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教学教案精选7篇(《友谊的力量》:7篇精选教案,助你培养好朋友)
本文精选了7篇关于《好朋友》教学教案的文章,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这篇经典的课文。这些教案涵盖了不同年级和教学目标,内容丰富多样,既有阅读理解和词汇训练,也有写作和口语练习。希望本文能为广大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参考和灵感。
《好朋友》教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生有兴趣用多种方式如信件、贺卡、电报、手机及网络与远方的朋友练习。
2、学习制作贺卡和各种送给外国小朋友的小礼物。
3、结合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创作出具有鲜明个性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
1、尝试了解用多种方式与远方的朋友进行联系。
2、用多种材料制作通讯工具。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用多种材料制作通讯工具。
教学准备:
1、各种废旧挂历纸、一次性纸杯、剪刀、胶水、牙签、棉线团等工具及相关美术材料。
2、各种国家的风光与民俗等方面的音像资料。
教学程序: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张世界地图,学生找出五大洲的地理位置。
2、学生说说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生活着的孩子都有哪些不同?虽然我们相隔千万里,但是通讯使我们的心连结在一起。让我们对他们说:你好,朋友。
导出课题
二、欣赏
1、教师播放一些不同国家的风光、民俗的影视资料,让学生自由谈谈感受,看看自己对哪些国家更感兴趣并说出为什么?
2、学生交流:
A、如果让你去旅行,你最喜欢去哪些地方?为什么?
B、最喜欢哪个国家?对这个国家有哪些了解?
C、愿意和哪里的小朋友筑起友谊的桥梁?想用什么样的方式和他们联系?
三、游戏:打电话
1、同桌或小组合作一起做个电话玩一玩:
A、做法:用牙签将一次性纸杯底部穿一个洞,穿上棉线,线的'一端打一个结,同样的方法将两只、三只纸杯穿在一起(第三只纸杯的一端可系在两只纸杯线的中间)。将棉线扯直,一人对着纸杯口小声说话,另两个纸杯做听筒,两个小朋友放在耳边就可以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声音了。
B、学生表演外国小朋友,用自制的电话互相说说各自的问候、心愿等。
《好朋友》教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一、 在幼儿懂得用自己的长处去帮助别人的基础上,进行歌词创编。
二、 培养幼儿从小养成关心别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品德,并体会与同伴互相配合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 小鸡、小鸭木偶。
二、 录音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 进场:快乐的小动物
教师:小动物们都找一位好朋友,听着音乐,去参加快乐音乐会,好吗?(要求与好朋友做律动时,有眼神、感情及动作的交流)。
二、 练声:小动物的.歌声
教师:听,是谁的歌声真美妙!(1=C,从C调练声至E调,要示幼儿在进行发声练习时,声音要提高、打开,唱出小动物的欢快情感,唱出跳跃音)。
三、 舞蹈《早上好》
教师:小动物们见面真高兴,跟你的好朋友说:“早上好”,来一段快乐的集体舞吧!(要求幼儿舞蹈时,注意感情的交流)。
四、 创编歌词《我们都是好朋友》
教师:小动物,请你告诉我,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那我们一起来唱《我们都是好朋友》。
1、 教师与幼儿共同唱《我们都是好朋友》歌曲。
2、 根据《小鸡和小鸭》的故事改编歌词内容。
① 教师与幼儿共同回想《小鸡和小鸭》的故事大意
教师:小鸡和小鸭听了我们唱《我们都是好朋友》真高兴,它们也想请我们帮它们编一首有关小鸡和小鸭团结友爱的歌。
② 提问:谁和谁,来到哪里?在玩什么?
教师组织语言:小鸭子呀,小公鸡,来到草地玩游戏。
提问:当小鸭子不会啄小虫时,小公鸡怎样说?当小公鸡掉下河时,小鸭子怎样说?
教师组织语言:咦,小鸭子,我来帮你啄小虫。哎,小公鸡,我来背你过小河。
③ 它们两个好朋友呀,团结友爱,真快乐,我们都是好朋友!
3、 教师组织歌词内容,并范唱一次(边操作木偶教具)
教师:刚刚小动物们真开动脑筋,我把歌词编成一首歌,唱给小鸡,小鸭听,看看它们喜不喜欢。
4、 幼儿体表演歌曲一次。
五、 结束:快乐的小鸡、小鸭舞
天黑了,我们的音乐会也将结束了,我们和小鸡,小鸭共同跳一个快乐的舞蹈吧!
