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教学反思参考6篇(音乐课教学反思:6篇优质参考)
本文将为您提供6篇关于音乐课教学反思的参考文章。这些文章涵盖了不同层次和领域的音乐教学,从幼儿园到高中,从声乐到乐器演奏。通过阅读这些反思文章,您将了解到教师们在音乐课堂上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反思和改进来提高教学质量。无论您是一名音乐教师还是对音乐教育感兴趣的人士,这些文章都将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音乐课教学反思篇1
教学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三拍子歌曲《小雨点跳舞》。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
3、在创编活动中体验歌唱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1、自制卡片式图谱, 4个,小雨点4种各2个,︵2个。
2、人手一份绘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老师,您好》。
二、学习副歌部分,探索用象声词表现小雨点跳舞的声音
1、(出示图片︵)教师边指图边范唱,带领幼儿学习彩虹唱歌。
师:这是彩虹,它会唱歌,让我们听一听彩虹是怎么唱歌的。
(教师范唱:4 6 6.6︱4 6 6-︱3 5 5 .5︱3 5 5 -︱)
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师:彩虹是怎么唱歌的呀?(幼儿随乐演唱)。
2、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小雨点跳舞的声音,并在音乐的伴奏下学习演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师:(出示图片小雨点)这是小雨点,它会跳舞,还有几个小朋友和它一起跳舞呢!(依次出示图片小雨点)。
师:小雨点从天上落到地上,它们跳舞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教师范唱:6 4 6 4 6 4︱ 5 3 5 3 5 3 ︱4 2 4 2 4 2 ︱31 - ︱31 - ︱)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 答 滴 答
3、教师带领幼儿随乐演唱歌曲后半段。
师:这一次我们把彩虹唱歌和小雨点跳舞的音乐连起来唱一唱。
三、完整学唱歌曲
1、教师随伴奏逐一出示歌曲前半段的图片,并学唱歌曲前半段。
师:我这里还有许多小图片,你们发现了什么?
2、幼儿欣赏教师完整范唱歌曲的前半段。
师:那小问号究竟唱了什么?请仔细听!
(教师范唱歌曲前四句)
3、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的前半段。
四、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前四句歌词,同时在绘画活动中倾听教师完整范唱。
1、教师提出要求,幼儿作画。
师:小雨点可能会在哪里跳舞呢?请你用勾线笔在纸上画出你的想法。
2、幼儿交流绘画作品,教师选择适合的四幅答案贴在“?”处。
五、看教师指图,完整演唱歌曲
1、师幼问答式合作演唱歌曲。
师:有问号的地方我来唱,贴图片的地方你们唱,好吗?记住在我唱完四句话后你们再唱,行吗?
2、教师更换四幅绘画作品,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音乐课教学反思篇2
音乐课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领域,因为自己喜欢音乐。喜欢哼哼小曲,工作后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唱歌是一件很幸福的乐事。和中一班的孩子相处了一个多学期,上过的音乐课却并不多,每次安排周计划的时候,音乐课轮到的机率并不很大。所以每一次音乐课我都是在期待中做准备,在准备中去迎接,在迎接中去思考。
本周,进入主题《你听我说》的学习,在周三上午,迎来了音乐课《问答歌》。这节课的旋律和歌词都偏简单,所以想要让孩子们快速学会并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让孩子们在音乐课中感受到趣味性,并且乐意去创编。活动一开始,我采用提问导入:“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鼻子长?”这也是将歌词原封不动地搬了上来。孩子们一听就异口同声地回答:“大象!”我在肯定他们的回答之后,引导幼儿用好听的完整句回答,孩子们说出了:“大象鼻子最长,鼻子最长的是大象……”可以说虽然是比较完整,但是与歌词相比还有一定距离,所以我只好自己念了一遍:“鼻子长,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长。”