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唱歌的教案7篇

不少人认为教案只是形式,其实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案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编写时应充分考虑实际教学的需求,18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唱歌的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唱歌的教案7篇

不少人认为教案只是形式,其实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案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编写时应充分考虑实际教学的需求,18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唱歌的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唱歌的教案篇1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美好情感。

2.愿意在集体面前较自然地表述。

准备:

1.用旧挂历自制的有层次的图书,可粘贴操作的动物卡片。

2.利用图书的封面、封底绘制一棵大树。

3.故事录音。

过程:

一、第一遍听故事

1.初步了解故事

(1)出示图画书,展示用封面、封底制作的大树,并介绍故事名称。

(2)引导幼儿通过故事名称猜猜故事可能讲些什么。

2.理解故事内容

(1)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边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谁住在最下面?它的下面是谁?谁住在最下面?

小松鼠为什么叫小麻雀不要唱歌?

二、第二遍听故事

1.展示图书

打开图书,让幼儿了解书的结构,然后将动物卡片分别贴在不同的页码上,合上书。

2.合作讲述

教师放慢速度讲述,故事对话部分留给幼儿讲述。

分析讨论

提问:小麻雀可喜欢唱歌了,可是现在不能唱了怎么办呢?

什么时候小麻雀才能唱?

三、第三遍听故事

1.播放录音故事。

2.引导幼儿静静的等待小鹿醒来,在结尾时,用醒来的小鹿形象调换熟睡的小鹿形象。

3.带领幼儿和小麻雀一起为醒来的小鹿唱歌、跳舞。

以小鹿的口吻感谢懂得关心别人的小麻雀和小朋友们。

活动反思:

这节《爱唱歌的小麻雀》因为它是一篇充满关爱之情的温馨小故事,作品围绕“爱唱歌的小麻雀却不能唱歌”的主线,以小小的悬念吸引着孩子,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使孩子慢慢获得一份情感的愉悦,从而延伸为内化的行为。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法!根据幼儿认知水平和教材的自身特点,我在这节课中利用废旧挂历,通过翻阅自制的绘本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通过移动教具让孩子感受上、下空间方位,从而让幼儿有兴趣的接受并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动物的对话,感受愉悦情感。最后通过对故事的学习培养幼儿移情意识,进一步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美好情感。

幼儿唱歌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根据图片内容参与故事讲述,重点学说故事中对话部分。

2、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美好情感,培养移情意识。

3、愿意在集体面前自然地表述。

活动准备:

1、大幅背景图大树,“爱唱歌的小麻雀”字条。

2、小麻雀、猫头鹰、小猴子、小松鼠、小鹿等可操作的动物图片。

3、故事录音《爱唱歌的小麻雀》,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引题。

师:森林里的一棵大树上住着许多小动物,让我们去看看它

们吧!(展示图景)

2、初步了解故事。

(1)出示大树,并按照故事中各动物的`位置将动物卡片贴上。

(2)师:小朋友们看,就是在这棵大树上发生了一个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爱唱歌的小麻雀。

(3)提问:刚才老师说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请幼儿回答,同

时出示题目的字条贴在图景的最上面,请幼儿跟读。

3、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边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谁住在最上面?它喜欢干什么?它的下面住着谁?

(依次将各个动物的上下关系理清)

请幼儿将此位置反复进行描述。

4、讨论。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故事。

(1)欣赏故事录音一遍。

(2)讨论小结并学习动物的语言。

师:刚才小麻雀问猫头鹰的时候,它是怎么说的?

刚才小麻雀问小猴子的时候,它是怎么说的?

刚才小麻雀问小松鼠的时候,它是怎么说的?

(3)师:小麻雀那么喜欢唱歌又唱的那么好听,可现在不能

唱了,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讨论(轻轻地唱,到别

的地方去唱,一起睡觉等等)

(4)师:什么时候小麻雀可以在大树上唱歌呢?

5、师:那我们一起和小麻雀等小鹿醒来吧。

教师用睡醒的小鹿图片来替换睡觉中的小鹿。

师:咦,小鹿醒了,我们和小麻雀一起唱歌给小鹿听吧。

6、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歌表演。

7、谈话。师:今天我们听了一个什么故事?

