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活动的心得体会5篇
每写一篇心得都是人生的课堂,教会我们如何更智慧地选择道路,心得的积累让我们在面对新挑战时,能够从容应对,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压力,18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慈善活动的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每写一篇心得都是人生的课堂,教会我们如何更智慧地选择道路,心得的积累让我们在面对新挑战时,能够从容应对,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压力,18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慈善活动的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慈善活动的心得体会篇1
爱心义卖是指以慈善为目的,将出售物品所获收益捐赠给社会公益事业的一种慈善活动。爱心义卖是社会爱心的一种体现,是社会文明的集中表现。
在我所居住的xx社区,有很多外来工子女跟着他们在此工作的父母来到这里求学,这些外来工家庭一般都不富裕,有一些甚至是很贫穷的。外来工子女在本地求学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难处,或许是心理上的不适应、抗拒,或许是资金物资上的缺乏。因此,他们需要社区给予他们帮助,让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在这片不是他们的根却是他们成长的摇篮的地方里茁壮成长。
在高中毕业后的3个月里,我加入了义工大家庭,正式为本社区服务。当时,我们已经就举办了一次“许愿树”活动,收集平东小学外来工子女的'心愿,并将收到的心愿制作成彩色的卡片,悬挂在平东小学的“许愿树”上等待热心人士认领,希望把爱心顺利送达,呼吁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关注学生的成长,向他们伸出援手,献出一份爱心,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在这次假期里,爱心义卖又出动了!
这首先是春节义卖,时间是20xx年1月29日至2月1日,地点是佛山新八景之一的桂城千灯湖公园。对比之前几年的千灯湖花市,今年多了很多爱心义卖的摊位,很多社区都纷纷在这喜庆日子里希望能为社区里的苦难户筹集到物资和资金,可以看出社会资源正在有效整合,关爱互助正在进行!
在这四天的义卖活动中,尽管很多行人在寒风凛冽中“行色匆匆”,但一看到“爱心义卖”,他们都会驻足观看,甚至“掏大钱,做善事”。义卖物品是不讲价、不设找续,直接把钱投进捐款箱里的,尽管如此,很多善心人都毫不计较,“买东西为后,做善事为先”。有很多行人直接投下善款就走,毫不在乎有没有赠品,这种“施恩不望报”的善行让我们在场的义工们都非常感动。
春节义卖,有一种东西是不可遗漏的,那就是风车。每天义卖,我们的义工们都会手里拿着大大小小、款式不一的风车走到寒风凛冽的大街上向行人兜售。我们的皮肤要经历寒风的吹刮,我们的嗓音要足够大以便把行人都招揽过来,这可真不是享受的工作。可是,一想到我们可以为贫困的小学生们带来更多的物资帮助,我们都毫无怨言继续卖力。
春节义卖之后是元宵节义卖,时间是20xx年2月17日,地点是佛山新景平洲玉器街内的玉器大楼。与春节义卖的情况相差无几,义工们卖力地干,行人非常有善心地慷慨解囊。
两次义卖活动,我们已经筹集到5000多元的资金了。看到这么令人满意的成绩,我们每个义工心里都觉得这几天的忙碌是有所收获的,贫困的小学生们可以得到更多帮助了,我们的心坎里都觉得非常温暖。
慈善活动的心得体会篇2
日前,一家全球著名的贸易零售集团将“食品银行”公益项目引入广州,并参与了第三届慈善项目推介会。该项目甫一推出。就在广州市民中引起高度关注和争议,原因是它将临近到期食品作为慈善捐赠品,送给孤儿孤老食用。
“食品银行”作为一项公益慈善项目,最先起源于美国,后来传到了欧洲。在欧美发达国家,浪费与饥饿是个并存的现象。一方面,由于物质的极大丰富,社会上存在大量的食品浪费现象。而另一方面,喝不上牛奶、吃不到面包的困难群体也大有人在。在这种情况下,一批热心于慈善事业的志愿者便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食品银行”,将这些剩余食品收集起来,免费发放给那些忍饥挨饿的街头穷人。这样既减少了浪费,又帮助了穷人,可谓是一举两得。
从“食品银行”运行模式来看,广州这家全球知名的零售贸易集团将其从国外引入中国,应该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反而能够成为对政府官办慈善的一项有益补充,为福利院、养老院等机构以及社会流浪乞讨人员募集食品,改善他们的生活,也可以减轻福利机构的经济负担。不过,在具体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还是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质疑,其中最大的质疑,就是一些商家将临近过期的食品作为慈善捐赠品,送给孤儿孤老食用,这会不会伤害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当事企业这么做,是否涉嫌以慈善的名义处理快到期食品?
