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音乐教案7篇

写一份出色的教案,让我们能够更有计划地进行教学指导,我们都应该认识到,教案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具,18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优质音乐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优质音乐教案7篇

写一份出色的教案,让我们能够更有计划地进行教学指导,我们都应该认识到,教案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具,18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优质音乐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优质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小篱笆》所表现的美好意境。

2、学习第一段歌词并初步进行演唱。

活动准备:

录音磁带歌曲《小篱笆》

歌词准备

图片若干

活动流程:

一、说一说:花园里的小篱笆

教师:你见过篱笆吗?在哪里见过呢?篱笆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篱笆吗?

预设幼儿回答:

1)见过,在我家门口,篱笆是一根一根的,我很喜欢篱笆。

2)我没有见过。

教师即时回应:我们来看一看,这就是篱笆,篱笆很好看,还有一首很好听的歌呢!

二、欣赏歌曲《小篱笆》

1.教师播放歌曲录音磁带,幼儿欣赏。

2.教师: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花园里都有哪些美丽的景色?

预设幼儿回答:我觉得小篱笆很漂亮,花园里还有很多好看的花。

三、歌曲表演

1.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启发幼儿边听边想: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歌曲。

2.教师可唱出歌曲中较难表现的句子,引导幼儿发散思维,设计动作:“微风吹过小篱笆”“太阳出来天气暖”“青青的草儿发嫩芽”“野外的小河流水了”“如今爬上牵牛花”“滴滴答……”

3.幼儿跟随歌曲录音,集体表演歌曲。

价值分析:

导入今天要上的.篱笆的内容,让孩子对篱笆产生兴趣,进而对于篱笆有了解的欲望。

让孩子们认真倾听歌曲,发现歌曲中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然后来说一说,培养倾听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这个环节是对整首歌曲的诠释,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理解诠释出不同的动作,充分发挥想象力。

优质音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乐意随着音乐模仿小鸟飞,喜欢做小鸟和大树的游戏。

2、体验小鸟和大树的相亲相爱。

3、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听音乐做小鸟和大树的游戏

2、难点:模仿小鸟飞

活动准备:

1、动画:大树和小鸟

2、大树手饰、小鸟挂饰

3、音乐:小鸟飞

活动过程:

小鸟飞飞——模仿小鸟飞的动作

听音乐:猜猜谁来了?

屏幕上出现飞翔的小鸟

小鸟是怎么飞的?

一起模仿小鸟飞

观察要点:

1)谁的翅膀最柔软?张得大大的?

2)哪只小鸟飞得高又高?(小脚踮起来)

?幼儿已有的动作经验是脚步不动,翅膀飞起来时上下动的幅度不是很大,因此在模仿小鸟飞时,可用策略:找找谁是我的小鸟孩子来提升幼儿的原有动作经验、用鸟妈妈和小鸟一起飞的方式来梳理幼儿的动作经验,引起幼儿的模仿】

想象:小鸟在天上飞啊飞,还会干什么呢?

请个别幼儿来演示动作:如理理羽毛、喝喝水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小鸟飞。

二、小鸟和大树做游戏

1、屏幕上出现大树:大树在干什么呀?

2、一起听着音乐模仿大树轻轻地摇动手臂

3、欣赏动画:小鸟和大树的游戏

小鸟和大树是怎么做游戏的?

追问:小鸟什么时候会停下来呢?找到朋友会干什么呢?

4、再次欣赏动画。

森林里住着可爱的小鸟,它围着大树飞来飞去可高兴了,音乐停了,它们就和大树抱一抱,做最好的朋友。

5、游戏:小鸟和大树

1)游戏规则:

谁愿意演小鸟、谁愿意演大树?(分别戴上手饰和挂饰)

什么时候小鸟和大树拥抱要听好哦!一只小鸟找到一棵大树朋友。

2)幼儿结伴游戏

观察要点:

小鸟是否能在音乐停止时找到大树朋友

小鸟和大树朋友是否拥抱在一起。

?如大树朋友没有小鸟,则可以通过策略:大树很孤单,需要鸟朋友来吸引小鸟和大树做朋友;在游戏过程中需要关注大树,是否能听着音乐轻轻地摇动手臂,教师可以和大树一起做动作】

3)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可以换一个大树朋友一起游戏

三、拓展:小鸟为什么要做大树的朋友呢?

