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教案美篇6篇(《我想》教案美篇:6篇启迪心灵的故事)
本文将为大家推荐6篇关于《我想》教案的美文。这些教案涵盖了不同年级和学科,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是语文、数学还是英语,这些教案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些精彩的教案吧!
《我想》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玩具等物品应该与他人分享。
2、以语言或其他方法分享的行为和技能。
3、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我也想》。
2、要求每个幼儿带一样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或其他物品。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根据教学挂图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想法。
(1) 教师出示挂图,讲述故事《红红和芳芳》,要求幼儿熟悉故事内容和对话。
(2) 教师分别提问幼儿:如果你是芳芳,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红红,你愿意把娃娃给芳芳玩吗?为什么?
(3) 请两名幼儿分别扮演红红和芳芳 ,根据故事情节表演。
2、迁移日常生活经验:请幼儿想一想,当有小朋友想玩你的玩具时,你是怎么做的?
3、通过阅读与表演,学习分享行为。
教师小结:红红和芳芳非常快乐,因为红红 很大方,愿意与别人一起分享玩具,而芳芳也很有礼貌。
引导幼儿两两结伴,说一说,看一看,演一演。
4、体验和练习分享行为
幼儿拿出自己的玩具或其他物品,相互交换和分享。
教师根据幼儿活动的情况给予指导。
5、活动自然结束
《我想》教案篇2
一、了解儿童诗,激发想象力
1、同学们,课前预习时,老师让大家读一些儿童诗。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儿童诗吗?(对!成人或儿童写的具有儿童情趣、反映儿童生活、适合儿童阅读的诗就是儿童诗。)
2、一起来看一首儿童诗。(课件:儿童诗)“天上月亮圆又圆,/照在海里像玉盘。/一群鱼儿游过来,/玉盘碎成两三片。/鱼儿吓得快逃开,/一直逃到岩石边。/回过头来看一看,/月亮还是圆又圆。”(自由读)
在月照大海的静态美景中,通过鱼儿的“逃”和“看”的动态加入,写活了一群小鱼儿戏水观月的画面。这就是儿童诗的可爱之处。
3、(课件“0”)这是什么?看看它的形状特点,展开想象的翅膀,想想:“0”是什么?
(数字零、字母0、鸡蛋、石子、张开的嘴、圆圆的盘子、圆圆的月亮、红红的太阳……)
“0”是一 的
0是一轮火红的朝阳;0是一枚大大的橙子;0是一个圆圆的月饼;0是一只好奇的眼睛……
二、导入课文
1、孩子们,老师真羡慕你们现在这个年龄,想怎么想就怎么想。你们敢把自己的想象在大胆些吗?
2、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的话,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3、同学们的想象丰富、奇特。是啊,每个人心里都会有许多这样的美丽幻想,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她那美丽的幻想世界去看看吧!(板书课题,指名读题。) (课件:课题)
三、初读课文,体会诗境
1、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铅笔画出小作者都想做什么?(或者小作者的愿望是什么?)
2、小作者有这么多美好的愿望,你愿意和他一起来分享一下吗?现在请你再读诗歌,边读边感受,在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把最令你神往的愿望多读几遍,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在读的过程中你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四、细读诗歌,感悟体会
1、第一小节让自己接在桃树枝上还带出一串花苞,为了让自己够漂亮来吸引布谷鸟的声声歌唱。是啊请同学闭上眼睛想像一下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桃树枝上一串串含苞待放的桃花,正绽开笑脸,随风悠哇,荡啊,多美呀!布谷鸟也发现了桃花的美丽,你听,她唱着动听的歌飞来了“布谷、布谷…”,过渡语同步)。
孩子们,睁开眼睛吧,看看你眼前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你能一个词来概括你所感受到的画面吗? (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等),(课件:桃花)喜欢这样的画面吗?
怎么会悠出春天的歌唱的,想象一下。
这一个“悠”字表达出了这么多的含义,真是太传神了。
让我们用最美的春的歌唱来感染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吧!
2、第二小节伸进湿软的土地干什么!是啊,它要和根一起汲取甜美的营养让自己快快长大,你能把汲取换个意思相近的词吗?
是啊,而汲取就是吸取吸收,我要忙着快点吸收这土地里的营养,好能快点长成参天大树垂下绿色的篷帐。(课件:柳树)
我把脚丫接在柳树上,伸进土里,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后,可以干些什么?
老师仿佛看到了你们化作了柳树的根,正努力地茁壮成长。喜欢这一小节同学一起来读出你的渴望吧!
