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案通用5篇(《唯一的家园》:全方位教案,呵护地球未来)

本文主题为《只有一个地球》教案通用5篇,旨在为教师们提供一系列关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教案。这些教案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语文、数学、科学等,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通过这些教案的实施,我们希望能够为培养未来的环保人才做出一份贡献。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通用5篇(《唯一的家园》:全方位教案,呵护地球未来)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学会本课生字词,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3、学习课文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4、熟练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从课题看,这篇课文应当写哪些内容?(这篇课文应当介绍有关地球的知识,而且还应写出地球只有一个。)

二、初读,自学生字词

1、提出自学要求

⑴划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注意:“赐”是平舌音,“矿”、“慷”、“贡”是后鼻音,“滥”是前鼻音。

⑵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裹着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

2、检查自学效果

三、细读,理清层次

1、细读课文,思考、回答:

⑴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⑵这篇课文怎样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2、讨论分段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地球的外部形态;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讲地球的面积;

第三段(第三、四自然段)讲地球的资源;

第四段(第五至八自然段)讲地球与人类的关系;

第五段(第九自然段)讲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四、识记字形,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裹着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

二、精讲训练

1、精讲第一段

⑴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什么?

(这一段课文主要写地球的美丽、可爱。)

⑵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地球的美丽可爱?(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⑶课文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你是怎样理解的?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离不开地球,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地球与人类不可分离的关系。)

⑷用赞美的语气朗读这一段课文。

2、精讲第二段

⑴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写地球面积很小,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

⑵课文用什么方法说明的?

(数字说明、比较说明)

3、精讲第三段

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从三个方面:一是不加节制的开采矿产资源;二是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三是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药品。)

⑵这样做的后果如何?(这样做不但使人类所需要的资源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如气候恶劣、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从而使土地荒漠、粮食减产、空气污染等,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

4、精讲第四段

⑴为什么说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科学家已经明,在茫茫宇宙中,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到火星或月球去建造移民基地,也仅仅是科学家的设想。所以说如果“只有一个”的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

⑵课文第五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⑶指导朗读第四段课文。

5、精讲第五段

⑴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这一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讲的是只有一个。如果它被破坏了,或者不合理利用它的资源,我们将无法生存;第二句讲的是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⑵这两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前一句是讲原因,后一句是讲结果,是因果关系。)

⑶这一段课文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内容,揭示课文中心。)

三、渗透德育

1、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些什么?

2、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说说应该怎样做?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篇2

【教学内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教学】

出示课题。(师生谈话)

所谓: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看到本课的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把它告诉你的同桌,或者把它写下来。(说话)

好,现在就让我们带着问题准备上课。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像(优美的风光景色)。

问:假如老师和你外出旅游来到这样的一个地方,你会说什么?(指生答)

地球本身是美丽壮观的星球,地球上本来也是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板书)人类可以在优美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生活或工作,但有些人并不珍惜我们周围的环境。请打开联合国发出的一封信。快速阅读,找出人们破坏地球,破坏环境的内容,用“!”标明。看谁最快找到。──找到的请举手。(指生答)

1、(教师范读)同学们边听边想,这两段内容你听了有什么感受?把你感受最深的那句话划出来。

你找到那句话了吗?(指生答)(1~2人)

2、(示句)很多同学都认同这句话感受最深,请你带着感情自由朗读这个句子,想想该怎么样读,才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同桌的同学之间可以先试一下。

(指生读)(1~3人)(你觉得这段话使你产生什么感受?你觉得他读出了这种感受吗?谁再来试一试?或:还有不同的感受吗?)

3、对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个性。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个性把这段话读一遍。

4、这段话中究竟是什么让你产生这种感受?谁谈一谈。(1~2人)

5、学习“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谁能举例说明(1~2人)

6、那样的行为就是一种“不顾后果”的行为,这是最让人气愤和痛心的,让我们用这种感情再齐读这段话。(齐读)

7、地球本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可人们却这样毁坏她,多么令人痛心的行为啊!我们地球所遭受的破坏当然不仅这些,请看录像。(播放)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当地球上的矿物资源都枯竭了,其它资源不能再生了,地球将会出现什么情景?