欣赏小鸟和大树相亲相爱的照片:做鸟窝、在大树上休息等。

活动反思:

?大树和小鸟》一首十分简单活泼的儿童诗,非常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在教授这首儿童诗诗,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这首好听的儿童诗吸引了。整个活动开展的十分顺畅。

活动开始,我把大树和小鸟的.图片展示给孩子们观看。请孩子们想一想,这棵大树是什么样子的,小鸟会在大树上面干什么,大树又会做什么。让孩子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进行诗歌的朗诵欣赏。诗歌很简单,配上准备好的图谱,让幼儿们耳目一新。图谱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儿歌,还能让他们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主动学习,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非常喜欢,也很感兴趣。在互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我一次又一次的抽掉图谱,和孩子们玩“去图谱背儿歌”的游戏,孩子们十分感兴趣。在边游戏边记忆的过程中很顺利的把诗歌记住了。

?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的乐趣。”因此,在活动中,我设计了分角色表演,首先,由老师扮演大树,找几个较为活跃的孩子做小鸟,来表演这首诗歌。然后请男孩子做大树,女孩子做小鸟表演,最后男女小朋友交换角色表演。让幼儿在游戏情景中互相交往、互相合作。《纲要》还告诉我们: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还设计了仿编诗歌的环节,仿编诗歌是一种融思维、语言发展一体的创造性活动,在这中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我运用多种方法,把多个领域的知识相互渗透。整个活动中,我除了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将社会方面的内容巧妙的渗透在其中,比如,让幼儿了解了好朋友之间那种相互依存、友好的关系。增强了幼儿之间礼貌交往的意识,充分体验到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幼儿自始至终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通过仔细观看和积极讲述,幼儿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运用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情境。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而让幼儿“有话可说”就是语言教学活动的关键。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离不开循循善诱,更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法则。幼儿个性化语言的发展,需要教师适时引导,这样他们才能有自己的语言本色,每个人才能从不同的角度说出他们自己想说的话。

优质音乐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乐器”进行演奏,体验“打鼓”的乐趣。

2、随音乐演奏,表现乐曲欢快的情绪。

3、体验与爸爸妈妈们共同进行打击乐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水桶、牛奶罐、脸盆、筷子等,《加油干》图谱、音乐《加油干》。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来到了我们的幼儿园,你们的心情怎么样?那我们怎么欢迎他们呀?

2、引入:我有个建议今天我们用鼓声来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们,你们说好吗?(师向幼儿介绍鼓:水桶、脸盆、筷子……)我们的“鼓”和以前打击乐里面用到的鼓一样吗?谁会用这些“鼓”敲出好听的声音呢?

3、幼儿自由打击。

(1)师示范敲击鼓,并说出欢迎词:爸爸妈妈|中一班欢迎|你-|

(2)幼儿敲击鼓声说出欢迎词。

(3)师小结:重点说出幼儿敲的方式:如敲鼓面、鼓棒和鼓边。

4、讨论图谱,并尝试打击基本节奏:

(1)师出示《加油干》的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师唱改编过的歌词:欢迎你呀么嗬嘿,欢迎你呀么嗬嘿,我们大家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呀么嗬嘿!

