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6篇(探索民族小学教案:6篇精华指南)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六篇关于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的精彩内容。这些教案旨在传承和弘扬我国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和案例分析,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些有趣而有意义的教案吧!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6篇(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篇1

知识与技能:

1、认读5个生字,掌握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在朗读中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在背诵抄写中积累优美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学校的优美、快乐,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珍惜学习机会的感情。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认读5个生字,掌握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段。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一、导入

1、出示教学挂图。

2、了解这里是哪里:有哪一些人?在干什么?

3、师:对,这是一所民族小学,汇集了哪些民族的孩子,请大家打开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

二、自由读课文

1、用笔画出生字词。

2、了解每一段讲了什么?

三、汇报自学内容

1、学习认读的生字。

2、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3、学习会写的生字。

(1)出示生字,分小组评比读。

2)汇报读的结果。

(3)重点教以下的几个字。戴:注意“戴”的写法,中间藏着“田”“共”。雀:孔雀

麻雀

(4)学反义词粗——(细)

尾——(头)

4、了解每一段的内容第一段:小学生来自各个民族,他们来到学校里,成了好朋友。第二段:钟声敲响了。第三段:不同民族的小学生上课学习,下课玩耍。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先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2、朗读全文。

五、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后交流读后的感受。

2、汇报。

3、师提示:读了这一段话大家好象看到什么情景。

4、请大家用欢快的语调读出民族小学的美丽,学生的可爱。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六、认识民族服饰

1、出示P5的图片。

2、看图讲讲民族的名称。

七、作业: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二至四段。

3、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学挂图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出示图认一认民族。

二、学习课文第二至四段

1、自由读课文。

2、交流读后的感受。

3、汇报。

4、师提示:大家在读课文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5、生自由回答。

6、这样的情景大家怎样才能读出来。读第二段:用洪亮的声音读出钟声的洪亮。读第三段:读上课时要读得轻,读出安静,读出同学们的朗读是那样的动听。读下课时要读出热闹、欢乐。读第四段:用骄傲自豪的口气读,读出我们对民族小学的爱。

7、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积累好词好句

1、自由读全文。

2、找出描写的好的句子。

(1)描写景色美的句子。

(2)找出描写环境安静的句子。

3、读找出的句子。

4、背诵以上句子。

四、小结

民族小学的学生们快乐、幸福。大家在学习的同时,要珍惜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努力上进。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篇2

【文本解读】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五课第一组教材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中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

除对学校美丽与团结的描写是本文的特点外,在语言表达上也很有特色。作者把状语前置,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呈现画面的能力也更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第二学段的起始段,本篇课文是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学生处于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学习的接口处,要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学习过渡,让学生初步养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语文积累,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如何给第二学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则是我们作为教师应着力思考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除了注重学生个性成长,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外,还应重视学生在写字姿势、读书习惯、发言的积极响亮等学习习惯方面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将字词教学的重心向词语过渡,将字典引入日常教学,重视对词语的理解,将段的教学不断加强,学会略读、默读等读书方法,引导学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对读书进行积累,特别应以课内带动课外阅读的积累。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际!”为此,我们要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网.]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信心,增加积累,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经过两个月短暂而又漫长的暑假生活,你们又长高了,更懂事了。今天来学校时,你们细心观察过我们熟悉的校园了吗?

2、请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久别的校园如今给你的感受怎样?谁来夸一夸我们的校园?

3、总结:

是啊,我们的校园处处充满了生机,明亮的窗户,宽敞的教室,美丽的校园花坛,还有我们在操场上留下的欢声笑语……无不勾起我们对学校喜爱之情,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和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联系生活谈对学校的印象及情感,无疑对学生的情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学生说一说,夸一夸,主动参与,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奠定了基础,这也是学生进入阅读课文的兴趣中国之所在。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立起课本,摆好读书姿势,自由大声地把课文读两遍,争取把每个字音读准确,每个句子读通顺。读书过程中,我就在你们身边,有困难,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随时和我打招呼,我愿意为你们服务。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让学生自觉能动地学习,有个性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摆脱“牵着学生走”的课堂教学模式,让老师弯下身子,构建“跟着学生走”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又具体要求学生,实际上是告诉学生学习方法及培养孩子学习习惯。

2、识字:

师:请同学们找出“款、傣、昌、昂、跤”等字在文中所在的句子。

(通过找汉字所在的句子,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随文本内容识字。)

三、指导写字

1、观察:

学生自主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写:

教师重点指导“戴”、“舞”、“蝶”、“雀”字的写法。

3、展示:

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写的字。

4、评价:

自评、互评

设计意图:识字和写字在中年级仍然是一块重要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网().]独立识字的能力,教给孩子们一些识字的方法,引导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适合的方法识字,尊重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写字时,做到头正、身正、臂开、脚平放,手离笔尖一寸,眼离本子一寸,胸离桌边一拳,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四、归还时间,指导学生熟读课文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接下来请大家再仔细地去读课文,用心去体会,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收获,一定能够把课文读得更准确、更流利。

