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故事读后感精选8篇(雷锋故事:感动人心的八篇读后感)
雷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也是一位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先锋。他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激励着我们每个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文精选了8篇读后感,通过这些感人的故事,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雷锋的精神,感受到他的无私奉献和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篇1
在暑假里,我认真看了《雷锋同志的故事》。通过阅读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我懂得了什么是勤奋好学?如何做是助人为乐?怎么样是无私奉献?
我要学习雷锋同志勤奋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为了钻研解决问题,雷锋同志曾在深夜打着手电筒,躲进汽车驾驶室里看书。他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不懂就问,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我想雷锋同志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勤奋学习,我们学习条件这么好,更应该象雷锋同志叔叔那样刻苦学习,增强本领,长大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我要学习雷锋同志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时代,他不怕耽搁自己的学习,努力帮助成绩差的同学寻找落后原因,改进学习方法,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称赞。在部队,他时时处处帮助战友和周围群众,走到哪儿,好事就做到哪儿。大坝抢修时,总能看到他在泥水中来回穿梭的身影;群众有困难时,总是能看到他和蔼可亲的笑脸。我想我们同学之间就是要有这种互助精神,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让我们班、我们学校象一个大家庭一样,永远充满友爱和温暖。
雷锋同志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是他的精神永远留在人间,留在我们心中!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篇2
说起雷锋同志,大家一定都知道。从上幼儿园时,老师就教我们唱”学习雷锋同志好榜样……“,长大一些,妈妈和老师会告诉我们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多做好事。但是雷锋同志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并不了解。
前几天,我从图书馆买回一本《雷锋同志的故事》。书一页一页的翻开,雷锋同志的光辉形象也一点一点的展现开来。知道了雷锋同志的父母,哥哥,不满一岁的弟弟都被地主一一逼迫而死,雷锋同志六岁就成了孤儿,吃了很多苦。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不仅关心他,还让他上了学。知道感恩的雷锋同志也没有辜负党和国家,他做的好人好事一火车也拉不完。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冬天一样冷酷无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遗憾的是,雷锋同志的一生很短暂,他在一次意外的车祸中牺牲了,那年他才二十二岁。
虽然雷锋同志早就不在了,但是他的钉子精神却被永远的传承了下来。往我们的身边看看吧:2006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无不让人敬佩;在去年的5.12大地震时,抗震救灾的解放军战士,消防官兵,医生护士等等都让人称赞,让人落泪,只有8岁的小林浩用弱小的身躯奋不顾身的把同学背出废墟;还有那为互不相识的白血病人捐献自己骨髓的无私奉献者;为老人让座的小学生……还有很多很多的好人好事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些不都是活着的雷锋同志吗?
我明白了学习雷锋同志的真正含义。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也经常帮助同学,帮助父母,虽然事情很小,但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会更加努力做好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父母,回报社会。也衷心的希望社会上那些少数犯罪分子能够学习雷锋同志,做好自己,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团结,更加和平。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篇3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没有书,这个世界将会变得灰暗无光。我爱读书,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迷。《雷锋的故事》这本书,让我百看不厌,我深深的被雷锋一心向党报国家、心系人民作奉献的高贵品质所打动。
