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四上美术教案6篇
通过提前准备好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展示教学的逻辑和思路,教案的撰写过程可以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教学目标和方法,18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苏少版四上美术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通过提前准备好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展示教学的逻辑和思路,教案的撰写过程可以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教学目标和方法,18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苏少版四上美术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苏少版四上美术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了解墙壁小装饰的多种表现形式,学会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壁饰的设计与制作。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与实际操作,学会墙壁小装饰的制作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注意提升环境的艺术品质,丰富室内空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初步掌握墙壁小装饰的制作方法;
?难点】
结合学过的景物、风景画设计有创意、符合室内环境的墙壁小装饰。
三、教学方法
示范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和实践指导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皮革纸、麻线、彩纸、瓦楞纸、海面纸、谷物、秸秆、纽扣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两张图片,一张是只有家具和生活用品的.室内空间图,另一张是经过
装饰的室内空间图,并提出问题:
同学们,这两幅图片的室内空间有何异同?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进行直观比较并回答,教师小结:装饰对居室环境的重要作用,而墙壁小装饰则在家
居装饰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师自然地引出课题——《墙壁小装饰》。 (二)直观感知
教师分发多幅不同表现形式的墙壁小装饰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触摸。
师:这些墙壁小装饰都有什么材料构成?
师生共同总结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材料:彩纸、瓦楞纸、海面纸、谷物、秸秆、毛线、纽扣等。
教师展示由生活中常见的静物、风景、动物等图案进行变形、夸张,而组成的墙壁小装饰,
提出问题:从这几幅装饰中,你能看出这是生活中的哪种事物?是如何进行描绘的?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小结:灵活运用生活中的景物,拓展想象力,适当夸张造型和色彩。
苏少版四上美术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及作用
1.教材编写使学生初步了解古代笔筒文化,了解现代笔筒丰富多彩的样式学会用剪贴、绘制等方法装饰笔筒。
2.学生通过观察带来的笔筒实物,从形状、内部构造、颜色和图案、用途等多方面了解生活中千姿百态的笔筒,体会艺术在生活中的运用。通过学习,学生学会巧妙地运用塑料瓶、纸盒等材料,制作出实用的、设计新颖的笔筒。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习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笔筒,师生共同关注瓶筒的多种造型及如何利用彩色纸对瓶筒进行美化装饰。
2.学会用彩色纸剪贴的方法装饰筒形。
教学重点、难点
1.用废旧材料制作、装饰实用的笔筒。
2.装饰设计的美感与创新。
【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通过以往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用废旧物做手工,通过感官体验各种媒材、工具的特性,运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尝试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设计、制作的方法,学生在尝试操作过程中不断地动脑,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交流,不断地找到新的`方法进而解决问题。
【教学策略】
本课的课题是《做笔筒》,我结合教学环节将课题调整为《笔筒博览会》,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作热情。本课教学以自编谜语(桌上有个大肚婆,彩色铅笔装满它;形态各异巧装饰,学习写作需要它——笔筒)作为导入,以“笔筒博览会”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通过自己的奇思妙想,亲自动手设计笔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谜语:桌上有个大肚婆,彩色铅笔装满它;形态各异巧装饰,学习写作需要它。
学生预设:笔筒。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揭示课题。)
2.出示课题:笔筒博览会
老师希望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奇思妙想,动手设计一个笔筒,在这个博览会上大家共同来学习、欣赏。
二、探究学习
1.考一考笔筒小知识
①笔筒的用途。
②笔筒的材料。
③笔筒的外形。
学生展示课前准备好的笔筒实物,介绍材料、外形、图案与特别之处。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交流,了解有关笔筒的相关知识,拓展视野。)
2.介绍笔筒的历史
古代的文人雅士们把书桌上的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而书桌上的第五宝就是笔筒了,它也有很悠久的历史,早在明清时代已经盛行。古代能工巧匠的杰出创造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笔筒作品,它们大多是瓷制品,也有用玉、竹、木雕刻而成的。它们的形态各异,花纹也各不相同。
(设计意图:了解有关笔筒的历史文化,丰富学生知识。)
3.寻找制作材料
你觉得笔筒的主体可以用什么来做?你在身边找到了哪些废旧材料可以进行制作?
学生预设:卷纸芯、奶盒、塑料瓶、薯片盒……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科学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养成废物利用的好习惯。)
4.欣赏作品
师:那么如何利用这些废旧物品制作漂亮的笔筒,变废为宝呢?
展示图片,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进行描述与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5.学生利用实物合作演示制作方法,纠正错例
(1)如何用手工纸包装主体?
(2)如何能制作出立体的效果?
(3)如何进行组合?如何加底?
(4)装饰彩条不规矩如何进行修剪?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解决教学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6.思维拓展、疑难解答
(1)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笔筒?它有什么特点?
