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美篇7篇(《草原之上,小木屋的魅力》)
《草原上的小木屋》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友情、家庭和成长的故事。这篇读后感将为您介绍七篇精彩的读后感,每篇都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小说中的主题和情感。无论您是喜欢阅读还是写作,这些读后感都将给您带来启发和思考。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篇1
《草原上的小木屋》说的是劳拉一家从威斯康星州森林迁移到西部草原的故事。这次迁移,他们渡过了涨水的河流;遇到印第安人;受到狼群包围,最终在爸爸亲手搭的小木屋中度过了一段欢乐的时光。
我觉得劳拉的家很欢乐,也很幸福温馨。我最喜欢书中的爸爸。爸爸有一双巧手,能够不用钉子把门装上。爸爸很聪明,他明白许多关于印第安人的事。爸爸真的好厉害!
我最喜欢的一个片段—圣诞老人的礼物。它说的是劳拉和玛丽期望得到圣诞老人的礼物。可是草原上没有礼物,而第二天她们却收到了一个杯子、一小块蛋糕、一根棒棒糖和一分钱。这是他们的邻居爱德华先生为她们准备的。我都为她有这么好的邻居而骄傲。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我们应当向劳拉一家学习,学习坚强的意志与毅力和永不放弃的精神。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人要向珍珠贝一样,把困难磨成最亮最美的珍珠!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篇2
读了《草原上的小木屋》这本书,我有很深的感触。这本书不但内容丰富,更令人感动的是劳拉一家那充满爱的亲情。
在西部的草原上,劳拉一家艰辛而快乐地生活着。他们离开原来居住的大森林,长途跋涉来到西部的大草原,艰苦劳累,没有吓倒他们;重建小木屋的辛苦,没有压垮他们;被狼群威胁,也没能让他们退缩……他们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勇敢地克服了种种困难,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从劳拉一家人身上,我明白一个道理:坚持就有希望,团结就会胜利。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时,一味地害怕是不行的,应该勇敢去面对、去解决,只有这样,人才会进步,社会才会发展。
作者用清新的笔墨,把每个人物的形象写得非常生动:爸爸遇到困难,百折不挠,处处关心家人;妈妈勤劳勇敢;爱德华先生幽默友好,极有爱心;玛丽文静、懂事……活灵活现的形象让我久久沉浸在故事里,感触这坚强而幸福的一家。劳拉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虽然艰辛,但在那简陋的小木屋里却充满了爱、装满了幸福、洋溢着快乐、让人感到无比的温馨。幸福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要加倍珍惜。无论你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只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就会倍感幸福。让我们放下世俗中的名利,回归于自然,去感受幸福吧!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篇3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草原上的小木屋》,是美国一位叫罗兰。怀特作家写的。
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劳拉一家人驾着大蓬车离开了威斯康星州的大森林,一同去西部大草原拓荒。他们经过涨水的河流、结冰的湖面等危险重重的地方。一路翻山越岭,攀登悬崖,终于到了草原上,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小木屋。爸爸开垦荒地、打措;小朋友们读书、嬉戏;妈妈洗衣、做饭……一家人在草原上一起抵抗过狼群的袭击、躲过草原的大火、挨过热病的生死,还与邻居爱德华兹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草原上度过了一段快乐甜美的时光。
在文章中我最喜欢的是爸爸,他充满生活经验,他能在没有任何人的帮助下,能建造一座房子;他的阅历非常丰富,知道下到井里点火,这样会比较安全;他也特别地爱孩子,每次去镇上回来给他们带来了好吃的,还买了漂亮的发夹子,他是全家人的精神支柱……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深被劳拉一家的坚强意志所感动。他们从威斯康星州的大森林搬家开始,经历了一次次的磨难和考验,但她们没有哭泣,也没有放弃,他们选择了坚强,她们的日子过得虽然艰辛,而那简陋的小木屋里却充满了爱,装满幸福。