《好朋友》教学教案篇3
一、教学内容:
第三课时
欣赏《口哨与小狗》歌曲《一对好朋友》
二、主备人:
强明媚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一对好朋友》,并能背唱。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设计简单的动作,参与集体的学习活动。
2、听《口哨与小狗》,能用嗓音模仿动物的叫声,并能随音乐模仿动物的动作,动作基本合拍。
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聆听、演唱、律动、表演等方法让学生在听、唱、动中参与感受了解音乐、表现音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听、唱、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发挥学生想象力,感受音乐,并能谈谈自己对音乐作品的内心感受。
四、教材分析:
《一对好朋友》是一首采用民间音调改变的歌曲,旋律活泼,节奏紧凑,描述了两个孩子一块儿放鸭、放牛,一块儿唱着歌高高兴兴回家时的情景,表现了孩子之间真挚朴实的友谊。
《口哨与小狗》是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公吹着口哨,正和心爱的小狗在林阴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一对好朋友》。
难点:培养学生专注地聆听音乐的习惯。
六、教学准备:
磁带、动物头饰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
目的:通过复习歌曲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活动中,并从中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方法:谈话、参与、表现。
过程:
1、请小朋友上台表演。
2、演唱《大白象》(请学生带着头饰表演情景剧)
3、分组演唱。
(二)、新歌教学
目的:通过聆听和表现歌曲《一对好朋友》,体会友谊带来的欢乐,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用欢快的情绪、自然的发生演唱歌曲,并尝试简单设计动,参与表演。
方法:赏析、体会、参与、表现。
过程:
1、导语: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对好朋友,他们是谁?
请小朋友仔细地聆听歌曲《一对好朋友》
2、聆听歌曲
第1次聆听,回答老师问题
第2次聆听,说说歌曲中的两个动物是谁?模仿他们的叫声。
第3次聆听,说说歌曲中哪一句话重复唱了两遍?
3、学唱歌曲
跟着老师有节奏读歌词
分句模唱,重点唱好带有滑音的衬词“哩喽喽哩喽”
师生接龙唱,巩固歌曲
完整地随伴奏演唱
(三)、欣赏《口哨与小狗》
目的:通过聆听和表演《口哨与小狗》,区别音色的变化,感受管弦乐独特的音乐表现力,并通过模仿主人和小狗的动作体会音乐的想象创造。
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的听、唱、议、演等各项活动,并从中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方法:赏析、体会、参与、表现。
过程:
4、吹一吹:请会吹口哨的`同学吹几声,让大家欣赏。
5、听一听:先听听乐曲里口哨的声音;
再安静地聆听《口哨与小狗》全曲
6、想一想: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音乐作品的内心感受。
①、先说说听后心情如何的?是愉快还是悲伤?
②、选择能表现自己心情的色彩
7、说一说:音乐中还出现了什么声音?出现了几次小狗的叫声?
说一说小狗叫声的节奏特点是什么?模仿小狗叫声。
用图形或符号表示小狗的叫声
8、走一走:随着音乐表现主人和小狗散步的情景,要求脚步与音乐节拍相吻合。
八、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用图形表示小狗的叫声:
用线条表示小主人公的旋律:
《好朋友》教学教案篇4
课程分析
小班的幼儿初入幼儿园,还没有培养起排队等待,轮流喝水,洗漱、如厕的意识,常常会出现拥挤、碰撞、推拉等现象,这样不但会影响幼儿的正常活动,还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如摔伤、碰伤、抓伤等。因此,本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活动中,利用直观展示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懂得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并引导他们进行充分讨论,大胆表达,了解在洗漱、喝水、如厕、玩滑梯中,不争抢,不推挤,学会等待。最后,设置情境,引导幼儿在情境中,实践联系,加深在很多人同做一件事情时不争不抢的安全意识。
课程目标
1.知道在活动和公共场所玩耍时要主动排队,耐心等待。
2.有初步自我约束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程准备
PPT以及平衡木和一盒好吃的糖果
课程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跳跳兔和大眼猫要来我们班做客。可是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利用ppt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发生)
师提问:跳跳兔和大眼猫为什么掉到河里去?
怎么做跳跳兔和大眼猫就不会掉到河里去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
2.幼儿尝试过小桥。
3.小结:过小桥时要排队等待,不能拥挤、争抢、推拉。
(二)哪些事情需要排队等待、轮流进行
1.请幼儿说一说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做哪些事情的时候需要排队等待、轮流进行?(喝水、如厕、洗手、到外面去等。)
2.播放PPT《哪些宝宝做得对》。讲讲谁做得对,谁做的不对。(争抢上厕所不好;抢滑滑梯打架不好......)
