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的故事》教案模板7篇(《渔夫的故事》教案模板:7个精彩教学方案)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7篇关于《渔夫的故事》的教案模板。这些教案模板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这个经典故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活动建议。无论您是一名教师还是一个家长,这些教案模板都能帮助您更好地引导孩子理解和欣赏这个寓言故事的深层含义。
《渔夫的故事》教案篇1
课前预习:
1、完成助学中的预习积累部分。
2、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准备课本剧表演。
相关课程标准陈述:
“选读一些中外名著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外的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赏析能力。”“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保证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的”;“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一千零一夜》,了解课文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
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按民间故事的特点来赏析课文,有表情地朗读对话。
3、情感目标:感受“正能压邪”的道理,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思维目标:开发、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评价任务:
1、讲故事比赛,把获得的整体感觉讲出来。
2、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本剧。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两个问题:
(1)一位 的渔夫;一个 的魔鬼。
(2)渔夫和魔鬼的斗争过程说明了什么?联系实际谈谈启示。
3、放开想象,拓展思维,续写故事。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品,导入新课。
“很久很久以前,在阿拉伯地区有一个叫萨桑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国王因为痛恨王后对他的背叛,每天都迎娶一位新王后,第二天便把她杀了。丞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拯救无辜少女的生命,自愿嫁给了国王。她每夜都给国王讲故事……”
(通过娓娓动听的对《一千零一夜》故事内容的讲述,营造神秘气氛,使学生的想象与作品的想象贴近,激发阅读兴趣。同时强调《一千零一夜》的相关知识)
这节课就让我们跨越时空,到阿拉伯领略一场惊心动魄的人魔之争——《渔夫的故事》。”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一千零一夜》,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生字、新词。
2..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3 .初步了解肖像、对话、心理等描写手法的作用,有表情地朗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4.感受“正能压邪”的道理,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三、读一读,讲一讲(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1、出示题目,检查预习效果。让两名平时字词基础较差的学生上黑板板书,其他学生在小组内完成练习。结合板书情况强调易错的地方,小组内互批,改正并识记错误。“撒网”一词中的“撒”字是多音字,错误较多。《天方夜谭》的“谭”有写成“潭”的。
2、自由朗读课文,开展讲故事比赛,理清故事情节。
小组内互讲故事,选出代表参加班级“故事大王”的比赛。
要求:(1)口齿清晰,语言简洁,讲述流畅,不超过2分钟。
(2)故事情节交代清楚完整。
有的学生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讲故事:“渔夫打鱼捞出来一个黄胆瓶,打开瓶子放出里面的魔鬼,魔鬼不仅不感激渔夫反而要杀了渔夫,渔夫运用自己的智慧把魔鬼骗进瓶中,扔入了大海。”
有的学生抓住渔夫心理变化来讲故事:“渔夫先为自己好不容易第四次捕鱼时,捞到一个可卖十块金币的胆瓶,解决了生计问题而高兴。当他遇到了凶恶的魔鬼,内心无比害怕之后,又镇定下来,按自己的计划骗魔鬼上钩,这里应是自信的。最后,渔夫处置凶暴的魔鬼的态度果断而坚决,从不受魔鬼的诱惑。”
四、读一读,品一品(分角色朗读课文,探究人物形象)
1、弱小的渔夫却战胜了凶恶可怕的魔鬼,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斗争过程吧!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人物的对话、神态和心理活动中,你感受到你所扮演的是个怎样的人,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一划,读一读,点出重点词,可以简单地写下词语。
教师指导朗读:“渔夫”在与“魔鬼”说话时,应该用颤抖的声音表示自己的害怕,并且加上表情动作,比如瞪大眼睛、全身抖索等;最后与瓶中的魔鬼说话时,应十分果断,没有丝毫的犹豫,要有斩钉截铁的感觉。
(2)学生上台表演课本剧:渔夫与魔鬼的斗争过程。
演员——魔鬼:李振 渔夫:朱正君
道具——面具2个、马夹、风衣
舞台监督——张潇誉
音响——魔鬼进出场模拟录音
在表演中融入了自己对课本的理解,通过道具、表情、肢体语言等把渔夫
和魔鬼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台下掌声不断。
(3)学生对表演进行评价,舞台上的“他”表现如何?