(四人小组讨论。)

8、河水断流,树木都枯萎了,空气不能呼吸,动物不断地灭绝,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态灾难”,这样的灾难中,人类的生存也绝对受到威胁。(板书)

9、齐读全两段。

二、如果自然资源遭到破坏,人类将面对恶劣的环境,甚至无法在地球上生存。那么现在人类要用什么方法来拯救自己?

1、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指生读)(评价:读得不错)有谁可以比他读得更好些?(指生读)

2、联合国在来信结束时向人类提出了号召,你愿意响应这样的号召吗?(起立齐读。)

3、小结:人类只有好好保护地球,才能生存(板书)。

三、质疑问难

1、回忆课前的疑问,看看你问题解决了没有;没有解决的请举手。举手的同学请在你们小组讨论一下,看能否把疑问解开。没有疑问的小组自由朗读课文,看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四人小组交流)(巡视检查,班上质疑交流。)

2、试一试: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要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小组讨论)(班上交流)

⑴地球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地方。

⑵地球养育了人类。

⑶现在还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

3、其实刚才同学们已经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内容概括出来了,说明同学们已经理清了课文的内容。

五、语文活动──地球故事

1、活动目的:

⑴你还知道哪些破坏环境,破坏地球,影响人类生存的现象和行为。

⑵想一想,看到这些行为给地球或环境带来的破坏,你打算怎么办?

2、(音乐)活动方式:

⑴小组讨论。

⑵查找资料。

⑶现场采访。

4、总结:通过这次的活动,老师和同学们一样,都懂得了“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明白了只有好好保护地球,才能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六、布置作业

给联合国写一封回信。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篇3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说明文,纯粹的科学小品文,是纯理性的文本。本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有一定阅读能力,能再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有自己独到见解。其次,要求学生对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反面有一定感性积累,还要会搜集资料了解地球资源知识,这样才能很快入情入境。学生要有积极表达的愿望和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

设计理念:

本设计着眼于在语言环境中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通过精读、质疑、讨论、品读、感悟……达成目标。做到以读为主、读中有思,思中有悟,思的悬念从读中生,悟的结果从思中来。让学生在经受语言的历练和环保意识的熏陶后,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2、感受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2、用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逐步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和合作探讨的意识。

2、情感欣赏,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热爱自然、热爱地球的情感。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地球上人类生活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在破坏资源了;为什么破坏了地球将别无去处。

教学难点:如何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目前地球的面临的危机,从思想深处接受爱护环境的经验教育。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破环地球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个非常美丽的星球,它的名字叫地球。我们人类祖祖辈辈就居住在这里,生活在这里……曾记得一位诗人说过:“所有的儿童都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所有的爸爸妈妈都是地球的孩子。”因此,我们人类都亲切的称她为“地球——母亲!”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地球,走进这位人类的母亲,去倾听她的诉说。(板书:只有一个地球)

【设计意图:联系时事,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营造宇宙空间的神秘氛围,既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直观、真实、具体地感受地球的美丽壮观,从而拉近了学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带着对地球母亲的深情认真的读读课文。看看她向我们诉说了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结合老师的板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了解地球“可爱”、“破碎”

(一)自读课文,感悟地球美丽。

1.美丽

(1)、展示“地球”图片,让学生说仿佛看到了什么?

(2)、请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和蔼可亲。”师生共同品读。

(3)、难怪作者在文中深情地赞感叹道:“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为什么把她比作母亲和生命的摇篮?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地球母亲的喜爱吧!

2、渺小

(1)、地球母亲除了美丽还具有什么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只有”“一叶扁舟“也可以体会到地球的渺小。(2)过渡: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但它却慷慨地为人类提供了与自己生存息息相关的各种资源,那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地球母亲的呢?

