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武夷山》教案5篇(《武夷山之美》:5篇精彩教案)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美丽的武夷山》教案5篇。武夷山位于中国福建省,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这些教案将帮助学生了解武夷山的历史、地理、生态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美丽的地方吧!
《美丽的武夷山》教案篇1
一、谈话引入
1.师:我国有许多名胜古迹,我们曾经跟随课文去过雄伟的北京,风光秀丽的日月潭,盛产水果的葡萄沟,秀丽神奇的黄山。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我国的锦绣山河,去游览一下著名的旅游胜地——武夷山。
2.叫一叫这个美丽的地方(揭题、读题)(“武” “夷”是生字)
3.对于武夷山你想知道些什么?
4.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地方,老师今天就当一回导游,带小朋友到那里去看一看,好吗?
5.武夷山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让我们先睹为快,一起来欣赏武夷山的美丽风光吧!(图片展示)
二、初读感悟
1.多美的武夷山啊!课文中又是怎样来描绘的呢?让我们轻声读课文,先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体会武夷山的美吧!
2.能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吗?(出示句子,及时正音)
3.读得不错!
那你知道武夷山在哪儿吗?
(你那么关注武夷山的地理位置,将来一定能当上一名出色的小导游)
4. 我们看,武夷山山沿水而立,水绕山而行,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地方呀!喜欢它吗?(出示图片)
① 那就请你自己读读这句话吧!(出示文字)
② 齐读
三、品读体会
㈠学山
1. 古人有云:“武夷山水天下奇”。果真如此吗?让我们走进武夷山领略那里的山和水。
2. 课文哪一节描绘了武夷的山?
3. 那就请你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
思考:武夷的山有什么特点?(山势险峻、造型奇特)及时正音
4.(出示图片)
快看,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武夷山三十六峰中的一峰,它叫大王峰。如果想要登上大王峰的话,你认为容易吗?
①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② 还可以从哪个词看出来? (最险)
5.那该用怎样的朗读来体现大王峰的险呢?(出示句子)
① 指名读
② 齐读
6.大王峰带给我们无比险峻的感觉,其它的.山峰又是怎样的奇特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图片)
(你们看它们像什么?)(有的……有的……有的……)
7.(出示句子)是啊,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玉柱……)
8.我们知道武夷山还有许许多多的山峰,你们看,他们还可以像什么?
(小朋友的想像真丰富,思维像一只小鸟一样活跃)出示句子填空
9.武夷山的每一座山峰就像一幅美妙的画,一首优美的诗,让我们一起再次通过文字来感受一下吧!(齐读第2节)
㈡学水
⒈嘘,游客们快听什么声音?(水声)
2. 对,武夷山的溪水是随山峰弯曲回转的,听着这缓缓的流水声,武夷山的又一个著名景点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条溪水叫什么名字呢?(图片)
3. 你知道为什么称她为九曲溪吗?请你读读课文第3节
的确,这就是九曲溪名字的由来,让我们来读一读。(出示句子)
4. 游客们让我们靠近这九曲溪的水,你感觉这水怎样?(清)
5. 是的,溪水真清啊,你看到溪底有什么?
6. 的确如此,(出示句子:溪水很清……沙石。)
7. 除了清,九曲溪的水还有什么特点来吸引你们呢?请你默读第3节,找一找,圈一圈。(静)
8. 是啊,溪水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图片)你们站在溪水边,面对这么美的景色,你还看见了什么?
9. 或许还能看到自己的倒影呢!真棒,这个时候你们不仅是在欣赏画面,而且还是在创作画面呢!
①用你的朗读来赞叹一下武夷的水!
②指名读
10. 丹山、碧水、绿树、蓝天、白云相映成画,呈现出大自然五彩缤纷的色彩,让我们乘着音乐的快车再去领略一下武夷的山山水水。(配乐朗读2、3节)
㈢漂流
1.山离不开水,水也离不开山。小游客们,请你们闭上眼睛,让我带你们进入这山抱着水,水绕着山的仙境中去(师范读最后一节)
2.游客们,乘坐在古朴的竹筏上,欣赏着如诗如画的武夷山,此时此刻给你一种____(入诗入画)的感觉?
3.难怪著名作家刘白羽在游览武夷山后,吟到:“武夷收尽天下美,愿乘长风我再来。”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体会呢?
4.那让我们再次乘着一叶竹筏,顺流而下,进入这如诗如画的武夷山水中。(齐读最后一节)
5.如此美景,许多诗人观赏之后都忍不住写下赞美的诗句。(出示)
6.让我们也学着诗人的样子来吟诵一下。
7.游客朋友们,今天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我相信大家一定对这迷人的武夷山流连忘返,我随时恭候大家再次光临!