生:“对人物的性格揣摩到位,表演到位,落落大方。但是对于课本还是不够熟悉,有断断续续,磕磕巴巴的现象。”……
(4)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出了一位怎样的渔夫,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魔鬼?
学生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说出自己的朗读感受。
生:从“你这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胜过你的妖气”一句中,我读出了一位勇敢自信的渔夫。……善良的渔夫,智勇双全的渔夫,沉着冷静的渔夫……
生:从“我将立刻把你杀掉”一句中我读出了一个恩将仇报的魔鬼。……凶狠的魔鬼,愚蠢的魔鬼……
2、教师点拨,择要板书:渔夫--诚实、机智、勇敢、善良
魔鬼--凶恶、愚蠢、狡猾。
3、小结并过渡:刚才我们主要是从人物对话中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课文除了对话描写之外,还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4、稍作思考,学生回答:对渔夫有心理描写,对魔鬼有外貌描写。
5、学生朗读心理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心理描写的作用。
6、分析外貌描写的作用。指名回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师生对口朗读(老师读本体,学生读比喻词和喻体);分析作用: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魔鬼面目的凶恶。
7、小结:作者运用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渔夫;运用对话描写和外貌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凶残狡猾,卑鄙愚蠢的魔鬼。人物性格鲜明。
五、读一读,思一思(学有所获,获有所用)
1、读了渔夫和魔鬼斗争的过程,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根据前面几个环节,很容易得出学习本文的启示。
生:正义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势力,对付魔鬼那样的凶恶敌人,不能抱有幻想,施加仁慈,而要敢于斗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
2、出示图片(抢劫手机,小偷……),如果大家遇到下面几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本课所学知识畅所欲言。
生:“拖延时间,等待最佳求救机会”“用手机拍下小偷的动作,再报警,铁证如山”“沉着冷静,斗智斗勇”……
3、师小结,出示
“心中有正气,魔鬼远离你!
心中有勇气,魔鬼也畏惧!
心中有智慧,魔鬼没办法!
我就是充满正气、勇气、和智慧的渔夫 ”
学生用充满正气的语调齐读。
六、想一想,写一写
任选一个题目,展开想象,续写故事。
(1)《魔鬼被投入大海以后》
(2)《假如渔夫在前三个世纪里解救了魔鬼》。
要求:想象合理,表达流畅。
学生当堂完成,小组内选出优秀的班内交流并评析哪一例更合理。
《渔夫的故事》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生字、新词。
2、能力训练:初步了解肖像、对话、心理等描写手法的作用;初步学会赏析和有表情地朗读民间故事,注意描述语言的正确运用。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重点、难点]
1、重点: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渔夫是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劳动者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觉醒过程,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魔鬼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和愚蠢。
2、难点:把握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过程。
[教学方法]讨论式、电教辅助式。
第一课时
一、复习回顾民间故事的特征
二、检查课后练习四、进行正音
渔yu 锡xi 撬qiao 魔mo 耸song 桅wei 唆sou 吻wen
三、板书课题,解题并介绍《天方夜谭》
四、范读课文(或听课文录音)
五、理清文章思路、分析结构
1、第一部分(从开头至“他觉得非常奇怪”)描写渔夫捕鱼捞到一个黄铜瓶。
2、第二部分(从“隔了一会儿”至“刚才我是跟你开玩笑的“)具体写渔夫同魔鬼的斗争过程。
3、第三部分(最后一节)交代斗争的结果。
六、组织学生讨论故事的细节描写
1、渔夫第四次撒网的动作描写:撒——捞——拉拢来——拉不动——跳下水——拖上岸——打开网——发现瓶
2、魔鬼的心理活动描写:第一个世纪——第二个世纪——第三个世纪——整整四百年……
3、渔夫的心理活动描写:捞起黄铜瓶时的想法:魔鬼告诉渔夫“非死不可时”渔夫的心理活动。
4、魔鬼的外貌描写:结合练习三,体会比喻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学生朗读有关细节描写的语句。
七、分角度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八、布置作业
1、归纳本文的寓意;2、分析渔夫同魔鬼的对话描写;3、准备“正义战胜邪恶”的有关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讨论故事的细节描写即渔夫与魔鬼的对话描写——两次正面交锋
三、要求学生从概括形象入手,归结寓意。
通过提问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概括形象。
提问:a、渔夫天真地想说服魔鬼放弃杀人念头,说明了什么?b、渔夫用什么方法最后战胜了魔鬼?表现了渔夫的什么品质?c、魔鬼错把渔夫当作所罗门时而向他哀告,而当知道渔夫并不是所罗门时却凶想毕露,这说明了什么? d、魔鬼再次求绕表现了什么?