我们从小就有爸爸妈妈的呵护,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吃着香甜可口的饭菜,穿着美丽的衣服。但是,我们每当遇到困难时,就容易放弃,我们少了一种信念,少了一种坚定,少了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心中一定要有爱,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要相信自己能做好这件事,你就一定可以成功!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篇4
这个月我读了一本书,名叫《草原上的小木屋》。
这本书主要讲了劳拉一家从独立镇搬到堪萨斯大草原上居住的故事。他们在堪萨斯大草原上盖了一间小木屋,做了家具、马厩门、井等东西。在这段旅程中,尽管他们经历了热病的危害、狼群的包围、大火的攻击等种种磨难,可他们并没有畏惧、退缩,而是用他们的智慧和坚强的意志战胜了一切。他们在草原上虽然历尽艰险,但也收获了一段甜蜜的时光。
这个故事教会了我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放弃,要坚持到底、勇往直前。
《草原上的小木屋》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懂得了很多道理。如果有时间,你们也来读读吧,相信你们也会有很多收获。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篇5
这些天我看了一本书,名叫《草原上的小木屋》,还没看几页,我就被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住了。
书中的大概内容是劳拉的一家生活在一座大森林中,可是人们不保护环境,大森林已经所剩无几了。劳拉的爸爸喜欢呆在有花、有草、有动物的地方,于是他们准备搬家到辽阔的大草原去生活。
经过好几天的奔波,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他们在草原上搭起了小木屋,爸爸又给他它装上了门和窗户,还在屋顶上砌了一座小烟囱。在小木屋里,爸爸给妈妈做了一个壁炉,这样妈妈就可以生火使屋子温暖起来。后来爸爸又给妈妈打了一口井,这样妈妈就不用到很远的地河边去打水了。爸爸经常出去打野味,所以劳拉一家的食物,每天都很充足。有一次爸爸没在家,草原上着起了大火,小动物们都纷纷逃跑,正巧爸爸也赶回来了,于是爸爸和妈妈一起救火,终于把大火扑灭了。这几天草原上来了好多士兵,当地政府说要把草原上活的人赶走,劳拉一家只好告别了大草原踏上了新的征程。
读完了这篇长篇小说,我体会到了劳拉一家自力更生,敢于斗争,不放弃生活的精神。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篇6
我觉得这是一本让我们走进草原生活的书。这本书写出了劳拉、玛丽和爸爸妈妈去大草原前的告别,写出了他们在大草原的生活,还写出了他们离开大草原时的不舍。
读了这本书,我还交了几个好朋友,一个是天真的劳拉,还有一个是文静的玛丽;她们的爸爸很勇敢,他们的妈妈很温柔。她们给两匹马各取了一个名字:皮特、帕蒂。“爸爸”还交了一个朋友,名字叫爱德华。在她家门旁边有一条属于印第安人的路。所以,有很多印第安人出现,劳拉她们睡都睡不好。离路再远一点,有牛和狼在叫,劳拉她们就更睡不好了。劳拉、玛丽还有爸爸在印第安人的营地旁边的路上找珠子,把找回来的珠子串成项链送给妈妈当礼物,印第安人还常常到小木屋里借东西,我们与印第安人结成了朋友。哦!对了,小木屋都是爸爸和爱德华先生一起盖的。最害怕的是小木屋和大草原着火的时候,先说说小木屋着火的时候吧!那时候屋顶上面就像染了红色的头发。一块木板掉到了地板上,哦!我忘说她们有一只名字叫杰克的狗和一个小宝宝嘉莉。劳拉连想都没想就一把抓住沉重的摇椅背,使出全身力气向后拉,她把摇椅连同坐在上面的玛丽和嘉莉拉了出来。劳拉,我觉得你是我见过的最勇敢的孩子。我要向你学习!再说说大草原着火的时候吧!那时候,爸爸妈妈把一桶桶水倒入火中,鸟儿飞来飞去,兔子跳来跳去,大火终于灭了,太惊险了。爸爸到镇上去赶集的日子,劳拉和玛丽还有妈妈日日盼望,希望爸爸能早点回来,这里写出了劳拉和玛丽对爸爸的思念。
读了这本书,激起了我对草原生活的向往,我真想去亲身体验一下大草原上的生活。你呢!想去吗?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篇7
用了20多天的时间,我终于读完了《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完这本书,我不仅认识了很多字、词,优美的句子,还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大家快来跟我一起读读吧!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罗兰?英格斯?怀德,书中主要讲的是劳拉一家离开威斯康星大森林,历尽千辛万苦,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堪萨斯州大草原,爸爸凭借着他的双手建起了小木屋,眼见劳拉一家幸福的生活即将来临,可爸爸却听邻居说军队要来了,军队要把垦荒者们赶出印第安人的营地,最后劳拉一家不得不离开印第安人的营地,来到了独立镇,重新开启新的生活。
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玛丽和爸爸,玛丽是一个非常懂事、乖巧的女孩子,懂得分享。爸爸是一个热心、守信、善良、勇敢的大男人,任何困难都不足以让他畏惧,以后我要向他们学习。
从劳拉一家人的身上,我明白了:坚持就有希望,团结就会胜利。遇到任何困难都要多动脑筋,勇于战胜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