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圆饼干》4篇(《圆饼干》小班教案:创意启发与趣味学习)
本文主要介绍了小班教案《圆饼干》的四篇内容。这些教案旨在帮助幼儿了解圆形、饼干以及相关的概念。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游戏,孩子们将学会观察、比较和分类不同形状的饼干,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这些教案将为幼儿提供一个有趣而有效的学习体验。
小班教案《圆饼干》篇1
活动目标
感受歌曲旋律,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做饼干。
愿意参与音乐活动,体验与朋友一起做饼干的快乐。
活动准备
饼干歌音乐,一段揉面粉的视频,师生穿上围裙,教室的前面摆上一台微波炉,桌子上摆放若干饼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了解如何做饼干
1.看,今天我们来到了哪里?(师领幼儿进入预先创设好的厨房情景,边走边说)我们一起到厨房里做饼干,你们愿意吗?
2.我们一起请教做饼干的师傅,看看饼干师傅会怎么做饼干呢?(播放视频)
饼干师傅是怎么做饼干的?(怎样将面粉做成饼干的?)(学学揉、团)
二、随音乐学习做饼干
1.饼干师傅怕我们忘记,还把做饼干的方法录到歌曲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师生随乐点头)
你听到饼干师傅是怎么做饼干的吗?
2.宝宝们刚才听得不够仔细,再来听一遍,这一回可要听仔细啦。(播放第二遍)
3.小朋友还记得饼干是怎么做的,宝宝们记不清楚,老师已经学会了怎么做饼干,看看我是怎么做的?(师示范一次)
4.谁看到了我是怎么做饼干的?先要……再……(揉一揉,团一团)我们也来做一做饼干。
为什么要啪啪啪啊?(揉好的面粉团要把它压压平才能做饼干)学习两遍
5.看看,做出来的饼干是什么样的呀?(饼干饼干圆又圆),让我看看你们的饼干做得圆不圆。(进一步学习圆的动作)
发现做得好的:我看看他做的饼干又大又圆,我们也来学学他。
6.饼干饼干圆圆,你们喜不喜欢吃饼干啊?你会怎么吃呢?提升幼儿吃的动作幼儿做不到点子上看看我是怎么吃的?我们也来啊呜啊呜吃吃看。
7.我们自己会做饼干了,真厉害,小手伸出来,夸一夸自己吧!
三、完整随音乐有节奏的做饼干
我们已经学习了做饼干的方法,那我们一起来做饼干吧!来,先把小手洗洗干净,在围裙上擦一擦,把围裙拉拉好吧!(配乐做2—3遍,走到孩子中间去提醒动作)闻闻味道怎样?
嗯!饼干真香呀,我们再多做一些吧!
饼干做好了给谁吃呀?(老师、小朋友)那请你找一个人将做好的饼干送给他吧!
四、我们一起分享饼干
饼干都做好了吗?把饼干送到我的烤箱里来吧!(幼儿托着自己的饼干集体送到老师的盘子里)
哦,我们做了这么多的饼干呀,我把饼干放到烤箱,我们边听音乐边等一会儿吧!
时间到,我们做的饼干出炉了,闻闻看,香不香?真香呀,那我们来分享一下好吃的饼干吧!
小班教案《圆饼干》篇2
活动目标:
通过触觉感知圆形的特征,知道圆形没有边,没有棱角。
活动准备:
1、 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的小饼干若干,托盘若干。
2、 活动前,请幼儿把手洗干净。
3、 自制圆形卡片(可以用硬纸板剪成圆形)
活动过程:
1、 出示圆形卡片,请幼儿触摸,感知圆形的特征。
——圆形摸起来是什么感觉?
——圆形摸起来没有愣,没有边。(教师帮助幼儿圆形的特点)
2、 请幼儿观看课件,引导幼儿看图,找出圆形。
——盘子里有许多好吃的饼干,请用笔把圆形的饼干圈起来。
(让幼儿在学具上操作,然后老师用PPT演示对照)
3、 将小饼干分到若干托盘,请幼儿找出托盘中的圆形饼干。选择正确后,可以让幼儿吃掉该圆形饼干,本环节可以重复进行。
提示:
1、 活动结束后,让幼儿把剩下的饼干吃掉,给幼儿温开水。
2、 将玩具卡《形形色色》投放在益智活动区,请幼儿找出各种颜色的圆形图片。
3、 在日常活动中,请幼儿找一找教室中的圆形物品。
小班教案《圆饼干》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数量的关系。
2、学习用数字、图形记录结果。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用纸板剪成的大大小小的"饼干"若干。
2、人手一个圆形积木或瓶盖、橡皮泥、泥工板、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为小兔做饼干。
1、出示兔子玩具及"饼干"。小兔子从点心店里买了一盒好吃的饼干,它们是什么样的呢?(有大有小)
2、小兔子吃了还想吃,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再做一些饼干。
3、引导幼儿瓶盖或圆形积木等不同模具在泥工板上压印饼干看看每块橡皮泥能做几块饼干,并用写数字或画图形(圆点、短线等)的方法记录。
4、在操作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做饼干时采用的方法,并引导幼儿探索怎样压印才能多做一些饼干。
5、从幼儿所做的饼干数量的不同,引导幼儿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皮"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饼干大,数量少;饼干小,数量多。
二、谁做的饼干多
1、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做出的饼干数量,比一比谁做的饼干多,为什么。
2、找出饼干做得最多的幼儿,请他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模具,怎么做的,什么能做这么多。
3、幼儿再次尝试做饼干,将前后两次的操作结果作一次比较,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积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初步获得如何有效合理地在有限的"面皮"上印制饼干的经验和方法。
教学反思
操作是幼儿学习,建构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因此提供有效的操作材料是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这节课活动材料都是幼儿喜欢摆弄的橡皮泥和大小不等的瓶盖。教师让幼儿在操作中逐步感知;用等量的橡皮泥做饼干,其数量的多少与选择模具大小,排列的疏密,橡皮泥底板的厚薄(面积)的关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浅显化,易于幼儿理解和掌握。
小班教案《圆饼干》篇4
公告:
小班语言活动《小老鼠做饼干》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学念儿歌,感受儿歌的情趣。
2.能用动作表现儿歌内容,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可操作图书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交代角色,引出儿歌
1.师幼互动,扮演小老鼠
师:今天,我们要扮演一种动物,尖尖的嘴巴、圆圆的耳朵、长长的细尾巴,它是谁呀?
我是老鼠妈妈,那你们就是老鼠宝宝。
2.出示教具,讨论做饼干
师:宝宝看,妈妈拿来了一样什么东西?今天妈妈要来给你们做好吃的!
二、创设情境,学念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
师:妈妈做了什么好吃的?妈妈是怎么做的?是什么饼干?
2.幼儿跟念儿歌
师:原来妈妈给你们做的是老鼠饼干呀。宝宝们,和妈妈一起来做饼干吧!
(1)给小兔做小兔饼干
(2)给小熊做小熊饼干
(3)给小狗做小狗饼干
三、组织游戏,朗诵儿歌
1.幼儿边朗诵儿歌边表演
师:现在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想吃饼干,我们一起来帮忙做饼干。
2.引出老猫,开展游戏
师:(喵——)猫来了,宝宝们快躲起来。老猫没有抓到小老鼠,只好生气地走了。我们继续做饼干吧!
四、分发饼干,提升儿歌
出示锅子,小朋友做饼干并说说自己做的饼干,品尝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