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密码读书心得6篇
当我们的内心有了收获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及时写好心得,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人际关系,下面是18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藏地密码读书心得6篇,感谢您的参阅。
当我们的内心有了收获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及时写好心得,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人际关系,下面是18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藏地密码读书心得6篇,感谢您的参阅。
藏地密码读书心得篇1
大学毕业后,我参加了20__年临泉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通过招聘考试后我很幸运的成为一名特岗老师。现在已经整整工作1周年了,有些心得体会在此分享。
能够成为一名特岗老师,原因有很多,一是我自己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二是因为特岗报名不要报名费,我家庭贫困,2个孩子一起上大学,几年大学读下来,家里一贫如洗。也许对一般的人来说那几个钱算不了什么,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个很大的诱惑。三是我是师范类的大学生,正好家乡招老师,为了更好的照顾年迈的父母,我回来了。很多人不清楚特岗的含义,我爸妈认为是政府考虑就业问题国家特设的岗位,政府好啊;可是有的外人认为却特岗就是临时工,开口就问你,你有没有编制啊?难道这个编制就那么重要吗?以至于后来我都不说我是特岗的了。难到特岗就受歧视吗?不过学校领导和同事们还是对我非常关心的,我一去学校就带三年级语文课,外加六个年级的体育课。还清晰记得走上讲台的第一堂课,台下几十双眼睛在看着你,那是农村里的孩子特有的纯真的眼神(只有贫困地区才有特岗教师),他们给了我勇气,我认真的完成了第一堂的教学。下课后我发现自己已是汗流浃背,许是紧张,许是激动,许是兴奋……
不知不觉中,一年已经过去了,我的学生已经上四年级了,今年教师节收到很多学生的问候,那种感觉是无法用金钱和物质来代替的,觉得好像是自己孩子在给你带来问候。
在一年的学校生活中,我感觉自己没有长大反而还幼稚了,身边的同事是那样的真诚,学生又是那样的天真,我就是生活在一片净土之中。平时有什么生活中的问题有校长和主任的照顾,教学方面有教导主任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教导,同事们也相处的非常融洽。平时相处最多的也是学生。我们班的学生非常活泼可爱,虽然有时闹得我很头疼,很苦恼,但依然不减我爱他们的心,珍惜与他们相处的时光。跟学生相处很愉快。刚开始,因为是新教师,也是初次走上教育岗位的教师,我的心茫茫然,很怕上不好课,也怕教不好、管不好学生。可是现在,我不这样想了,我的心也不再茫然,而是有了明确的方向。我们班的学生很体贴,他们并没有因为我是新教师就对我有抵触情绪,反而很开心,很快便接纳了我。我现在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学生要更加懂事用功,同事们都万事如意。
经过这一年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我深知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强烈冲击下,学习对一个教师而言已不再有阶段性的界定,已成为教师的“终身大事”。初为人师,无论从教学还是教育的角度出发,都应有“求知若渴”的积极心态。我们新教师虽具有较新且全面的专业知识,但也应继续拓宽自己的视野,在知识的纵横领域上下功夫。“学生一碗水,教师一桶水”的观念已不在适应现代教师的要求。课下,我积极与学校前辈交流学习,使自己的眼界边的更加开阔,在他们那里,我学习了很多的教学方面的知识。此外,我参加中心校和县教育局举办的活动,在活动中,我收获许多实用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利用这些好的的教学方法,将学生都培养成一个个优秀的学生,更要将他们培养成一个个合格的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知道自己身上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我要说年轻就是我们的资本,我们有着不甘落后的进取心, 我会充满激情地奋斗、开拓、进取,将青春挥洒在自己热爱的教育热土上,我无怨无悔。