3、第三小节(课件: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是啊,同是在说看却用了三个不同的字,你觉得这样的表达方式怎么样?用这样的不同词语来表达看让我们觉得文章不单调不重复,富于变化。你们在写作时如果也应用这种方法,一定会使你的文章锦上添花。
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变化吧!长着眼睛的风筝在蓝天上自由地飞啊飞,它看到了白云、太阳还会看到什么?(课件:天空 风筝)
风筝上的眼睛还能看到许多我们在地上无法看到的东西,学到许多新知识,所以说蓝天是我的---课堂。
4、第四小节读后谈体会。 “我”为什么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还会变成什么?(课件:土地)(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
我最大的愿望为什么是---成为柳絮和蒲公英?(课件:蒲公英)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朗读指导)谁喜欢这样的飞翔的感觉,一起站起来读好吗?
小柳絮,你要到飞到哪里去干什么?(飞向我的一下个幻想) 蒲公英你要到飞到哪里去干什么?
5、作者的愿望太多了,让我们和他一起插上梦想的翅膀自由飞吧,但在那之前我们要先做件事,大家齐读!如果你就是作者你会怎么和爸爸妈妈商量?(你会说些什么?)
6、我们领略了小作者的幻想世界,相信现在你也和他一样沉浸在这春意盎然的美妙世界吧!一起来读读刚才我们学过的诗歌吧。
五、归纳总结、拓展空间
多美的画面啊,多动听的声音,小作者想把手儿接在桃树枝上,把脚儿连在柳树枝上,把眼睛放在风筝上……一个个美好的幻想,让我们如同身临其境般浏览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你愿意也像小作者一样把自己心中的幻想写出来吗?那现在就请你拿起手中的笔依照前三节的格式来写出你心中的渴望吧!
交流朗读 评议
六、总结:小作者的幻想,激起了我们心中的幻想与期盼,孩子们,尽情想像吧,别让这个爱作梦的年龄虚渡,让我们自由翱翔在这片幻想的海洋,说不定哪一天,你那遥不可及的梦想会成为真的呢!(课件:再见)
《我想》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小诗。
3.通过朗读小诗激发学生想像力,发挥学生创造力,去追求美好的向往。
4.续编小诗,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学生分析〗
班级有学生60人,他们都喜欢语文课。课堂上思维活跃,想像力丰富,如在学习《爱什么颜色》一课时,学生喜欢白色,联想到白衣天使是白色的,美丽的百合花是白色的,老师的粉笔是白色的,家是白色的……学生们都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愿意与小组同学愉快合作。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和生生评价的能力。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帮助他们学习、感悟小诗的美,并试着续编小诗。
〖课堂教学实录〗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播放课件:一只小白兔头戴草帽在森林里采蘑菇,下雨了,小白兔用草帽当雨伞往家走。
师:草帽还能当什么?
生1:天热时可以当扇子。
生2:帽子可以装东西。
生3:可以当降落伞。
生4:可以给小雪人当一顶漂亮的小帽子……
师:你们的想像力可真丰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单元的内容《幻想和想像》中第一篇主体课文“我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认识生字
1.初读小诗。
师:喜欢小诗吗?请同学们赶快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它。
2.学习生字。
师:到小组里把新认识的字词读给小组同学听。
小组同学互相认读、学习生字词。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自由读文。
师:这首小诗可真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并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试着读、想)
2.小组合作学习。
师:把你知道的说给小组同学听,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也在小组里交流。
3.全班交流。
生1:在第一节中知道了这个小朋友想变成美丽的桃花,引来布谷鸟。
生2:第四节里我知道了自己想变成小草、小花、变成柳絮、蒲公英飞到遥远的地方。
生3:第五节里说要飞到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师:是呀,要商量什么?
生1:怕爸爸、妈妈惦记所以要告诉妈妈、爸爸。
生2:到遥远的地方爸爸、妈妈不同意怎么办呀,应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同意了才能去。
生3:……
4.分节读。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这首小诗了,有什么办法既能把小诗读好,又能体现它的美呢?老师推荐一种方法:喜欢哪一节就美美地读一读,自己试着读一读
5.找生读。
师:谁愿意把这首小诗读给大家听,同学们认真听,一会儿评一评。
找生读,读后评。
生1:他读的很有感情。
生2:他读时我好像也变成了桃花、柳树,变成风筝飞上了蓝天……
师:说的可真好。是呀,读书就该这样,边读、边想、边感受,一定能把小诗读好。
6.配乐读。
师:让我们配上音乐一起来背背这首小诗吧!
(课件播放音乐,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背。)
(四)续编诗歌,拓展训练
1.续编小诗。
师:这么美的小诗,你能不能仿照第三小节自己也编一节?
