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地震演练教案精选5篇()
本文精选了5篇防地震演练教案,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有效地进行地震演练。这些教案涵盖了不同场景和人群,包括学校、办公场所和社区。通过学习这些教案,读者可以了解到地震演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防地震演练教案篇1
为认真做好“5·12”全市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周各项工作,提高我园师生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各类灾害基本知识和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基本技能。深入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学园、进课堂,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二、活动主题
认识地震风险,掌握减灾技能
三、时间安排
20xx年5月9日至12日
四、活动内容
(一)成立“防灾减灾日”宣传周领导小组组长:庄丹容
副组长:张小兰成员:何丽玲、颜明妍、李玲玲、苏小燕
(二)形式多样的活动
1、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全园师生进行防灾减灾专题国旗下讲话,对全园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学“防灾减灾日”宣传周的活动方案,布置活动安排。
2、各班老师和保育员与学生一起防灾减灾动画片《蟾童》,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并附上照片。
3、出一期有关防震减灾的主题板报。
4、利用电子屏进行防震减灾教育周宣传。
5、利用校讯通进行防震减灾教育周宣传。
6、举行防震疏散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警惕性,增强全园师生面对灾难的应对能力。
防地震演练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如何应变,掌握好逃生的技巧。
2.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3.掌握躲、爬、钻、跑的技能,提高身体运动素质。
4.以地震为契机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活动准备
发生地震的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发生地震的图片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地震吗?
2.出示图片(边出示图片边设问、讲解)。
(二)围绕图片与幼儿展开讨论
1.提问幼儿:
(1)发生什么事情啦?
(2)发生地震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和现象发生?
2.地震给人类带来什么灾难和危害?
3.教师小结。
(三)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
1.小朋友们,如果我们这里发生了地震,我们该怎样做呢?
2.我们还可以有其它的逃生方法吗?
3.教师小结:
(1)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要镇静。
(2)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
(3)如果你在家里的时候,要配合爸爸妈妈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来不及跑出家门就把脸盆或是锅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的吊灯或其它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
(4)不可以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它们掉下来砸伤自己。
(5)如果在车上,要赶快把车熄火,停靠在空旷的地方,走出车外。
(四)地震逃生游戏
引导孩子们要注意别惊慌,要注意掌握躲、闪、钻、爬的技能,别撞倒别人,要互相关心同伴是否脱离危险,互相护持,老师要注意引导帮助孩子们掌握逃生技能。
(五)延伸活动
在汶川县大地震中,我们看见许多小朋友受伤了,他们的房子没了,爸爸妈妈没了,家也没了,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幼儿充分讨论)
教师小结:为灾区小朋友献爱心有关内容。
防地震演练教案篇3
一、活动内容:
安全活动:《地震来了我不怕》
二、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和掌握发生地震时逃生自救的方法。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地震现场录像及逃生录像。
四、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看地震现场录像。
1.提问: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
2.小结:地震是危害很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造成房屋倒塌、道路塌陷、山体滑坡,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
(二)引导幼儿讨论:发生地震时,可以用哪些方法保护自己?
1.引导幼儿观看地震逃生录像。
2.小结:地震发生时,如果是在一楼,要迅速跑到外面空旷的场地,避开建筑物、危险物和悬挂物;如果是在高楼里,要躲在厨房、卫生间的墙角边,或躲在坚固的大型家具之间,要保护好头部,不能使用电梯。
(三)引导幼儿模拟地震情境进行演习。
提出要求:演习时,要听从教师的指挥,迅速躲好,或跟着教师从安全通道跑到空旷的操场后抱头蹲下。
五、活动延伸:
在家中准备防震包,开展地震逃生模拟演练,让幼儿懂得地震时不能慌乱,能采用正确的方法逃生。
防地震演练教案篇4
动因与背景:
这些年全球地震频发,2008年5月和2010年4月,我国四川省汶川和青海省玉树分别发生了大地震,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小朋友们也通过各种渠道接收了很多关于地震的信息,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孩子们获取的关于地震的信息具有零散性和片段性。我们充分意识幼儿园课程中需要纳入关于地震的教学活动,因此,我们以汶川和玉树地震为背景,创编了大班社会活动《地震》,旨在通过活动引导幼儿提炼、加工接收到的地震信息,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地震和地震的危害,初步学习地震发生时在不同场所逃生的方法,激发幼儿关爱地震灾区人民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认识地震及地震的危害,了解地震时在四个不同场所(学校、商店、户外、家庭)中的逃生方法。
2、感受地震灾难的伤痛,激发幼儿关爱灾区人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了解汶川大地震的一些信息,收集地震中逃生方法的资料。
2、地震发生时的视频资料、地震破坏性情景照片、本园师幼爱心捐款活动的影像资料。
3、幼儿座位成马蹄形,每位幼儿椅子后有一个资料袋;电脑、电视机、音响、录音机。
活动流程:
1、直接导入话题,回忆汶川、玉树地震。
提示:教师的语言应该比较缓慢且带有伤感,引导幼儿回忆汶川、玉树地震的已有信息,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
2、感受地震现场,了解地震发生时的特点。
(1)、提问:人们怎样才能在最快的时间内知道发生了地震,地震发生时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2)、引导幼儿仔细观看地震发生时的视频资料。
(3)、看视频后提问:在地震现场你看到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心里感觉怎么样?
