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书籍读后感8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能够更深入地分析文本,这对提升逻辑思维和写作能力至关重要,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能帮助我们在语言组织上更加严谨,避免表达上的模糊不清,以下是18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读经典书籍读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读经典书籍读后感8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能够更深入地分析文本,这对提升逻辑思维和写作能力至关重要,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能帮助我们在语言组织上更加严谨,避免表达上的模糊不清,以下是18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读经典书籍读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读经典书籍读后感篇1

红色经典,见证着那段时过境迁的腥风血雨,重现了曾经中华民族的壮美诗篇,如今安祥的时代,红色经典仍燃烧熊熊烈火,原因为何,意义如何?无疑是值得深思的悖论。

在物质生活极贫乏的年代,中国人曾豪情万丈、壮志冲天,但在衣食无忧、一切尽有的今天,许多人却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彷徨与空虚。物质的极大丰富,并不能取代精神的慰藉作用,因为:人天生是一个寻找者,他一生在寻找回家的路,当人回家时,他在心灵深处就睁开了一双明亮的眼睛,那就是信仰。”当在“战斗天地”中支撑我们爱国情怀的信仰渐渐迷失在风中,我们急需重拾信仰找到光明。但是,信仰却迟迟不出现,于是,一股焦虑油然而生。

“红色红典”既顺应了怀旧的历史潮流,又融入了强健的文化形态,令人眼前一亮。其所发扬的信念的坚守、理想的执着、光明的向往,以及革命英雄身上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勇于奉献、无私无畏等高尚的精神品质,正是我们所缺乏的。

当今文化及文学的风气是以前所有时代都难以比拟的。当民族苦难离我们渐渐远去的时候,以往负重在身疲于奔命的文学,终于为自己迎来了喘息的机会。正以”胜似闲庭信步”的悠然独享着自由和轻灵的快乐。作家们不再张剑拔弩、彷徨呐喊,而是微笑着把文字敲进面前的电脑中。虽然平静的文学给了人们许多指引,但其中杂混世俗无味之物。刚过的“军阀风”,误认民国歌舞声平,灯红酒绿,把文学当作手中玩弄之物脱离现实,丧失了对它的尊重。

中国文化正如中国历史,庄重而不沉重,轻盈而不轻佻,只有在正常轨道上行驶,才能健康的发展。而红色经典实现与传承的意义便在于召唤人们与现状的失重作出拒绝和反抗。

任何变异都是为了更好地生存。抽离也好,填充也罢,人们在被红色经典改造指引的同时,也给了这朵鲜花再次绽放的生命。

读经典书籍读后感篇2

我读了《徐霞客游记》这本书后,很受启发。知道了徐霞客一生共出游了二十四次,经历了种种磨难,游离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我知道了只要有坚忍不拔,敢于奋斗,知难而上的精神就没有过不去的路。

公元1586年的有感寒冷的冬天,徐霞客出生在江阴马镇的一个小村子里,他出生的那一天他的父亲已经41岁了。他的母亲王子孺在怀徐霞客的时候曾做过不同寻常的梦,梦境奇异,等待徐霞客出生之后,他的父母就给他取名弘祖,后又取字振之,是希望徐霞客长大后能光宗耀祖,振兴已经中落的徐氏家族。徐霞客是徐有勉(徐霞客的父亲)的第二个儿子,他小时候突出的表现更加让他的父母对他充满了更大的希望。徐家在科举的道路上经历了悲惨遭遇,而在徐有勉那里得到了彻底性的改变,而徐霞客自己也不喜欢读四书五经而是古今历史,山海图经,对各地山水胜景尤其感兴趣。19岁时,徐霞客的父亲因病去世,他的母亲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徐霞客22岁时第一次出游一直到了他逝世前一年,三十多年中,他共有2千次出游,其中两次遇盗三次绝粮,好友去世从人逃遁种种的磨难,并没有难倒徐霞客出游的意志。

伟大的时代出伟大的人,就是因为徐霞客坚忍不拔,敢于奋斗,知难而上的意志力在他的有生之年内完成了一本着作——《徐霞客游记》。

同学们,也许是在人生路上,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我们生下来第一件事就是学会走路,现在我们去某一个地方都有车骑,又方便又快,而徐霞客当时去游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他用的是什么走遍了大江南北,他用的是一双脚!同学们,让我们去学习徐霞客的意志力去学习他的精神,让我们英桥向目标奋斗吧!