生:能。
师:现在就张开想像的翅膀,尝试着写一节。
(生思考后陆续举手)
生1:我想把眼睛装在月亮上,看星星有多明亮,瞧蓝天有多神秘。望啊,望――宇宙是我们探索的课题。
师:第一位小诗人诞生了,谁再说。
生2:我想把眼睛装在电脑上,看江南山川秀丽的风景,瞧北国的银装素裹。望啊,望――描出了我的理想和希望。
师:有创意,可真棒。
生3:我想把眼睛挂在星星上。看银河多明亮,瞧祖国多辽阔。望啊,望――一切奥秘就在星空。
生4:我想把眼睛装在“神舟五号”上,和杨立伟叔叔共享欢笑。看呀,看――看宇宙多美丽,瞧我们各国小朋友在歌唱。
2.作业:回家把自己编的小诗配上画明天在班上展示。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完了,但却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我感叹孩子丰富的想像力,感叹孩子的聪明伶俐,感叹孩子愿意把自己的快乐与大家分享。孩子们无论是在朗读小诗上,还是续编小诗,以及小组交流中都是那么积极主动,他们被小诗所吸引,被小诗所陶醉,所以在编小诗中他们会想到把眼睛装在“神舟五号”上、装在宇宙中、装在春天里……无尽的遐想给孩子插上翅膀,让他们放飞想像,放飞理想。
在教学中我也融入其中,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和他们一起读书,一起讨论,一起想像。今后在语文课中,我还要与他们一同学习,一同感悟文章的美。
〖课堂教学实录评析〗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张老师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首先,新课开始时的激趣导入,一下子就集中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为下面的学习准备了良好的心理状态。接下来的挑战认读生字,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学生的自主探究。真正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因。其次,在学生自己读诗、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又到小组交流,有利于集思广益、增进交流,锻炼表达、扩大知识面。便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最后,教者又安排了拓展思维的练习,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尝试写一首小诗。孩子的思维飞起来了,他们想到了把眼睛安在月亮上,安在电脑上,甚至把眼睛安在“神舟五号”上……
《我想》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内容,学习小纸人的勇敢精神。
2.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小纸人一次次上飞上天空而又失败的心情。
3.感受“小纸人”为实现扆望而不解追求的态度及行为。
【活动准备】
故事磁带、可站立的小纸人一个
【活动准备】
1.出示小纸人,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讲故事,讲到“我就是想飞、想飞、想飞”处停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荣,体会小纸人的飞行愿望。
(1)小纸人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2)他的朋友陶瓷小天使、小蜡鸟和不倒翁觉得小纸人的想法怎么样?他们是怎么对小纸人说的?
3.小纸人还是坚持实现自己的飞行愿望吗?他是怎么去尝试飞行的?心愿终能实现吗?引起幼儿继续听故事的愿望。
4.教师继续讲述故事下半部分,随着情节的发展,为小纸人粘上翅膀。
(1)小纸人的心愿最终实现了吗?是谁帮他实现的?实现心愿后,小纸人心里感觉怎么样?
(2)结合课件,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5.引导幼儿围绕“小纸人的勇敢精神”展开讨论。
(1)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小纸人一次一次地摔跤却还要天天练习飞?
(2)幼儿思考并讨论:你最大的原望是什么?为了实现愿望你会怎么做?
【活动延伸】
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有坚持到底、不怕困难的精神,我们也要向小纸人学习,所以在我们平时生活、学习中有了小纸人的这种精神,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今天我们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也来感受一下小纸人的这种精神。
附:
我想飞
我是一个小纸人。
我想飞上天空,看看太阳、月亮和星星。可是,玩具朋友们都觉得我的想法真是傻透了。
陶瓷小天使说:“干嘛要飞?一不小心会摔下来的。
小蜡鸟说“我就不飞,天上有什么好?太阳会把我晒化的`!”
不倒翁说“瞧瞧,小天使有翅膀都不想飞,你就别胡思乱想啦!”
“可我就是想飞,”我向大家宣布,“我会每天练习的。”于是每天晚上,我都
在玩具架上张开双臂往下飞。
第一天晚上,我头朝下栽到地板上。小猫好奇地走过来,在我的身上磨了磨他的爪子。
第二天晚上,我跌进了咖啡杯里。幸好杯子是空的,要不,我就变成一团纸浆了。第三天晚上,我掉进了废纸篓里,差一点儿被当成垃圾倒掉。
每天早晨,小主人都发现我不在玩具架上。他一点都不生气,还帮我把身上的灰尘掸掉,把弄皱的地方抹平。我真想把我的心事告诉他,可是玩具是不能跟人讲话的。
我还是天天练习飞,我一次又一次地掉下来,但是我不怕。我就是想飞、想飞、想飞......
这天早晨,小主人从桌子底下找到了我。“我猜出来了,你是想飞!”他突然大
声说,又用白纸为我折了一对翅膀。
看啊,我有翅膀了!我快活得想哭、想笑想大声地唱歌。
玩具架是个快乐的家,可我更爱蓝天、白云、太阳、月亮和星星。我向我的玩具朋友们告别,他们说“什么时候飞累了,欢迎回家!”我向小主人告别,他说:“祝贺你实现了梦想。其实,我也想飞!