并且采用个别、集体学说的方式进行,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很快,第一段歌词就没有问题了,所以第二段歌词,我在提问:“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耳朵长”之后,引导幼儿用与大象一样的句式回答,聪明的徐雯萱小朋友说出了:“耳朵长,是兔子,兔子耳朵最最长。”她的回答与歌词只差了一点点,让我非常惊喜,我引导说:“没错,兔子的耳朵最最长,我们可以把可爱的兔子叫的更好听,叫成白兔,好吗?”于是,接下来,我们一起照着歌词念了一遍。再理解并且熟悉歌词之后,我们开始了学唱,由于旋律比较简单,加上歌词已经掌握地比较到位,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所以第三环节的创编我就花了较长的时间,请幼儿可以对着我或者小朋友提问,如:XXX,想一想,什么动物脖子长(尾巴长、脖子短、翅膀大……),孩子们的兴趣比较浓厚,能够抓住不同动物的特征进行提问。活动的气氛在欢声笑语中被推向了高潮。
后记:活动中,教师应当尊重幼儿,让幼儿始终做活动的主人,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他们的同伴、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愉快、亲切的'氛围,教师主要引导幼儿去做什么,接下来就是实践与即兴创作,让幼儿似乎感到是在“玩”,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这是以后每一堂课都需要追求的目标。
音乐课教学反思篇3
1949年10月13日,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前身“中国少年儿童队”诞生。1953年6月27日,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1978年10月27日,由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故事片《英雄小八路》主题歌——《我们是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被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原为1961年公映的电影《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曲。这首歌旋律高亢,充满革命激情,于1980年被评为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歌词简练、易懂、形象,曲调要活泼、明快,有儿童特点。音乐教学中,我们经常唱的歌曲,就是《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首歌了。每当我们唱起这首歌时,总有一种别样的豪情,即使在现在,时不时的还要哼上几句。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唱这支歌子了。有人认为她已经过时了,有人认为共产主义是非常非常遥远的事情,唱这支歌子,有些脱离现实。可是,我认为,共产主义虽然非常遥远,但那是我们的理想,我们的追求。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的民族,是个颓废没有前途的民族,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的.人,也不可能是有所作为的人。唱这支歌子,之所以能激起我们的豪情,就是因为她代表了向前,向上的青春活力!尤其是歌词的结尾:向着胜利勇敢前进,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更是豪迈无比。
一年级学生尽管他们年龄小,人小志气高,但教唱中我感到要求一年级学生一下完整学唱好,记住不同的两大段歌词,难度是很大的,所以,我认为一年级学生只学唱第一段歌词简单易学好记,二年级再学唱第二段歌词更为妥当为妙。这种事半功倍的有效方法目前在我校音乐教师中基本达成共识,还记得这旋律吗?这旋律伴随我们走过了整个的少年时代。我们也曾在这旋律中充满了朝气,唱响这旋律,就会让我们的希望之火,在心中熊熊蔓延。我们都是从那一阶段走过来的,今天,我们的孩子一样走着先锋队的前进路上。让我们和孩子一起重温这段难忘的旋律吧。让我们共同用自己真挚的感情、优美的声音,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深情的演唱了《少年先锋队队歌》这脍炙人口的歌曲,唱响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主旋律,展示了朝阳小学全体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吧!