(二)再读课文,重点领悟“自然资源有限”

(1)学习第三自然段,理解矿物资源面临的危机。

①明白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②从“几百万年、几亿年”感悟矿物资源形成时间的长及来之不易。③从“不加节制”感悟人类无知的破坏及自私的行为。

(2)理解原本可再生的资源遭受的破坏。

①理解“本来”在句中的作用。②品读句子: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a.举例说说什么是“生态灾害”?b.补充有关生态灾害的资料,加深理解。

④指导朗读这一段,读出自己所感悟到的心情(气愤,伤心,可惜)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人类对地球母亲的摧残,活生生的画面,富有感染力的解说,怵目惊心,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激发了他们对人类这种“暴行”的憎恨,对地球母亲的深切同情,其环保意识在他们心中不知不觉地就进一步增强了。】

3、难怪宇航员会发出: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她无私地奉献资源,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保障;说地球容易破碎其实是指她很容易遭受破坏,比如资源枯竭、生态灾害等。这句话表现了宇航员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同时更体现了宇航员对地球的担忧之情)

(三)领悟目前人类无法移居。

1、如果有一天地球妈妈真的破碎了,我们是逃到别的星球上去还是留下来保护地球?即使我们逃到别的星球上去,这个愿望能实现吗?。2、朗读“科学家已经证明,我们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因为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师:是呀,40万亿公里!(太阳离地球够远了吧,坐飞机得20几年,但它距地球只不过1.5亿公里。40万亿是1.5亿的差不多30倍,算算,坐飞机得600万年哪!)谁去?即使能去,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得了呢?所以移居目前就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3、分析月球和火星不能居住的原因。【设计意图:教师适时补充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来说明地球离别的星球很远,以及月球和火星不能居住的原因,来说明目前人类暂时无法移居的事实。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填补了学生课堂上的不足】。

四、拓展延伸,激励环保热情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地:精心保护地球!

2、学生听《田野里的哭声》(点击课件,师配乐感情诵读片段)

3、诗人听到的是溪水的号哭,鸟儿的挽歌,我们听到的是什么?是地球母亲的哭泣啊!同学们,请看看这样一组数据:地球母亲脆弱的身躯每天还在继续承受着什么?点击课件出示: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亿人呼吸受污染的空气,至少有800人因此死亡。每天,我们的地球至少有1500人死于饮用不洁水造成的疾病。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森林被大火砍伐毁于一旦。每天,我们的地球有800亿吨水在悄然流失。想象一下,现在的地球母亲又是一副怎样的模样?(面容憔悴,衣服破碎褴褛。满脸愁容,伤痕累累)

受伤的母亲,美丽已不再!看看现在,想想过去,我们不禁要质问,伤害母亲的罪魁祸首是谁?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适时的补充地球母亲每天流失的现状,既地球母亲每天承受的痛苦,这使学生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对文章的感悟。这一环节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我们只有一个家园一一地球,精心保护它吧!终于成了所有学生的呼声】。

2、抒发心声

看到你们的表情,老师的心情和你们一样沉重,面对我们的地球母亲,面对我们人类,面对自己,你一定有许多的话想说,对吧,请把它们写下来。(学生思考、写作)

3、交流总结

千言万语,汇成这一句话——(“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的明天会如何,在你在我在他,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中。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记住----只有一个地球!我们“热爱地球妈妈”吧!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篇4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多媒体课件播放地球美景,配以优美舒缓的音乐,将学生带入一个清新美丽的境界,感悟地球的美,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为本课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师: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那里充满了生命活力。你看,(录像)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浩瀚碧水托起群群海鸥;晨光熹微,照耀山川河流;落日余晖,映照山野城镇……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这个地方是哪儿吧?

生:地球!

师:对,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是人类成长的摇篮,而且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课文。(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自主质疑

(教师检查生词认读。同学间互查,‘指小组轮读)课件演示:贡献裹着宇宙慷慨恩赐滥用目睹渺小资源枯竭晶莹透亮一叶扁舟群星璀璨感叹

(多媒体课件中出现生词,使学生自查与教师检查相结合,方便快捷,夯实了学文的基础)

师:同学们生字掌握得很好。那么,通过预习,你了解到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生:地球很可爱,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范围很小。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上的资源已经被破坏。人类不能指望移居到别的星球。我们要保护地球。……

(教师相机板书:活动范围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保护地球)

师:预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教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其思维的独立性)

生:“璀璨”什么意思?怎么叫“再生”?“枯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地球是茫茫宇宙中的一叶扁舟?为什么人类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人类是怎样破坏自然资源的?……

师:词语方面不理解的,请同学们到网上“小小词库”中询,(学生自主调用网上资源学习)

师:内容方面的问题我们将在本课学习中探讨。

三、合作探究,品读感悟

1、学习“活动范围很小”部分。

师:同学们先浏览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的是“活动范围小”这一部分内容?师: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想一想,这里告诉我们哪两方面的内容?

