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班级心得5篇
通过心得的分析,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识别自己的价值观,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心得体会常常能带来新的视角,以下是18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学生班级心得5篇,供大家参考。

通过心得的分析,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识别自己的价值观,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心得体会常常能带来新的视角,以下是18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学生班级心得5篇,供大家参考。
学生班级心得篇1
不知不觉中,我所带的五(3)班的学生已经晋升为六年级的毕业班的学生了。但是学生虽然大了,但是并没有变得我所期望的懂事,上进,反而是变得更加的叛逆,不再像五年级那样乐于接受老师的批评了。他们在变,在变的有主见的同时,那种叛逆的心理也会愈发得膨胀,那么老师是不是也应快速改变战略呢? 开学三个月来,这种叛逆的现象在我们班表现得尤其明显,班上不仅男生人数多,而且调皮的男生人数又占了很大的比例,导致班风很容易就被带歪。六年级来,觉得五年级表现较为踏实认真的学生也变得叛逆起来,下课后和别的学生打打闹闹,在家也经常和父母顶嘴,对于老师的批评经常是要进行辩驳,在言行上也不服气。这对于毫无毕业班经验的我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虽然富有极大地挑战性,作为班主任的我来说,必然不能放弃,只能从实处抓起,从小事做起,绝不能放松对学生的.常规管理,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例如:学生上学是否迟到,放学是否及时回家,注意学生平时在课堂中学习情况及课间的活动等,尽量做到下课时间也去观察下男生在班级的动向,尽量避免他们“作案”的几率。其次,我们班最大的问题就是几乎每天都有学生不做或者漏做家庭作业,这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真的是不应该再发生的问题,可是面对问题,只能从家长和学生两方面着手,对于顽劣分子,我只能要求家长每天来接,把作业和他每天在校的表现情况说给家长听,让家长起到一个严格的监督作用。我相信时间长了,对于这些自律能力差的学生会有一个好的成效。
总的说来,就是学生的言行举止自己基本上要掌握,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另外,还可以给毕业班学生营造一个舒心的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据我观察,如果一直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的话,反而气氛会很压抑,结果往往是弄巧成拙,而耐心得疏导和分析可能更能走进他们,这样既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又让学生感悟到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低年级学生做好一个榜样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班级心得篇2
历时三天的成都培训,收获颇多,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大春题为《班级管理中的言语沟通艺术》的讲座,讲座分别从“班级管理中的表达艺术”和“班级管理中的倾听艺术”这两方面入手,结合丰富生动的课堂教学管理案例,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机智诙谐的四川话,对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提出了“让人接纳”“接近别人的表达十招式”两种积极表达的策略和“积极外表”“同理之心”两种用心倾听的策略,让人受益匪浅。
刘院长的讲座让我们明确了班级管理的启示是:少用消极性、破坏性言语,多用积极性、建设性言语让人接纳,改变成长。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
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许多特级教师之所以能感染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是因为他们高超的语言表达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
除了能够用积极的语言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还要还要学会倾听策略,不仅要有积极地外表,还要抱有同理之心。作为老师,不能居高临下,而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与学生如朋友般交谈,推心置腹,认真聆听,耐心解答。教师还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理性的处理班级管理中的各种情况。
刘院长的讲座,事例贴近班级管理的实际,可操作性强,对教育第一线的班主任来说,可谓雪中送炭,让我们汲取了课堂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促进了管理班级和课堂教学水平的发展,对我们正视自己、扎根课堂、潜心从教都有着启发意义,也必将对我们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积极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学生班级心得篇3
近日,我有幸聆听学习了杨富志老师《班级管理的道与术》的讲座,受益匪浅。杨老师从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出发,用具体事例详细阐述了他在班级管理中的“道”与“术”。
“道”与“术”的关系,是我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的精华之一。何谓“术”,简言之,就是具体、零碎、事务性、技术性的'东西。而“道”呢,相对而言,就是大计、根据、战略、规律性的东西。它是灵魂,是统帅。如果放弃了或者忽略的它,那么,人就会走向繁琐,被眼前的重重事务所缠绕,云里雾里,终其日碌碌但少为。