藏地密码读书心得篇2
看完《课堂密码》总觉得也应该说些什么。既然是“密码”,那就不一定人人都可以“解密”。自知愚笨,悟性不高,无法解开所有密码。所以,看不懂的、解不了的也就不勉强自己了。因为现在的教师,即使他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而他的“课外功”不够,还是算不了一个“好”教师,仅仅因为他教的学生的成绩没有那些“课外功”十足的教师教的学生的成绩来得好。呜乎,悲哉!人人都清楚,这十足的“课外功”要耗去一个教师的多少精力和时间,他哪会有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学生和教材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更不用说通过阅读来提升教学理念来。
回想自己刚参加工作时,业余时间里,自己有足够的精力看些教育和教学书籍及杂志,当然还有不少的专业杂志。在上班时间里,备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我总是能找到时间找学生谈心。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从容,有条不紊,也从来没有喊过一声“苦”“累”,因为那个时候,真不觉得苦和累。自己真是把教书这个职业当作自己“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一生”的事业了。至于学生,他们有时间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做好事”“文艺汇演”“参观工厂”“学农”等等,而这些活动表面上看是占了学习时间,实际上却是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所有这些让他们懂得: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学习时学习,娱乐时娱乐。那个时候我们学生的英语课本没有现在这样厚,学生要记要背的单词也没有现在这么多,可是,他们的英语基础和语言能力却要比现在的学生好得多。学习的兴趣也是自然的而不是逼出来的。
然而,现在的教师,早上6:30到校,“督促”学生早读或称作“早辅导”白天上课、备课、做课件、改作业、教育学生充斥了他们的每一天。说实在的,连备课也不可能做到每次认认真真了,更不用说有时间好好地研究学生和教材了。即使想找学生谈谈心,也不忍心占用他们的时间了。早自习?要早读,不忍心打断他们;课间?一天至少8节课,总不至于课间可怜的10分钟也去占用,而且很多的时候是不到10分钟的,老师有拖堂的或提前上课的,自己累点没有关系,但真不忍心;午间?一大堆的作业放学前要上交,又不忍心占用他们做作业的时间。所以,除了不得不处理的问题,随时随地解决,能省的“谈心”就省了,不能省的就“硬着心肠”占用他们的早自习、课间或午间时间了。傍晚5:30回家,那是一种怎么样的脚步?灌铅似的!记得一年青教师的妈妈问她女儿的一句话:“你们老师都有没有‘家’,他们烧不烧饭,吃不吃饭?都这么早上班,这么晚下班。”是的,要不是老公工作轻松,我可能很多的时候会饿肚子。因为很多的时候“累”超过了“饿”。可想而知,一个“累”超过“饿”的.人当他回到家里时会作出什么选择。弄吃的还是“睡一会儿再说”?往往这“睡一会儿再说”,即使醒来也不想再起来了。有过不少这样的经历。这样一种状态,怎么可能会有精力看书?即使有心看书,不一会儿就会睡着。至于现在的学生,学校里上课,做作业,到了家里继续做作业。正像我儿子说过的:“反正我做好了作业也不能玩,那就慢慢做了。”所以,很多的学生混着时间做作业。哪来以前学生“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学习时学习,娱乐时娱乐”的境界?学生和老师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真的好怀念以前的日子,可能真的是老了,也许是精神上的富足没有心情去追究物质上的贫乏,那时候,没有现在吃得好也没有现在穿得好。而现在物质上的富足却掩盖不了精神上的缺失。吃好,穿好,却总觉得心里面少了些什么。前几天散步时碰到以前学校的一个同事,他今年已经退休。我们摇着头谈现在的教育,感慨颇多!
又扯远了,大概又是一种老了的表现吧!今天食堂老板说的一句“你太老了”又一次提醒我真不该是还有理想和追求的年纪了。那是年轻人的事,记得80年代有一首歌里有句歌词:“有人喜欢你,只是因为你年轻”。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很少有东西可以左右我们的了,为了对得起自己就多做些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吧!我非常认同这种说法:“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虽然我已经走不了多远了,但总可以走下去。那就能走多远就走多远,走到哪就算哪!
