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资调查报告5篇(薪资调查报告:洞察职场薪酬现状)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五篇关于薪资调查报告的文章。通过这些报告,我们可以了解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薪资水平,为求职者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薪资制定的依据。无论你是想了解自己所在行业的薪资情况,还是想对比不同行业的薪资待遇,这些报告都将为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薪资调查报告篇1
随着中国银行业的蓬勃发展,各类银行不断通过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来提升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这就要求银行业在不断扩充自己的队伍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银行人才的素质,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日前,上海翰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发布了“银行业及理财服务人员”的薪资调查报告
上海地区银行业及理财人员的薪资状况
日前,上海翰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发布了XX年银行业与理财服务的薪资信息。信息包括香港、新加坡、上海、日本四个地域的各类银行职务及理财人员的薪资状况。
其中,从上海地区来看,消费银行当中工作经验在3-5年之内的,个人银行或关系经理助理的年薪为10-20万元人民币;财富管理销售助理的年薪为20万元-28万元人民币;产品管理层及市场的助理,年薪为20-30万元人民币;信贷风险的担保或抵押助理的年薪为18万到30万元人民币。工作经验5-XX年的个人银行或关系经理副总裁助理,他们的年薪为20万到35万元人民币;财富管理销售的副总裁助理的年薪为25-38万元人民币;产品管理层及市场的副总裁助理的年薪也是25-38万元人民币;信贷风险担保或抵押的副总裁助理的年薪为35-45万元人民币。工作经验在XX年以上的个人银行或关系经理副总裁的年薪为人民币40万元以上;财富管理及销售的副总裁的年薪为35-42万元人民币;产品管理层或市场的副总裁的年薪为35-50万元人民币;信贷风险的副总裁助理的年薪为35-45万元人民币。
在公司银行中,产品管理及市场部门的助理的年薪为20-36万元人民币;副总裁助理为30-45万元人民币;而副总裁的年薪为40-60万元人民币。销售部门的助理、副总裁助理及总裁的年薪分别为25-40万元人民币、40-55万元人民币和45-70万元人民币。信贷风险部门的助理、副总裁助理、副总裁的年薪分别为20-35万元人民币、30-42万元人民币、40-60万元人民币。
投资银行业的公司财务部门,分析师的工作经验一般为1-3年,他们的年薪为20-30万元人民币;助理的工作经验在4-6年左右,年薪为30-50万元人民币;副总裁的工作经验为7-XX年,年薪在42-80万元人民币之间;总监的工作经验为10-15年,年薪为83-1.66千万元人民币;常务董事的工作经验在15年以上,年薪为1千6百万元人民币。股票分析师的工作经验为1-2年左右的人员,年薪为20-30万元人民币,而工作经验在12年以上的分析师,他的年薪就会达到1千6百万元人民币了。债券资本市场的分析师的工作经验在1-3年以内,年薪为20-30万元人民币。
日本地区银行业及理财人员的薪资最高
从香港、新加坡、上海、日本四个地区的总体情况来看,日本地区银行业及理财服务人员的薪资待遇是最高的,其次是香港和新加坡。上海地区的银行业及理财服务人员的薪资状况偏低,但与新加坡地区的银行业及理财服务人员的薪资比较接近。
在日本的消费银行中,个人银行的副总裁、销售副总裁、产品管理层副总裁、现代风险部门的副总裁的年薪都在12千万日元以上;而香港地区消费银行的副总裁的年薪在45-80万港元之间;而新加坡地区的消费银行各部分的副总裁的年薪在9-35万新元之间。