设计意图:“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而真正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达到这一要求,则需要把课堂上的读书时间归还给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在练习中逐步提高,做到不误读一字,不添加一字,不少读一字,不倒读一字,只有这样,才能把“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些要求细细地染在学生的心头,实实在在地把课文读好,并为读书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

五、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师:老师听到你们读书的声音,感到一种幸福。我相信,我们每个同学经过练习,都有提高。全文共有4个小节,你们喜欢读哪儿就读哪儿,你们愿意怎样读就怎样读,比如,同桌互读互听,小组比赛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样孩子们就会乐于读书,主动参与到读书中去。而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对学生合作精神及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因材施教,有助于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差异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得以发展的目标。

2、读完全文,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读和互读,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这是顺势而出的提问。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畅谈收获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推测:生字词,读课文,课文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让学生畅谈上节课的收获,旨在复习旧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交流中历练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网().]把话说完整的习惯,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二、自读课文,感悟语言

1、快速浏览课文,你对文章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为什么?

2、生自由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巴士卡里雅曾说:“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由选择学习方法,是对学生阅读个性的尊重,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主人,创造活力才有可能在学生身上迸发。

三、细读品味,体会情感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学习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

学生说后,老师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地方吧。

展示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2、现在,让我们仔细看看他们上课的情景吧。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3、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他们上学路上、课堂学习、课余玩耍的情景,感受到这是一座美丽、团结、友爱的边疆小学。你喜欢这座民族小学吗?请对那里的学生说几句话吧。

二、布置综合性学习作业。

1、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如果用表格的形式,可以参考课本第11页的做法。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体会课文表达的赞美之情,初步了解句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

课前准备:

1.学生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

3.准备生字书写的多媒体演示。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让他们自我介绍一下吧!,

出示相关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2.顺势切入,初读课文

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我们的民族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趣味识字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坪坝傣族阿昌族德昂族,摔交穿戴招引蝴蝶孔雀舞铜铃粗壮凤尾竹

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练读。

4.做游戏巩固识字。

5.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

朗读感悟

1.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同桌间互相说说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2.组织朗读比赛,你最喜欢读哪段,读出你的感情来。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戴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师生跟着边拍手边唱。

2、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你们是属于哪个民族,哪一朵花呢?

3、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饰、风俗等。

4、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饰和风俗习惯?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民族的情况。

5、根据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着重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情况,并相机出示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早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小路上走来,他们都高兴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他们要去哪呢?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板书:我们的民族小学)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三、趣味识字

1、出示词语: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全体读、)

2、游戏巩固生字。

贴字游戏: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出相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画的智慧树上。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3、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字的书写。

四、整体朗读感知

思考:民族小学的美体现在哪里?你喜欢哪一段就重点朗读哪一段。

五、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朗读第一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说说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的?

3、四人小组交流: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朗读课文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4、引导体会: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句话,用横线画下来,课后抄写在积累本上。

5、下课了,同学们怎样尽情地玩耍?如果你也在其中,你想和他们玩什么游戏?

6、这些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能走到一起来上课、交朋友说明了什么?

7、学习第四自然段: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一边读一边想象,拿起彩笔,画出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六、加深体会,比赛朗读。

1、学了课文,你觉得民族小学美在哪些地方?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出这些美吗?指导体验朗读:

景色美:通过看图体会朗读。

衣着美:指名一学生穿戴上一套白族服饰展现在同学面前,接受大家的赞美后,用高兴、自豪的语调朗读。

行为美:结合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这句子和学生平时的礼仪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友好、光荣的语调朗读。

朗读美:如何读得连小动物都被吸引住了。

2、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参加朗读比赛,先在小组进行,再选出代表参加。

七、课后积累

1、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

八、布置综合性学习

我们在学校过着快乐的学习生活,课余生活又是怎样安排的呢?我们将开展一次活动,那么,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该怎样记录呢?

可以用文字叙述,就像写简短的日记;可以填表格;可以用画图的形式注意边记录边整理资料,准备和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

巧用体验移情朗读

朗读是任何一门语言课都非常重视培养的一种能力,它是任何一个没有语言障碍的人都应具备的一种能力,一堂没有琅琅读书声的语文课无疑是充满遗憾的,因此,培养学生通过朗读形成一定的语感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用自豪、赞美的感情来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刚开始,我用提问的形式问学生:那些民族小学的同学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学校的?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加上生活区域与时空和课文所写的内容有差距,因此对课文所写内容没有多少感受,所以朗读起来感情并没有真正表达出来。