四、模拟导游
1.小朋友,这次武夷山之旅你们开心吗?
2. 我觉得能当上一名导游,真是一件美事,因为可以跟着旅游团去游览这么多旅游胜地。
3. 你长大后想成为一名导游吗?
4. 那就让我们现在就成为一名小导游,介绍一下美丽的武夷山吧!
5. 自由准备,你可以看着老师给你提供的图片,为游客介绍武夷山。
五、谈话激情
我们被你带入了这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我们感叹大自然的神气魅力,更佩服你的勇气!老师真希望等你们长大后,在你们当中也许真的会有几个同学成为真正的导游员,把我们美丽的家乡也介绍给全世界的人们。
《美丽的武夷山》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武夷山的美
2、渗透进行句式训练
二、教学重点:
体会武夷山的美,能够美读
三、教学难点:
能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美读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师:请小朋友们拿出听写纸,我们先听写上节课学过的词语
2、师听写“环绕”、“爬山”、“缓缓”、“感觉”、“安静”(边巡视边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
3、师投影:谁来说一说,这个小朋友写得怎样?(正确吗?写得好不好?)
4、学生评议:(写得好:都写对了,看来这位小朋友昨天回家后对字词都进行了认真的复习,这就能取得好成绩
写得不对:你观察得真仔细,能够发现不正确的地方,
5、师:小朋友们评价得真不错,相信所有小朋友都能得到启示,下次会写得更好,现在老师给小朋友一点时间,把自己手中的听写卷修改修改。
(二)整体感知
过渡:请小朋友看向大屏幕
1、师:播放录象,配乐朗读
2、师旁白:这就是美丽的武夷山,它就像一幅美丽的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武夷山》这篇课文。
(三)学文
学山
1、师: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轻声地读一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体现武夷山的美?
2、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
3、班级交流
4、生:作者从山、水这两方面来写武夷山的`美
5、师:那么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是描写武夷山的山美呢?请小朋友们先读一读,再拿起笔,把体现山的特点的词语找出来,用横线表示
6、学生读课文段落,画词语
7、班级交流,师相机板书——山势险峻、造型奇特
8、师:出示图片(大王峰)——这就是大王峰,它非常的陡峭,而且只有一条路通向峰顶,真险啊!
9、师:小朋友们,武夷山这么多的山,作者把山峰的样子比作了什么呢?请你找一找,用波浪线画出来
10、师:谁来说?
11、指名学生回答,读句子
12、师:你读得真不错,你们能不能读得和她一样好呢?
13、生:小组读、齐读
14、师:出示练习,指导背诵
武夷山。三十六峰,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最险的是,从峰底向上有,一直通向。
(1)指名学生回答(1名)
(2)全班齐读
15、师:你们读得真好,我们知道武夷山还有许许多多的山峰,你们看,他们还可以像什么?(师出示图片9张,学生说)
学水:
1、过渡:山离不开水,水也离不开山,请小朋友听老师读第3自然段
2、师范读
3、师:请小朋友们自己轻声地读一读,看看哪个句子是描写武夷山水的清、静,请你用横线画下来
4、指名学生回答(2名)
5、溪水真清啊,如果这时你正站在九曲溪边,还可以看见什么吗?
6、指名学生回答(2名)——可以看见小鱼、小虾、水草……
7、师出示画面:你们看,溪水静得像——(一面镜子)
8、师:你要是站在溪边,面对这么美的景色,你还会看见什么?
9、指名回答(3名)——看见蓝天、白云的倒影、看见绿竹的倒影、看见自己……
10、师评价:真棒,这个时候你们不仅是在欣赏画面,而且还是在创作画面呢!这么美的景色你能通过朗读来告诉周围的小朋友,告诉老师吗?自己先试一试
11、学生轻声读段落
12、男、女生分别读、小组读
14、师评价:读得真好,这么美的景色难怪许多诗人观赏之后都忍不住写下了赞美的诗句(师出示)
游览:
1、过渡:大家都知道,武夷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我们班有的小朋友去过了,但是还有大部分的小朋友没去过,他们一定很想去看看美丽的武夷山,去享受置身于其中的感觉,是吧?那么作者在游览武夷山时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呢?
2、生:入诗入画的感觉(师板书)
3、师:谁懂得什么叫“入诗入画”?