(2)幼儿跟随《加油干》的音乐唱欢迎词,表现内心的愉悦心情。

(3)我们一起来看看图谱,这么多各种各样的鼓我们要怎么样跟图谱配合起来敲击呢?(师幼共同为图谱配鼓)

(4)幼儿看图谱用“鼓”演奏。

(5)请个别幼儿合作演奏。

5、幼儿与爸爸妈妈共同用“鼓”进行演奏,表达心中的快乐。

优质音乐教案篇4

设计意图:

以《瑞典狂想曲》开展系列同课异构活动,幼儿喜欢炒豆豆的游戏,通过在音乐种豆豆、浇水、松土等情境中,在"炒豆豆"时,能通过互动、爆豆豆等激发幼儿游戏的乐趣,在音乐中进行情境表演,感受音乐的活泼、轻松的氛围,体现三段体的结构,大胆进行创编,体验游戏乐趣。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瑞典狂想曲》活泼轻松的氛围,借助图谱支架,表现音乐三段体的旋律变化。

2.能根据情节大胆创编游戏动作,在句末音处表现"爆豆豆"的趣味情节。

3.提高与同伴合作游戏的水平,分享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活动准备:

1.教学图谱一份。

2.音乐《瑞典狂想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节,直接导入。

教师:昨天老师在农场锄地时,挖到了几粒种子,是什么种子呀?我们把它种下去,看看它能长出什么来?

教师:怎么种呀?

二、借助图谱,欣赏音乐。

(一)探索a段音乐,尝试玩"种种子"的游戏。

1.三个合作,随乐有节奏地去农场种菜。(分角色表演)

2.创编动作,分种子和劳动者角色表现音乐。

教师:种子种好了,接下来要做什么啊?(给种子浇水、松土)

3.完整倾听a段。

出示节奏图谱,欣赏音乐。

4.完整表演a段。

(二)探索b段音乐,尝试玩"种子生长"的游戏。

1.创编种子成长动作。

2.种子和小农夫互动。

3.创编摘豆子动作。

4.听音乐合拍表演。

(三)探索c段音乐,尝试玩"炒豆豆"的游戏。

1.探索炒豆豆的方法,学会看图谱,理解并表现乐句末换锅"爆豆豆"。

教师:豆豆成熟,接下来该干嘛了?(炒豆豆)

2.听着音乐玩炒豆豆游戏。

三、完整表演,分享快乐。

活动延伸:

1.尝试迁移经验,表现"炒豆豆"更加高级的玩法(翻锅炒豆)。

2.尝试将生活中的其他情景创编成音乐游戏。

活动反思:

开学第二周,我们开展了一个音乐活动:《炒豆豆》,这个活动的目标是学习儿歌内容,学做手指动作,掌握手指游戏的玩法;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手指游戏的乐趣;提高与同伴友好合作开展游戏的水平。在活动中幼儿很感兴趣,玩得好开心,首先我教幼儿学会儿歌,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再玩游戏。玩游戏时先学会左手的动作,再学习右手动作,重点把右手学会。学会右手之后,再教幼儿自己左手和右合作表演,学习两次之后,再邀请两个幼儿上台表演,然后再加到三个人玩游戏,再加到四个人玩然后再围成圈玩。幼儿玩得好开心,整堂课都很认真。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反复玩了好多次,仍然很认真,因为每次玩的时候都比上一次加了难度,对幼儿来说每次都是一个挑战,如果他不听就不会玩,所以幼儿很认真。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开展活动时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优质音乐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三拍子歌曲《小雨点跳舞》。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

3、在创编活动中体验歌唱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1、自制卡片式图谱, 4个,小雨点4种各2个,︵2个。

2、人手一份绘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老师,您好》。

二、学习副歌部分,探索用象声词表现小雨点跳舞的声音

1、(出示图片︵)教师边指图边范唱,带领幼儿学习彩虹唱歌。

师:这是彩虹,它会唱歌,让我们听一听彩虹是怎么唱歌的。

(教师范唱:4 6 6.6︱4 6 6-︱3 5 5 .5︱3 5 5 -︱)

