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好事事迹7篇(善行传世:好人好事事迹7篇)

“好人好事事迹7篇”是一系列关于普通人的感人故事,记录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的善良和勇气。这些故事不仅让人感动,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力量。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些温暖人心的故事,感受善良与爱的力量。

好人好事事迹7篇(

好人好事事迹篇1

小明,男,1998年12月退伍后,他被分配到林业处苍石林场工作。

小明是个踏实敬业的人。2011年初,林场安排小明到条件特别艰苦的牛肺沟护林,负责守护9780亩林区的3百多万颗林木。这日行一趟的“必修课”,他是用双脚徒步走完这40多里的崎岖山路。18年来,他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地走了46万多里,相当于沿着中国陆地边境线走了近10圈。

小明是个任劳任怨的人。小明值守的护林点位于林区深处,交通相当闭塞、条件特别艰苦,粮食蔬菜通常隔一段时间往山里背一回,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肉,夏天就喝溪沟水、冬天则嚼野坡雪。刚刚度过39岁生日的小明,却是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有点驼背的“糟老汉”。尽管如此,小明却从来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

小明是个一心都只在工作的人。护林点不通车、不通电,甚至没有广播和通讯信号,最近几年,护林点逐步覆盖了广播信号,小明的生活中才添加了一部半导体收音机。上任之初,从护林点到最近的汽车站要走36里山路。他常常要十天、半个月才能下一次山,到了防火期更是要4个月都不能下山。婚后的13年里,他下山回家的.时间累计不超过2年,有9顿年夜饭都是在护林点里吃的,快9岁的儿子至今还常常错把这个很少回家的爸爸叫“叔叔”,每每到这时,这个平日里坚强的汉子都要忍不住流下泪水。

小明是个认真到“较真”的人。牛肺子沟林区沟深林密、资源丰富,是不少想发歪财之人“惦记”的“肥肉”。之前,林区内乱砍盗伐、偷挖山苗现象时有发生。小明到任后,这个“缺口”就被堵死了,也因此断了一些人的“财路”。有人找过他,求他“睁只眼、闭只眼”;也有人劝过他,让他多想想上有老、下有小,妻子没工作的实际困难;甚至有人骂过他、诬告他、打过他,可他一律“不开窍”。时间久了,他又多了个外号——叫“黑脸包公”。

有一次,小明巡山时发现了盗伐分子留下的车辙和拖痕,为了将保住国家财产,他在来不及向上级报告的情况下,只身一人循着印迹展开追踪,翻山越岭几十里,浑身汗水湿得精透,终于追回了被盗林木,就连落网的盗伐分子都只能无奈地说:“遇上这么个拼命三郎,我们只好认栽了!”

好人好事事迹篇2

学习雷锋周虽然已经结束了,但同学们依然学习雷锋。现在就来看看两个小雷锋的故事吧!

班级里的小雷锋

马行天是我们茶园山中心小学四年二班的学生。全班同学都知道,马行天有个坏脾气,一旦把他惹恼了,他就会摔凳子,有一次还砸到一个同学,因此被校领导狠狠地骂了一通。你可别看马行天有这么个坏脾气,他可是我们班的`小雷锋。

一天,我们班的一位同学——黄婧华课上到一半突然觉得肚子痛,郭老师看见了,急忙一边打电话找家长,一边让婧华整理好书包,准备回家。这时候,马行天的大个子派上了用场。他帮婧华背书包,一直把婧华送到了校门口才回教室。老师还特意表扬他了呢!

做好事不留名

大家都知道,雷锋叔叔最提倡做好事不留名,我们班也有了个做好事不留名的小雷锋。

我们班的粉笔盒很旧了,上面的木头也脱落了一大块,没有人来修。这一天下课,当班主任郭老师准备整理袋子,离开教室时,忽然发现粉笔盒不知道被谁粘好了!她激动地大声问道:“是谁把粉笔盒粘好了?”班上乱哄哄的,没有一个同学回答。这时,张钰亮突然说:“是郭扬征粘的!”郭老师更激动了,放大声音说:“我们要学习郭扬征同学的雷锋精神,他做了好事不留名,不像你们,做了点好事就到处宣扬!”郭扬征的雷锋精神值得嘉奖,更值得我们学习!

