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元宵节教案参考5篇(小学元宵节教案:五篇精选参考)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元宵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教育课题。为了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元宵节教育活动,我们整理了5篇小学元宵节教案,供大家参考。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元宵节的文化魅力吧!
小学元宵节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6个字。能用汉文化拆分法帮助记忆汉字,提高识字能力。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3、利用汉文化系统输入汉字,提高识字效率。
二、教学思路
兴趣是的老师,教学中每一环节都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用猜谜语的方法导入新课后,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识字,后集中识字,此环节注重引导学生用汉文华记忆字形。写字时,做到每一个字都认真为学生做好示范。要求学生说出编码,教师写出。最后在键盘上练习,把识字与输入有机整合。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使感受全家团圆的幸福。
2、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3、能用汉之星拆分法帮助记忆汉字,提高识字能力。
四、教具:
多媒体课件键盘
五、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谜语,看看谁最先猜出来。
2、出示谜语:身体洁白如玉,心里花花绿绿,
白沙滩上打滚,清水池中沐浴。(打一食品)
3、看你猜对了吗?(出示汤圆图片)旁边的两个字谁认识?(汤圆)你是怎么认识的?鼓励学生多途径多方法识字。
4、知道什么时候吃汤圆吗?元宵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这一天全家人欢聚在一起,赏月、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啊!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元宵节的儿歌《元宵节》,板书课题(师生同时写),齐读课题。
(二)熟读诗歌。
1、师范读,注意节奏和韵律。
请大家轻轻把书打开,小手指字,认真听老师读课文。
你有什么感受?
2、自由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3、同桌互相读,读得好夸夸他,有困难帮帮他。
4、指名读→评价→齐拍手读→男女赛读
(三)学习生字:
1、同学们读得真好,词语朋友忍不住跑出来了,你会读吗?
出示词语:元宵节窗外吃汤圆。
欢聚正月庆团圆。
2、轻声试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3、大家读得太棒了,有几个字宝宝偷偷伸出了头看我们呢,你看到了吗?(宵窗汤圆)颜色变红。
4、细心的孩子一定发现还有一个“圆”,你发现了吗?
你还能找到它的词语朋友吗?
5、还有几个字宝宝想跟大家交朋友,大家愿意吗?一起请他们出来吧,大声叫出他们的名字。
6、出示生字:节欢吃庆团正
开火车读
7、你还能找到它的词语朋友吗?你会用他说话吗?
(四)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字的样子,牢牢的记在心里。
2、向大家介绍你记忆字形的好方法。
“吃”:渗透“乞”。
强调“正”的笔顺。
3、师根据生的回答示范板书,写出汉之星编码。
4、现在让我们把字宝宝漂漂亮亮地写在田字格里吧!
练习书写,每个字写两个。强调书写姿势。
5、同桌互相欣赏,圈出你认为写得好的,指出还需要改正的。
(五)游戏巩固
猜字游戏师:“左边又,右边欠”。生:欢
师:“左边口,右边乞”。生:吃
师:“外边广,里边大”。生:庆
师:“外边口,里边才”。生:团
(六)输入练习
让我们拿出键盘,练习把他们输入电脑里吧!