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师:彩虹是怎么唱歌的呀?(幼儿随乐演唱)。

2、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小雨点跳舞的声音,并在音乐的伴奏下学习演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师:(出示图片小雨点)这是小雨点,它会跳舞,还有几个小朋友和它一起跳舞呢!(依次出示图片小雨点)。

师:小雨点从天上落到地上,它们跳舞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教师范唱:6 4 6 4 6 4︱ 5 3 5 3 5 3 ︱4 2 4 2 4 2 ︱31 - ︱31 - ︱)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 答 滴 答

3、教师带领幼儿随乐演唱歌曲后半段。

师:这一次我们把彩虹唱歌和小雨点跳舞的音乐连起来唱一唱。

三、完整学唱歌曲

1、教师随伴奏逐一出示歌曲前半段的图片,并学唱歌曲前半段。

师:我这里还有许多小图片,你们发现了什么?

2、幼儿欣赏教师完整范唱歌曲的前半段。

师:那小问号究竟唱了什么?请仔细听!

(教师范唱歌曲前四句)

3、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的前半段。

四、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前四句歌词,同时在绘画活动中倾听教师完整范唱。

1、教师提出要求,幼儿作画。

师:小雨点可能会在哪里跳舞呢?请你用勾线笔在纸上画出你的想法。

2、幼儿交流绘画作品,教师选择适合的四幅答案贴在“?”处。

五、看教师指图,完整演唱歌曲

1、师幼问答式合作演唱歌曲。

师:有问号的地方我来唱,贴图片的地方你们唱,好吗?记住在我唱完四句话后你们再唱,行吗?

2、教师更换四幅绘画作品,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优质音乐教案篇6

梦幻溪(第一课时)

一、设计意图:

这首瑞典乐曲《梦幻溪》为小调乐曲,曲式为ab曲式,音乐旋律优美动听,故事的牵引,让孩子们走进圆圆和溜溜两位主人公的梦幻世界,并在优美的旋律当中一起翩翩起舞,用美妙的声音、用柔美的肢体跟着音乐一起来绘画,装饰着美好的嘉年华会。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肢体游戏、道具律动,感应乐句的优美,并充分体验与同伴共舞的快乐。

2、感应ab曲式。

三、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音乐《梦幻溪》

2、飘带人手一件,红黄蓝绿四组纱巾若干。

四、活动重难点:

1、重点:用肢体、飘带表现出四大乐句的优美旋律。

2、难点:初步用手和飘带划出a段音名的高低旋律

五、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梦幻溪的美好嘉年华会;

1、看图讲述,师生共同体验嘉年华的快乐时光。

故事:一场盛大的嘉年华会将在梦幻溪举行,雨滴婆婆带着水滴精灵们朝着梦幻溪出发了,顽皮的圆圆和和溜溜两个人跑到了香蕉树林里玩起了溜滑梯,当圆圆和溜溜玩的正高兴时,突然想起了水滴婆婆的叮嘱,便急急忙忙的往梦幻溪的方向前进,可是,梦幻溪到底在哪里呢?圆圆和溜溜只好乘着小青蛙的荷叶船,继续往前走,经过了一片美丽的森林,突然这时候前面传来优美的音乐:l. l si l s f m r d t. l. si. l. t. d t. l. …………小朋友,你们猜,圆圆和溜溜找到梦幻溪了吗?

(二)手之舞:感应优美的乐句

1、 老师轻哼音乐旋律,幼儿静静聆听,老师引导幼儿用手画出代表乐句的涟漪(乐句配上语词:小圆点慢慢变大了…………)

2、 a段:教师哼唱唱名旋律并用手臂飘点出旋律之高低,幼儿模仿。

b段:在空中用手轻柔的画出4个乐句。

师:你会一边听着音乐,一边用着你的小手、脚、肩膀、身体,画出好看的水纹线吗?试一试吧!