我永远不会忘记小主人。他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他猜出了一个小纸人的心愿。
《我想》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文中13个生字,并能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鼓励学生大胆想像、依照课文第三节再续编一段。
4、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学生分析:
我们班级的学生朗读水平比较好,课堂上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能够联想到许多美妙的景色,学生也都有一定的评价能力,老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帮助他们学习、感悟小诗的美,并试着续编小诗。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主题是“幻想和想像”,《我想》是一首富有儿童情境的诗歌,以儿童的口吻,充分发挥幻想和想像,写出了“我”的小小的心愿,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去追求美好的未来。教材中的小诗是一首贴近学生生活的诗歌,让学生通过朗诵这首诗,能够展开自己的想像,能够续编这首小诗是本节课的重点部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请大家伸出你的手指和老师一起画一个东西。(老师和学生共同在空中画了一个圈)你们猜一猜我们刚才画了一个什么东西。
(上课伊始,教师用形体语言与学生共同完成了一项任务,学生的积极性马上上来了,并且学生放开了思维,激发了学生想像的兴趣,为新课开了一个好头)
师:你们在上学之前和现在还有什么样的梦想,讲给大家听听。(这个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想像兴趣再一次被调动起来。)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可以展开我们想像的课文,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我想。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1、师: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用你们那智慧的笔记下你们的问题,留下学习知识过程的痕迹。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一直是这个班级的教学特点。)
2、把你记下的问题与同组同学交流一下。
3、汇报你们学习的体会和收获。你学会了什么?
4、师生共同提出自己认为的重点词语,全班共同解决重点词语。
(老师用这种方法了解了学生的合作收获,尊重了学生主导学习)
三、品读课文、加深理解
1、再读一遍课文,到小组中讲一讲,你自己读了什么?在读的`时候你又想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学生提到的重点问题。
3、师:这首美丽的小诗中,一定有你最喜欢的一部分,马上练一练,一会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我们大家都是评委。
(这项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先练再读再评的过程中体会到诗中的意境,学生得到了多方面的训练。)
4、尝试背诵
四、放飞想像、拓展延伸
1、师:把你的想像写下来,可以仿照第三小节续编,也可以不用仿照,自己写。
2、师:把你们的美好想像用你们最美的声音读出,把想像的翅膀放飞。
(让学生仿照续编这首小诗,是本文的要求,但老师并没有完全让学生仿照第三小节来续编,而是让学生放手去做,这样学生就不受任何约束,充分发挥想像来续编,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新奇感。注重了不同兴趣的培养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3、把今天写的小诗写进你的日记中,回到家中给父母读一读。
《我想》教案篇6
教学要求:
1、理解诗的内容,通过幻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和新词,认识八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我的小小愿望。
难点: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了解“我”的小小的愿望。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看美丽景色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说:当同学们看到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蓝天白云这些美丽的景色时,想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的作品中,去品味生活。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下来。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纠正读音,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注意,提醒大家注意。
“哇”读“wa”,轻声。
“汲取”中的“汲”读ji
4、老师简要介绍作者。
高洪波:1951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出版有儿童诗集《大象法官》《我喜欢你,狐狸》等。儿童诗《我像》获全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5、指名读课文第一至四节。
三、理解内容。
1、从第一至第四节中选择你喜欢的一节分组学习。
自学提示:
(1)我想变成什么?为什么?
(2)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小组讨论。
(3)用读或演的形式汇报。
2、交流汇报。
(1)交流第一、二节内容。
(2)学习第三节。
指名读第三节。启发学生想象:“我把眼睛装在风筝上,飞上高高的蓝天,望啊望——作者能望到什么?
鼓励学生充分说。
解决疑难: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
(3)、学习第四节。
齐读第四节。请学生说说对蒲公英、柳絮的了解。
启发学生想象: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作者飞到那里干什么?
3、学习第五节。
(1)指名读第五节。分组讨论:“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2)交流汇报。
四、巩固练习。
1、配乐,同桌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互相评议。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美好。
2、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向大家汇报。
3、配乐齐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
1、读完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充分说。
教师总结。
大自然是这样美好!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美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背诵这首诗。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3、学会九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2、配乐齐读课文。
3、指名读第三节。要求:仿照这一节,再编一段。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想象。
(2)同桌相互说,相互评价。
(3)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向大家汇报。
二、背诵指导。
1、依据板书内容自己独立试背。
2、指名分小节背。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2、小组内相互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3、小组代表汇报。
悠谷脚丫软
营柔堂遥
4、指导书写。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扩词练习。
悠:悠久悠扬悠闲
谷:稻谷谷子深谷
脚:脚印脚步脚趾
软:松软柔软软弱
营:军营营地营房
堂:食堂纪念堂礼堂
柔:温柔柔弱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