寓意:正义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势力,对付魔鬼那样的凶恶敌人,不能抱有幻想,施加仁慈,而要敢于斗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
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类似的事例。
四、分组进行故事比赛
要求:1、在关键处有细节描写;2、突出人物性格特征。讲述后进行评议。
五、分角色朗读渔夫和魔鬼的对话
六、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一千零一夜》故事。
《渔夫的故事》教案篇3
学习目标
①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读“规矩、胆瓶、笑逐颜开、金币、自言自语、披头散发、堡垒、铁叉、违背、解救、无恶不作、荣华富贵、倒霉、恩将仇报、起誓、简短、口吻、下流无耻”等词。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③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①从图入手:(播放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你感觉渔夫此时怎样?你推测事情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②导语:图中反映的是古代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个故事,名字叫《渔夫的故事》。正如同学们看到的一样,故里讲述了渔夫和魔鬼之间的事。渔夫是怎样遇见魔鬼的呢?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个故事,一定会吸引你的。
●自读故事,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要杀害渔夫呢?你对渔夫有什么看法?
③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交流讨论
①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
②交流思考的问题。
a.交流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魔鬼说的话是真的吗?使学生明白,魔鬼是凶恶和狡猾的,魔鬼的杀人本性是不会改变的,魔鬼是不懂得报恩的。引导学生读懂第七至十二自然段。
b.交流对渔夫的看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根据情况对学生点拨:渔夫战胜魔鬼,凭的是什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魔鬼如此狡猾,它怎么会上当呢?指导学生读懂第十五至二十三自然段,读出渔夫的智慧。
总结:看来,渔夫说的没有错。人的智慧是能压制妖气的。人的智慧,也是能战胜邪恶的。从渔夫的身上,我们领略到了智慧的巨大力量!
●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①情境(多媒体播放家门口渔夫和妻子的对话图):收服了魔鬼的渔夫,拖着渔网回到了家。妻子见他空手而归,就问:“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条鱼都没打上来?”渔夫说;“你听我慢慢讲讲海边的故事吧。”渔夫的妻子说:“说吧,可要简短点,我还要去织渔网呢!”想想渔夫会怎样简短地讲给妻子听?
②情境(多媒体播放一群人围住渔夫图):傍晚,渔夫把打鱼的人们都叫到一起,又会怎样跟他们讲魔鬼的事?渔夫们又会说什么?