音乐课教学反思篇4
现在有些人认为音乐是副课,在社会中没有太大的价值,其实不然,音乐课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从很多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让学生走出小学时的“枷锁”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该让学生走出来,让先前的那种由老师主动的教学形式逐渐走到“师生互动”的优良教学中,使学生有话说、敢说话,让学生不再有那种以前的恐惧感和畏惧心理。学生大部分都是处在12-15岁左右的孩子,正是充满朝气的阶段。如果让学生们总是觉得有一种压力在压着他们,那么学生们就会有一种反感心理。而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认为应该多鼓励学生,经常用“你不是最差的、你能行、你有别人没有的优点”等之类的话语,真诚的去赞扬和鼓励他们,让学生们在教学课堂中充满朝气和活力。
二、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有许多知识需要学生去亲自体会和尝试,那样才能更深刻的去理解,例如:2/4、3/4、4/4……这些节拍的挥拍以及节奏的控制,只有学生亲自去做才能知道它是如何去操作的。所以在课堂中必须让学生多多体会和尝试,才能更好的掌握和更容易的接受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真正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是新世纪、新时期的教学模式
三、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体现一个“活”字
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轻松而灵活的学会所学的知识,而在音乐教学中更应该注意让学生活学活用,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教学要求和学生的需求。
四、教师在教学中应带领学生去更多的'吸取先人的精华
音乐的好与坏不是在自我陶醉,而是让别人去欣赏,所以只有不断的去欣赏那些先人的名作,逐渐去吸取他们的精华,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和水准。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也应该让学生多欣赏先人名作,让学生们去体会作品中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变化及让学生体会那些音乐的价值,慢慢的去提高学生们的欣赏能力和固有的水平;同时通过去不断欣赏不同时期的名人名段,可以陶冶学生们的情趣和扩大学生们的艺术视野。
音乐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剂和助推剂,如果在生活中失去了音乐,就像是在生活中让一个人从此失去了情感的体验和变化一样,那么会让你感到活着是很无奈的。
音乐课教学反思篇5
教学目标:
1.以快乐的情绪进行歌唱活动,体验歌曲旋律的流畅和接龙形式的有趣。
2.饶有兴趣地演唱自己的名字,产生自豪感。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
掌握歌曲的旋律,学习填词哼唱。
教学准备:
1.两张人物卡片(汤米、杰西卡)
2.幼儿每人一张名字卡(贴胸前)
教学过程:
一、分段熟悉旋律和歌词
1.熟悉A段旋律和歌词
(1)教师出示卡片(汤米)并演唱A段歌曲,提问:他叫什么名字?你觉得歌里最有趣的地方是哪里?这个字藏在名字的什么地方?
(感知歌曲的情趣,了解歌曲的结构、歌词)
(2)教师再次演唱A段歌曲,提问:汤米在唱的时候,像在做游戏,你觉得他像在做什么游戏!
(教师用歌声来回应,以帮助幼儿熟悉旋律)
2.熟悉B段旋律和歌词
教师出示卡片(杰西卡)并演唱B段歌曲,提问:
汤米的妹妹叫什么名字?她是怎么介绍的?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让幼儿了解名字两个字与名字三个字的不同唱法)
3.辨别A、B段旋律不同的地方
(通过听辨、模唱,掌握旋律中的难点并唱好音准)
二、学习完整演唱,初步学习接唱
1.幼儿完整学唱。
(掌握旋律,学会演唱)
2.幼儿分角色进行接唱。
(学习自然、和谐的接唱)
三、学习填词演唱
1.把握填词演唱的要点
a.想一想,自己的名字是几个字的?两个字该怎么唱?三个字该怎么唱?
b.再想想,名字最后一个字是什么字?
(再次帮助幼儿掌握名字两个字与名字三个字的不同唱法)
2.在琴声的伴奏下,请幼儿轻声填词哼唱自己的名字。
(让幼儿自由尝试,自主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
3.教师示范填词演唱自己的名字
(既为幼儿做了示范,也拉近师幼的距离,增进师幼的情感)
4.请个别会唱的幼儿(两个字、三个字名字的小朋友)上台填词演唱自己的名字
(交流展示,既为幼儿提供同伴互学的机会,又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以适时、重点指导)
5.请两名(或四名)幼儿以接唱的形式填词演唱自己的名字
(为下面接龙演唱自己的名字做好铺垫)
四、自豪地演唱自己的名字
以接龙演唱的形式全体幼儿把自己的名字用歌唱的方式一一介绍给大家。
(幼儿一个接一个地用演唱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名字将活动推向高潮,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孩子的演唱激情)
附歌曲:《把我的名字唱出来》
1=C2/42432|1523|1||11|2432|55|5634|