4、生:进入诗句、进入画面
5、师: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呢?让我们来看看作者的描述——(出示最后一段)
6、谁来读一读?
7、评价:他读得怎么样?
8、别急,我们再看看这段——师出示句子,你们在读一读,看看是什么感觉
9、指名回答异同,师相机显示重点词(静静地、缓缓地、曲曲弯弯地、轻轻、徐徐)
10、师:你们认为哪个句子描写得更好呢?为什么?
11、指名回答(2名)——比较缓慢,有坐竹筏的感觉,一边欣赏美丽的山,一边欣赏美丽的水
12、师:那就让我们把这入诗入画的情景表现出来吧,谁来试一试?
13、指名读、分小组读
14、师评价:你们读得可真好,老师就好象正坐着竹筏,和你们一同游览美丽的武夷山呢!
(四)拓展小结:
1、过渡:看着这美丽的武夷山,你还有什么感受想说吗?
2、学生谈感受(3名)
3、小结:是啊,我们祖国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数不尽的美丽的山山水水,有机会的话,我们一起去走走,看看,
六、总结:
回家后,请小朋友们做回小导游,把武夷山的美景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让他们也一起喜爱美丽的武夷山,下节课,我们将给大家一个展示的机会,玩一个“我当小导游”的游戏。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美丽的武夷山》教案篇3
设计理念:
实实在在让学生拥有完整的阅读过程。充分朗读,让他们经历精读与略读,朗读与默读,自悟与交流,思考与想像,感知内容与领悟情感,理解语言与积累语言的过程,从而锻炼他们的各种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尊重学生感悟个性的基础上进行赏读。通过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
2、能够读通、读顺、读好课文。能够了解武夷山的位置与风光特点。能通过想象,体会作者所描写的意境。
3、在感悟语言的基础上,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愿意和同学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能用自己的话,大胆地向他人介绍武夷山的风光。
教学过程:
一.谈武夷,畅快交流
师:你们知道我们福建省最著名的风景区是哪吗?(武夷山)
武夷山位于北部,方圆70平方公里,山不高有高山之魄,水不深集水景之大成。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的美誉。
你们去过武夷山吗?谁能用一句话说说武夷山?(说你对武夷山的感受。说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景点。)
是的,武夷山峰峦林立、气势磅礴,既有醇厚古朴的原始大森林风貌,又有造化神奇的俏丽英姿,是融雄浑、古朴、俊秀于一体的一方圣土,是回归大自然的胜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武夷山。(板书:武夷山)齐读课题,学习生字:武夷
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武夷山吗?这么美丽、神奇、雄伟、迷人,那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武夷山”。(板书:美丽)知道这时该怎么读课题?指名试读,生齐读课题,感受美丽。
二.看武夷,情趣识字
聪明的小朋友们,美丽的武夷山欢迎你们。(课件展示图片)
不过进入武夷山之前,得过生字宝宝这一关,你们有信心吗?
指名读
开火车读
三.游武夷,学习课文
1.聪明的小朋友们都和生字宝宝交上了好朋友,想带着他们一起去美丽的武夷山旅行吗?看着课文,静静地听老师读。(课件配乐)
(可以让想发表感受的学生谈。)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这么美的课文,听着就让小朋友们陶醉。自己静静地读一读,看看你最喜欢哪个自然段,就把这个自然段多读几遍。
2.读好了吗?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从第一自然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武夷山的位置、溪水环绕、弯曲回转)
第一段:学习“溪水环绕、弯曲回转、水道、福建省西北部”(课件图片展示,看图理解)
武夷山九曲溪,顺流而下,山沿水立,水随山转,山光水色,交相辉映。临水可望山,登山可望水。正是所谓的“曲曲山回转,山山水抱流”
这幅景象美不美,谁来美美的读(指名)
我们一起来美美的读
第二段:课件展示课文,指名学生读
能用课文中的语句说明武夷山的山“造型奇特”吗?读句“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能读出“造型奇特”吗?
你觉得武夷山的山还像、、、、、、、、、
武夷山不仅造型奇特而且山势险峻,你从哪里看出武夷山山势险峻
理解“山势险峻”,看课件图片理解。读句“最险的是大王峰,从峰底向上有人工开出的石阶,一直通向峰顶。”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山势险峻”吗?