先在小组里分角色讲,再请讲得有特色的小组在全班讲。
●作业
①读读记记本课要求读记的词语。
②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渔夫的故事》教案篇4
《渔夫的故事》选自《一千零一夜》。它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故事,下面是关于《渔夫的故事》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是个充满智慧的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到海边去捕鱼,意外地捞上了所罗门王封锁魔鬼的瓶子。他打开瓶子,狡猾凶恶的魔鬼钻了出来,想要杀死他。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锁在瓶子里。故事中魔鬼的强大和渔夫的弱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故事却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教学本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了课文,所以开课后,我先请学生带着大家认读生字词,然后默读课文把课文分为三段。有三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们对第二和第三段的分法没有什么异议,但是对第一段的分法却各不相同。怎么才能把它们的思路统一起来呢?我说:“通过你们刚才对段意的总结,老师听出来了,你们都能紧紧围绕渔夫和魔鬼的角色展开情节。第一部分都提到了渔夫无意中救了魔鬼,第二部分说的是魔鬼要杀渔夫,第三部分交代了战斗的结果,渔夫用智慧战胜了魔鬼。第二、三部分同学们的分法没有异议,第一部分分到哪里更合适呢?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同学们集中思考起来。最后他们确定,1—3自然段写了渔夫无意中救了魔鬼。
课文的脉络理清后,我请同学们看着板书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浩浩很积极地站起来,但是从他一开始的发言中,我听出他是打算细致地复述课文,我提醒他:“听清老师的要求,我是请你根据板书用自己的话概括主要内容。”浩浩马上明白了我的意思,抓住这三部分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简短地概括了主要内容,进步很大。我让全班学生把掌声送给了他。接下来,我请学生总结了这种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认真阅读课文后,了解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然后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开始带着学生研读课文。通过问题“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却要杀了他呢?”让学生知道魔鬼的狡猾、凶恶、谎话连篇。让学生看到魔鬼凶恶狡猾的本性是不会变的,因为对所罗门心有所惧,所以一出来时还是一副卑躬屈膝的软弱模样,等听说所罗门已死了,须臾间,原形毕露,凶恶无比,恩将仇报,并且编了一串谎言为自己无耻的行为找借口。学生不由得想到《狼和小羊》中的狼,想做坏事还给自己编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狡猾之极,无耻之极。接着我通过问题“我不知道,你们怎样评价渔夫?因为一开始,他明明是被吓呆了,听完魔鬼的话时,只得哀叹自己倒霉了。”让学生感受渔夫的聪明、镇定、从容。学生根据渔夫的心理活动:“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知道渔夫此时已经镇定下来,他清楚怕魔鬼和与魔鬼讲道理,都是徒劳的,自己能与魔鬼较量的,不是身体,而是智慧。他想到了,只有让魔鬼重新回到瓶子里,才可以治服它。所以下面的对话,渔夫的语言就充满了智慧,用激将法让魔鬼相信:他不想再乞求、辩解,准备束手待毙,使魔鬼不知不觉进入了圈套。
对课文的主要角色进行了分析,我又让学生思考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有的同学:“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退缩,我们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克服困难。”还有的同学说:“我想起了巴尔扎克说的一句名言:一个拥有智慧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有的同学说:“对于坏人,我们不要相信他的谎言。当渔夫收服魔鬼时,魔鬼还想说谎骗渔夫,可是渔夫识破了魔鬼的谎言,坚决把它投进大海。如果是别人,恐怕要犹豫,一犹豫,魔鬼会说出更动听的谎言,比如给他财宝等等,那就会重新落到魔鬼的手里,那就死定了。”我说:“很好。对付像魔鬼那样凶恶的人,不能抱有幻想,施加仁慈,而要敢于斗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但是,我们怎样才能拥有智慧?”有的同学说:“遇事应多思考。”有的同学说:“要多读书。”我说:“对,我们只有通过多读书才能拥有更多智慧。”我出示了以下名言让学生通过诵读了解增长智慧的方法:1、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2、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3、书籍一面启示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高尔基4、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暂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高尔基5、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
本课还有一个教学目标是:简要讲述课文内容。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创设了以下情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故事:收服了魔鬼的渔夫,拖着渔网回到了家。妻子见他空手而归,就问:“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条鱼都没打上来?”渔夫说;“你听我慢慢讲讲海边的故事吧。”渔夫的妻子说:“说吧,可要简短点,我还要去织渔网呢!”想想渔夫会怎样简短地讲给妻子听?我请小班长先到台前讲给大家听。她完全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进行了复述,并重点讲了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和渔夫战胜魔鬼的部分。通过她的复述我告诉同学们复述课文要详略得当,并把掌声送给了小班长。最后,我出示了《东郭先生和狼》这个中国故事,以深化学生对课文内涵的感悟,并通过资料袋了解《一千零一夜》,把学生的目光引到大量的课外阅读中。
《渔夫的故事》教案篇5
课时目标:
1、了解民间故事情节曲折的特点,学会从人物语言、心理描写抓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2、从分角色朗读和课本剧表演中领会文中人物性格,增强民间故事语言的赏析能力。
教学程序:
一、巩固预习
1、让一名平时字词掌握较差学生上黑板列出本课需掌握的字词:
(生书写)撒撬弥桅唆吻
指名一生写出字音,师生共同正音。
2、解词:笑逐颜开恩将仇报堂堂
二、解题启思
1、文章选录于那部著作?你对这部作品的知识了解多少?