在上世纪60年代,雷锋叔叔是全国家户喻晓的英雄人物。他的父亲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毒打而死,母亲含恨自尽。七岁的雷锋便成了孤儿,依靠乡亲们的照料而长大。雷锋长大后,热爱集体,关心战友,帮助群众,把“为人民服务”看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雷锋叔叔说:“做事,就要做有益于人民的好事;做人,就要做有益于人民的好人。”他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上小学的时候,每天都要经过一座小桥,每逢下雨河水就会漫过桥面,小同学比较胆小,不敢自己过河,每次都是雷锋叔叔主动把他们背过河;参军后,雷锋叔叔每个月都要把一部分津贴拿出来捐献给灾区,捐给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
读完《雷锋的故事》一书,我的思想触动很大,心灵感受很深,雷锋叔叔成为了我学习的先进典型。我要积极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主动传好“雷锋精神”的接力棒,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今年暑假,我在少年宫学习长笛。有一天早上,我和妈妈乘坐4路公交车去少年宫上课。我刚坐上窗口边的座位时,突然看见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上了车,只见她一手提着包一手拄着拐杖,艰难地在寻找座位。当我发现车上已没座位的时候,我的心咕咕咕地在想:到底是让座还是不让呢?正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雷锋叔叔的形象在我脑海里不停闪烁,好像在鼓励我给老奶奶让座。雷锋叔叔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于是,我定下决心站了起来:“老奶奶,您到我这里坐吧!”老奶奶激动地对我说:“小朋友,谢谢你呀!”,我高兴地说:“不客气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这时,老奶奶又问:“你叫什么名字呀?”,我说:“老奶奶,您就叫我少先队员吧!”。我隐隐看见旁边的一位阿姨向我竖起了大拇指,车上的乘客都用微笑的眼神看着我,让我心里美滋滋的。车到站后,虽然站了近一个小时,但却让我乐此不疲,并大声哼起了小曲儿:“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
《雷锋的故事》这本书深刻地教育了我,是雷锋叔叔无私奉献的精神触动了我的思想,滋润了我的心田,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助人为人己更乐”离我们是这么的近。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篇4
自从读完雷锋的故事,我被深深地感动啦,雷锋从小就是孤儿,被六叔奶养大,再一次上柴山砍柴时,被地主婆发现,抢过镰刀,把雷锋的左手背连砍三刀。
一九四九年八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路过雷锋的家乡。雷锋看见宿营的队伍一住下来便向老乡问寒问暖,还帮助老乡挑水,扫地。买柴买菜按价付钱,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就从心底萌生了要参军的愿望。雷锋找到队的连长,坚决要当兵,当连长得知他苦难的身世后告诉他还小,等长大了才能当兵,并把一支钢笔送给了他,鼓励他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保卫和和建设中国。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初,新一年的征兵工作已经开始,雷锋迫切要求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但鉴于焦化厂的征兵名额有限,且雷锋在工地的表现十分突出,领导也舍不得放他走,就不同意他报名。这可急坏了雷锋,他跑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人民武装部向余政委讲起自己的经历,表明他参军的志愿和决心。
一九六零年一月八日,雷锋领到了入伍通知书,随新兵一同由辽阳来到驻地营口市。他做为新兵代表在欢迎战友入伍大会上讲话。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点多钟,细雨霏霏,雷锋和他的助手乔安山驾车从工地回到驻地。他们把车开进连队车场后,发现车身上溅了许多泥水,便不顾长途行车的疲劳,立即让乔安山发动车到空地去洗车。经过营房前一段比较窄的过道,为安全起见,雷锋站在过道边上,扬着手臂指挥小乔倒车转弯;“向左,向左……倒!倒!”汽车突然左后轮滑进了路边水沟,车身猛一摇晃,骤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晒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杆子,雷锋不幸被倒下来的方林杆子砸在头部,当场扑倒在地,昏过去……
战友们立即用担架把他送到附近医院抢救,各级首长立即赶到了医院,同时以最快速度把沈阳的医疗专家接到雷锋床前。由于颅骨损伤,导致脑机能障碍,雷锋这个劳动人民的好儿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年仅22岁,就这样和我们永别了!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篇5