围绕视频资料讨论后,引导幼儿形成地震发生时,山崩地裂、天昏地暗,大地、房屋和物品都会剧烈地摇晃,如果地震强烈,东西就会在摇晃中倒塌、陷落的认识。
3、通过照片解读,了解地震造成的破坏。
(1)、提问:在短短的时间内,这场大地震带来了多大的破坏呢?
(2)、边播放地震后不同场景的破坏性照片,边组织幼儿讨论。
根据幼儿的讨论情况,教师出示相应的照片,和幼儿一起通过照片的解读去了解地震造成的各种破坏。
通过观看、讨论照片内容,知道地震造成建筑物倒塌,交通、通讯瘫痪,水、电不通,很多的人被压在废墟中,也有很多的人失去生命等破坏。
4、通过资料讨论,学习地震中逃生的方法。
(1)、根据幼儿收集的地震中逃生资料的种类,将幼儿分成学校、商场、户外、家庭四组。
(2)、请幼儿交流地震中如何逃生的资料,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引导幼儿深入讨论,并分析、提炼,帮助孩子们得出比较科学的地震中的逃生方法。
(3)、一分钟逃生模拟:根据上课教室所在的具体楼层,请幼儿运用讨论到的地震逃生方法模拟逃生。
提示:
①、一分钟逃生模拟时,根据幼儿上课教室所在的楼层进行模拟逃生。如果是一楼可以组织幼儿迅速撤离现场去空旷的地方,如果在二、三楼,幼儿可以抱头、弯曲身体躲在桌子下。
②、除模拟在学校的逃生方法以外,也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在其它场所的逃生动作进行模拟。
5、爱心延伸,懂得用实际行动去帮助灾区的人们。
(1)、观看录像,回忆本园师幼为灾区人民捐款的爱心行动。
(2)、引导幼儿讨论:人们除了捐款以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去帮助灾区人民。
提示:观看录像时,可以选取恰当的背景音乐,如《爱的奉献》,充分烘托大家和灾区人民心手相连,共度难关的大爱氛围,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情感体验。
成效与反思:
本活动环节设置流畅而有逻辑性。有效的课堂教学一定能环环相扣的。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体现为教学中学习逻辑的层层递进。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直接导入话题,回忆汶川、玉树地震感受地震现场,了解地震发生时的特点通过照片解读,了解地震造成的破坏过程资料讨论,学习地震中逃生的方法爱心延伸,懂得用实际行动去帮助灾区的人们。这些环节在难度上不断提高,在思维上逐步推进,使整个教学活动由浅入深,有序地开展,保证了活动的流畅。
除此之外,活动精心设计环节,力争给孩子营造一个真实的环境,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孩子的情感渲染还没有完全到位,建议教师可以以情感为第二主线,以情动情。
对话与解读:
活动利用汶川、玉树地震这两个国内的灾难事件,围绕地震时的特点、地震产生的破坏、地震时的逃生方法、用实际行动关爱灾区人民四个方面通过资料的分析、师幼和幼幼的讨论、情境模拟、情感渲染等手段使孩子们融入到活动情境和地震事件中,充分调动已有信息、积极展开讨论和实践,形成比较科学、完整的相关知识。同时,贯穿活动始终的忧伤、焦急、关爱的情感线使每一位孩子感同身受,经受了一次比较深刻的感受灾难伤痛、关爱灾区人民的情感的经历。
活动充分激发了幼儿对地震及灾区人民的关注,因此,教师应抓住时机,进一步引导幼儿收集人们关心灾区人民的感人故事,将活动对幼儿的社会性教育意义放大、延伸。
防地震演练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措施和应对地震后被压埋的方法。
2、发现周围人群应对地震的措施中存在的问题。
3、通过小组合作,了解地震发生时应如何自我保护。
4、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我们周围人对地震的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
了解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措施和应对地震后被压埋的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判断我们在地震中的作法是否正确有效。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上网收集有关地震对人们造成的影响的新闻和地震的真实案例。
教师准备:
收集有关地震的图片、录像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观看教师出示的的反映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的图片和录像。
2、阅读“案例聚焦”中的案例。
3、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地震的新闻以及关于地震对人们生活影响的资料。
二、学习地震有关知识
1、小组合作讨论:遇到地震时自己可能会怎么做?
2、将自己的做法与“智慧加油站”中的做法进行对比,找出存在的差异,看看哪种方法更合理。
三、调查分析防震避险措施
1、列出对各项措施的判断依据。
2、设计调查问卷,从自我保护知识、逃生措施、应急物品准备、疏散路线等方面了解人们的防震意识。
3、整理调查结果,讨论人们防震意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四、开展班级防震演练
1、列举学校的地形特点及教室所处的地理位置,找出地震发生时的安全躲避位置与适合的逃生路线,确定防震方案。
2、开展防震演练。
3、讨论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和可能会带来的不良后果,提出改进建议,完善地震的应急措施。
五、课后拓展
与家庭成员一起从防震用品、安全躲避位置、逃生路线等方面制订家庭防震计划。(应确定防震计划中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据课堂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合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