生:选自《一千零一夜》。它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是世界的文学作品之一,又名《天方夜谭》,“天方”是指阿拉伯地区,“谭”通“谈”。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公元8世纪至16世纪阿拉伯的器的风土人情,显示了古代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
2、课文为什么不改为“渔夫和魔鬼的故事”?
生:因为文章是从渔夫的活动展开的。
三、梳理情节:
1、抓渔夫心理变化的句子,用一个词概括。
渔夫在打渔生涯中不幸遭遇魔鬼,经历了一次最严峻的人生考验。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生死攸关的困难,渔夫的心理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找出有关的句子。
2、学生讨论,并领会情节的曲折性。
生:渔夫先为自己好不容易第四次捕鱼时,捞到一个可卖十块金币的胆瓶,解决了生计问题而高兴。当他遇到了凶恶的魔鬼,内心无比害怕之后,又镇定下来,按自己的计划骗魔鬼上钩,这里应是自信的。最后,渔夫处置凶暴的魔鬼的态度果断而坚决,从不受魔鬼的*。
板书:喜悦害怕自信果断情节曲折
四、研习性格
1、同桌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形象个性。
提示:你现在正扮演谁?缩短本人与文中角色差距。
2、课本剧表演:渔夫与魔鬼的斗争过程。
演员——魔鬼:魏礼伟渔夫:刘见乐
道具——面具2个、马夹、风衣内衬
舞台监督——杨绿野
音响——魔鬼进出场模拟录音
3、评议角色表演:舞台上的“他”表现如何?
生:我觉得“渔夫”在与“魔鬼”说话时,应该用颤抖的声音表示自己的害怕,并且加上表情动作,比如瞪大眼睛、全身抖索等;最后与瓶中的魔鬼说话时,应十分果断,没有丝毫的犹豫,要有斩钉截铁的感觉。
4、概括人物性格:从渔夫和魔鬼的表现可见他们有什么不同的性格?
学生讨论,板书:诚实、机智、勇敢(渔夫)
凶恶、愚蠢、狡猾(魔鬼)
五、想象描述:
1、“假如渔夫在第三个世纪救了魔鬼”,请设计一段话。学生构思。
2、学生交流,选取典型例子,评议哪一例更加合理。
六、这节课我们通过表演、评议、想象,认识了渔夫这一劳动人民的代表勇敢、机智、诚实的性格,并领会了民间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的特点。
板书:
渔夫善良、诚实机智、勇敢
(魔鬼凶恶愚蠢、狡猾
的
故事喜悦果断
情节曲折
自信
害怕
《渔夫的故事》教案篇6
《渔夫的故事》课本剧
四年级(5)班 陈浩旻
主要人物
渔夫:近六十岁,干瘦,穿一条破短裤。
魔鬼:大块头,披头散发,穿白色长袍。
场景
大海边
旁白:今天给同学讲一个《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叫《渔夫的故事》。从前有一个渔夫,家里很穷。他第天早上到海边去捕鱼,但是他自己立下一条规矩,每天至多撒四次网。
幕启
(大海边的布景,给人阴森森的感觉)
(渔夫手里拿着网和渔篓,从一侧走上来。伴随着海风的声音渔夫做撒网状)
旁白:渔夫撒了三次网,什么都没捞着,他很不高兴。