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也为了自己教得轻松还是得注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课堂密码》封底周彬说了下面这些话:“ 我们需要成绩,但却不能从学生身上抢成绩;我们需要趣味,但又不能偏离学科来讨好学生;我们需要有序,但又不能用权力和体力去管制学生。
当我们不再用要什么就取什么,看不惯什么就改什么的心态来行事,而是尊重学生,尤其是学生的生活,尊重同事,尤其是同事的课堂时,才可能在有序的课堂中获得乐趣,在有趣的课堂中获得成绩。”
藏地密码读书心得篇3
西藏大小50余个谜团都由《藏地密码》揭示给无数的读者,在认真阅读之后,我觉得它传输给我不懈的精神、无尽的正能量,让我始终对着生活的目标前进。
一个拥有1米8身高、养殖藏獒起家、手攥过亿资产的藏族汉子卓木强巴,为了寻找他梦寐以求的藏獒---紫麒麟,创立一支由犬类专家、特种兵、密修高手组成的小队,置身到寻找紫麒麟的百队暗中竞争中。他们横穿过亚马逊丛林,为寻找卷轴线索而走遍了玛雅迷宫,挺进倒悬空寺探索奥秘期间,犬类学家方新双腿骨折,卓木强巴冻去右脚脚趾一只、患过血癌、破产,但他们依然用五年闯进香巴拉----紫麒麟的栖息地——一个未被发现的史前世界,想毁灭世界统治世界的小队终被万狼分尸,卓木强巴如愿找到紫麒麟。
卓木强巴始终明确目标,并用自己意志支撑着,即使他破产。那次,队伍因探究未遂而解散,他回到公司,盯着自己合作伙伴把公司贱卖后的公司旧址,尝到被背叛的酸辛。不久后,每天上门讨债的客户不下20个,他,这个曾经心理防线是如此稳固、身板是如此厚实的大汉,病倒了,没错,他患上了血癌。但他得到队友帮助,一直坚定着目标,他用目标所带来的力量毅然来到工木村,用古代换血术治好了病。
我总是迷惑在我该明确哪个目标,事实上,我应该把思考花在我明确目标后该如何使目标不受任何干扰地达到。比如我期末复习阶段,我的目标是考好期末考。一般复习阶段就会有大小不一的拦路虎,大则像患重病,小则像手机游戏的诱惑。我就常常遭到小拦路虎的拦路,初期我并不能抵御,手痒痒就玩一会儿,但今天一会儿明天一会儿着实地影响了我的复习计划,一怒之下我删去了手机里所有的游戏,这样的取舍保障了我的复习,让我达到目标。
?藏地密码》共有10本书,不只是仅仅精彩地纪录了藏族汉子寻找心中的藏獒的一个过程的10本畅销书,它们还是能教会一个人走向成功的10本教科书。
藏地密码读书心得篇4
看了奥巴马的演讲集和《无畏的希望》,我有些汗颜、有些惭愧。奥巴马律师出身,他在思考着什么?在做着什么?他在忧国(美国)忧民,他在为民请愿,他在愤世嫉俗,他在试图推倒政府的官僚习气,他在革命,在努力建设一个法治社会,在争取让美国每个公民有均等的权利。同样作为律师,我们国家的律师在想什么?在做什么?是不是更多的人在想着如何赚钱,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所谓的专业学习是不是纯粹以逐利为目的?虽然这和国家的体制有关系,我国的律师不可能在政治舞台占主导地位,那么我们每个个体就应该妄自菲薄,随波逐流吗?不,既然选了这行就要活得精彩,就要用法律多为他人、社会做些事情。我们需要独立的思考,西方法学界说像律师一样思考,那是独立的思考,我们作为律师有吗?奥巴马现在很郁闷,很难受,因为他认为自己的交际圈子在缩小,整天和银行家、政治家、企业家、律所合伙人打交道,接触普通民众的机会太少了,他不愿意!很多其他律师呢?他们在抱怨为何他们不能有那么好的关系,削尖了脑袋想融入那些高层关系!在这里,我不是指所有的律师,我想大部分是这样的吧。有真才实学、真正钻研某一法学领域、具有良好的修养与社会道德标准,这样的律师是我欣赏的,我估计也是社会欣赏的。以下为我抄录的有感触的句子:
像所有第一次参加竞选的人一样,我不放弃任何一次谈话的机会。我去过街区俱乐部的集会,参加教会活动,还去过美容院和理发店。如果见到街头拐角有两位交谈的人,我便会走过马路,递给他们竞选宣传册。1
我一直坚持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书,我喜欢这个工作,常常会有人邀请我做巡回演讲我保持了独立、奠定了声誉、稳固了婚姻,可这一切在我踏进首府华盛顿时——至少从统计上看——都面临着风险。我每天给民主党主要捐赠人打四五个小时的电话,试图得到他们的回复。我召开过记者招待会,却没有一个观众。