面对质疑,我们首先必须明白一点,那就是“快过期”食品不等于“过期食品”,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理论上说,只要食品没有过保质期,那么就可以被食用,而一旦过了保质期,就不能被食用。因此,企业商家把虽然接近保质期,但是还没有过保质期的食品作为慈善捐赠品,捐赠给“食品银行”,不管是在法律上还是道德上,都没有问题,不该被指责。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捐赠出了快过期的食品,但到底该如何保证这些食品在过期之前,送到福利机构老人和孩子的手里,并且在过期之前被吃掉?这显然需要包括捐赠企业在内的多个单位、机构和组织的互相协调,共同配合才行。作为捐赠企业和商家,应该尽量打好食品的提前量,为“食品银行”和有关部门运送、分发食品预留好充足的时间,避免食品还没有分发到受助者的手里就过期了。而作为当地慈善会、红十字会等部门组织,则应该积极承担监督监管的责任,比如查验捐赠食品的保质期,督促“食品银行”和受捐赠单位加快食品发放速度等等。
这其中,作为受捐赠单位的福利院、养老院等机构,也要发挥重要作用,既要保证食品不积压,不过期,而且还要根据每种食品的特点做好分发工作,比如水果要削皮切块,比如牛奶、果汁要倒入孩子、老人的杯子里,以防止一些老人不舍得吃而把食品藏起来,反而最终藏变质了。
“食品银行”作为一项全新的公益慈善项目,其价值和意义是不容否定的,只是在具体的运作上,还需要政府、慈善组织以及受捐赠单位通力合作,进一步完善,进一步积累经验而已。
慈善活动的心得体会篇3
温暖衣冬,温暖一冬,一件衣服,温暖了寒冷冬季。为鼓励青年大学生用实际行动“认识社会、回报社会”,积极倡导“随手微公益,传播正能量”理念,让大学生在寒假期间完成一次“快乐的微公益”行动。按照团市委“温暖衣冬”活动方案,团市委负责组织大学生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利用假期返乡携带冬衣,转赠给最需要的人。我一直觉得温暖衣冬是一个非常好的爱心行动,去年我也报名参加了这个活动,但是因为衣服比较有限,所以没有参加成。今年我又报名了,拿到一件编号为dx2200的冬衣,里面是一件黑色的棉衣。当时看到这件衣服和它的包装时,心里就流出了一股暖意,整个衣服袋子是大红色的,好不喜庆,给我的感觉是我若是在这寒冷的冬日收到一份志愿者送来的这样的礼物,我会感受不到冬日的寒冷,而是内心的无比温暖,同时我想着这件衣服应该送给老人。这些衣服都是七八成新的而且经过了清洗与消毒,是很干净整洁的。要感谢组织者、爱心人士、志愿者以及工作人员,组织者的心系他人,爱心人士的献衣善举。这个寒假我带着回家的欣喜,带着归家的盼望,带着对家的想念我坐上了驶向许昌市的火车,同时还带着一份要从北京流向包许昌的温暖。把“温暖衣冬”活动领到的衣服送给最需要的人,让他们这整个冬天都处于温暖之中。
拿到温暖冬衣的我的内心也十分不平静。因为不知道可以将这件温暖冬衣这股暖流送到谁的手中,同时也担忧我是不是真的能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温暖着他的心,让他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让他切实体会到来自北京几千公里之遥外那些关心他的人的心的温度。
因为我们家在农村,所以村上有很多上了年纪的孤寡老人。他们需要关爱,需要温暖。寻找那个最需要的人成为我的一个心结。与家人话家常时讲了一下我们温暖冬衣的活动,希望可以在亲人们的家常中找到那件冬衣的归属者。经过和家人的商量,这次我选择送衣服的对象是一个没有亲人的老人,他的兄弟姐妹都不在世了。他平时的衣服和实物都是由村里的好心人和当地政府捐赠的,尽管自己孑然一身,但是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他仍然很快乐。可能是由于精神问题,有时候他穿得很薄,但是总是笑着。