(渔夫边做出无奈的动作,边做网拉拢状)
旁白:突然,渔夫把网拉拢来的时候,他觉得太重了,简直拉不动。他就脱了衣服跳下水去,把网拖上岸来。打开网一看,发现网里有一个胆形的黄铜瓶,瓶口用锡封着,锡上盖着所罗门的印。
(渔夫做出拖网上岸状,由大吃一惊到笑逐颜开,抱着瓶子)
渔夫:这把这瓶子带到市场上去,可以卖它十块金币。
(渔夫抱着瓶子摇了摇)
渔夫:这个瓶里到底装的什么东西?我要打开来看个清楚,再拿去卖。
(渔夫从身上拨出小刀,撬去瓶口上的锡封,然后摇瓶子,似乎感觉不出什么东西,做奇怪的样子)
旁白:隔一会儿,瓶子冒出一股青烟,飘飘荡荡地升到空中,继而弥漫在大地上,逐渐凝成一团,最后变成个巨大的魔鬼,披头散发,高高地耸立在渔夫面前。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铁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牙齿像白石块,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灯笼,样子非常凶恶。
(魔鬼上场,音响发出恐怖的声音,渔夫做出呆呆的表情)
魔鬼:所罗门啊,别杀我,以后我不敢再违背您的命令了。
(魔鬼发出怯怯声,做下跪的样子)
渔夫:魔鬼呀,所罗门已经死了18XX年了。你是怎么钻到这个瓶子里的呢?
魔鬼: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
(魔鬼反应过来,立刻出发凶狠的声音)
渔夫:我犯了什么罪?我把你从海里捞上来,又把你从胆瓶里放出来,救了你的命,你为什么要杀我?
(渔夫做惶恐状)
魔鬼:你听一听我的故事就明白了。
魔鬼:我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曾经跟所罗门作对,他派人把我捉去,装在这个胆瓶里,用锡封严了,又盖上印,投到海里。我在海里呆着,在第一世纪里,我常常想:“谁要是在这个世纪里解救我,我一定报答他,使他终身享受荣华宝贵。”1 XX年过去了,可是没有人来解救我。第二个世纪开始的时候,我说:“谁要是在这个世纪里解救我,我一定报答他,把全世界的宝库都指点给他。”可是没有人来解救我。第三个世纪开始的时候,我说:“谁要是在这个世纪里解救我,我一定报答他,满足他的三种愿望。”可是整整过了4XX年,始终没有人来解救我。于是我非常生气,我说:“从今以后,谁要是来解救我,我一定要杀死他,不过准许他选择怎样死。”渔夫,现在你解救了我,所以我叫你选择你的死法。
(魔鬼恶狠狠地扑向渔夫)
渔夫:好倒霉啊,碰上我来解救你!是我救了你的命啊!
魔鬼:正因为你救了我,我才要杀你啊!
渔夫:好心对待你,你却要杀我!老话确实讲得不错,这真是恩将仇报了!
(渔夫东看西望,边说边走,想找机会溜走)
魔鬼:别再多说了,反正你是非死不可的。
(魔鬼瞪着大灯笼式的眼睛盯着渔夫)
渔夫:你决心要杀我吗?
(渔夫好象想到了什么,定下神来)
魔鬼:不错。
渔夫:凭着神的名字起誓,我要问你一件事,你必须说实话。
魔鬼:可以问吧,要简短些。
(魔鬼作不耐烦状)
渔夫:你不是住在这个胆瓶里吗?可是照道理说,这个胆瓶既容不下你一只手,更容不下你一条腿,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呀?
(渔夫用手比划)
魔鬼:你不相信我住在这个胆瓶里吗?