读经典书籍读后感篇3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在国家危难之际,涌现出了千千万万的爱国英雄,他们的英雄事迹让后人深深感动着,赵一曼就是众多爱国英雄中的一人。

对于赵一曼的了解,我是从《抗日英雄赵一曼》中获得的。这篇文章中,主要讲了赵一曼在担任团政委时,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捕,敌人妄图从她口中得知抗联所在地,赵一曼宁死不屈,一次又一次受尽摧残,甚至右臂被砍断,可是,直至年仅三十一岁的她壮烈牺牲,她却从未曾屈服,更未曾动摇过自己的信仰!那悲壮的场面,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神!

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就这样一个弱女子,如何在敌人狰狞的面孔下,在那残忍的折磨中,顽强地坚持着自己的信念,至死不屈?她的豪言壮语至今仍响在我的耳畔: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这是何等的惨烈啊!这就是一名弱女子用自己的言行证明了一个真正的中国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

赵一曼的英雄事迹,载入了中国的史册,她的临危不惧的精神,激励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灵魂。在她的感召下,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在国难当头站出来了!为了祖国的解放,他们像赵一曼一样,英勇无畏,奋勇向前,飞奔在热爱祖国的道路上,像邱少云,像刘胡兰,像黄继光……

我们时时自豪着祖国的山河无限壮丽,更应该时时感念为了祖国的今天,奉献出无限爱国豪情的英雄们,像赵一曼,这个有着钢铁一般坚韧的意志的弱女子,她永不屈服的精神必将激励着祖国一代一代充满爱国激情的儿女们。

让我们像赵一曼一样,打造一副铮铮铁骨,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飞奔在祖国发展的道路上!

读经典书籍读后感篇4

暑假,我去哈尔滨旅游,一条静谧安宁的大街和绿树掩映下的街心公园吸引了我,原来这就是著名的以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名字命名的一曼大街和一曼街心公园。

我伫立在赵一曼雕像前,与她那傲然坚毅的目光交汇,她微抿的嘴角透着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豪迈,那被微风轻扬起的短发又似乎在诉说她温柔的情怀…

这刻起,我被赵一曼深深吸引。回到家,我立刻去图书馆查阅了有关赵一曼的资料,废寝忘食地读完了《赵一曼的故事》。

?赵一曼的故事》讲述了赵一曼短暂的一生。赵一曼出生在四川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五四""运动时期接受进步思想,走上了反对封建争取人民解放的道路。""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派往东北地区参加抗日斗争。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腿部受伤,落入日军的魔爪。

落入魔爪的赵一曼,受尽敌人的严刑拷打,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灌汽油、火烙,直至惨绝人寰的电刑,可赵一曼誓死不屈,宁死也没有吐露任何情报,并写下了""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感人诗篇。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英勇就义。

每每读到这儿,我都会再次翻阅书中赵一曼的生前像片。她清瘦漂亮,身上弥漫着浓浓的大家闺秀的书卷气,这样一个端庄柔弱的女子,在日本军的残酷摧残下骨断肢残,体无完肤…她那坚定的信念、不可动摇的意志,该是怎样的刚强啊!她用一颗赤诚的心点燃了生命之火,燃烧出青春的光华,让我的心灵为之震撼,为之敬佩,为之感动。

如果说赵一曼是钢铁铸就的,一点也不为过,可她也有一颗柔软的充满母爱的温柔之心。当敌人至终也无法从赵一曼口中得到情报决定处决赵一曼时,赵一曼给年幼的儿子留下了催人泪下的`遗书:""宁儿:母亲对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啊!母亲因为反满抗日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宁儿啊,希望你赶快长大,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永远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她的爱,波澜壮阔,表现了一个母亲临终时对骨肉亲情的深深的眷恋与不舍。

今天,我们的祖国已日益强盛,但我们决不能忘记这美好生活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取的。是啊,他们用鲜血、青春与生命为我们开创了一个没有炮火、没有硝烟的和平世界。回顾历史,重读《赵一曼的故事》,我一定要发奋图强,努力学习,拼搏向上,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祖国的未来!