日本的公司银行各部门的副总裁的年薪都在13千万日元以上。日本的投资银行公司财务部门的分析师、股票分析师、债务资本市场部门分析师,工作经验都在1-3年左右的人员,他们的年薪在6千到1万6千日元之间;而各部门常务董事的年薪在25千万日元以上。而同比香港和新加坡地区的投资银行的分析师比,日本低很多,年薪在30-60港元之间,各部门常务董事的年薪在1千6百万港元到3千万港元之间。
银行业的扩张是创造银行人才就业机会的主因
从广义上讲,银行提供的理财服务包括对个人、公司、企业和机构的,需要大量的理财人员去扩大银行的业务。这里提到的应该是狭义的理财业务,或更确切的为个人理财业务。
XX年底,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外资银行获准不受地域限制的开展全部的银行业务,包括个人业务,信用卡业务。个人银行的业务一直是外资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之一,不同于传统的国有银行,外资银行个人业务的重点,是为在银行的资产超过至少5万至10万美金的贵宾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理财服务。为了在短时间内扩大客户资源,每家获准开展个人业务的外资银行都会大量吸收理财人员。
XX年是中国银行业蓬勃发展的一年。随着市场准入制度放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外资银行得以开展人民币业务。这些银行通过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将目标锁定高收入客户。同时为了占领市场份额,外资银行纷纷增设分支机构,迅速扩充队伍。因此,XX年该行业各个部门的招聘活动都呈现出非常活跃的态势。
分析表明,XX年银行业的扩张还将继续,主要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将获得开展人民币业务的许可。同时,由于外资银行有望获准发行信用卡,因此XX年信用卡业务也将得到迅速扩张。这将为银行业各个级别的人才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其中中高级职位将最为抢手。
翰德的一位分析师向记者表示,高级职位仍将集中在银行前端办公系统,而专业性职位如法律遵从、信贷、风险和投资产品管理等职务将需求旺盛。
经验和资质是人才薪资的竞争力
据记者了解,理财人员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以销售为主,这类理财人员利用各种渠道向潜在的个人客户介绍银行的理财服务,吸纳其成为银行的开户客户。另一类则是贵宾理财经理或客户经理,他们需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客户分析其资产、负债状况,量身定做投资理财计划,提供一对一的理财服务。理财经理除了要具备一定的销售能力,更需要对各种银行产品、投资产品有深入的了解,外资银行的理财经理一般都具有相应的执业证书。
和外资银行相比,本土的理财业需要用统一的行业标准来规范理财从业人员,加强理财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化的专业服务精神。
翰德的另一位分析师告诉记者:“决定一个职位薪资高低的并不是银行本身,更多的是由该职位在市场的供需状况决定,还有候选人的具体工作经验,专业资质。一般说来,中等规模,在中国有长期发展计划并能全方位开展业务的外资银行,倾向于用更具竞争力的薪资吸引银行从业人员。”
香港、新加坡、日本都是亚洲的金融中心,有着成熟完善的金融环境,拥有大量的具有丰富银行经验的专业人员。据调查,上海的银行从业人员处于明显的供不应求的状况,随着国际银行在中国的业务的细分和扩展,同时,伴随着本地银行的业务重组和扩大,具有专业银行知识,熟悉国内本地市场,拥有7-8年相关银行经历以上的人才,成为各家银行争取的对象。一些比较新的领域,比如贵宾理财、现金管理等,需要从海外引进拥有XX年以上相关经历的银行从业人员。
国际化人才是发展的有力保证