现在他在我们村附近的敬老院里住,我拿着衣服去看他的时候,他当时还穿着很单薄的衣服,笑着,也不知道冷,他不是大家说的那种要风度不要温度的那种,而是因为他没有衣服可以穿。我心里顿时觉得很不舒服,迫切希望自己的这件衣服可以帮助他,给他送去温暖。我去敬老院时,向负责人详细地介绍了一下自己大学生志愿者的身份以及这个“温暖衣冬”活动的背景和目的,敬老院负责人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希望我们多多做这样的活动,让温暖传递。在敬老院负责人的帮助下,我们给他穿上衣服试了一下大小,很合适,觉得这件衣服找对了人,就是为他带的。当那个负责人让他对我表示感谢时,他什么也不知道,仍然用他的笑容回应,但是此时我的心里感到很快乐,因为这个活动让我体现自己的价值,是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表现。我和老人拍了一张合照,记录下了此刻的爱和温暖。老人的衣服上面还有补丁,但是他的衣着干净整洁,没有脏乱的痕迹,一点都看不出来是没有人关心的孤寡老人。我对敬老院对老人的关心和爱护感到敬佩,社会上正是这个组织让那么多无家可归、无人照料的人感到温暖和幸福。
随后,负责人和我进行了交谈,进一步了解了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他对我的这个活动表示赞扬和肯定,同时也介绍了一下敬老院的情况。由于我们县是贫困县,所以平时政府下发的衣物什么的都很少,有时村民会来捐赠一点,使敬老院的老人生活得以维持。我们平时应该多做一些这样的活动,同时鼓励村民将合适的衣物进行捐赠。了解了敬老院的困难后,我对自己拿来的一件衣服觉得不好意思,敬老院里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而我们的这点帮助微不足道。所以我觉得以后继续参加这样的活动,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了解到这个情况,我回家还告诉了妈妈,让她平时把我爸爸不穿的衣物捐赠出去,帮助那些需要的人。捐出一件冬衣,对我们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对那些寒冬的贫困人群来说,却是一份实实在在的温暖。让我们用爱心融化冰雪,这个冬天,我们温暖着他们,也温暖着自己。
校团委的这个爱心行动很好的帮助了他们而且让我们传递了爱心,传递了正能量。因为没法带太多,每人只分一件衣服,如果可能的话我想带更多的衣服回去的,这不仅是一个爱心项目为老人们提供帮助,更是传递爱心,呼吁大家的一个行动。我很感谢学校能给我们这么一个机会去为老人提供帮助去献爱心,虽然我们只是一个衣服的传递者,但是我依然觉得很自豪。我在寒假期间完成了一次“快乐的微公益”的行动,在活动过程渗透公益理念,形成点对点的爱心传递,深入实践、大力弘扬、广泛传播北京精神,并通过实际行动影响带动身边的人参与公益,在社会上形成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公益氛围。也许我们的一点点行动微不足道,但是这汇聚起来的力量不可估量。正如那句话所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慈善活动的心得体会篇4
在镇海区招宝山街道皇家御都小区有一个旧衣物回收箱。这个衣物回收箱是一家叫宁波衣可生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的企业安装投放的,收集来的旧衣物主要分为两大类:不可再利用的衣物,将作专业技术处理再利用;可再利用的衣物,在消毒后将捐助给慈善机构、偏远贫困地区。回收箱的设置不只惠及了废旧衣物处理,更为市民“随手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长期以来,在市民眼中,公益、慈善很大程度上要与“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大爱无疆”这样的词汇关联。同时,对于公益倡导的,长期以来尤其是媒体上都是在展示受助者悲情、无助、可怜的一面,然后触动受众的情感,实现捐款、捐物等公益慈善行为。