读经典书籍读后感篇5

这个星期我读了一本红色经典长篇小说《红岩》,它是由现代作家罗广斌和杨易言共同呕心沥血创作的。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者的系列故事。这本书着重描写了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战斗。虽然这些革命烈士最后惨遭屠杀,但却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故事里面江姐是我最佩服的革命烈士之一。她虽然不幸被叛徒甫志高给抓进了特务老巢,但在面对特务头子徐鹏飞的严刑拷问,她也宁死不屈,没有透露出我军地下党的一条线索,直到被多种酷刑折磨致死,最终英勇牺牲。读到这里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地被江姐那种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打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像江姐这样的历史人物有很多,比如黄继光、董存瑞……总之再毒辣的手段也打不破我共产党员那铁一般的意志。

许云峰也是我其中最佩服的一个人,他连特务都不怕,多次为牢里的战友们解围。当龙光华同志被特务打得不成样子的时候。是许云峰出手相助,吓走了特务,才保住了龙光华的性命。读完他的故事后,我暗下决心要学习许云峰那种舍己为人,机智勇敢的精神。社会中也有很多像许云峰的人比如消防员叔叔,警察叔叔……

我要向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他们学习。学习他们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个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同时我也坚信,在这片美丽的东方土地上,红岩精神将会照亮世界的每个角落。

读经典书籍读后感篇6

读了《平凡的世界》,一是作者文笔自然平实,让人读起来非常非常地舒服,不似现在的某些文章故作深沉,表面文辞飞扬,实则提炼不出精髓要义。二是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介绍细致入微,而且景物描写介绍与人物心情、世事变迁相呼应,可谓一大特色。

?平凡的世界》十个春秋冬夏,季节流转,世事变迁,也映衬着人物命运的起起伏伏。三是作者总能在叙述故事情节和描写介绍人物内心活动时,自然而然地推出自己对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人性、情感的归纳总结,恰到好处,发人深剩四是作者在全书的描写介绍中始终能反映出一种强烈的昂扬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可以说,《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人生奋斗的励志书。当然这部书包含的思想远不仅仅是这一点,但于我而言这一点是最深刻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它洋溢着的那种生生不息、执着进取的精神!除了《平凡的世界》,另一本让我感觉同样充满这种力量的是钱文忠的《玄奘西游记》。

读罢《平凡的世界》,又看《早晨从中午开始》。一种强烈而深刻的感受,路遥真正是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全部热情和激情在写作。他是理想的践行者,用近乎残酷的方式、非凡的毅力,身体力行了他关于人生的宣言:“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活得更为充实。”路遥用六年的青春、汗水,用生命打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平凡的世界》,它决不会因时光流逝而失去光彩,因为它所凝练的思想、流露的真情、反映的生活、都具有永恒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一遍又一遍地从中汲取精神的养料,给人生以多方位的思考和诠释,给情感以至纯至真的体验,给懒惰以无可争辩的痛击,给执着进取以最有效的鼓励。明天,将开始我第二遍《平凡的世界》的阅读。

读经典书籍读后感篇7

?中医体质养生》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傅杰英教授所著,傅教授,是黄帝内经的专业硕士研究生,针灸学博士研究生,中医养生专家,长期从事中医美容、中医养生、中医体质的教学及临床工作。在这本书里,傅教授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大家,人与人是非常有个性差异的,有的人月经21天一次,有的人月经45天一次,但是都能正常怀孕生子;有的人的基础血压是80/60毫米汞柱,有的人就是120/80毫米汞柱。差异不可谓不小,大家都能正常生活工作;有的人吸收好,合成代谢旺盛,恨不得喝凉水都要榨出些“油”来储存,有的人吸收差,分解代谢又旺盛,就算胡吃海塞,体重也难见增加;有的人常年畏寒怕冷,怕过冬天,有人去,长年手脚心发热,怕过夏天。这既不是亚健康,更谈不上疾病,而是反映了一个人的生命的特点——体质。