(三)道具游戏:飘带之舞

1、a段:聆听老师哼唱旋律,并用飘带上下飘荡划出旋律之高低。

b段:在四周的空间画出乐句的线条,或画出水面的涟漪状。

2、双人接龙游戏。

(四)律动感应ab曲式

1、全体围圈,师板书唱名旋律,并尝试引导幼儿模唱a段的唱名旋律。

2、小组游戏:音乐划船(四人一组,各手持红黄蓝绿纱巾一件作浆)

a段:四人一组手持纱巾船浆做划船向前状,

b段:四人依乐句接龙画出四个涟漪。

(五)、音乐会大餐(纱巾水果派)

1、请小朋友一起把纱巾叠好,放回原处。活动结束。

五、延伸活动:

指导幼儿完成游戏用书

优质音乐教案篇7

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欣赏猴耍》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引导幼儿感知aba式音乐结构的特点,学习单脚吸腿跳的动作,能形象的表达出猴子玩耍时的不同动作和神态,体验猴宝宝猴妈妈一起捉迷藏那种逗乐的心情,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课《欣赏猴耍》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习单脚吸腿跳的动作,能形象的表达出猴子玩耍时的不同动作和神态。

2、引导幼儿感知aba式音乐结构的特点。

3、体验猴宝宝猴妈妈一起捉迷藏那种逗乐的心情。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猴耍》音乐磁带,小猴子的头饰每人一个,关于猴子的视频。

活动过程:

1、图片——“花果山”导入。教师带领孩子们来到花果山(多媒体展现花果山)

2、(1)多媒体展示视频——《动物世界-聪明的猴子》

(2)师幼谈话。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见小猴子在干什么?

幼儿:挠痒痒……

师:请小朋友来学一学小猴子的动作。

3、幼儿完整欣赏音乐——《猴耍》

(1)师:听了这个音乐,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师:音乐里的小猴子到底在干什么呢?

(2)教师拍手感受音乐aba式音乐结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快拍手,中间部分慢拍手)

4、教师根据猴耍音乐完整的示范动作。

(1)师幼谈话。

师:老师表演的小猴子都做了哪些动作?

师:老是做得最多的一个动作就是——单脚吸腿跳。小朋友一起来跟老师学习一下这个动作吧。

5、幼儿跟随教师做律动两遍。

6、幼儿创编动作表演。师:如果你是小猴子,你想做什么动作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小猴子挠痒痒、爬树、摘果子。……的动作,并把这些动作加入到我们的音乐活动中来。

7、游戏——猴宝宝和猴妈妈一起做游戏捉迷藏。

8、结束部分。我们小朋友去动物园的时候可要离动物远一点,保护好自己的安全。现在天色已晚,我们坐车回家吧。

小百科:猴子是一个总称。灵长类中很多动物我们都称之为猴。灵长目是哺乳纲的1目,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大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他趾(指)对握。

★其他类似内容

1音乐教学计划优质6篇

音乐教学计划优质6篇

音乐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今天我们将为您呈现六篇优质的音乐教学计划,旨在启发学生的音乐才华、促进学习成果。无论您...

查看剩余 79% 音乐教学计划优质6篇

2音乐娃哈哈教案5篇

音乐娃哈哈教案5篇

教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教案写作的重视,为了实现个性化教育,我们在写教案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以下是18...

查看剩余 82% 音乐娃哈哈教案5篇

3音乐课虫儿飞教案5篇

音乐课虫儿飞教案5篇

周全的教案能够引导学生逐步领悟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提前准备好教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条理性和系统性,下面是18范文网小编为...

查看剩余 72% 音乐课虫儿飞教案5篇

4小学音乐教学计划优质5篇

小学音乐教学计划优质5篇

小学音乐教学计划一直备受关注,今天我们将为您推荐五篇优质的文章,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设计和实施小学音乐教育课程。这些...

查看剩余 84% 小学音乐教学计划优质5篇

5四年级上音乐课教案5篇

四年级上音乐课教案5篇

其实,撰写教案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创新的教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下面是18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四...

查看剩余 77% 四年级上音乐课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