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4篇(《昆虫衣袋:探索自然奇观的精彩教案集》)

本文主题为《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共包含4篇教案。这些教案旨在帮助教师们在教授这本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儿童读物时提供指导。通过这些教案,学生们将能够深入了解书中的故事情节、角色发展以及与昆虫相关的知识。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4篇(《昆虫衣袋:探索自然奇观的精彩教案集》)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精读课文,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对大自然的热爱。

3、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明白无论做什么事,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教学重难点

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领悟无论做什么事,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感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2、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和大家一起认识了一位用口袋来装昆虫的怪人,他是谁?生:法布尔。

出示:法布尔是 。(口头填空)

2、根据回答,相机板书: 着迷

你能从文中为它找出两个近义词吗?(交流:迷恋、痴迷……)

3、瞧,这就是法布尔!你觉得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他的衣袋高高地鼓起) 知道这鼓起的口袋里装的是什么呀?

4、过渡:法布尔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要想对他了解更多,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年,走进他那与众不同的童年生活,体会他那份对昆虫的痴迷。)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15课《装满昆虫的衣袋》。(板书课题,齐读。)

二、细读课文:

1、课文通过哪几件事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痴迷的?

自读要求(2—10自然段)。(幻灯片2)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划出你感觉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的句子。

2、学生自读批注,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讨论交流,(投影出示相关语句)

过渡:读了课文,我们知道法布尔花了三天的时间才捉到一只纺织娘,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纺织娘?

(a)找纺织娘(板书:捉纺织娘)

① a 、(幻灯片3)“妈妈一看,儿子的手中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出示纺织娘图(体会纺织娘的可爱,指导朗读,读出对它的喜爱)

b、“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三天前就注意到了,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为了一只纺织娘,在花园里整整守了三天。(从“终于”一词可以看出什么?)

c、朗读(重点结合插图和“三天前”“终于”指导朗读,体会小法布尔的兴奋、激动!)

②对昆虫有浓厚的兴趣(板书:捉甲虫)

有一天,法布尔捉到一只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的甲虫,他高兴极了。这是一只怎样的甲虫?

出示:(幻灯片8)

a、“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他们眼前掠过!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从外形描写中体会小甲虫的可爱,从而体会法布尔对它的喜爱。从捉虫的动作中体会法布尔已很有经验,结合体会指导朗读。)

b、(幻灯片10)“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从“放进”“包上”“装进”这些词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倾注了全部的情感。)

拓展训练:“他把这个小宝贝( )地放进蜗牛壳里,( )地包上树叶,( )地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c、捉甲虫被责骂依然痴心不改

1、这一天,法布尔还捡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他的心里一定很高兴!(板书:捡贝壳、石子)可他刚一到家,就遭到父亲的责骂。

出示(幻灯片16):你这可恶的小傻瓜!”法布尔一回到家,爸爸就怒气冲冲地责骂他:“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捡这些没用的玩意儿!快给我扔了。

“没用的玩意儿”指什么?

2、出示(幻灯片18):母亲责备

抓住父亲“怒气冲冲、可恶、小傻瓜、拣这些没用的小玩意儿”;母亲“厉声责备、撑破裤兜、中毒”等词句进行品读,从而感悟、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之情。

过渡:面对父母的责骂,法布尔的心情怎样?他又是怎么做的?

3、出示(幻灯片19):“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指名读,你读懂了什么?

能否把“放”换成“扔”“丢”?为什么?

(抓住“难过极了”“刷刷地”“很不情愿”“放”等词,指导朗读,体会法布尔的不舍与无奈! 十分喜爱昆虫。

4、如果你做一件事遭到父母的责骂和阻挡,你会继续做下去吗?

指名说。法布尔呢?读第十自然段。(幻灯片21)读出对昆虫的喜爱。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师:是啊,在法布尔心中,这些小虫子就是他的小宝贝。他整天沉浸在昆虫世界里。虽遭父母责骂,依然痴迷于昆虫。此时此刻,法布尔对昆虫已不仅仅是着迷,而是越来越迷恋,越来越痴迷!(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2、法布尔高高鼓起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仅仅是装满了昆虫吗?你们能不能用这样一句话来说一说?

出示(幻灯片22):“法布尔高高鼓起的衣袋里,塞满了许许多的昆虫,还塞满了( )”

(无奈的眼泪,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对昆虫世界的好奇,当昆虫学家的愿望,童年的快乐……)

3、过渡(幻灯片23):法布尔就是这样一生痴迷于昆虫的研究,他专心地观察、探究昆虫,常常忘了周围的世界。父母的责骂也丝毫不能阻止他对昆虫的迷恋。凭着这种痴迷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他走进了科的殿堂,成为了一位世界著名的有影响的昆虫学家,完成了不朽的巨著《昆虫记》。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像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昆虫。课文学到这儿,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再次投影示法布尔图,同时出示句式:

看着法布尔鼓鼓的衣袋,我仿佛看到他 。

5、文中多次提出“把衣袋塞的鼓鼓的”你认为为什么要这样写?