?中医体质养生》里的体质,用学术的语言来表述,就是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和性格心理方面综合的、固有的特质。她将体质大体分为八类:平和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气郁体质、痰湿体质、淤血体质、湿热体质、阴虚体质。每一类体质都有其固有的特点,我们应认识体质、接受体质、尊重体质、顺应体质、不伤体质,更应预防体质易感疾病,这是我们养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生命是复杂的,作为生命现象的体质也是复杂的,但仍有一些必要的共性规律必须要遵循。

一、养生的共性特点。

养生的目的,是生活得健康、幸福,不得疾病或少得疾病。之所以人类们会产生各种疾病,原因相当复杂,除了从遗传学角度进行评判外,还和性格情绪、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性格源于遗传并由家庭和社会共同塑造,生活方式是自己选择的,这些都是医学、医生不容易操控和介入的,所以,我们防病治病,一定要对自己有个基本的了解,所以,本书第一讲,就是客观《认识你自己》,不管你是高官富商,白领精英,还是贩夫走卒,都需要对自己的生命有一个较为客观,真实的认识,因此,养生其实是,对于成年人生存智慧的教化,养生,是每一个人的事情。

傅教授认为,单纯的躯体疾病相对简单些,医生自己一个人,就能把这些病解决掉。但养生更关键的是——调心养神,调心养神始终是养生的前提和基础,拥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就会不自主地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会接受健康之果,不良的生活方式会结出病痛之国,这叫因果报应,很准。

养生有三个“普适性原则”,适合各种体质。

一是运动,适度的运动,对于各种体质都是必须的,当然怎么运动还要因人而异。

二是不论什么性格,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要相对通畅,不要压抑。

三是三餐要规律,食品要安全。

二、养生的个性特点。

养生既有共性的东西,更应照顾个性的的东西,不同的人,在养生方法上必须注重差异,这是这本书的核心,也是重中之重。“体质”概念的提出,可以更有针对行的预防疾病,减少过度治疗,不同的体质,健康标准是有差异的,一些轻微的疾病对于某些体质来说,可能就是身体对于环境变化的正常反应。

其实道理很简单,人本来就不同,后天对应的方法就应不同,千篇一律的养生办法从哲学角度上看就是错的,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应每一种体质,傅教授都从6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包括:主要表现(形、神),形成原因,主要优势,常见兼加体质,易感疾病,养生方法(形、神)。

例如:阳虚体质的人主要表现,畏寒怕冷,四肢不温,手脚冰凉,大便溏烂,容易发胖,月经周期长,脉象沉细等。易感疾病是肥胖、骨质疏松、痹症、慢性肠胃炎、甲状腺功能低下、痛经、不孕不育等,但不论患什么病,出现症状一定会有遇寒加重、得温减轻、舌头淡嫩、脉象沉细的寒象。

养生方法有:生活、工作中最大限度的不伤阳气,少吹空调,避免衣着过于暴露、单薄,根本不能熬夜,应 加大运动量,动能升阳,振奋阳气;万物生长靠太阳,到室外沐浴阳光,坚持下去就是养生。还可以通过艾灸、食疗、腹式呼吸等。

其他体质由于篇幅所限不在赘述。

在躯体疾病外,傅教授阐述了影响身体状态更为关键的性格、情绪问题。

傅教授说:不生病的时候,生命体验的幸福与否取决于性格、情绪;得不得病,得什么病,好不好治,很多情况下也取决于性格、情绪。许多疾病实际上就是性格、情绪在躯体上留下的深深烙印。适度畅通的七情有助于气机升降出入;郁结过度的七情扰乱气机的升降出入。好人做好事,如果纠结,也不会长寿;坏人做坏事,如果不纠结,也可能长寿。长时间拧巴、扭曲自己,在厌恶、抱怨、无奈下生存,是非常不好的,养生就是去纠结、展拧巴、书憋屈,人只能自己救自己。不论什么样的体质,只要拥有相对良好的性格心态,体质就是生命最好的载体,扬长避短,就会获得良好的生命体验。

如果想更多的了解养生,不得病、少得病,生活的健康、快乐,请阅读《中医体质养生》,它会给你意外的惊喜!