听了这个故事以后,小朋友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小结:我们要关心、爱护身边的小朋友,上课的时候要认

真听,不去影响别人,迟到的时候先在教师门口等

老师上完课,不影响大家;中午睡觉如果睡不着的

话不要去和别人讲话,小便轻声告诉老师等。

幼儿唱歌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散文诗,感受诗歌中表现的“雨滴唱歌”的优美意境。

2、尝试创编儿歌《听雨》,并通过画画、说说等活动体验创编的快乐,发展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

3、激发热爱大自然、关心周围事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下雨的录音

2、沙沙沙、丁丁丁、吱溜溜、滴滴答的字卡。

3、与散文内容相符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1、师(放录音):听,什么声音?

2、师:你喜欢下雨吗?为什么?

3、师:有一只小蝴蝶一开始也不下雨,可是后来又喜欢下雨了,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散文。

二、欣赏散文,理解主要内容

1、师完整朗诵散文一遍。

2、师:“小蝴蝶听到什么呢?”

3、师:“小蝴蝶到底听到小雨唱什么歌,我们一起来侧着耳朵仔细听。”师再次朗诵散文。

4、师:“小雨唱了什么歌?”引导幼儿学说象声词。幼儿说出象声词时,教师就出示相应的字卡。

师:沙沙沙、丁丁丁、吱溜溜、滴滴答,边说边用动作表现,帮助幼儿记忆理解。

(当幼儿不能说出吱溜溜时,老师可以提有针对性的问题,如:它钻到花里面时是怎么唱的?)

5、师:“小雨点怎么会唱出这么好听的歌?它在干什么呢?”

(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沙沙沙,那是小雨和森林的树叶在玩耍;

丁丁丁,那是小雨在小熊的铁皮屋上翻跟头;

吱溜溜,那是小雨钻进荷花的花蕊里;

滴滴答,那是小雨在敲窗玻璃打招呼。

三、再次欣赏,进一步理解内容,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

1、师:老师告诉你们,这是一首很美的散文诗《听雨》,我们一起来完整地欣赏一遍。看着小图片,在小雨唱歌的地方我们可以一起来说说。

2、师:小蝴蝶现在还讨厌下雨天吗?为什么?

四、学习创编儿歌《听雨》。

1、师:“沙沙沙,小雨除了和森林里的树叶在玩耍,还会在做什么呢?”

2、师:“丁丁丁,这是小雨在做什么呢?”

3、师:“吱吱吱、滴滴答,这又是小雨在做什么呢?请你跟旁边的朋友讨论一下。”

4、老师将幼儿创编的进行汇总,并帮助幼儿稍加整理变成一篇新的散文,带领幼儿一起朗诵自己编的散文。

五、延伸活动

1、师:“小雨点除了会落到树叶上,屋顶上,荷花上,窗玻璃上,还会落到哪里?”

2、师:它会发出什么声音?那是小雨点在做什么?请小朋友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去想一想,编一编,画一画,说一说。

幼儿唱歌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尝试用添加语气词的唱法表现歌曲的诙谐有趣。

2、运用“重组法”改编歌词,并能大胆的唱出新歌词。

3、敢于迎接绕口令的拗口和歌词的不断变化带来的挑战,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会绕口令《数一数》。

2、歌词大图谱一份,小图谱3份,操作板3块,休止娃娃和花、云朵。

3、幼儿已初步了解一些常用的语气词。

活动过程

一、练声《太阳出来了》。

二、学唱歌曲。

1、念绕口令,激发兴趣。

2、师范唱歌曲,幼儿学唱歌曲。

三、尝试用添加语气词的唱法表现歌曲的诙谐有趣。

师:我也来唱一唱,听一听我唱的这遍和你们刚才唱的有什么不同?

1、师添加语气词演唱,幼儿感受语气词的有趣。

2、幼儿尝试添加语气词并演唱。

四、改编歌词,并大胆唱出新歌词。

1、变换图片位置,集体改编歌词并演唱。

2、幼儿分小组合作改编歌词并表演唱。

五、延伸活动师:除了我们刚才的几种变法,还有很多种变法呢,我们可以在游戏中继续表演,好吗?

幼儿唱歌的教案篇5

设计意图:

?爱唱歌的小麻雀》是一篇充满关爱之情的温馨小故事,作品围绕爱唱歌的小麻雀不能唱歌这一悬念,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使孩子逐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美好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作品中角色较多,我将有关角色认知的内容放在最前面,为理解故事埋下伏笔;故事后半部分层层递进,既给孩子清楚明了的记忆、理解、想像的线索,又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美好情感。

2、愿意在集体面前较自然地表述。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用旧挂历自制的有层次的图书及可粘贴操作的动物卡片,书的内页制作如图,前一页都比后一页短一些,每一页上都有一棵树的造型。

2、利用图书的封面、封底绘制一棵大树。

3、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第一遍听故事,突出认知——别人睡觉时不要唱歌,不能吵醒别人。

1、初步了解故事。

(1)出示图画书,展示用封面、封底制作的大树,并介绍故事名称。

(2)引导幼儿通过故事名称猜猜故事可能讲些什么。

2、理解故事内容。

(1)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边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谁住在最上面?它的下面是谁?谁住在最下面?