不计代价地付出当然是公益慈善的一种表现。但笔者以为,这只是一种初级模式的公益,甚至是一种不可持续、难以复制推广的公益模式。其实,公益慈善的衡量取向,并不能简单的以捐了多少钱来评价,更多的应是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有人问路时的“随手一指”、老弱病残过马路时的“随手一扶”、邻里矛盾纠纷时的“随手一劝”、看见路边垃圾时的“随手一捡”、人走后公共场所水电的“随手一关”等,这些随手之举都是公益之举,也都是慈善之行,且人人可学、人人可效。
从这个角度来看,“随手公益”模式不仅打破了人们对慈善的传统惯有印象,它让慈善不再只是“赈灾救助”“捐款捐物”之类的灾难应激反应和惯例程式,更能让慈善理念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当慈善公益理念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它往往更能激活人们心底的善意,从根本上引领慈善新风,增加公益慈善事业的社会参与度。
慈善活动的心得体会篇5
今年暑假刚开始爸爸妈妈就开始策划今年的暑期计划,正好老师也建议在暑期能够组织同学们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妈妈提出还是学学电视上的大哥哥大姐姐那样到养老院做一次义工吧。好啊好啊!我兴高采烈地跳了起来。到哪家养老院呢?我问,没事,我们这附近就有一家比较大的养老院,好像是区民政局办的,名字叫允德乐龄老年公寓,我们就去那里吧。爸爸胸有成竹地说,好,我马上把这个消息放在班级的qq群里,让有空同学们能够和我们一起去我迫不及待地登上电脑,把这件事情发布在班级群里,滴滴滴,小企鹅不定地叫着,不一会已经有十二位同学积极报名参加。正当我在幻想去养老院做义工是什么样的时候,爸爸又来了一句:你们的小队要取个什么名字啊?就取假日雏鹰爱心小队这个名字吧。我提议道。妈妈这时说道:这个名字好!好啦乐乐,赶紧准备一下到养老院要表演的节目吧,后天就是老年公寓的寿星庆祝日了,我们要去给老爷爷和老奶奶们演出啦爸爸说道。
一转眼活动日到了,虽然天空下起了小雨,但一点也没有影响同学们的积极性,大家按约定在学校前集合,一同乘车来到了允德乐龄老年公寓,老年公寓坐落在象山脚下,房间整洁明亮,设施齐全,我们一进去,里面的一切让我大吃一惊--原来到老年公寓来做公益活动的不仅仅只有我们的一个学校在这里做公益活动,里面还有两三个学校的小朋友都在排着队准备为老人们表演节目呢。
等到节目开始,主持人让大家一个个上来表演节目时,就算不是马上要上来的小朋友也在台下跃跃欲试了。表演的节目有:歌舞节目、演奏节目、小魔术……等等节目。那个表演魔术的小朋友个子很矮,可能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别看他个子小,但他的手却比一般人要灵活得多。表演街舞节目的同学用他的舞技让大家不由地给他打起了节拍。然后是我的单簧管独奏《牧羊姑娘》,我一吹响,本来笑语喧哗的大厅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我心想:难道我吹的不好吗?但我还是把它吹完了。直到我吹完后,他们才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还有老奶奶喊道再来一个。接下来是侯皓翔演唱的《带我去月球》,和钟铭钰的魔方表演他们的表演也同样赢得了全场人的惊呼。最后是我们小市中心小学的同学一起唱起了大合唱《摇太阳》。和着大合唱的歌声,同学们给爷爷奶奶送出了大大的生日蛋糕,这可是我和妈妈为老人们精心挑选的,大家齐声合唱生日歌,老人们笑得就小孩子一样开心。这次的公益活动就在这热闹而祥和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了。
古人曾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百善孝为先。尊老敬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和传统,助人乃快乐之本,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就是我们这次活动的意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