(2)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老师和同学共同解决。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感想,相互激发创作灵感。提出质疑,师生共同解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作实践
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一个有特色的笔筒。
(设计意图:明确作业任务,鼓励学生创新设计,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四、作品展评
1.学生将设计制作好的笔筒放在博览会的展台上。
2.自评与互评:
(1)介绍自己设计的笔筒的最满意的地方?
(2)说一说你认为最有特点的笔筒,特别的地方是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评价是互学的过程,在相互借鉴中提高设计与创作能力。)
五、课堂延伸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可以变废为宝的物品,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创造,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更有趣!
(展示瓶人作品)
苏少版四上美术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通过欣赏评述活动,初步了解外国宗教、历史绘画作品的概况,初步了解不同艺术画派的艺术特点。
2、过程和方法:通过欣赏与评述,感悟、体验和发现外国绘画作品的艺术性和艺术魅力,初步了解他们的,社会、历史价值。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欣赏与评述的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讨论、合作、互动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文明行为。
【学习内容】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外国宗教与历史画,涉及到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荷兰、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在外国美术发展史的各个重要时期,占重要地位的国家、画派、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背景中体验外国绘画作品的艺术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启发学生尊重人类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外国历史、宗教绘画作品的概况及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1、评价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2、各画派的造型表现手法。
3、体验外国绘画作品的艺术美。
?教学安排】
1.复习、提问:上学期的外国美术欣赏课中,有哪些著名的'画家及其代表作?
2.欣赏、评述。
(1)媒体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自画像》、《雅典学院》 等:
a.提问:这些作品是哪个国家、哪个世纪、哪些人的作品?
b.评述: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作出点评与补充。
c.讨论:你能看出十二个门徒中谁是犹大吗?为什么?画家采用了哪些手法来突出画面的主要人物耶稣的?
(2)欣赏:《荷马史诗》、《伊苏之战》、〈亚历山大的胜利〉
教师简介作品,同座同学可议论,各组派一名同学上台评述。老师点评、补充。
(3)欣赏<马丽 美第奇的生平>以及鲁本斯的一些名作,《阿尔卡迪亚牧人》(教学挂图、投影仪、幻灯片等)。
a、教师简介巴洛克艺术。
b、教师简介后同学分四人小组讨论,教师点评、补充。
3.巩固、拓展。
苏少版四上美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宣纸的特性,掌握蓝印花布的创作方法。
2、体验图案设计的乐趣,感受蓝白对比的美和作品的中心花纹之美。
活动准备
1、蓝印花布ppt。
2、已经制作好的蓝印花布图纹教具,宣纸、蓝色记号笔人手1份。
3、音乐《紫竹调》。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蓝印花布制作的手帕)
1、小朋友,你们见过这样的花布吗?它和我们平时见到的花布有什么不一样呢? (告诉幼儿这种花布是中国特有的,叫做蓝印花布。)
2、欣赏颜色美感。
师:用蓝印花布做成的东西,都是什么颜色的? (引出蓝白两种颜色)对,蓝印花布只有两种颜色,蓝和白。这两种颜色在一起,让我们感觉很舒服、很安静。你们喜欢这两种颜色在一起吗?
3、欣赏蓝印花布,重点感受中心花纹的特点。
师:蓝印花布的图案是怎样的?这块花布最中心的是什么图案?四周呢?他们是怎样围绕着花朵的?
小结:每只蝴蝶离中间的花朵都一样远,蝴蝶围绕着花朵,就好像花瓣围绕着花蕊一样,这样的花纹叫做“中心花纹”。看,这些图案都是我们喜欢的图案,因为它们让人觉得欢喜、幸福、平安,把它们印在画布上,能把我们心里愿望表达出来。
二、出示制作完成的蓝印花布,请孩子观察,提问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老师的蓝印花布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出示宣纸。)
有没有发现这纸和我们平时画画用的纸不一样? (薄、透、软等。)这叫宣纸,我们古时候的人都是用这种纸来写字和画画的。宣纸的透水性很好,我们刚好可以用这个特点来把一幅画变成四幅画呢。
师:你们想不想来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蓝印花布呢?