6、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人都有衣袋,它是用来装钱装物的,法布尔竟然用它来装满了昆虫,由此可见,法布尔对昆虫是多么喜欢啊!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充分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

7、学了这篇课文,你从法布尔身上懂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要想取得成功,只有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8、师总结:只要你们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我相信你们终有一天也会登上科学的高峰。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昆虫的知识,更多科学家的故事,那么就请你们走进我们的阅览室,那里有你们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四、迁移训练:

1、其实,只要你用心观察,昆虫是很可爱的,它们的外形就很有特点。找出课文中描写昆虫的句子,读一读。

2、老师学了这篇课文后,也情不自禁地写了几句,想看看吗?

投影(幻灯片24):像指挥棒一样灵活的触角,

像鲜花一样斑斓的翅膀,

像晨曦一样轻盈的体态。

你翩翩飞舞着,

美丽了人们的视线……

能看得出写的是什么吗?(幻灯片25、26)

3、课外,我们也观察了昆虫,也想来写几句吗?

用几句话描写一种昆虫的外形。

4、交流。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篇2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理解,你觉得法布尔是个什么样子的孩子呢?

(他是个对虫子特别着迷的孩子)

2、板书“着迷”,你来说说什么样子叫着迷呢?在你的生活中有什么是你特别着迷的呢?

过渡:是啊,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的着迷,喜欢看球赛的人,我们通常叫他是球迷,喜欢下棋的叫棋迷。那法布尔我们可以叫他是什么?(昆虫迷)

二、精读课文

1、读一读课文,请你来找找从那些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个名副其实的“昆虫迷”呢?。

学生自读课文,指名学生说一说

a、从“捉纺织娘”

b、捉小甲虫。

2、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他着迷的精神来。

①、影出示第三自然段,齐读读第三自然段,从那个词我们最能看出法布尔的着迷呢?圈出“终于”。法布尔在三天前就开始寻找了,结果终于被他找到了,他心中会多么的高兴,兴奋啊,那么请你来体验一下他当时的心情,读一读第一句“妈妈,在这儿呢……”读出高兴兴奋的语气来。

②、读一读第四节,从这些例子中我们更加能了解到法布尔对昆虫非同寻常的感情啊。

③、我们再来看看另一只小甲虫的故事,指明学生朗读5、6、7、8、9、五段,从这五段中,你觉的法布尔仅仅还是对昆虫很着迷吗?请你来找一个更合适的词语能说明法布尔的心情。。

板书:迷恋

④、投影出示6、7、8、9三段

这时候法布尔的心情不同的,请你来划一划,找一找。请你来说说有什么不同呢?

心情的变化:捉小甲虫时的“高兴”“心里甜滋滋的”-------被父母责骂时的“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将“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仍然兴致勃勃”地拣那些昆虫,背地里“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a、同学们在生活中肯定也曾被父母责骂过,你还记得你父母是怎么责骂你的吗?你来模仿一下他们的口气来读一读法布尔父母的责骂。指明学生读。男女声来读一读。

b、当父母责骂你时,你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请你来说说。我们的小法布尔心里也是非常难过的。指名学生来读一读第九段。

c、但是在这样的责骂面前他又怎么样呢?放弃还是坚持啊?圈出词语“丝毫没能”、“仍然”。可见啊,他确实是非常的迷恋昆虫的啊

d、齐读6到9自然段。

3、小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只能用“痴迷”来形容。

正是有了这种执着追求,法布尔走进了科学的殿堂。而今天人们印象中的法布尔就具有了一个典型特征--------(引读)衣袋装满昆虫

①、请你再来读一读课题,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呢?换一个题目,例如,爱昆虫的法布尔,法布尔的故事与它相比有什么不足的呢?

生动形象的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痴迷。他时时刻刻都在钻研着昆虫

②、教师板书:执着追求,坚持不懈

三、拓展阅读。

法布尔对昆虫的那股钻劲儿、韧劲儿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或许他对昆虫的好奇、那份爱,不能为人所理解。他的心血凝结成了简单通俗的一本昆虫巨著《昆虫记》,以科学的态度,翔实的资料真实地介绍了昆虫生活。他笔下的那些小虫子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充满着灵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布尔。读一读课外资料。

读了之后,你有什么像对他说一说的吗?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篇3

所属册数 第九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如:痴迷、鸟栖虫居、鼓鼓囊囊等。3、了解课文内容,从法布尔喜欢昆虫的两件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4、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难点: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志趣。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全面感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2、自主预习课文,提出问题。  

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2、搜集有关昆虫的资料,完成项目作业。

教学设计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

3、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把你们的手放进你们的口袋,说一说你们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2、可有一位伟大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他是谁?(板书:法布尔)

3、你们了解他吗?向大家介绍介绍。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2、把自己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读书情况,结合朗读理解部分词语:

1、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

2、请同学读自己读得不流利的段落。

3、把自己读得很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同桌互读,一边读一边交流每小节的意思。

2、集体交流:你读明白了什么?