好人好事事迹篇3

小生是黄山风景区玉屏环卫所的一名放绳工,他常年肩挎登山绳攀爬在悬崖峭壁间清理垃圾或帮助游客捡拾失物,在责任区内与同事一道巡查清捡,用辛勤的汗水守护着黄山的美丽,成为黄山一道独特的“风景”。为此,小生先后荣获了“中国好人”“安徽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据悉,1997年,小生应聘上黄山风景区环卫工,从事放绳作业已有24年,每天从第一波客人上山就开始工作,一直要工作到最后一批游客下山才结束。

10月4日10时许,记者在黄山风景区莲花峰腰部的栈道上看到,小生和同事谢天星熟练地使用着专业八字扣,将绳索系在悬崖上的一个铁环上,小生用力将绳索甩至悬崖上的垃圾附近,然后扣上保护扣,右手把持着上下降器,左手不断用力抽拉着绳索,小心翼翼地探到悬崖上一丛杂草处,从中捡起一个被风吹落的食品包装袋,放到随身的红袋子里。

小生告诉记者,国庆期间,黄山风景区游客量加大,放绳工们也加大了放绳的频率,一天要放绳4到5次,每次放绳大概在30分钟左右,一天在悬崖上要捡拾垃圾20多斤,有时还会应游客的请求,下到悬崖或栈道下面帮助他们捡拾不小心掉下去的.手机、钱包、衣帽等。

据了解,10月2日-4日,黄山风景区每天接待游客超过两万人,小生除了放绳作业外,还要参与日常的保洁。他说,现在游客的文明程度高了,丢弃垃圾的现象少了,放绳工们主要是捡拾一些被风刮到悬崖下的垃圾,像口罩、塑料纸这类东西。

看到放绳工在崖壁上辛苦作业,10岁的南京游客小轩说:“我们要爱护环境,不能乱扔垃圾,有垃圾要扔到垃圾桶里,不能让垃圾破坏我们的地球。”小轩的妈妈说:“在黄山看到环卫工人在悬崖上捡拾垃圾,我们感触非常深。我们要从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做起,共同去维护好环境,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

好人好事事迹篇4

小平是上海普陀区武宁路小学教师。他三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教书育人。他有着一个和睦而温馨的的家庭。关怀女儿、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2008年3月10日18时许,普陀区桂巷小区发生一起持刀抢劫案。当被害人——一名瘦弱的女子大声呼喊:“救命”之时,朱汉平老师当时刚下班回到家没多久,正和家人一起吃晚饭,闻声全家立刻冲出,他和儿子徒手与歹徒进行搏斗,最终将歹徒制服,保护了被害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朱汉平老师今年五十三岁,面对突发而至的劫案目睹年轻力壮的歹徒行凶时,他们临危不惧、见义勇为,能挺身而出、勇斗歹徒,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在群众受到危难的时刻能出来进行维护的社会精神。他们遵纪守法,在社会是好公民,在单位是好职工,子女在校是好学生,她们的家庭是好家庭。事后因为他儿子因搏斗而受伤,也是自费到医院进行的验伤及治疗。充分地体现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对精神文明建设事业高度负责,体现了作为一个受党教育多年的人民教师,在群众受到危难的时刻能出来进行维护的新五好家庭的精神。