三、播放音乐,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作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2、提醒幼儿笔在宣纸上停留的时间要长一些,这样作品的效果才会更好。
3、适当指导能力较弱的孩子。
四、结束部分,作品展示
把画好的蓝印花布放在黑色底板上展出,并请孩子互相评价。重点对花纹的形状进行评价。
苏少版四上美术教案篇5
教材分析:
这一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本课学习要求学生结合其他课程及生活中获取的知识,积极地参与研究性活动。本课的教学内容体现着现代意识,与时俱进,所以这一课兼顾了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学习两个方面的需要,既顺应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突出情感,学习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有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懂得请柬是具有简易、实用、页面设计庄重、大方、美观等特点,并学习请柬制作的方法。
2、通过请柬的制作,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培养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的品德增进师生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剪贴手法设计和制作请柬。
难点:
1、构图设计
2、恰当选择材料
教学用具:
1、老师:自制各种示范请柬;示范制作备用的花纹图案资料及内容;8开白纸,废旧彩图纸,浆糊、剪刀、画板、图钉等。/
2、学生:16开白纸对折,废旧彩图纸、浆糊,彩色笔,剪刀等。
教学方法:
欣赏,讲解,示范,演练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2、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师你用过请柬吗?谁能说一说请柬的用途?结合学生回答导入新课。
对了,它能显示爱心,表达美好的祝愿,给我们增添欢乐,友谊和节日气氛,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自己已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自己动手制作,那么,不但能够节约,而且会使人更感亲切,更有意义。
(板书课题:请柬设计与制作)
3、请柬欣赏:(出示请柬范图、引导欣赏并边板书)请柬的内容:图案设计,邀请人姓名,邀请时间地点,活动内容等。
请柬的形式:有平面的、立体有声的;横式的,竖式的;心形的、树叶形的及不规则形的。
制作的方法有:摄影的,色彩绘声绘的,镂印喷刷的以及剪贴的。包括利用多种材料拼贴和利用废旧彩图纸剪贴制作的等。请柬的制作要求:构思巧妙,形式新颖,造型优美,工艺精致。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利用废旧彩图纸剪贴制作请柬的方法。
4、剪贴请柬的制作步骤:(边演示制作步骤边讲解、边板书)
(1)构思、设计
我们要制作一张精美的请柬,首先应该有一个好的构思,准备制作一个内容,然后,可按自己的`构思画出铅笔设计稿。
在设计时我们应该考虑到邀请的对象,因人而异,如老年人喜欢爱欢乐、新颖的格调;儿童则喜爱灿烂绚丽的色彩我们只有掌握了不同对象的心理和爱好来进行设计制作的请柬就一定会受到珍视和喜爱的。
(2)准备一张较厚的纸,按所需形状剪裁。
(3)选材、配色:废旧的画报和图片本身就有一定的图形和色彩,我们就是要利用它选取我们所需要的部分图形。要注意色彩配置鲜艳、明快。
(4)剪贴;剪取合适的图形,按设计稿依层次贴到纸上合适的位置。
(5)整理画面:看看什么地方需调整,什么地方空了需添画。
5、学生课堂作业
(1)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各拼贴一张精美的请柬
(2)其它同学在座位上开始设计制作剪贴请柬,形式的不限。
?友谊地久天长》、《老师,您好!》(播放轻音乐。)
教师巡视辅导,交待注意事项:
构图时要注意疏密、虚实关系;配色要鲜艳、明快图案和文字要眉目清楚剪贴花纹线条要流畅不要把连接处剪断了。
6、课堂小结
(1)与学生一起分析、讲评作业,并对优秀作业进行表扬。
(2)学生互相交换请柬。
(3)总结课堂教学情况
苏少版四上美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欣赏蓝印花布,感受蓝白对比的美,并了解其图案的象征意义。
2、在了解蓝印花布印染方法的基础上,尝试自己设计花纹,用简单的方法印染制作蓝印花布。体验成功的喜悦。
3、感受蓝印花布的`美,了解江南水乡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蓝颜料、白布、古筝背景音乐、报纸、白蜡笔、黑色水彩、抹布。
活动过程:
一、欣赏蓝印花布的美。
1、师:(出示蓝印花布)小朋友觉得这些花布漂亮吗?你觉得这些花布什么地方最特别?为什么(感受蓝印花布蓝白对比的特点)
2、师:你喜欢这些蓝印花布吗?为什么?你在哪里看到过这些蓝印花布吗?
3、师:你看到蓝色有什么感觉?好像来到了什么地方或看到了什么?(知道蓝印花布是中国江南水乡特有的民间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4、欣赏蓝印花布——连年有余。
师:你看到了什么图案?为什么要印上这些漂亮的图案?(了解其象征意义: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师:那你知道是谁想出来做这些花布的吗?
6、教师介绍蓝印花布由来的传说。
二、教师介绍蓝印花布的制作过程并重点示范。
1、师:这么漂亮的蓝印花布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印出来的吗?老师也特别喜欢这些花布,现在来试一试给大家,小朋友要看仔细了,比一比谁最先发现里面的秘密。
2、(出示材料)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
a:先用黑色水彩笔在白布上设计出漂亮的花纹,并且全部用白蜡笔涂上颜色。
b:把设计好花纹的白布浸入蓝颜料里。
c:等白色花纹完全显出后取出,放在报纸上晾干。
3、师:我知道小朋友也一定都想来试一试吧?不过老师有几个小秘密要告诉你们,明白了我的小秘密,你印出来的花布就会特别的漂亮。
a、设计的花纹要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而且要把花纹画得满一点。
b、浸颜色的时候两只手要拎好,不要松开。
三、幼儿操作。
1、教师提醒幼儿:画花纹的时候要用力些,将花纹画清楚,可以设计和别人不一样的花纹;浸完颜色后拿出来放在报纸上晾干。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适当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欣赏展示,评价交流。
1、布置展板,引导幼儿互相欣赏。
2、讨论: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