1、教师说出编码学生练习
2、学生自己练习。
(七)总结
小学元宵节教案篇2
第一课时
一、谈话。请学生谈谈前一天晚上参加灯展活动的收获。
长见识,看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适当小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全家人齐聚一堂,一起赏月、吃汤圆。还有元宵灯会,猜灯谜等传统游艺活动。元宵节还叫灯节、上元节。(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收集资料的能力;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家人团聚的亲情可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
读课文,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课文的,里面不认识的字是怎么学会的。
二、学习生字。
1 交流学习方法。认识新偏旁:方框儿。与团、圆二字相结合,说明其表示围起来的意思。
2 把自己认得不熟的字挑出来,记一记,再请同桌帮忙考一考,熟练识记。
3 小组长当小老师,考考本组同学,抢答,抗税认得熟练。
4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快速认读,然后练习组词。
5 多音字分辨。读一读这些话,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1)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2)他正在吃早饭。
三、总结识字成就,激励学生读好儿歌,背诵儿歌。
师:大家这么快就认了这么多字,还能组那么多词,真了不起。我们再来比一比,看谁能把课文读得特别好听,有感情。
1 自己试着读一读。再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读的时候心情怎样?想到了什么?(说一说元宵节全家团圆的情景)(教给学生边读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读得绘声绘色)
2 同桌互相听对方朗读,评价,说说哪里读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学习用心倾听别人的`朗诵、正确评价别人。)
3 试着背诵儿歌,同样要有感情。分小组、男女生背诵。
四、质疑:
学完课文,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你想知道世界上还有那些国家的人过元宵节吗?你还知道那些节日?回家在日历上找一找,和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主要任务:学写生字)
一、词语接龙游戏。
如:团团圆圆球皮球------
二、说说自己了解到的节日及其含义。
三、认读生字,主要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加强复习。
四、指导学生写生字。
五、作业 :收集灯谜、对联,小组合作,办一份手抄报。
小学元宵节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并通过欣赏,感受元宵节热烈的气氛,培养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
2引导学生进行彩灯的设计制作,并布置展示
教学重点:
了解元宵节习俗,欣赏彩灯并学习设计制作彩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彩灯的基本制作方法并能较好地完成作品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各种花灯图片,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1)花灯美吗?为什么美?
(2)各有什么特点?
(3)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花灯?
2请学生说说元宵节的来历及有关元宵节的传说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3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花灯,引导他们观察:
(1)花灯的制作材料
(2)花灯的基本结构
(3)花灯的几种制作方法,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制作方法
小学元宵节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通过资料交流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风俗,通过赏花灯、猜灯谜,让学生体验、熟悉我国传统的元宵节活动的热闹氛围,亲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2、在元宵节活动中能表现出探究的意识,发现元宵节活动的新鲜事,有趣事;学习收集与元宵节活动相关的资料,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解释“元宵”的含义
1、同学们,你们知道星期天是什么日子吗?
2、有谁知道“元宵”一词的含义呢?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二、了解元宵节的由来
1、那么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交流。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三、知晓元宵节的习俗
学生交流。
(一)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二)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三)"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四)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四、赏花灯,猜灯谜
1、学生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学生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制作方法及特别之处等;评选出最能代表班级水平的花灯。
2、猜灯谜。
五、畅谈元宵节的意义
1、同学们,你们将如何度过这次元宵节呢?
2、学生畅谈
六、作业
1、周日,元宵节,学生与父母、长辈一吃元宵、观赏电视元宵庆祝晚会,让他们感受一下渐渐淡去的年味,体验元宵节的快乐;
2、拍一张团圆照。选出5张最温暖人心的“团圆照”,在3月展板上予以展示。
七、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元宵节教案篇5
活动目标
欣赏元宵彩灯的造型,色彩,图案的美,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1、事先请家长带幼儿参观大街,或公园的元宵彩灯。
2、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元宵彩灯,把活动室一角布置成元宵彩灯。
3、幼儿活动操作材料《健康社会艺术彩灯》。
活动过程
一、参观元宵彩灯,欣赏各种各样的彩灯,感受彩灯的造型色彩图案美。
引导幼儿观赏“元宵彩灯展”,鼓励幼儿自由交流:你觉得哪个彩灯漂亮?为什么?
二、幼儿从彩灯的造型、色彩、图案等等方面观赏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彩灯。
引:你最喜欢的彩灯是哪盏?我们一起看看。这盏彩灯上面有什么图案?它有些什么颜色?搭配在一起漂亮吗?
请幼儿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彩灯并出示相应的彩灯;教师帮助归纳与。
三、组织讨论。说说对元宵彩灯的认识。
引:你知道什么节日里有很彩灯?为什么元宵节里有各种各种的彩灯呢?你知道元宵节挂彩灯有什么寓意吗?
请幼儿互相介绍。说说自己对元宵彩灯的理解。
四、介绍元宵节街上挂满彩灯的寓意。
结合幼儿的回答。并简要:元宵节挂上各种各样漂亮的彩灯。大家共同欣赏。感受过节的快乐。彩灯象征着祥和美满快乐吉祥。
五、自己做彩灯。
引导幼儿操作《彩灯》教师给予指导。