(三)情景练习,排队领奖品
1.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当很多人去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要排队等待,不争抢、不推挤,这样就不会出现被挤倒、碰伤等现象。为了奖励你们,我还带来了一个好吃的,是不是大家都想要啊?那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能拿到好吃的呢?(幼儿思考)
2.幼儿排好整齐的队伍分发礼物。
课程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进一步了解到了日常的生活中要互相谦让,如集体入厕、集体喝水、进出活动室、集体游戏等都给幼儿渗透排队、不推不挤、有秩序的进行活动。活动中,幼儿能够积极进行经验回忆,并进行大胆交流,本次活动对幼儿有较大的教育价值。活动中个别幼儿语言表达不是很完整,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与日常指导中加以个别指导。
《好朋友》教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用讲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 5 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理解并能说出多 1 或少 1 的关系。
4、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活性灵。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 5 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难点: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 1 或少 1 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小鸡、小猴、小熊、小狗、小猫图片各一张。
2、小房子 5 座。
3、1-5 的数字卡片若干。
4、作业单人手一份。
5、音乐《找朋友》。
6、小爱心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动物森林里的动物们搬家了,今天要请小朋友去认识一下它们的新家。那我们先去看看,今天都有哪些小动物搬家了呢?(教师逐一展示小动物)
2、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的新家吧!(教师展示 5 座标有数字的小
房子,并把 5 只小动物分别送回家) 二、动物找邻居。
小鸡住在 1 号房,小猴住在 2 号房,小熊住在 3 号房,小狗住在 4 号
房,小猫住在 5 号房。
提问:1、小熊的邻居是谁和谁啊?(小猴和小狗)
2、小狗的邻居是谁和谁啊?(小熊和小猫)
教师小结:动物宝宝们都有自己的邻居,那我们的数字宝宝有没有自己的邻居呢?
三、发现 5 以内的相邻数。
1、出示两颗小爱心和相应的数字 2,2 有两个邻居,一个是比 2 少 1 个的小邻居 1,另外一个是比 2 多 1 个的邻居 3(一边讲解一边出示相应的.小爱心)。那么我们就说 2 的相邻数是 1 和 3(以此类推得出 3 和 4 的相邻数)。
2、教师小结:相邻数是比某一个数大 1 或者小 1 的自然数,一般一个自然数都有两个相邻数,就是排在它前面或者后面的一个数。但是自然数 1 只有一个相邻数。
四、游戏:找朋友。
1、给幼儿随机分发 1-5 的数字卡片,请幼儿把卡片贴在胸前最明显
的位置。
2、播放音乐《找朋友》,音乐响起的时候幼儿自由活动,当音乐停止的时候教师拿出一个数字,请贴了相应数字的幼儿去找自己的邻居(如: 教师拿出数字 3,那么在音乐停止的时候贴了数字 3 的小朋友就要去找 2 和 4),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五、幼儿操作作业单。
1、教师讲解并演示作业单的做法。
2、幼儿自主操作。
3、教师完成作业单,请幼儿自己检查自己的是否正确。六、结束活动。
请幼儿有序的把作业单交给老师。
活动总结
1、通过活动,大部分幼儿都可以帮助数字宝宝们找到邻居,也初步了解了相邻数这个概念。 2、在游戏环节,有的幼儿比较兴奋,需要老师提醒。
3、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刚上中班的幼儿的年龄特征。
《好朋友》教学教案篇6
设计意图: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了使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游戏观察期间发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我就设计了《思念好朋友》的绘本活动,这次活动借助两个主人公为主线,讲述了他们之间有趣的故事,使幼儿学会分辨,观察与体谅,在听听、说说中了解故事内容,发展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让孩子读懂好朋友的意义,能够找到一个真正的好朋友,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小班绘本:
思念好朋友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画,了解杰瑞与同伴在一起活动的爱的方式
2、乐意表达对好朋友之间的感情
活动重难点:
看懂绘本故事,并愿意对朋友表达情感
活动准备:
绘本,ppt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播放音乐,播放图片让幼儿观察
2、小朋友们,你们有好朋友么?为什么?
3、你们和好朋友之间是如何相处的呢?
二、导入故事
1、今天陈老师带来了一本好看的绘本,你们想和陈老师一起我们来听听杰瑞和他好朋友之间的故事吧?
2、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吧
(1)出示图片感受杰瑞和诺顿之间趣事
师:故事中的两个好朋友叫啥?