如何引导呢?看到一名学生带来的一套白族服装,我灵机一动,马上在她耳边耳语了一番,请她套上这套服装。当她再次出现在全班同学面前时,立刻传来一片赞叹声,我看到,自豪与喜悦也漾在了她的脸上。我马上提议:你能用现在的心情来朗读课文的'片断吗?她有了新的朗读体会,果然读得声情并茂。接着,我又让在坐的全体同学用刚才发自内心的赞叹体验来朗读课文,他们也读得入情入境。由此我感悟到,指导朗读,除了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移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感。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2、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课件出示民族服饰等。)

2、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许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板书课题)那就让我们随着他们一块,走进这所独具特色的民族小学。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并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教师相机出示词语:坪坝绚丽多彩蝴蝶孔雀舞摔跤山狸凤尾竹摇晃

3、生开火车读词。

4、指导读带有生词的句子。(“早晨,从山坡上还有汉族的。”)师小结:同学们不仅把字音读准了,还能把句子读通顺,真了不起。读没问题,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写呢?

5、指导写字。重点指导“戴、蝴、蝶、雀、舞”。

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哪些笔画容易出错,需要特别注意。

6、师范写。

7、生练习,师巡视。

8、出示学生作品,全班点评。

三、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思考:课文中写了民族小学的什么呢?讨论并填空: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再写(上课,下课),最后写(我们的民族小学)。

四、品读课文,欣赏校园之美

1、看到这样一所学校,你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什么词语?(板书:美丽)默读课文,找到表现学校美丽的词语和句子。(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明确默读要求: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动笔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2、生交流结果汇报。

(1)“早上,从山坡上,从坪坝里还有汉族的。”

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到了美?(“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美、“鲜艳的民族服装”美。)走在这样美丽的小路上,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怎样?(愉快)让我们也带着愉快的心情和他们一起去学校吧!(全班齐读)

(2)“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师:我们仿佛看到了来自不同民族的小学生们,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高高兴兴地向小鸟打招呼,向老师问好,向飘扬的国旗敬礼。这个学校美不美?

如果你是这所民族小学的一名小学生,听到这样的赞美,你有什么样的感觉?(自豪)

指名读:谁能读出这样自豪的感情?谁还愿意来赞美一下我们的民族小学?齐读:让我们一边想,一边读,用朗读表达对我们的民族小学的赞美之情吧!

五、紧扣动、静,共享校园之乐。

1、师:“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读了课文,你能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的?(认真听讲、积极开动脑筋、读书声音响亮)

课文中没有直接描述教室里的孩子们是如何上课的,反而写了窗外的环境。你能在课文中找到描写窗外环境的词吗?(安静)这时,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蝴蝶、小猴、小鸟、树枝,你们会怎样想呢?

(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会停止唱歌,去听他们读书。)

(如果我是一只小猴,我会为他们感到高兴、自豪。)

(如果我是一根树枝,我会停止摆动,静听他们读书。)

指导朗读。

师:是啊,大家都被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吸引,被他们认真学习的样子打动,不约而同地安静地听着、看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静静地站在窗外,陪着这些民族小学的孩子们一起学习吧!(全班齐读)

3、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课文中哪个词语给我们描述了下课后的操场?(热闹)是一个怎样热闹的场面呢?朗读有关句子。读出热闹、欢乐的感情。

想象一下,大伙聚在大青树下还会干什么?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

师小结:不论是课堂上的快乐学习,还是课后的快乐游戏,民族小学里总是充满了欢乐,你们愿意成为这里的一员吗?(齐读本段,感受快乐)

六、总结全课,升华“美丽”。

1、学习第四自然段。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美丽、快乐)

2、(出示课件)“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要读出赞美、自豪的感情。

3、作者为什么要赞美民族小学?

小结: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这更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来自不同的民族,但都是好朋友,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紧密地团结在五星红旗下。)

4、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师总结:今天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其他类似内容

1小学数学四年级《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优秀教案6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优秀教案6篇

本文将为大家推荐六篇优秀的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主题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些教案经过精心编写,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除数是...

查看剩余 74% 小学数学四年级《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优秀教案6篇

2小学乘法认识的教案7篇

小学乘法认识的教案7篇

本文主要介绍了七篇关于小学生乘法认识的教案。这些教案旨在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

查看剩余 74% 小学乘法认识的教案7篇

3小学乘法认识的教案5篇

小学乘法认识的教案5篇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五篇关于小学生乘法认识的教案。乘法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乘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算方法至关重...

查看剩余 72% 小学乘法认识的教案5篇

4小学乘法认识的教案最新5篇

小学乘法认识的教案最新5篇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最新的五篇小学乘法认识的教案。这些教案旨在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

查看剩余 70% 小学乘法认识的教案最新5篇

5小学乘法认识的教案推荐5篇

小学乘法认识的教案推荐5篇

本文将为大家推荐5篇关于小学生乘法认识的教案。乘法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这些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

查看剩余 75% 小学乘法认识的教案推荐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