(3)提问:小松鼠为什么叫小麻雀不要唱歌?

二、第二遍听故事,激发情感——结合生活经验,为小麻雀想想办法

1、展示图书。

教师打开图书,让幼儿了解本书结构,然后将动物卡片分别粘贴在不同的页码上,合上书。

2、合作讲述。

教师放慢速度讲述,故事对话部分留给幼儿讲述。

3、分析讨论。

提问:小麻雀可喜欢唱歌了,可现在不能唱了,怎么办呢?(轻轻地唱;到别的地方去唱;一起睡觉,等等。)什么时候小麻雀才能唱?(鹿宝宝醒了再唱。)

三、第三遍听故事,练习行为——和小麻雀一起为小鹿唱最好听的歌

1、播放录音故事。

2、引导幼儿静静地等待小鹿醒来,在最后时刻,教师用醒来的小鹿形象调换原来熟睡的小鹿形象。

3、带领幼儿和小麻雀一起为醒来的小鹿唱歌、跳舞。

4、以小鹿的口吻感谢懂得关心别人的小麻雀和小朋友。

附:爱唱歌的小麻雀

在高高的树顶上,住着一只爱唱歌的小麻雀,她的歌声可好听了,小动物们都喜欢听。

有一天,小麻雀又站在高高的树顶上,大声地唱起了歌:“大清早的树林里,有只麻雀爱唱歌……”突然,从下面传来一个声音:“上面的小麻雀,请你不要唱了。”

小麻雀想:“是我唱得不好吗?为什么不要我唱?我得下去问明白。”小麻雀往下飞,看见猫头鹰,问:“猫头鹰,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吗?”

猫头鹰说:“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小麻雀又往下飞,看见啄木鸟,问:“啄木鸟,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吗?”

啄木鸟说:“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小麻雀继续往下飞,看见小猴子,问:“小猴子,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吗?”

小猴子说:“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小麻雀再往下飞,看见一只小松鼠,问:“小松鼠,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吗?”

小松鼠说:“是的。是我叫你不要唱的。”

小麻雀奇怪地问:“为什么呢?”

小松鼠说:“你飞下去看看就知道了。 ”小麻雀飞到树底下,呀!草丛中的鹿宝宝正在睡觉呢。小麻雀不唱歌了,轻轻地飞回树顶,安静地等着、等着……她想,等鹿宝宝醒来了,我要为她唱一支最好听的歌。

课后反思:

结合平日对小班幼儿的观察不难发现,他们在说话时,不太会控制音量,有时很大声,常常会影响到别人,之所以选择这节《爱唱歌的.小麻雀》因为它是一篇充满关爱之情的温馨小故事,作品围绕“爱唱歌的小麻雀却不能唱歌”的主线,以小小的悬念吸引着孩子,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使孩子慢慢获得一份情感的愉悦,从而延伸为内化的行为。

同时,小班孩子对周围环境具有好奇心,尤其对小鸟、小乌龟、小兔子等动物充满了关爱之情,而小班孩子在言语表达上有些不完整、有些单一、个别小朋友还出现不愿意说等现象。为了鼓励孩子们愿说、敢说,我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及生活经验选择以动物为主角的故事、让他们在喜欢的角色中更加激发孩子其说的愿望。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理解和体验”根据这一教学目标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制定目标。

首先从认知目标中让孩子理解故事,通过图片感知故事中动物上、下空间方位。

其次在能力目标中培养孩子根据图片内容参与故事讲述,学说故事中对话部分。

最后在情感目标中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美好情感,培养移情意识。在活动中我让孩子重点学说故事中对话部分,同时突破难点让孩子感知故事中动物上、下空间方位。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法!根据幼儿认知水平和教材的自身特点,我在这节课中利用废旧挂历,通过翻阅自制的绘本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通过移动教具让孩子感受上、下空间方位,从而让幼儿有兴趣的接受并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动物的对话,感受愉悦情感。最后通过对故事的学习培养幼儿移情意识,进一步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美好情感。整个活动下来虽然很流畅,但也存在了一些问题,我觉得平时孩子还要活跃,在这节课中还需要提高孩子的互动性,让全体孩子都能更加大胆的去学习故事中的对话。同时在反思中我想是否可以再加入情境性游戏,让小班的孩子在操作中或者游戏中显得更加活跃。

幼儿唱歌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愿意表现自己,提高交往能力。

2、喜欢倾听故事,能够讲述简单的故事内容。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小朋友能用完整的话简单叙述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幼儿能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小黄莺唱歌》故事课件或图片,故事中的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小黄莺唱歌》

教师出示课件,讲述故事,请幼儿欣赏。

二、讨论故事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1、故事中都有哪些小动物?你最喜欢那个小动物?为什么?