师:你们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呢?
(2)出示图片2
师:他们的表情是怎样的,跑到哪里去玩儿呢
(3)出示图片3
师:原来他们又去了游乐场了。你们和你的好朋友会去哪里玩儿呢?
(4)出示图片4
师:猜一猜谁在过生日,那我们给他唱一首生日歌吧?
(5)出示图片5、6、7
师:诺顿陪着杰瑞干了这么多的事情,杰瑞开心么?
那杰瑞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对诺顿的感谢呢?
(6)出示图片8
这一天杰瑞很不开心,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帮他想想办法?
(7)师:诺顿搬家了,可是杰瑞非常想念他,该怎么办呢?
(8)好的,那我们一起开着快乐的火车一起带着杰瑞找诺顿吧。
三、播放音乐
幼儿和老师一起开着小火车找诺顿啦。
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十分感兴趣,在观看图片中,观察的特别细致,包括表情等都可以用简单的表达出来、活动中我还邀请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对好朋友之间的喜爱,他们对于这样的情感表达最开始都有点胆小,经过了后面的几次活动幼儿更加愿意去表达,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好朋友》教学教案篇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音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歌曲《一对好朋友》。
教学目标:
一、能用甜美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对好朋友》,并能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二、通过表演《一对好朋友》,感受音乐中表现的欢快、活泼的情绪和团结友爱的思想感情。
养成教育训练点:
养成认真聆听音乐,“干净”演唱歌曲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游戏《找朋友》。(播放歌曲《找朋友》)
师小结:朋友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当你遇到困难时他(她)可以帮助你,比如:今天忘带学习用具了,晚上忘记作业了,生病需要补课了,等等,朋友还可以分享你的快乐,让你的快乐放大。
(设计意图:上课开始,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在有趣的游戏中,尽快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音乐课中。渗透朋友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珍惜友情。)
2、为旋律找朋友(听力训练)
老师弹奏两小节旋律(第一小节是固定不变的,每次弹奏不同的最后小节),每次学生听辨后选出弹得是其中的哪一条。(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旋律是在课本中提炼出来的。歌曲中的'难点节奏都在这一环节让学生进行了有趣的听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力,而且也解决了歌曲的难点,为学歌做了铺垫。)
二、学习新知
1、聆听感悟,深入体验
聆听歌曲范唱。
第一遍:教师有感情地范唱。
问题:小朋友,请你们听听这一对好朋友是谁和谁呀?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心情是怎样的?
听完后举手说一说。
第二遍:听歌曲范唱录音。
在老师带领下边听歌曲边拍手,每小节拍一次。
第三遍:再次聆听歌曲范唱录音。
师:看哪个小朋友耳朵最灵,能听清老师拍的节奏。
(合着范唱录音拍击课本上提供的双响筒的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节奏规律,上行的每一句最后一个节奏长一些,下行只有结尾的节奏长一些。)
第四遍:再次聆听歌曲。
学生随音乐拍击节奏。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本着音乐以聆听为先导的原则,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节拍等。通过拍手这一活动形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拍,特别是重拍,以便用稍快的速度演唱歌曲时,学生能抓住重拍,唱好歌曲。)
2、探索发现,学唱歌曲
A、师弹琴。(放慢速度)
学生默唱。
B、师弹琴。
学生找出与“月月”相同的节奏型,学唱附点节奏的乐句。
C、师生对唱。
D、随录音伴奏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这首歌速度比较快,老师采用从电子琴放慢速度——默唱——对唱的过程,有易到难,降低了学唱难度,同时以老师的情绪带动学生,让学生在开始学唱歌曲时就能带上情绪,有感情地唱。)
3、合作交流,情感提升
小组讨论:歌曲中模仿小牛和小鸭叫声的乐句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演唱?最后一个乐句又该如何唱?(试着用笑脸《一对好朋友》教学设计《一对好朋友》教学设计来表示。)
用你们小组的方法把小伢伢、小妞妞高高兴兴回家的情景演唱出来。(出示课件)
4、表现展示,巩固提升
为歌曲设计不同的动作,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唱会的基础上编创动作表演,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三、拓展延伸,概括整合
1、改编歌词
2、用mou和ga为歌曲配加伴唱
教后记:
本课在设计时,用的是音乐组现在正在使用的教学模式“体验—探究”,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去体验歌曲,在充分的体验后,学生学歌也就引刃而解了,但在探究时往往由于受模式束缚,为探究而探究,使探究的意义不够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