一本好的书,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能陶治人的情操,能使人的读书品味提高。而今天,我阅读了《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这本书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仅陶治了我的情操,而且提高了我的品位,更重要的是,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及道德观。
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难忘的小事》这个故事主要说了:”我”和妈妈去坐公交车,看见了一位头发苍白,年过半百的`老奶奶举步艰难的上了车。正在“我”内心展开激烈的斗争:要不要给老奶奶让坐时。一位小妹妹主动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老奶奶,这让“我”羞愧不已。
不可否认,文字的确是一样美丽而神奇的东西,因为它可以轻易触动人的内心。
这不经让我想起发生在我眼前的一件事:一天,我如同往常一样,迈着轻盈的步伐,踏着熟悉的路,向着学校前进。放眼望去,一位老奶奶正坐在地上呻吟。突然,一辆自行车以疾风般的速度从我身旁驶过,我看着那坐在地上呻吟的老奶奶,觉得不对劲,下意识的喊了一句:“停车,你别跑。”话落,人已不见了踪影。我望着眼前的老奶奶,心里纠结着:要不要上去扶她呢?扶吧,万一她说是我把她撞倒的话,我该怎么办?不扶吧,又有点对不起良心!对不起胸前的红领巾!经过一番内心的纠结,我决定上前去把老奶奶扶起来,哪怕她说是我撞倒她的也罢。我一个箭步上前,将老奶奶给扶了起来,“来,老奶奶,快起来。“我一边扶起老奶奶一边说道。老奶奶扶住我的手臂,吃力地从地上站了起来。站起后,老奶奶握住我的手,拍了拍,满怀感激的说:”你真是个好孩子!现在很少有你这样的孩子了。““是吗?”我尴尬的一笑。“唉,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啊?哪天我好去......""老奶奶,就这样了,我要去学校了,下次您小心点。”我急忙打断老奶奶的话,仓皇而去了。
我们有幸成为人类这个群体的一员,生活在这个发达的时代,我们也要为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让这个社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篇6
我这几天通过读《雷锋故事》知道了很多很多。雷锋原名雷正兴,他出生在一个湖南贫苦农民的家里。他的祖父叫雷新庭,是个农民,他的父亲叫雷明亮,是个挑夫,他的哥哥叫雷正德,在十来岁的时候就远离了家乡。雷锋的弟弟三岁的时候在母亲的怀里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仅仅三年之间,四个亲人就离开了不满七岁的小雷锋。
四个亲人都离开了他,小雷锋决定要好好活下去,将奸人绳之以法。雷锋心地善良,虽然他活在世上的时间短,但是他在活着的时候做了许多好事,他的影响是深远的。他虽然去世了,但他的精神却如苍松翠柏,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被继承。一代一代人的传诵和怀念使雷锋精神永远存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只要我们活着就可以多做善事,多做好事。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篇7
在我未读《雷锋故事》之前,我一直认为学雷锋叔叔就是做几件好人好事,今天我读了《雷锋故事》后,终于意识到其实雷锋叔叔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很伟大。
雷锋叔叔小时候家里很穷,很小就没有了父亲,和妈妈相依为命。在他七岁时母亲自尽了,成了一个孤儿。但他人穷志不穷,从小就爱助人为乐。
他参军后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生活非常简朴,从不随便花一分钱,衣服、裤子和袜子都是补了又补还在穿。每次过了吃饭时间,他都会把桌子上的米饭拿去给猪吃。他还用费木头定了一个“聚宝箱”,把多出来的或捡到的螺丝、螺帽、牙膏皮、铁丝条都放在里面,当需要的时候就从里面拿出来,用不到的东西卖给破烂的,得到钱全交给公家。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做一辈子好事却很难办到。雷锋叔叔就是这种乐于助人,从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做起,他做了数不清的好事,如援灾区捐款献爱心、帮战友补被子、协助炊事班洗白菜、在列车上为别人服务等等。有人评论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也有人说他是“傻子”,但他甘愿做一个“傻子”。
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杭州浙一医院要为生命垂危的安徽小女孩做肝移植手术。电视上播放了这一消息,许多好心儿纷纷捐款献爱心,有的亲自把钱送到医院不留姓名,有的小朋友把省下的零用钱捐出去。我看了非常感动,第二天和妈妈一起去银行汇了一百元捐款。以后我一定会像雷锋叔叔那样,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多做好事。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篇8
昨天,我读了一本感人肺腑的书《雷锋的故事》。
雷锋,从小就开始智斗地主,正确的指出别人不对的地方。而且,他很乐意帮助别人,他凡事看到地上有一丁点儿脏东西,他都要小心翼翼地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而我们呢?基本上连自己的垃圾都随手一丢。他,从十几岁开始就帮农民伯伯种田,学开拖拉机,总想回报点社会什么。而我们连一丁点事都不想做,还让别人帮忙,自己不劳而获,我们想想,这和雷锋来比,简直是一天一地啊!
可是雷锋,却因为工作而牺牲了。雷锋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