法布尔小时候很喜欢昆虫(2-10)

法布尔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小时候的生活环境(1)

法布尔凭借对昆虫的着迷,进入了科学的殿堂。(11)

3、理清课文条理:

一(1)二(2-10)三(11)

五、质疑问难:

如果是词语方面的,当堂解决;如果是课文内容方面或者是拓展延伸的,就引导学生课后读课文或查找资料,试着解决。

六、作业:

1、课作:a、朗读课文

b、写习字册

板书:

15、装满昆虫的衣袋

生活环境(1)

对昆虫着迷(2-10)

走进了科学的殿堂(11)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课题的原因。

2.从课文的描写中找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生齐读课题:《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写谁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你从题目中可以看出什么?

课文用几件事向我们介绍了这位昆虫迷呢?

(1、父母干农活时,他找纺织娘;2、放鸭子时,捉小甲虫。)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是的,在法布尔的衣袋里装满了地上爬的、天上飞的小昆虫,衣袋装得鼓鼓囊囊的,这足以看出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很着迷。(板书:着迷)

齐读第二、三自然段。

读完后,请你们找出描写法布尔小时侯对昆虫非常着迷的词句。读一读,说一说。

(1)学生汇报: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三天前”、“终于”就发现了,现在仍在寻找,可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不查个水落石出,决不放弃。)

(2)瞧,这就是那只会唱歌的纺织娘——媒体显示纺织娘的图片。

你就是法布尔,找了三天才找到她,你高兴吗?拿起书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法布尔的话。

生齐读。

2.学习第四——九自然段。

过渡:法布尔花了三天时间终于找到了那只会唱歌的纺织娘,他确实是一个昆虫迷。相信在接下来放鸭子的故事中,更能感受到法布尔对小虫子的着迷。自由朗读课文第4——9自然段,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1)    读第四自然段:

师:法布尔放鸭子的生活快乐吗?

生:(两三名同学结合课文汇报)

生(指名读)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

师:(指导朗读)借这样的机会,他沉浸在自己的天地中,各种各样的昆虫、奇妙的水底世界深深地吸引着法布尔。让我们也进入这境界中去吧。

生:(齐读。)

(2)    学习5——9自然段

师:(过度)法布尔放鸭子的生活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快乐,同时也常常伴随着痛苦和伤心,下面的故事中哪一点最使你感动?

生:(指名汇报)

师:(媒体显示第9 自然段)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①由难过的原因引出“父母责骂”内容。小组合作,讨论父母为什么责骂他,从责骂中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父亲认为法布尔只顾      ,不顾      。因此,       ;母亲担心的是什么。)

谁来读父母的话。

生1读父亲的话。

师:这是一位严厉的父亲,他已经怒气冲冲了。

生2读母亲的话。

师:这是一位慈爱的母亲,责备的话语流露出疼爱。

②法布尔心甘情愿扔掉这些小虫子吗?(引出第5自然段,感受小甲虫的可爱)

师:是啊,他如何忍心扔掉这些小玩意呀。在法布尔的眼里,他们简直是宝贝,是心爱的小宝贝。究竟怎样可爱呢?能看出他很珍爱这些小宝贝吗?

生:(用-----画出写小甲虫可爱的句子;用~~画出珍爱的词语。画好后组内先交流)

师:(指名读书汇报,随机显示甲虫图片)你们看,多美的小甲虫啊。你们喜爱她吗?你的眼前就有这样美丽的的小甲虫,你有什么想法?

自由朗读体会整个第5自然段。

③强化第9段的感受:父亲叫他扔了甲虫,他觉得扔的是甲虫吗,是宝贝,是心爱的宝贝,是他的快乐与幸福,因此他多不情愿啊。父母理解他吗?因此他----难过极了,眼泪--------。

你们理解他吗?是啊,你们是他的小伙伴,是知心朋友,你们最理解他。看着伤心难过的法布尔,谁来安慰他一句。

(3)学习第十自然段。读后过渡:在这两个故事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引读:虽然遭受到了挫折,——(生齐读)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板书:迷恋)(生接读)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拣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提问:你能从这一自然段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吗?

(“兴致勃勃、没用的玩意儿、背着、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可看出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反而使他更专注地观察研究昆虫。)

4.学习第十一自然段。

过渡:法布尔就迷恋着昆虫,长大后更是如此,甚至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昆虫,真是达到了——(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语?)

