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内容推荐5篇(1. 灾害安全教育班会:让生命更安全 2. 学习防灾减灾,共筑平安校园 3. 防灾教育班会:安全常伴左右 4. 班会分享:生命安全的守护者 5. 防灾减灾教育:筑牢安全基石)
当然可以,以下是你需要的文章开头: --- 近年来,灾害频发成为社会关切的焦点之一。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本文将推荐五篇针对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主题的班会内容,旨在为教育者提供有力支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提升自救能力。以下是我们精选的五篇内容,希望能在您的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内容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为根本,以提高学校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的减灾能力为重点,全面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观念,切实提高师生的避灾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创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活动主题
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三、活动时间
xx月xx日
四、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五、活动内容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牢固树立“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对学校安全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摆在学校议事日程上,作为学校安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2、大力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1)制定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措施、方法等。
(2)5月12日,教学楼电子屏展示活动主题,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3、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
(1)国旗下讲话。
(2)以班级为单位观看防灾减灾教育宣传片。
(3)围绕“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师生安全意识”为主题,出一期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年级板报,深入浅出地宣传防灾减灾有关知识。
(4)开展一次紧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
4、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
由校领导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的教室、运动场地以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六、活动要求
1、各年级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使每位同学知晓防灾减灾知识,增强自救自护能力。
2、强化责任,严密组织,确保防灾减灾活动取得实效。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内容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防灾减灾的知识,通过学习增长避灾,自救的技能,并能运用已掌握的造型表现方法,创作出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找资料、观看视频、自主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增长自救技能,并能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将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大胆的表现出来。
认识防灾减灾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难点:
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增长避灾、自救的技能,运用造型表现的方法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难点:
思考、体会防灾减灾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防灾减灾的资料。
导入新课:
教师:灾害的种类很多,按照起因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大类,它们给人们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务损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防灾减灾》。
讲授新课:
了解常见人为灾害及防护知识。
1、火灾。教师:“灾”字怎么写?出示“灾”的艺术字。水火无情,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说起火灾。请同学们看视频,说一说火灾带来了哪些危害,如何防范,如何逃生、自救。
2、交通事故‘交通事故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灾害。多数事故是由于违反交通规则造成的。作为行人,我们应怎样避免发生交通意外呢?
3、意外伤害。意外伤害发生了,你会怎么做?请每组学生派出一名小演员,为我们即兴表演一下这样的场景:一个同学不小心从体育器材上摔下来了,你会怎么做?提示学生在观看表演的同时,观察受伤同学的动作和表情是怎样的,其他同学有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教师绘画,示范人物动作、表情,合理安排构图。
4、出示课件和观看视频了解自然灾害及防护知识。请学生分组讨论,并介绍防灾措施和场景。感受画面效果。
5、课件出示三幅宣传画。提问:作品向我们宣传了哪些防灾知识?它们是如何表现防灾减灾的?出示更多作品,提问:画面中表现了哪些灾害情景?说一说,作品是用什么方式表现的?课件中的构图都不相同,请学生观察对比,说一说哪幅构图好,为什么?这样的画面可以怎样调整?
作业设置
用绘画的方式,创作一幅以防灾减灾为题材的作品,组织防灾减灾小画展。
展示评价
布置展览,进行展示。评价要点:主题明确,有想法;表现生动,有细节。
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让学生了解更多防灾减灾知识。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内容篇3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x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深入市、区教育系统的工作要求,使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环境落实在实处,促进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特制订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切实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防震减灾意识,根据我园实际情况,在提高我园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上抓出新成效,形成全园主动、科学的宣传防灾减灾意识,我园定于20xx年5月11日(周三)至17日(周二)为全园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主题为“减少灾害风险 建设安全城市”。
二、建立组织,统筹指挥
为加强对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的领导,确保活动措施落实有效、安全实施,幼儿园成立防灾减灾宣教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园长(唐燕)
副组长:安全保卫干部(刘民)、保教主任(蔡英华)
组 员:保健医年级组长及各班班长。
三、搞好宣传,积极动员
开展防灾减灾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各类灾害基本知识和防灾避险、自救自护等基本技能,提高教职工、幼儿、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活动主题:
“减少灾害风险 建设安全城市”
五、活动时间:
5月11日——5月17日
六、具体内容:
制作以“减少灾害风险 建设安全城市”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板。
进行校园安全大排查,检查重点饮食卫生、校园门、窗、栏杆、教室、厕所,大型玩具等认真排查,做好记录,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落实“两个一”活动:一次“紧急避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以班为单位围绕主题开展一次集体安全教育活动 。
利用微信、校园APP、幼儿园微家园网站进行宣传;
七、活动要求:
各班要以防灾减灾为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体安全教育活动;
总务部门要精心安排、全园紧密配合,做好演练活动过程的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演练活动安全、规范、有序。
各班班长要服从大局,听从安排,本着对幼儿园、对小朋友、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落实幼儿园安排的教育活动方案,确保今年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圆满成功。
做好阶段性总结。活动结束后认真总结与落实,力求将我园防震减灾工作落到实处。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内容篇4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防震减灾知识,在突遇危急情况时能够进行一些有效的举措,从而保护自己减少伤害。
教学过程:
一、师讲解大地震的情形,将受灾情况与学生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到地震带给人类的危害。
二、质疑:假如我们遇到了地震,你会怎样做?怎样才能有效的保护好自己?
师生交流。
三、师讲解:如何有效的防震减灾。
(一)面临地震,如何做好防震减灾?
1、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内,如离门窗较远,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安全的。另外,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暂避。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到宽敞的户外。撤离时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
2、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情。如果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最好将手或皮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并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和围墙、狭窄巷道等。
(二)发生险情时,如何救助?
1、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应用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避免被烟尘呛闷窒息,还应尽可能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品,最好朝着有光线的地方移动。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坚持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越大。此外,外面的人废墟下的声音不容易听见,因此要等到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或敲击墙壁等。
2、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先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不要强拉硬拽。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
(三)地震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则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支撑,减小伤亡。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职工,震时可头顶被、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一般来说,不要跑出建筑物,最好就近找个安全处躲避,待地震后,如果需要疏散,再沉着离开。
2、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夜间地震时,要争分夺秒向安全地方转移,不要因寻找物品和穿衣而耽误时间,如有可能,要立即拉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明火。照明最好用手电筒,不要用火柴、蜡烛等明火。
3、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倒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千方百计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喊大叫,要静听外面的动静,如听到有人走过的声音,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同时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找食物维持生命。
(四)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五)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六)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七)户外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雨篷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四、学生交流了解到的防震知识。
五、小结。
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采取相应的措施,就一定能够战胜灾难。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内容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演习,训练幼儿在地震的状况下根据幼儿园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儿遇到地震时能听从老师的指挥,做出基本的自救行为。
3、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幼儿共同收集报刊、杂志中有关汶川地震的资料或图片。
2、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识。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
1、请学生闭着眼睛听音乐,让学生感受地震时天崩地裂的感觉。教师观察幼儿的`表情。
2、听完音乐提问:音乐表现的是什么事情?(地震时的声音)幼儿听了音乐以后有什么感觉?(害怕、担心)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地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
二、幼儿自主进行撤离演练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按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练,教师对幼儿的演练做观察记录。
三、幼儿评价自己的撤离演练
四、教师对幼儿的撤离演练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观察记录,总结幼儿的演练效果(教师从幼儿的撤离路线,撤离时的动作进行评价)
五、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2、提问:我们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护自己?幼儿讨论寻找最有效的保护方法。(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