生:地球的美丽可爱,人类活动范围小。

师:哪些句子写出了地球的可爱?有感情地读一读。(学生个人试读、小组合作读。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师: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范围很小,你是怎么体会出的?

生1:地球的表面积是五点一亿平方公里,人类生活的陆地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生2:地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师:是啊,同学们看,(课件演示直观地展示地球表面积、陆地面积与人类活动范围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人类活动范围很小的原因,有效地突破了难点)地球表面积五点一亿平方公里,人类生活的陆地占其中的五分之一,这五分之一人类都能居住吗?

生:冰川、沙漠、高山、原始森林等地区人类无法生存。

师:对,除去这些,人类的活动范围就很小很小了。(学生有感情地读。一人试读,其余人给予评价。再读)

2、学习“自然资源有限”部分。

师:快速浏览课文,哪几自然段讲“自然资源有限”这一部分内容?

生:第三、四自然段。

师:谁愿意把这两段读一下?其他同学思考:文中讲到哪几类自然资源?各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体会不再生资源和再生资源的特点)

教师故意质疑:不再生资源不能再生,我们说它是有限的,而再生资源可以无限循环,怎么也说是有限的?(教师巧妙设疑,激起学生读文、思考、释疑的兴趣)(学生带着问题自读第四自然段)(课件显示:“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结合生活实践举例说明,小组讨论,交流讨论结果)(校园网资料库中分类介绍了自然资源状况,学生自由到网上资料库中查阅自然资源毁坏的情况。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因特网中丰富的资料拓宽了学生学习的内容。学生自由到网上阅览,各取所需,尽情翻阅,丰富学生的知识)

师:同学们预习时也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小组合作制成了演示文稿,想展示一下吗?(学生展示课外搜集资料后自制的演示文稿。演示文稿的内容为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水资源遭到破坏的情况。这是对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体现)(教师播放录像,展现自然资源毁坏的情况,激发学生对自然资源状况的痛惜与焦虑。录像播放,集声、形、色于一体,生动形象地展现自然资源毁坏的状况,再次激发学生对毁坏地球环境的行为的切肤之恨)

师:人类已经使不再生资源不断减少,再生资源不能再生。我们面临的将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惩罚。你看大气严重污染,水资源空前短缺,森林惨遭毁灭,可利用耕地不断减少,大量物种灭绝、长空在叹息,河流在呜咽。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生1:人类快觉醒吧!

生2:保护地球势在必行!

生3: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赶紧行动起来,保护地球吧!

3、学习“不能指望移居到别的星球”部分。

师:如果人类再不觉醒,长此下去,终有一天,地球资源枯竭,人类将何去何从?

生:老师,我在科普书上看到很多科学家介绍寻找第二个地球的资料,人类科技不断发展,将来移居到别的星球,不可以吗?

师:是啊,老师也听说过这样的报道。人类到底能不能指望移居别的星球而无视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请大家认真读书。(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穿插补充课件“太阳系中的绿洲”,拓展学习内容,丰富学生知识,引导学生明确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所以人类不能指望移居到别的星球。

4、学习“保护环境”部分。

教师阶段性总结,进入下文学习: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美丽可爱但又渺小,人类生活的范围很小,自然资源有限,而且不能指望移居别的星球,所以宇航员遨游太空时发出阵阵感叹。谁愿意有感情朗读宇航员的话?(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中体会宇航员对地球既可爱又容易破碎的感慨的心情)

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

生:保护地球。(教师板书:保护地球)

师:你的想法和书中一样吗?(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你觉得应该怎样保护地球?