此事发生后,有人问起在抓歹徒时,当时想了些什么。朱汉平老师一直说,“其实,当时并没有想什么,也根本没有时间想,来不及想,我只想一心抓住他,可能是源于骨子里的一种情感和冲动吧。这确实是我当时心里的真实流露和想法。事后想起来,这种冲动跟单位领导对我无微不至的教育、教导有关。参加工作以来,一直遵纪守法,从善从良,不要欺善怕恶。单位领导也经常教育我们要敢于同歪风邪气做斗争,要勇于保护国家、集体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遇坏人坏事要挺身而出,绝不手软。在出手抓歹徒时,虽然我觉得自己,但我认为,我还是单位的人,我还是一名人民教师,不应该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的素质较差的社会人,所以,我就义无返顾的上了、管了,和歹徒交手搏斗了。而这种动力,正是源于我长期受正统思想教育和影响的结果,正是一个人本性和本质的体现。有人还问我,假如今后再碰到此类事,我还敢不敢管,还敢不敢出手?答案是肯定的。我决不会视而不见,不闻不问,该出手时就出手,因为我觉得自己还有热血和正义感,还有起码的良心和良知。其实,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和隔阂,早就需要很多见义勇为的.人,早就需要更多“爱管闲事”的人。只要更多的人,怀着一腔正义和热血,对他人怀着一颗同情和怜悯之心,自己不失良心和善心,就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用正气压倒邪气,就能使危害社会和人民的犯罪分子受到震慑,就能彻底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这样,我们才会拥有一个安定、团结、和平、稳定的社会,人们都才会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日前,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曹杨新村派出所、上海市曹杨新村街道综治办发出感谢信,派专人到我校向我校及我校教师朱汉平表示感谢。学校将以此事件的作为学校文明建设的宣传载体,在鼓励广大教师向朱汉平老师学习的同时,再创我校师文明建设、师德建设的新高。

好人好事事迹篇5

在小区的院子里你会经常看到这样一位老人,他身体单薄,精神矍铄,手拿一个小铲子不停的清除着墙上的"牛皮癣",他就是南阳市企业干部培训中心的马长青同志,他已经有六十多岁了,家庭条件也并不宽裕,可自从退休以后以后,就自觉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维护着小区的墙面和花园卫生,从不计较报酬,义务为居民群众服务。大家都亲切的叫他"马伯"

近年来,小区里"牛皮癣"泛滥,楼道里、楼梯扶手上、电杆柱上,铺天盖地、屡禁不绝,这些小广告多是用不干胶制成的,社区刚刚组织人员清除,一晚上一过就又出现了,每逢上级领导来社区检查工作或是卫生检查,社区同志更是苦不堪言。马伯看到这样的情况,主动承担起了清除乱贴乱画和花园杂草的工作,只要有空闲的时间他就拿起小铲子默默无闻的干了起来,而且还拒绝社区给他的报酬,他只是说"这是我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做的,没什么"。

正是有马伯这样的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了社区居民,在近年"创文"期间,五百多名党员、青年志愿者参加了社区义务服务活动,为我市的"创文"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也为社区带来了一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气。

好人好事事迹篇6

20xx年3月19日上午9时许,罗店镇张士村村民徐秀珍跟往常一样,到自家的自留地里弄了点蔬菜后,准备到家附近的南泾河边清洗一下。当她走近河旁的水桥时,眼前的一幕让她惊呆了:离水桥外2米处,有个幼童溺水了。只见小孩面向水里、背朝天半沉半浮在河水中,已无力挣扎。在这命悬一线的危难时刻,徐秀珍没有多想,扔掉手中的菜篮子,顾不上脱下身上厚厚的棉衣,就跳进了河水中。她一只手抓住水桥边的面板,另一只手向孩子的方向伸去,期望能够拉到小孩,但由于离小孩较远还是无法抓到孩子。

3月的河水,依然冰冷刺骨,水又比较深,而且身上厚厚的棉衣,被水一浸变得重起来,73岁的.徐秀珍老人每挪动一步都很艰难,但她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此时耽误一分钟,孩子就可能没命了。她奋力用手划着水面,向孩子的方向挪去,冒着生命危险挽救了一个幼小的生命。当周围的邻居、村民问徐秀珍:“你都73岁了,当时哪来的这么大勇气跳入河中?”她笑呵呵地回答道:“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当你看见一个孩子在水中奄奄一息时,能忍心不救吗?换作谁都会这样做的。”