从薪资报告中不难看出,上海外资银行的薪资水平正在和国际接轨。事实上,上海和新加坡的银行从业人员薪资水平已经十分接近,新加坡很多资深的银行从业人员也很希望能到上海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新加坡相比,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国际化程度,今年来更为明显,很多银行更是以香港为基地开展中国大陆的业务,以规避各种金融法规的限制。香港的薪资水平相对会比新加坡和上海高。而日本银行业薪资更大程度与日本的生活成本成正比,同样职位的薪资,会比其他三个地区有明显的提高。
上海,包括中国大陆的金融银行业尚处于初级阶段,无论对于外资还是本土银行,都有广大的客户资源和发展潜力,这是其他地区所无法比拟的。上海本土的银行业人员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市场需求的把握,是其他地区的银行从业人员所没有的优势,然而,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加强本土银行人员的专业知识、素质和国际化程度。
翰德的分析师说:“现在本土的银行业应该提供良好的业务和发展平台,吸引具有本土的银行从业经验,有海外教育或工作背景的本土从业人员加入,培养其成为银行的中坚力量。”
薪资调查报告篇2
调查显示,XX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重庆、武汉、青岛、杭州、西安十大城市涉及16类行业和11类职业的网民的平均年薪为27060元人民币,社会调查报告———薪资收入问卷调查。其中,9。1%的人年薪在5000元以下; 13。7%的人年薪在5000~10000元; 19。4%的人年薪在1万~2万元; 15。3%的人年薪在2万~3万元; 13。6%的人年薪在3万~4万; 7。4%的人年薪在4万~5万; 8。2%的人年薪在5万~6万; 3%的人年薪在7万~9万; 0。8%的人年薪在9万~10万; 3。1%的人年薪在10万以上。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低收入者的比例远远大于高收入者,两端人数均较少,而大部分人收入基本在中间档次,从1万~5万元的收入者占55。7%。
薪资收入排名前10位的行业中,it业年薪排在第一,其值为29948元。XX年是it业寒冷的`冬天,其行业排名却是第一,可见冬天来了,春天将会更辉煌。排在第二的是媒体/广告业,其平均年薪是28239元,后面行业及其平均年薪依次排行为金融/保险(28218元)、商业/贸易(25840元)、咨询/法律(24404元)、建筑/房地产(23049元)、医药/保健(22799元)、教育/研究(19746元)、机械/仪表(19379元)、其他类行业(19041元)、政府/公用事业(19023元)、石油/化工(18945元)、矿产/冶金(13931元)、餐饮/旅游(11613元)、纺织/服装(11181元)、交通/运输(9250元),调查报告《社会调查报告———薪资收入问卷调查》。
经营管理者收入最多
调查显示,从事经营和管理类的职业年薪为最高,其平均值为41208元。其次分别为技术(36220元)、销售(35965元)、编辑/记者/翻译(23598元)、律师/法律工作者(10340元)、公关/市场/广告(21360元)、后勤/物流(13756元)、财务/审计(13223元)。
按城市划分,从事销售工作的,深圳的平均年薪为最高,高达68000元。经营和管理工作者,广州排名第一,约为63083元 ,深圳紧跟其后,为62083元。公关/市场/广告职业者,广州以50833元胜于北京(35050元)。编辑/记者/翻译职业者,北京当仁不让,其年薪为56000元,第二名深圳被甩到30000元。财务/审计的高薪收入还是产生在经济中心上海市,其平均年薪为43333元。
各城市收入差距大
此次调查深圳和上海分别以52630元和50215元的平均年薪分列前两名,北京则以47356元身居第三位,广州(43362元)名列第四位。而其余6城市均低于4万元。
在被调查者最多的四大城市中,各城市最高收入的行业不一样。北京地区收入最高的行业为it业,平均年薪为50125元;上海地区“咨询/法律”行业高居榜首,平均年薪水平为53254元;广州薪金排在首位的律师/法律工作者行业的年薪超过50000元。在深圳,薪水最高的行业是“教育/研究”和“医药/保健”业,其年薪平均高达60000元以上。
外资高薪源于“密薪制”
薪资调查报告篇3