生1:节约用水,植树造林,保护水资源。

生2:有计划地开发利用矿物资源。

生3:保护珍稀物种。不乱砍滥伐树木。

生4:少用一次性物品,减少环境污染。

教师小结:我们不仅要保护地球的现有资源用,还要注意开发新能源。

师:你知道哪些新能源?

生:利用水力、风力发电,利用核能……合理开发利

师:保护地球势在必行。让我们马上行动起来吧。每人设计一个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好吗?(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思想认识与实践行动相结合,语文学习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学生在电脑中设计宣传标语的图文。通过网络展示环保宣传标语的演示文稿:让天空蔚蓝,还大地绿色!爱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地球!保护环境,势在必行!只有一个地球,舍它无家

5、播放录像,配乐,四名学生轮读全文。(录像:与课文内容同步)

四、拓展延伸

调查周围存在的环保问题,写一份调查报告。可以手抄配图,也可打印装订。一周内完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掌握: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

滥用、威胁、目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等几方面的知识。

教学难点:

了解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

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资源状况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2:准备地球以及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情况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二、自由读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细读全文,自学生字词。

要求:读准生字字音,了解字义。

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畅。

四、检查自学情况。

五、精读课文。

1、读一读地球可爱的句子。

2、品一品地球资源有限而又遭受无节制的

开采和随意毁坏的段落。

六、整体熟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扣题导入

1、谁用“只有一个”说一句话,夸夸世上某种东西只有一个?教师总结:任何一样东西,不可能只有某一人独自拥有,就算是,至少可以克隆。但地球却永远只有一个,永远无法克隆,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师生齐读课题)

二、通读全文,寻找线索师述;

上节课,我们对本课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一起继续探究。请同学们浏览全文,找一找文中哪一句话完整的概括了地球的特点。生找出齐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

三、体味地球的外在可爱

1、出示课件(地球在宇宙中的美景)。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地球是如何美的。

3、找出书中描写地球美丽的句子,并分各种形式朗读。4、拉近与地球的情感距离。(我们人类把地球称为什么?)

四、认识地球的内在美。

1、理解地球的“慷慨”。

2、交流课外资料。看看哪些

资料能说明地球的慷慨?

五、查资料

找数据证明地球的大小。师述:地球像一叶小舟,载着60多亿人,在茫茫的宇宙中行驶,这叶小舟无怨无悔。她是多么的慷慨无私啊!我们的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她的呢?

六、探究地球易碎的原因。

1、昔日美丽的地球妈妈如今已伤痕累累,地球妈妈易碎的原因在哪儿?读课文第4节。

2、课件出示,地球被破坏的画面。

七、探讨有关“人类移居”问题。

八、升华情感。

1、写话抒情。

2、结束语。

九、在音乐中出示地球妈妈的话。

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

可爱

地球

易碎

慷慨

人类

★其他类似内容

1《我们的地球》教案8篇

《我们的地球》教案8篇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我们的地球》教案8篇,这些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地球的奥秘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教案,学生将学习...

查看剩余 81% 《我们的地球》教案8篇

2《我们的地球》教案推荐6篇

《我们的地球》教案推荐6篇

本文将为大家推荐6篇关于《我们的地球》的教案,这些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我们的地球。通过这些教案,学生将学习到关...

查看剩余 77% 《我们的地球》教案推荐6篇

3幼儿园大班《地球》教案6篇

幼儿园大班《地球》教案6篇

本文为幼儿园大班《地球》教案的精选合集,共收录了6篇教案。通过这些教案,幼儿将学习到关于地球的基本知识,如地球的形状、地球...

查看剩余 87% 幼儿园大班《地球》教案6篇

4《我们的地球》教案7篇

《我们的地球》教案7篇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我们的地球》教案7篇,这些教案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学...

查看剩余 76% 《我们的地球》教案7篇

5幼儿园大班《地球》教案7篇

幼儿园大班《地球》教案7篇

本文为幼儿园大班《地球》教案的精选合集,共收录了7篇教案。通过这些教案,幼儿将能够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如地球的形状、地球的...

查看剩余 73% 幼儿园大班《地球》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