(生齐答——痴迷)

(板书:痴迷)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入科学的殿堂。(板书:进入科学的殿堂)终于,举世闻名的巨著《昆虫记》在他手中诞生了,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的贡献。

现在,老师要大家做一回雕塑家,给这位昆虫学家塑像,你会怎样塑呢?

(生自由回答。)

你们个个都是有创意的雕塑家。那么现实中人们是如何为法布尔塑像的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生齐读。)

三、回扣课题,总结全文。

1.上节课,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要用做《装满昆虫的衣袋》课题”,现在你们明白了没有?

(这是为了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2.学了这一课,你们一定想多了解一点有关昆虫的知识吧!老师还希望你们能法布尔的故事中得到一点启示。

四、作业。

搜集有关昆虫的资料,完成项目作业。

板书:

装满昆虫的衣袋

着迷   迷恋   痴迷

进入科学的殿堂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如:痴迷、鸟栖虫居、鼓鼓囊囊等。

3、了解课文内容,从法布尔喜欢昆虫的两件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4、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难点: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志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基础性目标:

1、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

提高性目标:

3、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把你们的手放进你们的口袋,说一说你们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2、可有一位伟大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他是谁?(板书:法布尔)

3、你们了解他吗?向大家介绍介绍。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1、读预习时画出的生字词3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3、把自己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四、交流自学情况。

1、 检查生字词的朗读与书写。

法布尔 圣·莱昂

小溪纵横 花草众生 鸟栖虫居

纺织娘 蠕虫 蜗牛

鼓鼓囊囊 满载而归 甜滋滋

着急 厉声 怒气冲冲

着迷 迷恋 痴迷

2、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结合朗读理解部分词语。

3、请同学读自己读得不流利的段落。

4、把自己读得很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五、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出示自学要求:

1、再次朗读课文。读后思考: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你知道法布尔为什么要把衣袋里装满昆虫吗?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吗?

2、 文中一共讲了几件事?分别是哪些自然段?

六、反馈交流:

1、 出示重点句子:

法布尔从小就对虫子非常着迷。

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正是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引导学生抓住“着迷”、“迷恋”、“痴迷”,说一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你从课文中哪些自然段中能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呢?

(学生默读课文)

3、讨论:文中通过哪两件事来具体介绍法布尔小时候很喜欢昆虫的?

▲ 抓纺织娘

▲ 抓小甲虫。

4、理清课文条理:

法布尔小时候很喜欢昆虫(2-10)

法布尔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小时候的生活环境(1)

法布尔凭借对昆虫的着迷,进入了科学的殿堂。(11)

一(1)二(2-10)三(11)

七、质疑问难:

如果是词语方面的,当堂解决;如果是课文内容方面或者是拓展延伸的,就引导学生课后读课文或查找资料,试着解决。

作业设计:

a类:

1、 朗读课文3遍。

2、抄写文中优美词语3遍,注意积累。

b类:

1、 带着问题读课文或查找有关资料(法布尔、《昆虫记》等)。

2、 阅读《昆虫记》摘抄优美段落。

板书:

15 装满昆虫的衣袋

★其他类似内容

1《昆虫记》读后感通用7篇

《昆虫记》读后感通用7篇

《昆虫记》是法国作家让-亨利·法布尔所著的一部文学作品,以昆虫的视角展现了人类社会的种种荒诞与残酷。这本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

查看剩余 81% 《昆虫记》读后感通用7篇

2《昆虫记》读后感优质6篇

《昆虫记》读后感优质6篇

《昆虫记》是法国作家让·亨利·法布尔所著的一部科幻小说,以昆虫的视角展现了人类社会的种种荒诞与残酷。这部小说引发了广泛的...

查看剩余 79% 《昆虫记》读后感优质6篇

3《昆虫记》读后感通用8篇

《昆虫记》读后感通用8篇

《昆虫记》是法国作家让-亨利·法布尔所著的一部文学作品,以昆虫的视角展现了人类社会的种种荒诞与残酷。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

查看剩余 88% 《昆虫记》读后感通用8篇

4《昆虫记》读后感范文7篇

《昆虫记》读后感范文7篇

《昆虫记》是法国作家让-亨利·法布尔所著的一部文学作品,该书以昆虫的视角描绘了一个微小而奇妙的世界。它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

查看剩余 71% 《昆虫记》读后感范文7篇

5《昆虫记》读后感美篇8篇

《昆虫记》读后感美篇8篇

《昆虫记》是法国作家让·亨利·法布尔所著的一部文学作品,以昆虫的视角展现了人类社会的种种荒诞与残酷。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叙...

查看剩余 88% 《昆虫记》读后感美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