在平时的工作中,太多的班主任忙于眼前的具体事务,或者急于完成学校的布置任务,或者对具体的学生做出具体的批评、指导。整天团团转,工作没有少干,不过成效不太明显。除了让别人看到勤勉之外,总感觉少了一些其它的东西。那是因为在“术”的问题上,占用太多的精力,而忽略了高瞻远瞩的“道”。
对于班级管理来说,“道”在哪里?我觉得那就是着眼于对学生长期发展的引领。
一、引领学生具有以下“五心”:孝心献给父母,做家庭的“小帮手”;爱心献给社会,做文明礼貌的“小标兵”;关心献给他人,做小朋友和同学的“小伙伴”;忠心献给祖国,做维护国家社会利益的“小卫土”;信心留给自己,做主宰自己的“小主人”。
二、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让学生在小目标的引导下,自觉磨砺意志,主动养成良好习惯,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用自己的力量实现成长。
三、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对学生任何一点值得鼓励的地方,我们都应该加以肯定、赞扬,激起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并通过持续不断的鼓励,使其持久地保存下去。
人,只能自己改变自身,并且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善于改变自己、完善自己,以自身的力量来引领学生走向希望的未来。
学生班级心得篇4
在每个班中,都有个别学生,由于长期在集体中处于后进,常常受到冷落与歧视,缺少的是理解与信任。久而久之,丧失了进取的信心和勇气,甚至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这不仅影响了个人的进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从教多年来,深知教育后进生,提高后进生各方面的能力,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有时候教师们千方百计,千辛万苦的“好心”,效果却适得其反,而在一次活动中,我偶然的得到了一个启发,那就是“给学生选择的机会”。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叫杨洋,但她对学习并没有完全失去信心,为帮助她和其他学困生,我在班级中开展了“帮教”活动,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坐在一桌,便于互相帮助。在班级中,为学困生选好了“朋友”便找来一一谈话,其他学困生都点头同意。但当我问到杨洋时,她起初很来劲,但我把“朋友”的名字告诉她后,她不说话了,停了足足有3分钟才说:“可以让我自已来挑吗?”我以为她们俩有矛盾,杨洋摇了摇头,可我明显感到她有心事,想问一问,但我还是忍住没有问,我同意了。于是,杨洋经过思考,选了一位学习中等的学生作为自已的“朋友”并请我去问这位同学是否愿意,我答应了,顺利地帮助她完成了任务。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我特意留心他们的帮教情况,发现情况良好。杨洋的成绩有上升的趋势,比其他几对进步较快。于是我又找杨洋同学谈话,首先表扬了她学习上的进步,接着又提出了当时忍住没有问的问题。只见她想了一会说:“人家成绩那么好,我才不好意思打扰人家呢。”话说得委婉,但其中之意不言而喻,原来是自卑心理在作怪。应该说这是她的自尊吧。她害怕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
学生班级心得篇5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拿破仑.希尔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是呀,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好坏,不但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还直接关系到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与否,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将来。
本学期我担任一(2)班班主任,面对37个朝气蓬勃,有思想,有感情,自我表现欲强的一年级学生,一个学期下来给我最最强烈的体会是:班主任工作中既要有宏观的群体管理,又要有微观的个性发展;
要有强烈的前瞻性;工作更要细致的落实到位,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班上健康全面发展。本学期我把班级工作的重点落实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上,在“细、实、活”上下功夫,力求收到较好的'成效。我针对我们班活泼好动的特点,做了如下的工作:
1、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纪律涣散。我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课上进行趣味教学,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律。利用晨会课、思品课学习学校规章制度,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并且在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表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养成认真听课、认真作业、下课好好休息、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2、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班集体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沃土,有了这块沃土,学生的个性才能百花争艳。集体活动,最能培养学生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我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如广播操比赛、“每月之星”评比等。每天一大早,我总是早早到校,放学了就协助学生搞好卫生工作,这样,学生不仅养成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而且时刻想为自己的班集体争光,在校举行的广播操比赛中,荣获佳绩。通过各项活动展示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发展个性,逐步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