来来我是汤米汤米米米米米
22|2432|1ⅰ76|5432|10|11|2432|
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来来我是杰西
55|5634|22|2432|1523|1||
卡呀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
教学反思:
一、教材是活动的载体,我们应该创造性地利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用以教学的工具,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在具体教学情景下,对教材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使教学活动充满活力,产生超出预设的溢出效应。
对孩子来说,把自己的名字用歌唱的方式介绍给他人,既充满情趣,又具有挑战性。《把我的名字唱出来》歌曲旋律流畅生动,歌词单一,初次哼唱觉得比较简单,不过由于此曲是一首外国歌曲,旋律不容易快速掌握,就教师自身学唱了五、六遍也还是有些记不住。再者,此曲有两个难点:一个是|1176|5432|,这一句的音准不易掌握;另一个A、B段衔接较紧凑,要让幼儿自然、顺畅地接唱有点困难。为了解决这两个难点,让孩子更好地、更自然地掌握旋律,我们对原教材作了修改:(1)将|1176|改为|1i76|,因为|1i76|比|1176|音准更容易掌握且其旋律也动听;(2)在A段尾声(5432)后面加了一小节10,这样有了预备的时间,孩子就便于接唱。
对选用的教材内容做出适当处理,教材便更适合于幼儿的实际能力与水平,因此,活动中教师教得轻松,幼儿学得也轻松。
二、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我们应该重视幼儿学习方法的指导
从教转向学是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新动向。因此,我们要把幼儿的学放在第一位思考,关注幼儿是如何学习的。教学中,老师要恰当地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把学习的方法逐一渗透,教给幼儿。
《把我的名字唱出来》活动中,我们采取分散难点、逐一突破的方式,在层层推进、步步深化。活动过程中,通过引导幼儿用听辨、分析、比较的方法理解歌曲基本结构、掌握旋律并正确填词演唱。如汤米(杰西卡)是怎么介绍?(掌握名字两个字与名字三个字的不同唱法);他们谁唱得更高些?(区别旋律不同把握音准);想一想,自己的名字是几个字的?两个字该怎么唱?三个字该怎么唱?名字最后一个字是什么字?(掌握填词演唱的要点)等等。这样,将学习的方法逐一渗透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知道了学什么和怎么学,其学习积极性盎然,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同时,幼儿学会了学习的方法,便能较快地尝到成功的滋味,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课堂是师幼互动的场所,我们应该保持有效的互动
要实现师生互动教学,就得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缺乏生气与乐趣的局面,处理好影响幼儿主动性的各种因素,想方设法引导幼儿参与教学全过程。
《把我的名字唱出来》的活动通过听辨、师幼问答、模唱,老师与幼儿的自我介绍等信息交流,从中掌握歌曲旋律并学会正确填词演唱介绍自己。其中,教师既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幼儿在听辨、比较、分析中逐一掌握旋律及填词演唱的方法;也是幼儿学习的合作伙伴──学习用歌唱方式介绍时,老师首先把自己的名字唱出来并让幼儿学唱老师的名字,这样,既给幼儿作了示范,同时也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增进了教师与幼儿互动的情感与行为,更加激起幼儿想把自己名字唱出来的欲望,因此,活动中幼儿学地既主动也轻松。
音乐课教学反思篇6
二年级的小同学爱唱、爱跳,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在这节音乐课上,我就利用孩子们的这一点爱好,开展了教学,让孩子们通过表演体会音乐的情境,感受音乐的动态,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鼓励他们大胆的表现歌曲。本单元的歌曲《小红帽》,孩子很感兴趣,于是我就认真准备想给孩子上一堂精彩的音乐课。我问:“你们知道《小红帽》的故事吗?那就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听一听吧!”我请了一位班里成绩好的女孩子,顺势导入今天学习的歌曲《小红帽》,学生们带着极大的兴致和热情很快就学会了《小红帽》这首歌。然后,我又将学生的活动引入高潮,带学生玩起了在《小红帽》的音乐中传帽子的游戏。一顶小红帽在学生手里交替地传,谁要是在的笑声充满了课堂,他们的'音乐细胞也跟着手中传送的帽子活跃起来。他们边传边唱,兴致可高了。歌曲在无形中得到了巩固。最后,我播放了《小红帽》的音乐,让大家唱起歌,跳起舞,进入高潮。学生体会到了乐学的快感。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会学好,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教态、语言都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感染学生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