几十年来,徐秀珍帮忙的人、做过的好事,没人数得清,她的高尚品格已根植在街坊邻居的心中。

好人好事事迹篇7

小军,男,37岁,退伍军人,2005年11月3日入职厦门吉家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任巡检班长一职,禾山派出所红袖标巡逻队平安志愿者。

小茂,男,34岁,2012年3月2日入职厦门吉家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任巡检员一职,禾山派出所红袖标巡逻队平安志愿者。

2015年1月30日晚18点58分左右,吉家商场B馆商户应女士像往常一样独自一人提着手提包走向自我的车,一向在广场伺机作案的犯罪嫌疑人谷某某与同伙两人见其为单身女性又手提名牌包包,认定有利可图又便于下手,便分头尾随其后。当应女士用遥控器打开车门,刚准备进车时,谷某某及同伙带着手中的铁棍追了上去,一人抓住应女士,一人直接开始夺包。应女士惊恐挣扎之余,拼命大喊“抢劫啦!抢劫啦!”。此时,正在周围照常进行安全巡查的小茂听到了呼喊声,立即用手中的对讲机呼叫同事支援并循声追过去。犯罪嫌疑人得手后分头跑开,一人往金湖路方向跑去,而谷某某则带着抢来的包往场馆方向逃窜。退伍军人出身的巡检班长小军一听到对讲机资料,一刻也没有多想,立刻边跑边用对讲机与小茂确认位置并指挥全班参与围堵。当跑到出口附近时看见有两人往他的方向跑来,较后的一人凭身形能够看出是自我的同事小茂后,小军确定较前跑着的那个人即为抢劫人员,他立刻加快速度与小茂前后包抄。狭路相逢勇者胜,尽管犯罪嫌疑人谷某某携带着铁棍,可是小军凭借在部队学的`擒拿术三下五除二就夺下铁棍,将其制服在地,与从各个岗位奔赶至现场的全班成员一齐把谷某某带到C馆大门口。为防止其死命挣扎,全班人员

围成人墙,将其团团围住。此时,距离事发仅大约2-3分钟,禾山派出所的警车已开至进口。小军和小茂与众人一齐将犯罪嫌疑人谷某某交给迅速赶来的警方过后,又继续照常执行商场安全巡查任务。

小军与小茂同志作为平凡的商场巡检人员,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能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这样的见义勇为行为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积攒的结果。在商场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二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日复一日的安全巡查工作,却始终兢兢业业,台风中,暴雨中,处处都在为商场的公共安全保障添砖加瓦。由于表现优异,二人曾先后获得公司颁发的“优秀管理明星”、“优秀服务明星”等荣誉。

小军与小茂同志在人民群众处于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的事迹,在当地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广大当地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厦门电视二套及厦门晨报、厦门日报均有相应报道。

★其他类似内容

1中队事迹材料7篇

中队事迹材料7篇

事迹材料的撰写过程,是自我反省和提高修养的重要机会,记录生活中的重要事迹是了解自我、提升修养的有效方法,下面是18范文网小...

查看剩余 79% 中队事迹材料7篇

2优秀中队的事迹7篇

优秀中队的事迹7篇

优秀的事迹能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努力的方向,事迹可以激励他人追求梦想、勇往直前,以下是18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优秀中...

查看剩余 83% 优秀中队的事迹7篇

3戍边戍边英雄事迹7篇

戍边戍边英雄事迹7篇

杰出的事迹是人类智慧和创新的见证,在写事迹材料之前,一定要对相关事件有详细的了解,下面是18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戍边戍边英...

查看剩余 77% 戍边戍边英雄事迹7篇

42024年事迹材料模板7篇

2024年事迹材料模板7篇

事迹应包括人物的主要成就和贡献,事迹的撰写应注重内容的真实和可信,下面是18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年事迹材料模板7篇,感谢...

查看剩余 89% 2024年事迹材料模板7篇

5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7篇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7篇

本篇文章将呈现七位敬业奉献的模范事迹,他们在不同领域展现了卓越的工作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这些故事将激励我们在工...

查看剩余 89%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