这本书时,就会把烦恼忘得一干二净,浑身放轻松,美美的享受这段幸福的时光。
俗世奇人读后感篇6
三年前因为教五年级的缘故拜读了冯骥才先生的作品《俗世奇人》,对其平实却充满趣味性的笔法深感兴趣。再次捧起这本书,手不释卷的一口气读完。
书中的语言风味独特,作者把每一个人都描写得生龙活虎,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俗世奇人》主要讲了天津的一些奇人趣事,比如刷墙技艺高超的“刷子李”,力大无比的“张大力”,专门辨别古玩真假的“蓝眼”等等。
在众多人物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泥人张”。一次,泥人张在饭馆里饮酒,忽然大名鼎鼎的张五爷来了。大家都放下筷子看着他,唯独泥人张没有。张五爷刚坐下来,就和其他两个人嘲笑起泥人张来。泥人张没有生气,用左手摆弄着一团泥巴,不一会儿就捏出了一个张五爷的脑袋,比张五爷的脑袋还像张五爷,就是比较小。然后泥人张把泥人往桌上一摆,走了。张五爷对泥人张喊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结果第二天,几个小杂货摊上摆着一排排张五爷的泥像,摊上还都贴着张纸条,上面写着:贱卖海张五。大家都乐了起来。张五爷花了大价钱才把泥人全买走,这就是他嘲笑泥人张的后果。我看完这个故事后,哈哈大笑,同时对泥人张的手艺钦佩不已,他捏泥人的'时候是那么灵活,真是心灵手巧。我平时玩橡皮泥,总是笨手笨脚,捏半天捏不出个像样的人来。我跟泥人张一比,那简直就是相差“九十万八百千里”啊!
原来,不仅是在电视、报刊上,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与众不同的人,这些不平凡的人就在我们身边。
俗世奇人读后感篇7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正如《俗世奇人》中说的:“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叫长了,名字反没人知道。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当当响。”
在这本书中,我最佩服的,还要数捏泥人的泥人张了,他的大名叫张明山。这则故事主要说:海张五仗着自己是大官的亲戚,随口骂人。泥人张看不惯仗势欺人的海张五,就把泥巴藏在袖口里,迅速捏了一个海张五的`头,“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而海张五却依旧嘲笑、贬低泥人张。几天后,泥人张在最繁华的街头摆了个摊,卖得就是各式各样酷似张海五的泥人。还挂了旗子,写了五个大字:贱卖张五。许多人都来围观,海张五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只好把这些泥人都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的故事却流传至今。
冯骥才老师说的好“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其实《俗世奇人》中写的每个人的绝活并不是天赋,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靠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练出来的。俗话说“梅花香自苦寒来。”生活中,我们也是一样,要想学成本领,不但要勤奋、刻苦的学习,而且要相信自己,坚定自己的信念,要脚踏实地去干,不能总想着走近道。其次便是坚持,不可半途而废。这样才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