武夷的山岩石峻峭、巍然屹立,造型奇特。大自然的山更是形态万千,你们看这就是著名的“象鼻山”。知道为什么叫它象鼻山呢?还有许多的山峰都没起名字,你能为他们取个名字吗?想取好名字吗?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山”在这些图中也可以称作“峰”,如:“玉女峰、大王峰”;小一点的,还可以叫“石”、“岩”,如:“鹰嘴岩”、“晒步岩”“开屏石”。(课件展示)
第三段:武夷山除了山美,还有什么也很美?课文第几自然段写了
学习“溪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溪底的沙石。溪水很静,静得想一面镜子,两岸的山峰、绿竹映入水中,就像一幅水上的风景画。”(课件图片展示)
从课文中可以看出武夷山的水有什么特点?你读读,写清的句子。怎么读出清?读读写静的句子,怎么读出静?读给你的同桌听,谁来展示?
练习句式:溪水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
山很高,高得( )。
第四段:理解“静静地、缓缓地、曲曲弯弯地、徐徐、入诗入画”。指明读,默读体会。
学习句式:到武夷山游览,可以爬山,也可以坐竹筏。
( ),可以( ),也可以( )。
四.赞武夷,展示才华
太美了,“美丽的武夷山”!听着你们的读,我们都有一种入诗入画的感觉。
武夷山旅行社要招聘一些小导游,想试试吗?来我们一起看看“招聘启示”。
《美丽的武夷山》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语句,感受武夷山奇山秀水的特点。
2、引导,激发同学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体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感受。
3、根据自身的感受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放课件,感知形象美:
播放课件。
交流查找的有关资料。
谈话导入。
通读课文,感知结构美:
自选喜爱方式读课文,要求准字音,画出新词,标出自然段。
抽生逐段读课文,学着归纳每段段意。
考虑: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武夷山的景色的?(分四人小组讨论:两方面:武夷山的山和水)
读想结合,领略意境美:
再读课文,考虑:1)武夷山的山有什么特点?
板书:山势险峻,造型奇特
2)想象三十六峰各像什么?(少女,玉兔……)
着重读"最险的是大王峰……"谈谈不同感受。
小结:武夷山的每一座山峰,就像一幅美妙的画,一首优美的诗。
再读,考虑:武夷山的水有什么特点?
板书:绕着山峰转,清,静
画出相关词语:"九个弯","九曲溪","很清","很静","一面镜子","风景画"。
播放相关课件,进一步体会水的.特点。
再读第四自然段,组织讨论:为什么在武夷山的人们会有"入诗入画"的感觉?
总结全文: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我们被这充溢诗情画意的人间的仙境深深迷住,我们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巩固,拓展:
让同学试着当小导游,在音乐的伴奏下介绍武夷山。
试着让同学当小导游,介绍一处自身喜爱的风景,旅游点。(例如:龙泉湖,百工堰……。)
板书设计
美丽的武夷山
山势险峻
造型奇特
绕着山峰转,清,静
入诗入画
《美丽的武夷山》教案篇5
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读中想,读中悟,体会武夷山奇山秀水的美丽.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到武夷山的美丽,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武夷山的美丽.
教学准备:武夷山课件武夷山美景图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
1,激趣;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武夷山游览,想去吗
2,板题:美丽的武夷山
(1)齐读课题.
(2)识字.武认识吗在哪里见过它能用它说个词吗
夷怎么记会写吗(书空)
3,再读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
过渡:让我们先睹为快,一起来欣赏武夷山的美丽风光好吗
1,课件显示武夷山风光图片,师生共同欣赏.
(从视觉上刺激学生感官,为读文生情做准备)
2,谈谈看法.
小朋友,看过武夷山的奇山秀水后有什么话想跟老师说吗
3,初读.要求:自由轻声读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4,反馈信息,检查字词.
5,送生字回家,读文检查.
6,自我检查,评价.
三,再读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
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重点读,悟,体会武夷山奇山秀水的美丽,读出情感.
1,反馈:读了几遍课文,你解决了哪一个问题
(1)指说(2)读相关自然段.
2,指导读,感悟武夷山的美丽.
(1)结合学生质疑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文中去发现美.
(2)小组探讨:如何读出美.
(3)多种形式读,评价.
(4)口语训练.
溪水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
山很高,高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相机板书.
3,学习最后一节.
过渡:武夷山山美水美,同学们读得也美,那么课文最后一节写了什么呢
自读.
4,指说.
5,议一议;为什么游武夷山的人们会有入诗入画的感觉
五,积累佳句.
六,总结全文.
1,回到问题,总结学法.
2,配乐读文,生闭目,静听,想象,再次感受武夷山的美丽.
3,齐读课文.
七,作业 设置.
识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当导游把武夷山的美丽介绍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 山奇险
美丽的武夷山 入诗入画
水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