渔夫:我没有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
(渔夫把瓶子放在海边等着魔鬼,看他如果做)
(魔鬼摇动着身子,做钻瓶子的样子)
旁白:这时候,魔鬼摇身一变,变成一团青烟,逐渐缩成一缕,慢慢地钻进胆瓶。渔夫见青烟全进了胆瓶,就立刻拾起
盖印的锡封,把瓶口封上。
(从幕两边腾起两股青烟,舞台上雾朦朦一片,魔鬼消失,渔夫把盖子盖好后,抱起瓶子)
渔夫:告诉我吧,魔鬼,你希望怎样死?现在我决心把你投到海里去。
(渔夫学魔鬼的口吻大声说)
魔鬼:渔夫,刚才我是跟你开玩笑的。
(从舞台旁传出魔鬼嗡嗡的声音)
渔夫:下流无耻的魔鬼,我这是说谎。我要把你投到海里,你说你在海里已经住过18XX年,这一回我非叫你在海里住一辈子不可。我知道你是坏透了的。我不仅要把你投到海里,还要把你怎样对待我的事告诉世人,叫大家当心,捞着你就立刻把你投回海里去,让你永远留在海里!
(渔夫一边把胆瓶抱近岸边,做准备扔到海里的样子,一边大声说。)
(音响响起欢快的音乐,伴随着一声东西落入水中的声音)
旁白:魔鬼得到了它应的下场。同学们,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了正义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势力,对付魔鬼那样的凶恶敌人,不能抱有幻想,施加仁慈,而要敢于斗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
(完)
《渔夫的故事》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民间故事情节曲折的特点,学会从人物语言、心理描写抓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2.从分角色朗读和课本剧表演中领会文中人物性格,增强民间故事语言的赏析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和关于《东郭先生和狼》的阅读材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相传古时候,在古阿拉伯的.海岛上,有一个萨桑王国,国王名叫山努亚。有一天,山努亚和他的弟弟萨曼来到一片紧邻大海的草原,当他们正在一棵树下休息时,突然海中间冒起一个黑色的水柱,一个女郎来到了他们身边,并告诉他们天下所有的妇女都是不可信赖、不可信任的。
国王山努亚和弟弟萨曼回到萨桑王国后,他们杀死王后和宫女、奴仆。从此,山努亚深深地厌恶妇女,存心报复,他开始每天娶一个女子来过一夜,次日便杀掉再娶,完全变成了一个暴君。这样年复一年,持续了三个年头,整整杀掉了一千多个女子。
宰相的大女儿桑鲁卓,对父亲说她要嫁给国王,她要试图拯救千千万万的女子。”进宫后桑鲁卓每天晚上都给国王讲一个故事。这样,桑鲁卓每天讲一个故事,她的故事无穷无尽,一个比一个精彩,一直讲到第一千零一夜,终于感动了国王。山努亚说:“凭安拉的名义起誓,我决心不杀你了,你的故事让我感动。我将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永远保存。”于是,便有了《一千零一夜》这本书,也叫《天方夜谭》。你们有没有读过这本书呢?《一千零一夜》是古代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渔夫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
二、学生充分自学,读准,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⑴利用生字卡片,多种形式地读生字。
⑵通读全文。
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组合作学习,理清脉络
1.小组交流:
故事较长,但过程很清晰,主要分三个部分:
无意中救魔鬼、魔鬼要杀渔夫、渔夫战胜魔鬼
2.快速浏览全文,找出相应段落。
四、投影提示阅读提纲,小组合作学习
1.默读课文,说说魔鬼和渔夫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找出有关语句划下来。
2.小组交流:
魔鬼:凶恶,狡猾,愚蠢
渔夫:从容,镇定,聪明
3.练习读一读划出来的句子。
五、全班交流
1.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以要杀了他呢?
你们相信魔鬼的话吗联系前后文,找出有关内容说一说。
2.读一读魔鬼的话,感受魔鬼的凶残本性。(投影字幕)
3.渔夫又是怎样战胜魔鬼的呢?
指名说说渔夫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再读一读,从中感悟渔无偿援助机智,聪明。(投影字幕)
六、读一读
出示挂图投影,学生多种形式练习读书,培养语感。
1.分角色读。
2.表演读。
七、讲一讲
指导学生讲故事,重点讲好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和渔夫战胜魔鬼部分。可以展开想象,有所创造。
八、总结全文
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九、课外拓展
课后阅读《一千零一夜》中的其它故事。和《东郭先生和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