分阶段提高薪酬水平的方法。对于客户企业希望重点加以保留的优秀员工,应当尽快提升其薪酬水平,否则将可能产生人才的流失。对于薪酬水平大于此区间最大值的岗位,可以考虑以较小的幅度提升在岗者的薪酬水平。对于那些薪酬处于较高水平而又具有很好工作表现的员工,可以考虑将其晋升到较高的职位上去。
根据职能类别进行划分时,相较年度基本现金收入、年度基本补贴收入,年度浮动现金收入和年度基本福利收入在年度总薪酬中的所占比例在不同职能类别间的差异性比较显著,其中,年度浮动现金收入下,经营管理类最高达20.1%,运营管理类最低至11.6%,相差9个百分点左右;年度基本福利收入下,投资分析类最高达24.6%,经营管理类最低至15.5%,也相差9个百分点左右。
中国水务行业个人薪酬福利
受访者填报信息显示,水务企业员工中拥有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基本福利的占比大,均在80%以上,其中享有社会保险一项福利的受访者比例达92%。50%以上的受访者享受饭补以及过节费,接近一半的受访者享有带薪年假及通讯补贴。三成以上的受访者享有交通补贴和实物礼品;两成以上的受访者享有住房补贴、考勤奖励;接近两成的受访者拥有补充商业保险、其他补贴;还有8.6%的受访者享受旅游补贴。
中国水务行业薪酬福利现状、问题
中国水务行业职能等级2至等级3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跳跃阶段,从等级2晋升到等级3,员工的薪酬福利会有一个非常显著地提升,这也意味着水务企业意愿支付更高竞争性水平的工资来招揽并留住等级3以上的.人员,企业用工成本随之增加。
中国水务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整合时期,结构性供需矛盾不可避免。一方面,企业需要具备较高技术能力或一技之长的专业型人才,以及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另一方面,整个行业的高水平人才供给在短期内不会大规模增速。快速增长的企业用工需求与短期内人才供给滞后的之间的矛盾比较凸显。
由于人才供给不到位,企业可能会为了快速增长的业务而高薪挖角,这种现象在水务行业不乏案例。另外,企业提供的高薪往往远远高过企业实际支付能力,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加剧企业的成本压力。人才供需、薪酬合理性、企业成本之间的矛盾问题在中国水务行业人才管理中比较凸显。
中国水务行业薪酬福利发展趋势
随着竞争、高水平人才增加、行业薪酬信息明朗化,水务行业人才供需结构会趋于合理化,人才能力、薪酬、企业成本会趋于合理化。
热点岗位将紧随水务市场发展。再生水领域,北京、上海等规模城市的人才需求有望提升;污泥领域,广东、江苏、辽宁等省份有望成为近几年人才集聚地,而工业废水治理领先的河南、湖北、山东、河北等省份也将是人才需求集中地。以污水厂厂长职位为例,如需完成污水处理规划,未来几年中国需要建成近4万座污水处理厂,这意味着存在大约4万个污水厂厂长的岗位需求,第三方力量有望推动合理薪酬体系建立。
薪资调查报告篇4
被访者: 外商投资企业
调查机构:
报告来源:
报告内容:
一般职员的月薪在2500至6000元,主管、主任、督导的月薪为4000至1万元,经理的月薪为5500至1.5万元,总监的月薪为8000至2.5万元。日前,北京西三角人事技术研究所对北京的30多家外企作了最新薪酬调查。
调查的职位限于52个通用性职位,如市场、销售、财务、人事、行政、商购、电脑、系统、制造、质量、秘书、翻译等,同时还收集了有关福利政策,如住房、保险、医疗、各种津贴、出差待遇等内容。
关于20xx年北京外商投资企业薪资情况,根据西三角调查显示:在外企雇员平均年薪上,高科技企业为62653元;工业制造企业为28654元,快速消费品企业为24013元,其中各类企业雇员薪酬占销售收入比例为6.92%。
在调薪制度上,83%的企业每年调薪一次,10%的企业每年调两次;在薪资增幅上,1997年到1998年度增幅为11.4%左右,1998年到1999年度增幅则下调为5.8%左右,1999年到20xx年薪资增幅在7.3%左右,预计20xx年到20xx年度增幅能达到10%,其中高科技企业薪资增幅已连续多年排列第一。