读经典书籍读后感篇8

国庆假来临了,我阅读了些的书籍,给了我很多教育实践中曾经历过,却未细细揣摩的教学真谛,我久久的徜徉在这片书海中,深深的懂得教书育人的不易,我们得时时反省自己,时时反思自己,才能将工作更落到实处。

1。读书一生,以写促思

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由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我觉得这句话是最能够引起教师们共勉的。我到现在也依然记得我的大学班主任对我说过的这句话,而似乎很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已经抛却了这些意识,我又何尝不是呢。如果这次不是校方让我们教师写一篇读教育专业书籍的读后感,我也不知道是否还会记得这句话。写作不仅是积累经验的一种方式,更是逼迫自己勤于阅读和思考的强劲动力。因懂得这些,虽工作辛劳,文笔稚嫩,但我想自己以后也还是要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让忙碌的我不断与宁静的我进行对话,让冲动的我不断接受理智我的批判,让实践的我不断接受理论的我的提升。

2。慎独养身,伸展个性

个人独处,他人不知,能严格按照慎独去做,没有其他杂念,实实在在按照道德准则去做。面对荣誉,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要在乎别人的毁誉,而要自信自醒,打击你的力量就是前进的力量。但问耕耘,莫问收获,竭尽全力,就是胜利。可以说,慎独是最好的善待自己。

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随波逐流,循规蹈矩是自己成长的最大敌人。“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也应成为我们为师的座右铭。我想对自己说的是,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要考虑最有特色。

3。爱在细节

教师要学会爱,爱在细节,因为教育就是一堆细节。比如,对待生活在当今社会环境的学生,教师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缺少的是教养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细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尤其对所谓的学习、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要学会做“寒里”和“雪中”去“送炭”的人,更要成为学生在困难或痛苦中及时送去精神安慰的人。

4。海纳百川,合作同进

如果说以前的成长靠的是个人奋斗,那么新的时代与环境,强调的`却是团队的力量。尤其是激烈的竞争环境,需要真正的合作。没有合作之心的人,内心是焦躁而绝望的,也不会取得什么真正的成功。你有什么样的情怀,就有什么样的处世方式;你有什么样的期许,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强调个人发展与竞争,一定要依靠环境和伙伴的合作──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同行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以减少由于孤立而导致的个人行为。

创新不是推倒历史,更不是在沙漠上建设大厦。回顾过去是有益处的,如果我们对前人视而不见的话,我们身上的独创性不会很好地保存下来并取得快速的发展。教师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审视者、反思者、继承者,但应当永远把自己定位在是教育海洋中微不足道的一颗海星的角色──也许这是一种理性状态。

一路走来,感慨良多。前程漫漫,我将一如既往地跋涉下去。成长的路上,为自己的生命奠基,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仍需要同事的关怀,教育丛书的引领──而这将是我前进的动力。

★其他类似内容

1文化读本读后感8篇

文化读本读后感8篇

为了让我们写的读后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我们一定要融入自己的见解,写读后感是我对书中情节的解读和评价,下面是18范文网小编...

查看剩余 90% 文化读本读后感8篇

2扁鹊传读后感8篇

扁鹊传读后感8篇

读后感让我对作品的情感表达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读后感是我们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感悟,18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扁鹊传读后感...

查看剩余 86% 扁鹊传读后感8篇

3《繁星》读后感8篇

《繁星》读后感8篇

本文主题为《繁星》读后感8篇,旨在分享读者对这本书的感受和思考。《繁星》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通过八篇读后感,读者将深入探...

查看剩余 90% 《繁星》读后感8篇

4《细米》读后感8篇

《细米》读后感8篇

《细米》是一本以散文为主的文学杂志,每期都会推出一些优秀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观点,引发读...

查看剩余 90% 《细米》读后感8篇

5“人生”读后感优秀8篇

“人生”读后感优秀8篇

每次写读后感都是我们展示写作技巧的机会,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读后感是对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和人物成长的思考和感悟,以下是18范文...

查看剩余 83% “人生”读后感优秀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