然而,大多数时候我都是独自驾车游说的,首先从芝加哥的一个个选举区,再到各县各镇,最后跑遍了整个州。
我只能靠朋友和熟人关系去敲开每一扇陌生的大门,或把拜访安排在教堂、工会大厅、桥牌小组或rotary club这些地方。有时赶了几个小时路程后,发现只有两三个人围坐在餐桌旁等我。
连月以来的谈话让我有所感悟。如果要说,那就是我发现原来人们的希望竟是如此朴实。一致的信念是没有种族、地区、宗教和阶级之分的。他们大多数认为,只要一个人想工作,就应该可以找到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人们不应该因为生病就必须去申报破产;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真正的教育——这不应该只停留在嘴上;穷人的孩子也应该能上大学。他们想要远离犯罪和恐怖分子的安全感,想要清新的空气和纯净的水,想要有更多陪孩子的时间。他们想在年老时能够体面地退休并受人尊敬。
我认为城市中心的苦恼大部分来自于文化上的衰落,这是无法单纯用金钱治愈的,价值观和精神生活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国内生产总值。
就在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审议机构里面,没有一个人在倾听。
在我的理解中,政治就是一项身体对抗激烈的体育运动,即使是横眉瞪眼和偶尔脚下使绊儿也不会被判犯规。
我们真正的麻烦是横亘于我们的崇高使命和渺小政治之间的鸿沟——长期以来我们容易陷入一些细微琐事之中,往往不能再紧要关头做出重要决策,无法达成一致来解决所有的重大问题。
我们认为信仰是一切幸福和理解之源,然而我们却发现,在信仰的表达和理解上出现了分歧。
当然,还有千百万日夜辛勤工作的美国人要告诉我们另一个故事。他们在工作着或正在寻找工作,开始创业,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穷于应对疯涨的油价和不足的医疗保险,以及由于破产法庭而无法领取应得的退休抚恤金。他们时而对未来充满希望,时而又跌入绝望的谷底。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矛盾和含混。
无论何时,只要有机会,她(作者母亲)就会给年幼的我灌输她心中的价值观:宽容,平等,帮助弱势群体。
他谦和的态度变得救世主般坚定。看着多数共和党参议员同僚全神贯注地倾听他的每一句话,此时我注意到权力所能带来的这种危险的隔离感,领会到先辈们设计权力制衡体系的英明。
直到他(小布什)离开大厅,我才意识到谈话的时候我的手一直搭在他肩上-----一个我下意识的习惯,但是我想,这个习惯为我交了一大帮朋友,更不用说大厅里特勤局的人员了,真是不容易。
需要强调的是,全伊利诺伊州、全美国正在不断地发生一场彼此互相影响、相互渗透的交流,一系列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碰撞,虽不全然有序,但基本平和。不同的身份正在混作一起,然后以新的方式取得一致。信仰不断地摆脱断言的羁绊。肤浅的预期和简单的解释正不断地被颠覆。
?独立宣言》隐含的基本思想——我们生来自有,所有的人;我们每个人生来具有许多权利,若没有正当理由,任何人、任何国家不能剥夺;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我们可以也一定能过上我们想要的生活——每个美国人都知道。这个思想日复一日地给我们指引方向,确定路线。
多数肯尼亚人具有一种恐怖感:他们的命运不在自己手中。我同辈的亲戚告诉她,如果不行贿,找份工作或者自己做生意将十分困难。活动家告诉我们,由于表达对政府政策的反对他们被关进大牢。