2、小黄莺开始唱歌时是什么样的?后来又是什么样的?你喜欢什么样的小黄莺?

3、如果你是小黄莺,那么唱歌的时候要怎么做?

三、看图讲故事

请幼儿观看故事,并自由讲述故事。

四、表演故事

请幼儿戴上头饰,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简单的故事表演。

活动反思:

?小黄莺唱歌》这篇课文讲了小黄莺由于胆小不敢在众人面前唱歌,后来通过妈妈的`鼓励它的歌声得到了大家的称赞的故事。我问学生通过读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有的孩子说什么事情都不是天生的,都要通过刻苦的练习才能取得成功。有的说,做事情应该勇于尝试,不要害怕失败。我问孩子们,你有过胆小的时候吗,他们说有过。那是如何战胜胆小的呢。孩子们纷纷说出了自己办法和小妙招。通过讨论大家认为只有战胜了胆小,反复练习才能取得成功。做什么事情都一样,只有付出努力更多才能比别人做的好。我号召大家都来做小黄莺,在接下来的期末复习中,踏实认真地完成老师交给的复习任务。

幼儿唱歌的教案篇7

设计思路:昨天在家里还是一个众星捧月的宝贝,今天独立地走向集体生活。幼儿面临的是陌生的幼儿园、老师、同伴。要在短短的时间里,让孩子们融入一个群体,这是孩子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幼儿的生活经验在哪里,是什么?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用歌声表达,体验老师、同伴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这是老师设计本次活动的出发点。

活动名称:音乐活动《小朋友走来了》

执教者:徐蓉娟

年龄段:3-4岁

活动目标:

1、学用普通话说出自己的姓名和同伴的`姓名。

2、喜欢老师和同伴,能和大家一起愉快地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flash课件《小朋友走来了》2、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

看flash课件《小朋友走来了》

1、提问:这是谁?谁走来了?

幼儿:山羊老师走来了

(老师把山羊老师、王老师的名字唱到歌曲中,让幼儿感受、欣赏歌曲)

2、提问:这是哪个小朋友走来了?

幼儿:xxx走来了

(学用普通话说出同伴的姓名,把同伴的名字唱到歌曲中,鼓励幼儿和大家一起唱一唱)

3、游戏《xxx走来了》,请一个小朋友躲起来,走向小朋友。

(把相关幼儿的名字唱到歌曲中)

4、以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弟弟朋友、妹妹朋友),分别请弟弟朋友、妹妹朋友走走、唱唱,让幼儿知道自己是弟弟朋友或妹妹朋友。

★其他类似内容

1幼儿园中班伞的社会教案推荐7篇

幼儿园中班伞的社会教案推荐7篇

教案中是否包含了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能够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实际效果,有了完备的教案,我们可以更有计划地进行教学活动...

查看剩余 90% 幼儿园中班伞的社会教案推荐7篇

2幼儿园中班伞的社会教案7篇

幼儿园中班伞的社会教案7篇

一份教案准备充分,我们才能更有信心地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教案中的知识结构和难易程度设置,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把...

查看剩余 85% 幼儿园中班伞的社会教案7篇

3幼儿园《吹泡泡》的教案推荐7篇

幼儿园《吹泡泡》的教案推荐7篇

本文将为大家推荐7篇关于幼儿园《吹泡泡》的教案。《吹泡泡》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

查看剩余 79% 幼儿园《吹泡泡》的教案推荐7篇

4幼儿园体育钻的教案精选7篇

幼儿园体育钻的教案精选7篇

教案的内容应当与课程标准相符,同时也要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学习的相关性,教案中应包含丰富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

查看剩余 82% 幼儿园体育钻的教案精选7篇

5幼儿预防感冒的教案5篇

幼儿预防感冒的教案5篇

为了写好教案,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和依据,以下是18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

查看剩余 73% 幼儿预防感冒的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