根据西三角的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企业中82%的企业建立了中方账户,分别按员工工资的61%或59%或49%建立,服务项目分别为:劳保福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教育费、住房公积金、工会费。另外,68%的企业为员工建立住房基金,38%的企业有健康保险,55%的企业有雇员娱乐,69%的企业有女职工生育费,56%的企业有交通补贴,32%的`企业有食品补贴。
在解决员工住房方面:82%的企业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其它解决员工住房途径依次为:企业把住房货币化,在工资中包含;企业自建或购买商品房,按房管部门的成本价售给员工,员工享有部分产权;企业按期发放一定数额的住房补贴,不解决住房;企业自建或购买商品房产权属于企业,无偿或低租分配给员工居住,离开公司时要求退还。
在员工享受公司的住房待遇是否与公司有承诺的问题上,17%的企业与员工无承诺;83%的企业与员工有以下两种形式的承诺:一是员工与公司签订住房合同,房产证由企业保存,若员工离职,应交回住房;二是若员工不能履行有关协议(承诺),收回(退还)住房。
在培训费的投入上,75%的外企每年的培训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在1%-5%。其中内训预算每人每年平均为1930元,内训时间为每年8.85天,外训预算为每年1650元,外训时间为每年5.2天。该调查报告中显示,培训费较上一个财政年度稳中有升,高科技企业在人均培训费和时间付出上均排第一,从中可看出各企业越来越重视培训。
在奖金方面,一般公司都实行年底双薪。70%以上的公司发放销售奖,其中32%的公司销售奖每年发放一次,9%的企业每年发放两次,50%的企业每月发放一次。
在福利待遇方面,除政府规定的丧假、产假、婚假、病假、探亲假以及陪产假外,各公司基本上都还自己规定有一些假期,如年假、轮班、培训,而且大多公司都有带薪休假的政策。在各类津贴中,一般公司还提供工作午餐补助,有些公司在节日期间还发放节日费。在留任优秀员工的措施方面,几乎所有公司都提供海外培训,其它方式还有晋升、提薪、特殊培训、解决住房、提供旅游等措施。
薪资调查报告篇5
从最新出炉的《苏州高新区xx年企业薪酬调研报告》获悉,去年高新区企业整体调薪幅度平均值为9.5%,较xx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有近七成的企业在法定假外再增添5天福利假;给员工定期进行体检的企业超过了95%。该报告耗时6个月,协助调研企业达36家。其中,外资企业占82.%。主要涉及机械制造、电子制造、软件服务、医疗器械和新能源五大行业,占比分别为39.8%、24.%、9.6%、8.4%和0.8%。
总部企业数量上升,薪酬结构更趋合理
对比xx年参与企业构成来看,折射出该区域在转型升级中变化明显。其中,高新区(中国)总部企业数量从xx年的xx年增加5.%和9.9%。
xx年,有92%的参与调研企业进行了调薪,整体调薪幅度平均值为9.5%,较xx年下降0.5个百分点。在各层级调薪幅度中,操作工调薪幅度最高,为1.3%,专业技术人员为9.5%。预计xx年各层级薪酬增长都将略高于xx年,操作工增长幅度为2%,整体调薪幅度平均值将会增长9.7%左右。
从薪酬结构来看,与xx年相比,高管年基本工资占总薪酬比例从9.8%降到79.8%;一线员工的年基本工资占总薪酬的`比例,则从58.9%上升为63.9%,反映出区内企业薪酬结构更趋合理。
新进员工率高于员工离职率,公司发展前景成吸引员工首要因素
该报告显示,xx年,企业新进员工率平均值为38.4%,员工离职率平均值为29.4%,新进员工率高于员工主动离职率。其中,欧美企业与日资企业员工离职率平均达4.6%,高科技企业为xx年有所提升。
在员工休假方面,有69%的公司除了提供法定假期外,还为员工提供福利假期,天数一般为5天左右。在未休完的法定年假处理方式中,有75%的公司选择顺延,有1.9%的公司选择作废,有5.5%的公司选择折现。在选择将未休年假折现的企业中,有35.7%的公司选择按3倍折现,有1.9%的公司选择按2倍折现,有3.6%的公司选择按倍折现。
在员工健康方面,有95.2%的企业为员工提供定期体检,有85.7%的企业提供体检的频率是每年一次。在参与调研的企业中,有2.4%的企业会给员工提供子女教育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