但是我们也从正面理解我们的自由权,这体现在机会的理念和有助于实现机会的附属价值观中——所有那些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在《穷理查的历书》(poor richard/s almanack)中第一次普及,一辈子持续激励我们忠诚的朴素美德;自力更生、自我修养和承担风险的价值观;奋发图强、严于律己、自我克制和努力工作的价值观;节俭和承担责任的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植根于一种对生活的基本乐观态度和对自由意志的信念——一种这样的信心:通过勇气、汗水和智慧,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不受命运的限制。但是这些价值观同样表达了一种更宽广的信心:只要每个男人和女人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利益,整个社会就会欣欣向荣。我们的民主政治制度和自由市场经济的繁荣取决于国内占大多数的拥护这些价值观的美国人。
如果我们美国人本质上是自由主义的,如果我们天生不满部族忠诚、传统、习俗和种姓制度的历史,那么认为这就是我们的全部将是个错误。我们的个人主义始终和一套共有的价值观粘在一起,这种粘合剂每个健康的社会都需要。
我们珍重爱国主义和国民责任,一种为国家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我们珍视超乎我们自己的信仰,不管它是以正式宗教还是以道德规范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也珍视我们表达互相关注的一些行为表现:诚实、公正、谦虚、和善、礼貌和同情。
没有什么比遇上一位以工作为荣或者乐于付出的人——会计师、管道工、三星上将、电话那头看来真的为你解决问题的人——能让我感到高兴。但后来这样的相遇似乎十分少见;我似乎花更多的时间在商店里寻找人帮我,或者等待送货员出现。
我和许多保守人士一样,相信文化力量在个人成功和社会团结中的决定作用,相信我们若忽视文化因素就会自食其果。
保罗品质的最后一个方面——同情心——是一种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欣赏的品质。它是我道德准则的核心,是我所遵循的为人准则(golden rule)——不仅仅是呼唤同情或呼唤慈善,而是一种更高的要求,一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和从他人的角度来认识事情的本质。
然后我想到林肯,与前辈和继任者不同,他既清楚我们的民主协商有何作用,也明白这种协商有何局限性。
他(林肯)一直在内心中努力对两种对立的观点一视同仁——我们必须对话并达成共识,正因为我们都不是完美的,都不能确定上帝是否支持我们的行动;尽管如此,我们有时也必须采取行动,好像我们确信上天会保证我们不犯错误。
我想,对每个参议员来说,这多多少少是实情:担任参议员的时间越长,你交际的范围就越窄。
藏地密码读书心得篇5
花了两个半月的下班休息时间。终于把一百二十万字的《藏地密码》从第一部看到第十部!刚刚看完,内心还真有点小激动。意犹未尽的感觉!如果何马还想写,再编几部应该是没问题的。貌似这个故事,就这样终结啦!
看着这个故事、仿佛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活在我心里啦!卓木强巴、吕竞男、张立、敏敏、方教授、岳阳、亚拉法师、巴桑……有时候会觉得看书比看电视有趣!我们看书可以自己细细品味推敲!看电视容易受演员的表演等诸多客观因素影响。
这么长的故事、能让人坚持读完!这本书一定有些他自身的魅力所在!这是部探险小说,里边有很多关于格斗方式、如何穿越原始森林、如何观查气候变化、野外求生、间谍反间谍、关于佛教、关于历史、关于哲学,里边还有我感兴趣的可可西里,玛雅文明!因有尽有、堪称一本百科全书!所涉及的知识面真的太多太多!
这里边我最欣赏卓木强巴!他确实是幸运的大智若愚。我欣赏的是:在他身上我读懂了一种叫做信仰的东西!因为信仰、所以无所畏惧。我也欣赏张立和岳阳。那种几次都在绝望边缘,始终不离不弃共度难关!我读懂什么叫铁哥们!如果不是后面作者有意给张立安排了位女神、恐怕张立和岳阳会被我们误会!不由让我想起《断背山》。
就像何马本人说的一样,开始构思是想写一个人找一条狗的故事!我刚看第一部开头的时候,只是觉得这故事很普通!作者喜欢运用大量的修饰词,像玩捉迷藏、埋下大量伏笔!或许、这个故事也是被作者写着写着就越发顺畅。我们读者也更加被吸引!
这个长故事、带给了我许多乐趣!让我感悟到很多。具体都有哪些,只能说很多东西都在潜移默化的进行着…
就像网上流传的一句话:如果你们觉得我变了!那是因为我没按照你们所认为的方式生活。
香格里拉、那个我一直向往的地方!从此,你就只在我心中!看到网上,许多地方都声称自己才是香格里拉!其中的目的,是不言而喻的!都是被现实利益给熏陶的。就像藏地密码中当他们找到了传说中的香巴拉时,他们同时也失去了……
藏地密码读书心得篇6
今年暑假,读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周彬著的《课堂密码:对课堂教学的深度思考》一书,假期中静下心来读了读,该书分为五个部分,即:打造“有效课堂”;营造“有趣课堂”;塑造“有序课堂”;课堂中的“学生”;课堂中的“教师”。这本书很有条理,系统性很强。随手又翻到书中某一页,语言很平实,没有让人感觉深邃的理论,和我们平时的教学随笔差不多。这本书如同工作中的导师,引领我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我们需要成绩,但却不能从学生身上抢成绩;我们需要趣味,但又不能偏离学科来讨好学生;我们需要有序,但又不能用权力和体力去管制学生。当我们不再用要什么就取什么,看不惯什么就改什么的心态来行事,而是尊重学生,尤其是学生的生活,尊重同事,尤其是同事的课堂时,才可能在有序的课堂中获得乐趣,在有趣的课堂中获得成绩。”我们每天都在喊”“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大家也都在努力做,可是效果并不是很好,我们每天在忙碌中度过,早上进教室指导早读,收作业,批改作业,督促改错,辅导学生;我们每天在抱怨中生活,抱怨学生这个题讲了好几遍,学生依然出错。抱怨班上总是那几个调皮的学生让你不省心。我们每天都在责怪自己,每天都在勤奋地工作,但是一件事都没有做好。
我捧着《课堂密码》坐在桌前,静心地品味“密码”的滋味,不由地在得到美美的享受同时,也使我陷入深深的思考,感到了隐隐的阵痛,又仿佛给予我的困惑以答案,让我毫无选择地细细盘点着自己走进课堂的点滴收获。当看到周彬博士观点时,有一种被感动的感觉,特别是周彬博士提到的很多问题也都是走进课堂时看到听到的,看到周彬博士分析得那么透彻,我自己也收获颇多、感悟不少。
为何教师总是忙而无功?周博士在书中告诉我们,要“打造有效课堂”。什么叫课堂教学?什么叫“有效课堂”?仿佛没有比考试更直接、更权威、更有说服力的。作者对考试前师生既紧张又忙碌的日子描写让人不免一笑:用忙碌来麻痹自己的神经,减轻紧张感。教师生怕还有什么知识点没有讲给学生听,学生生怕还有什么知识点没有掌握,大家都在过着查漏补缺的生活。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在考前百分之百地掌握知识点,学生自己也是如此。可是,教师与学生呈现出来的疲态、显现出来的茫然,很难让人相信这支疲惫之师能够在高考或中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确实,几乎所有的教师都知道:在学生前期的学习中,储存知识的能力肯定比提取知识的能力更重要;但在后期的学习中,提取知识的能力就显得更有价值了。当然,只是根据学习的阶段来区分知识的储存与提取哪个更有价值,既不科学也不全面,因为不管是知识的储存还是知识的提取,都是贯穿于学习、教学的整个过程的。
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个公式:“成绩竞赛=专业竞争+时间竞争”。在教育理论上,良好的教学业绩至少要三个要素——教师是的教学专业水平、教师的投入程度和教学工作环境,其中教学的专业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是,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尤其是教师间的教学竞争中,这个结论就不那么准确了。在一个学校中,教学的工作环境可以不予考虑,所以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教师投入的时间就是考察一名教师的教学成绩好坏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对于一名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是比较固定的,就像是一个人的智商和体质往往是天生的,虽然可以改变,但是改变的成本非常的大,过程也很长,为了达到快速提高成绩的办法目的,很多老师就不得不在时间上打主意。
对于很多事情“笨鸟先飞、勤奋、忙碌”都是褒义,但是对于教师来说怎么能高效的完成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第一,在教学上,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能力,这样就需要根据新课程标准仔细研读把握教材,备课时不断提升自己对课堂的预见能力,设计生动有效地活动课堂,提高课堂效率,真正的给学生们带来他们喜欢和需要的知识。这个要求是非常高的,在与不断地学习、思考和严格要自我要求,这也是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最好加以改变的一条。
第二,在自身素质提高方面,教师的个人素质是决定教学专业水平的关键,像是专业知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的思想都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条件。像是语言表达能力和思想都是与生俱来的,要想改变非常的难,需要坚持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所以不断地学习,给自己充电,不断为自我实现而努力。
第三,在时间分配方面,教师的工作琐碎而繁杂,但就是在一样的工作强度下,还是经常看到很多教师不会占用学生的课下时间、利用课间时间充分的运动、课下进行午休,并且他们也不把工作带回家中,一样可以把工作完成的很出色。他们怎么做到的?秘诀就是合理分配时间:由于课前备课十分精细,学生们能够当堂达成学习任务,课下基本不用找学生辅导;合理制定计划,按部就班的完成一项项工作;不拖拖拉拉,把工作赶到前面做。每当自己挠头于眼前大把的工作而犹豫先完成哪项的时候,别人早已进行一半了。做到合理计划工作时间,不仅有利于自己的工作,对于身体和心情也是一样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